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仕途法則

《》章 節目錄 第20章 文 / 楚圖南

    「哦?選出的新書記是誰?太和內部的職工還是外來領導?」郭小洲雖然預感到市政府會很快落實廠長書記人選,但還是沒想到,前後才一天的工夫,市政府便火速拿出了書記人選。http://%77%77%77%2e%62%69%71%69%2e%6d%65/

    至於外省大公司要求租賃承包的事情,他開始還有些疑惑,誰會看中奄奄一息的太和?旋即一想:他能從信息中得到棉紗必漲的論點,別人未必就不能,現在滿大街都是聰明人,只是看誰更具備行動能力罷了。

    「新書記是原紀檢委的一名副書記……」宋小麗又補充了一句,「是個女的,周康著名的『母大蟲』孫慧敏。」

    「是她……」郭小洲驚訝半晌,他以前跑過公安條口新聞,雖不認識這個著名的『母大蟲』,但對這個女人略有耳聞。據說孫慧敏是從國稅稽查分局副局長的崗位調到紀檢委的,擔任常務副書記,還未到任,她就對以前的老下屬,體制內的親戚朋友約法三章:「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否則落在她手裡,她絕不姑息。」

    事實上她也是這樣做的,上任三個月,她的小姨夫就因為單位私設小金庫的問題被舉報,本來這種事情可大可小,最流行的處置方法是勒令其檢查錯誤並及時糾正。她的小姨也親自去求過她,希望她手下留情,但她最後卻給了姨夫一個撤銷黨內職務的嚴厲處罰。一時間落了個「剛直無私,鐵面無情」的名聲。

    從紀檢戰線抽調精兵強將企業,這只能證明市政府已經放棄了經營性挽救,而只是不希望再發生領導貪腐的事情。

    再聯繫省裡某大公司租賃的消息,郭小洲當即得出結論,市裡有心開始甩包袱。他當即心中一緊。如果按市政府的走向繼續下去,「母大蟲」前來鎮場子,監督租賃承包程序,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估計這個程序不會走太久,甚至是「閃電戰」,如此一來,他對太和的全盤計劃將化為泡泡。

    這其中既有他個人的損失,他前期投入的人脈資源顏婕送給他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程教授難得為他開口;還有忽悠黃戰籌備的紡織品貿易公司等等!

    要知道,他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刻,都沒有去找程教授,他知道要資源利用最大化,在關鍵的時刻,有人幫他一把,比平常幫他十次都重要。

    而且,他遺憾國有資產被流失,也心疼太和廠的數千職工。眼看棉紡業的第二撥春天即將到來,按他的設想走下去,最遲半年,太和將要扭虧為盈,而且會是一段良性循環的發展時期,若機會抓的好,太和再次崛起不是夢想。

    如果租賃出去,私人老闆將享受紡織業的紅利,它們不會在技改和企業的未來上下功夫,撈一筆就走人,等這撥春天過去,租賃合約到期,或採取另外的辦法來稀釋太和資源。最後,太和還是會玩完。倒霉的還是國家和工人。

    怎麼辦?正當郭小洲陷入糾結中時,他的電話再度響起。

    「大師好,我是黃戰,公司的各種手續都已辦齊,資金全部到位……我們什麼時間開張,大師您給個好日期吧,哈哈!我們要好好熱鬧熱鬧……」

    好好熱鬧?不就是指望開張大收紅包和賀禮嗎?郭小洲壓制煩亂的心,冷冷道:「開張的儀式可以有,但一定要低調,不要請客和宴席,不通知任何人和單位,最好是你們幾個人自己私下慶祝下……」

    黃戰有些緊張,「大師的意思是高調開業會有麻煩?」

    郭小洲說,「別在乎開業那點紅包,跟公司未來的紅利相比,那點小錢真是不值一提……」

    黃戰連忙回答,「大師說不搞就不搞,我們幾個也不是沒見過錢的人,不至於……」

    郭小洲輕嗯了一聲。

    「我們接下來怎麼操作,上次大師說公司成立了就找你……」

    郭小洲意識到他忽悠來忽悠去,最後也許忽悠到了自己。太和廠的命運已經不受他控制,但……他想了想,問道:「公司賬上有多少現金?」

    「五百六十萬……如果大師覺得少,我們可以再加點……」

    「夠了,聽好了,馬上高薪聘請前棉麻公司的採購員和有豐富渠道的退休職工,動作要快,最好委託獵頭公司,然後馬上派他們去全國各地的產棉地區,以給付定金的形勢和各地棉麻公司簽訂購銷合約……我算算,五百六十萬,公司留幾十萬周轉,其餘五百萬足夠支付一百份購銷合同的預付金,每個棉麻公司先支付四五萬的定金,兩個月內帶餘款提貨……」

    黃戰突然插了一句,「我沒聽懂。」

    郭小洲沉默半晌,「公司的經理人請了吧?」

    黃戰道:「一個什麼mba畢業的年輕人,是崔猛他爸爸推薦過來的,我們不好意思拒絕。」

    「你讓他聽電話。我和他談,然後讓他告訴你們怎麼去操作。」郭小洲道。

    黃戰遲疑半晌,「大師稍等。」

    接電話的男人聲音不輕不重,語調不疾不徐,態度不卑不亢,僅僅和郭小洲交流了幾句,郭小洲便明白,這是崔胡兩家找來的管理高手。

    因此也證明,崔胡兩家並沒有打算隨便開個公司讓孩子們玩票,而是希望這名叫肖小斌的高手能帶帶孩子們,即便孩子們實在學不到什麼,總比無事生非、誤入歧途的好。

    隨著郭小洲的的話題深入,語氣平靜的肖小斌卻越來越驚訝。他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mba碩士學位。mba被譽為「天之驕子」和「管理精英」,是華夏企業界乃至社會敬重和羨慕的特殊人物。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mba手冊上寫著這樣一行話mba意味著超群的能力、膽識、品德;代表著財富、地位、權力、榮譽;預示著希望、成功和輝煌!

    無疑,肖小斌是無比驕傲的,除了他的校友和同學,鮮少有人能和他對談商業管理和運籌、市場營銷。他這次「屈尊」前來這個小公司,是受崔總委託,並許諾高薪和期許未來的重托。他才很勉強地從武江來到廣漢,來到這個註冊資金才幾百萬的小公司擔任職業經理人。

    在和郭小洲輕描淡寫的十分鐘對話過程中,內容不僅涉及到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運籌學、市場營銷,甚至到達了戰略管理高度。

    特別是郭小洲敏銳的市場嗅覺和行動力,令他大為歎服。

    當即他收起了輕視的心態,很投入地和郭小洲商定了這筆「槓桿似」商業合約運作。如果他和郭小洲的商業直覺沒有出錯的話,半年後,公司投入的五百萬資金至少會漲到三千萬。這筆利潤對公司背後的三大股東來說,自然不算什麼,但意義大於價值。

    放下電話後,肖小斌沉吟半晌,搖頭自言自語道:「他就是崔總口中的那個神棍?」

    而這一邊的郭小洲則去車站接了棉檢技術員,然後馬不停蹄地跑了張鹹縣的幾大扎花廠、棉花倉庫,檢驗棉花品級,定批次。

    在當地棉麻公司的全力配合下,一天後,他和棉檢技術員押著四輛滿載棉花的大車踏上了歸途。

    經過一夜的長途跋涉,他和四車原棉在上午九時徐徐駛入太和棉紡廠的大門。進入廠區前,沿途遇到不少閒散職工,個個瞪大眼睛,在路邊交頭接耳。

    「有原棉進來?是不是可以開工了?」

    「沒聽說呀,原料科的採購員不少全部休假嗎?有的還要配合調查……」

    「怎麼第一輛車上的年輕男子不認識啊?是不是我們廠的呀?」

    「是我們說廠的,我認識第四輛上的棉檢員,他是我們三車間的人……」

    「不是說要被翰宇集團併購嗎?怎麼廠裡還在採購原料?」

    「是啊,剛才市政府的領導帶翰宇集團的人來廠裡現場考察嗎?」

    「你們看到新來的黨委書記沒有?我看到了,以前我就認識她……」

    「你說的是那位六親不認的『母大蟲』?」

    「你別說,除了古板點,她其實長得真不賴……」

    「何止不錯,她當年是一路校花,初中校花,高中校花,大學校花……」

    「紅顏命薄這句話沒說錯啊!人漂亮,還是大官,怎麼她男人會不要她呢?」

    「你有所不知,不是她男人不要她,是任何男人面對她,都有壓力……而且,她的身體有病……」

    「什麼病?」

    「終生不孕。這是她離婚的主要原因。」

    「哎……」

    郭小洲坐在車上,自然聽不到這些議論,也不知道廠裡來了考察團。他帶著車隊來到原料倉庫門口,宋小麗不在,但是她已經提前安排了倉庫保管員和搬運在等候。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卸車,過磅,分批次分品級入庫。

    他這個掛職副廠長,現在的身份是採購員,他必須完善手續後,貨物的質量和重量和票據對等,才算完成任務。

    正當搬運工「嗨喲!嗨喲!」搬運著大包棉花時,空曠的廠區車道上走來了一行十幾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