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仕途法則

《》章 節目錄 第222章 【發展之路】 文 / 楚圖南

    郭小洲回到辦公室便迫不及待給鄭則生撥打電話。

    鄭則生先是恭喜他的履新,然後很自然的問是不是有事要他幫忙。

    郭小洲和師兄們也不客氣,直接說出了他的想法——想在陳塔和武江高新工業園區之間架一座跨江大橋。

    鄭則生笑笑說:「這件事情水利部的確有一部分審批權,但主要審批部門是交通部、住建部和財政部,首先你必須要有資金來源。現在想從中央財政要補助已經不太可能。僧多粥少,財政不夠分。」

    郭小洲胸有成竹道:「不需要國家投一分錢。我打算利用貸款、集資或者外資等多渠道籌集橋樑建設資金,建成後,收取合理的通行費用以償還貸款。」

    鄭則生一點都不吃驚道:「這樣的話,還必須取得國家物價局的收費許可。」

    「師兄覺得可能性大嗎?」

    「任何可能都存在。」鄭則生問道:「以前申報過嗎?」

    「青山市在十幾年前申報過,黃港縣在三年前也申報過,但相關主管部門沒有批。」

    鄭則生「哦」了一聲,「這樣啊,如果之前有過申報,水利部門一定有留檔。我先去查查,看看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然後再給你回話。」

    「謝謝師兄!」郭小洲自慚道:「好像說謝謝已經麻了口。一直找你們的麻煩。」

    鄭則生微微一笑,「我們本來是師兄弟,而且現在又進入了一個圈子裡。相互幫助是理所當然的。」

    他指的圈子是萬總理的圈子。最近他們幾師兄已經明顯從低調中走出來,開始不停參加國務院的研討會和各種學術論壇,替萬系的政策和決策搖旗吶喊,身上隱隱開始打上萬系的烙印。

    特別是央行的顧松濤,最近是大出風頭,屢屢被萬總理點名陪同調研,風頭之勁儼然壓過了行長。

    只是郭小洲地位太低,萬辦即使有心也無法把目光投向他。

    鄭則生接著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圈子本是個數學名詞,標準的定義是:圓而中空的平面形;環形;環形的東西。()延伸到社會活動中,意指集團的範圍或活動的範圍。」

    郭小洲明白鄭則生所說的道理。作為華夏人,從出生起,就開始和各種圈子打交道,親戚圈,朋友圈,工作圈,同學圈等等。有的人圈子多,圈子大,有的人圈子少,圈子小。有的圈子很封閉,有相當苛刻的門檻,外人很難介入,充滿了神秘色彩。有的人是圈子中的重要人物,有的人則跟著人混。

    比如他,在西海公子哥圈子裡是重要的核心人物;但是在師兄弟圈子裡,則是可有可無的邊緣人物。

    放下電話後,郭小洲興沖沖地去鎮黨政辦找高明。

    黨政辦有四個辦公桌,其中靠窗的一個單獨辦公桌是高明的,剩下三張辦公桌組合在一起。

    此時辦公室只有一個穿黃色體恤衫的女子在電腦上玩斗地主遊戲,小音箱裡不時發出遊戲聲效。

    郭小洲皺了皺眉頭,走到她身後。

    由於她背對著他,他還看不清楚她的正臉,但從她的背影看,身材不壞,只是腰有點粗。

    他輕咳了一聲。

    女子依然沒有回頭,手指靈活地點出了炸彈,這才回頭瞟了郭小洲一眼。

    郭小洲終於看清楚臉面,是個年約三十幾許的小嫂子。

    很顯然,這個小嫂子早上沒有來上班,她還不認識郭小洲。

    但是她上下打量了郭小洲一眼,眼眸頓時閃過一絲異彩,表情也頓時變得豐富起來,「小同志你找誰呀?看你很面生嘛!」

    郭小洲微微挑了挑眉,「我姓郭,郭小洲。」

    「郭小洲,你不是陳塔人吧。坐,來,請坐……」小嫂子非常熱情地起身給郭小洲倒茶水,「哎呀!我們這裡的條件很差……對了,你不是來要錢的吧?」

    小嫂子動作放緩,眸露警惕,「別說大姐沒提醒你,這兩個月沒有人能從這裡要走一分錢……」

    郭小洲啼笑皆非道:「我是你們新來的鎮長。」

    小嫂子一臉呆滯,清醒過來後馬上道歉,「對不起,我不知道,郭鎮長……」

    「你們高主任呢?」郭小洲問。()

    「高主任陪鄧書記去檢查農田水利去了……」

    郭小洲「哦」了一聲問,「鎮裡最近幾年的文件資料誰在保管?」

    「資料……在保管室……我有鑰匙。」小嫂子有些不自在地用身體擋住電腦屏幕。

    「能幫我查一份資料嗎?」

    「什麼方面的資料,具體的資料名字?」

    「好像是三年前的一份資料,縣裡的一份橋樑申報文件。」

    「三年前的啊……我那會還沒來上班呢,不知道有沒有……」

    「有沒有先去找一找才知道。」郭小洲自己都沒察覺,他說話的語氣淡定中卻透出一股威嚴。他才上任一天不到,身上隱隱有了鎮長的氣勢。

    這不是刻意裝出來的,而是身在其位,周圍的環境,下屬的態度,所塑造出來的。

    「我這就去找找。」小嫂子把他送出辦公室,快步朝保管室走去。

    郭小洲趁這個機會在走廊上轉了一圈。看了看個辦公室的銘牌。

    走廊兩側各有八間辦公室。其中他和黨委書記鄧懷東的辦公室在走廊左右盡頭。他旁邊有兩個副鎮長的辦公室、黨政辦公室、財務室;鄧懷東旁邊的辦公室大多沒有銘牌,郭小洲從打開的窗戶中看牆上張貼的「紀律」,便可大概得知是什麼分管領導。

    牆上掛有政法、綜治工作宣傳圖的是政法書記、武裝部長的辦公室。

    牆上掛有民政、社會救濟、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章程的是副鎮長的辦公室。

    除了黨政辦公室和財務室的辦公室打開以外,其它的辦公室全部沒人。

    一樓他沒有去看。看了也尷尬。

    若再次看到上網斗地主的事情,他管還是不管?他是鎮長沒錯,但他這個鎮長太年輕了,鎮政府辦公室估計沒有人比他還小。

    又是新來的,沒有威信,沒有人脈,管了有人頂嘴他怎麼辦?不管更加被人看低。

    令他最遺憾的是,他還沒有見過鎮裡的班子成員,更不談分工安排。

    於是,他只能再次回到自己辦公室,一邊考慮橋樑的統籌安排,一邊等鄭則生的電話。

    他相信,一旦橋樑建設審批通過,陳塔鎮將成為武江高新工業園區之後的西海新熱點。

    橋樑建設施工將成為唐僧肉。

    陳塔的土地將快速升值。

    籌措建設資金不成問題,只要能拿到審批核准。銀行和個人都會搶著送錢。

    現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三年前的審批為什麼沒能通過,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再就是勘測和設計和工程質量的問題。

    左等右等,鄭則生那邊還沒有消息。

    郭小洲有些坐立不安。

    他索性把橋樑問題扔到一邊,總不能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裡。他必須考慮申請不能通過的前提。

    那麼,只能挖潛。

    從鄉鎮企業開始著手。

    他找出鄉鎮所屬企業的資料。

    陳塔鎮的鄉鎮企業少得可憐,也弱得可憐。

    由於陳塔是產棉區,鎮裡當初辦了兩個小型棉紡廠和一個麻紡廠。看資料,現在都在勉強維持,信用社欠債超過兩百萬。

    兩個中小型窯廠是目前唯一的收支大戶,中型窯廠年利潤一百二十萬,小型窯廠年利潤五十萬。

    另外還有一間大米加工廠,一個薯類澱粉加工廠。目前已經無限期停產的包裝廠等幾個小廠。

    再剩下還在經營中的都是村辦企業。

    初步看完文件資料,他的眉頭越皺越深。第一感覺是,神仙也無解。

    這時,他在資料後看到了兩張手寫紙。他好奇的拿起了看了看。

    題目是《陳塔鎮鄉鎮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他之所以好奇,是因為自打電腦普及後,很少看見如此漂亮的手寫字。

    「陳塔鎮辦企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一是區位優勢缺失;二是交通基礎設施較差,電力不足,投資服務環境不太好,鄉鎮企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三是鄉鎮企業經濟貸款困難。銀行總體上是為大企業、大項目服務,特別是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經濟融資渠道非常狹窄,貸款十分困難。四是缺少優惠的政策、環境的改善……」

    郭小洲越看越認真,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絕。這個撰寫人既有經濟頭腦,又瞭解鄉鎮農村,是個人才。

    他快速翻到第二頁末尾,作者署名是葉南川。

    正在這時,門外響起敲門聲。

    「郭鎮長!」

    郭小洲抬頭,「進來!」

    進來的是黨政辦公室玩遊戲的小嫂子。她渾身是汗,黃體恤上沾滿了灰塵,神態不安道:「郭鎮長,沒找著……」

    郭小洲放下文件,「怎麼會沒有?」

    小嫂子委屈地說,「我把保管室三年前的資料幾乎翻了個遍。」

    「除了一樓的保管室,鎮裡還有什麼地方存放資料的嗎?」

    小嫂子點頭道:「鎮圖書館還有個檔案室……不過,資料雜亂,沒有歸類……」

    郭小洲看著她渾身大汗,輕聲說,「你一個人也夠累的,明天找幾個同事幫我找找。」

    「謝謝鎮長!」她剛要轉身。

    郭小洲忽然問,「鎮裡有沒有一個叫葉南川的?」

    「啊……小葉啊,您認識……他在計生辦工作。」

    「計生辦?」郭小洲奇怪道:「一直在計生辦工作?」

    「以前在經發辦工作,後來調去了計生辦。」

    「經發辦?這是個什麼類型的部門?」郭小洲興趣盎然地問。

    「就是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鄉鎮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新農村建設規劃與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經濟指標統計等經濟發展工作。一年前撤銷了。」

    「撤銷了……」郭小洲想問為什麼,忽又想起什麼,輕聲道:「謝謝你!你去忙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