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仕途法則

《》章 節目錄 第69章 【反哺】(二) 文 / 楚圖南

    郭小洲拿起鐵皮石斛仔細觀看。比·奇··首·發這種藥材外形粗壯,節環窄,節間短且有膨脹,呈藕狀,黑節明顯,看起來有半透明、有玉的質感。他一邊看一邊琢磨著如何和張建軍套交情。如果真要展開人工種植的話,張建軍的銷售渠道和經驗必不可少,如果張建軍肯加入,可以把郭家屯子的風險減低到最低限度。

    郭小洲還沒琢磨出個頭緒,他們已經完成交易。張建軍付完錢,背起挎包就要返程。火根支書要留他吃飯沒留住。

    郭小洲靈機一動,「我去送送張哥吧。」

    火根支書笑著點頭,「也好!早去早回。」

    「送個啥,快回去看你家人。這點東西又不重,快回,都回,都回去……俺半年後再來。」張建軍很厚道地予以拒絕。

    郭小洲堅持道:「我知道張哥不在乎那點重量,我主要是陪張哥聊天,一個人太孤單。我們支書是個好客的人,你不答應,他回去准罵我。」

    在郭小洲的堅持下,他陪著張建軍走上返程的路途。

    張建軍不傻,在路上他直言,「兄弟,俺知道你為什麼陪我返程,你是在打鐵皮石斛的主意吧。俺是個直人,你想偷偷賺錢,俺莫意見……」

    郭小洲連忙解釋道:「不,我沒打算自己做這個,我是希望張哥能和我們屯合夥聯營,我們種植,你負責銷售。張哥也知道,屯子裡都是些老人,讓老人們在外跑銷售不現實……」

    張建軍略有些驚訝地看了郭小洲一眼,直言道:「這要是成功,可是賺大錢的買賣呀,你讓給別人做?」

    「不是別人,是我的父老鄉親們!」郭小洲坦然道:「我年輕,有能力,怎麼能和他們爭飯吃呢,在說,鄉親裡有我的父母親戚,都不是外人。」

    張建軍頗為動容,拿出他收回的礦泉水,塞進郭小洲手上,「小兄弟夠男人,哥哥佩服!可是,現在還不知道後山的土地能不能成功完成人工種植?」

    郭小洲淡定道:「我不是農業專家,更不是生物專家,但我知道一個最基本的科學道理。」

    「哦,說說看。」

    「一般野生植物對地理氣候環境的要求大過人工植物,如果野生植物有存活空間,人工就更沒有問題。」

    「咦!被你這麼一說,這事情還真是大有希望。」張建軍雙眼發亮,猛拍雙手道:「俺認識一個農科所的技術員,以前請他幫過忙,我回去就馬上去找他,讓他來郭家屯後山考察。只要他說能行,我就投資,你們種植,而且我保證回收。」

    郭小洲笑著說:「張哥,別怪我直,你可以投資百分之五十的資金,但只能佔百分之三十的利潤,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就算在勞動人工裡邊。至於銷售這一塊,隨行就市,我們也不能佔你便宜。張哥覺得行嗎?」

    「呵呵!小兄弟,電視台每月給你開多少工資?」

    郭小州回道:「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千來塊吧。」

    「我給你開四千的薪水,你乾脆跟我幹得了,而且年底給你分紅獎金……」見郭小洲神色平靜,毫不動心,他咬牙說:「干滿三年,我給你兩成干股。」

    「謝謝張哥看得起我。只是我已經選擇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暫時不會改變。」

    如果張建軍瞭解郭小洲,那麼肯定會知道,郭小洲是那種不輕易做決定,但做了決定後從不退縮的人。

    張建軍一臉惋惜道:「好吧!現在很少看見你這樣的年輕人了,有頭腦還仗義……好好幹!將來有想法了,隨時聯繫我。至於你說的投資方案,我得回去做個計算再答覆你。」

    後來張建軍帶著農科所的技術員來現場採集數據後,立刻給郭小洲報喜,說郭家屯後山非常適合鐵皮石斛生長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氣候和水土。如果進行人工栽培,只要沿襲了野生種子原有的生存條件和特點,那麼就能保持野生鐵皮石斛的原有的功能。這也就是說,郭家屯種植出來的鐵皮石斛,其質量幾乎可以等同於野生鐵皮石斛。

    那麼郭家屯出產的鐵皮石斛,可以賣到極高的價錢,而且是大範圍大批量種植。

    郭小洲其實也心中有數,他回到廣漢後,不僅上網搜集了鐵皮石斛的相關資料,甚至還去廣漢大學請教了農業專家。

    這位專家對他所講非常感興趣,當場答應他有機會一定去郭家屯看看。

    專家說,野生鐵皮石斛是生長在海拔1003000米高度的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的崖縫間或附生於樹上。是采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而自然生成的。如果鐵皮石斛失去了這個生存的條件和環境,就可能產生退化和變異,這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道理。

    專家雖然不能肯定郭家屯一定能夠進行人工培植,但卻肯定了野生物種的培植成功率。只要根據其習性和特點,堅持用科學的方法,實行人工培植,其特性和功能是可以保存下去的。就拿五穀雜糧來說,人文之初,相信所有的五穀雜糧都是野生的,是後人在野生的基礎上經過人工培植而來的,使其優點和功能都保存下來。

    郭小洲一直在等張建軍的電話。接到了這個電話後,他立刻趕回秦南,和張建軍以及他聘請的農科技術員一起來到郭家屯。

    郭小洲和父親在屯子裡極具威望,郭小洲先說服了父親,然後是二叔,三叔,六叔,最後帶著他們一起去找火根支書。

    火根支書本身對鐵皮石斛這玩意就有好感,能換大錢,比種山貨強十倍。特別聽到張建軍投資一半的錢,而且只拿三成的利潤時,他當場拍板,而且馬上召開村委大會。

    張建軍現場拿出了三十萬元的支票。郭家屯全村兩百多戶共籌集了三十萬元。

    三天後在鎮領導的主持下,雙方簽訂協議合同。

    半個月後,第一批鐵皮石斛種子運進了大山。

    當時每畝種苗是十五萬元的市場價,張建軍和郭小洲商量後,先購買了兩畝地三十萬元的種子。

    一年後,郭家屯成功收穫了五百多公斤的高等品鐵皮石斛。而當時人工鐵皮石斛的市場價是六百元一公斤,價值三十餘萬元。但是郭家屯的仿野生鐵皮石斛上市後,價格竟然呈連張之勢,從七百到九百,最後上漲到了一千零五十。

    張建軍自然賺得缽滿盆滿,而郭家屯村的野生鐵皮石斛幾乎一夜之間聞名全省,火根支書還得了個全國十佳支書獎。最讓人驚喜的是,幾十個郭家屯的年輕人從外地回到家鄉,幫助老人們種植鐵皮石斛。

    第二年張建軍和郭家屯加大了投資和種植範圍。

    而今年正是收穫之年,張建軍送貨來廣漢,郭小洲說什麼都要去見一見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