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命運 第三十九章 世外桃花源 (附帶:解釋歷史人物扶蘇的武藝問題。) 文 / 聖白榮
伴隨著趙茜那甜蜜一吻,扶蘇、趙茜「咕咚」一聲落入橋下那急促水流之中。
眾人眼睜睜的看著他倆墜下卻無能為力,悲歎一陣後,其他人來到了鬼谷子隱居之地「桃花源」。
落入河中的扶蘇、趙茜身體被河水拍打的生疼,一陣頭暈目眩之後便暈了過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沉睡中的扶蘇聽到陣陣琴聲,他心中暗暗問道:是誰在撫琴?
此撫琴之曲淳和淡雅宛如流水,聲聲清亮,綿遠動聽,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溫柔敦(dun)厚,意趣高雅,扶蘇聽後心中頓生一種中正平和之感覺,他聽的十分舒服,竟然陶醉其中不願醒來。
忽然,那琴聲變的清清淡淡、飄飄渺渺,如雲霧一般不可琢磨。
扶蘇聽此琴聲之後,猶如置身高山之巔,四周雲霧繚繞,飄忽不定。而那琴聲卻化作涓涓細流流水,淙淙錚錚,清清冷冷,從高山之巔拂過巖壁蒼松,緩緩而下。
猛然間,那琴聲加快,琴曲跌宕起伏、風急浪湧起來。那琴聲此刻彷彿化作湍急長江,奔赴於群山之間,大有萬壑爭流之勢頭。扶蘇頓感置身於危舟之上,撞於峽谷之間,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心中那中正平和之感覺一下消失的無隱無蹤。
伴隨這那急促的琴聲,扶蘇猛然醒來,他看到自己躺於長亭之側,趙茜同那村中眾人圍在左右,長亭之中有一禿頂白鬚老者撫臥箜篌(kong、hu)奏曲。
那老者白鬚修長,一條青絲緞帶巧妙的將那白鬚紮好;白鬚之上垂有細長的白眉,長眉之下那飽經滄桑的眼眸之中閃著睿智的光芒;一襲灰衣將他那蒼老的軀體掩蓋,衣袖之中那剔透的長指正在輕撫臥箜篌,整個人看上去宛如仙人一般,真可謂纖(xiān)塵不染,仙風道骨。
眾人見扶甦醒來,還未來得及詢問,那老者便停止撫琴,側過臉來搶先說道:「少年,聞此琴聲可有所感悟?」
「我若沒猜錯,此琴曲乃琴師伯牙所著《高山流水》中的《流水》,此曲琴聲宛若流水,因而得名。正可謂,上善若水,水,溶萬物而不爭,遇萬險而不停,浩浩蕩蕩奔流不息,宛如歷史一般,一去便不再復返。」扶蘇煞有介事的說道。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不愧為始皇公子,果然遠勝常人,說的恰到好處。」
老者說完,輕捋鬍須,頓了一下接著說道:「世間萬事萬物自有規律,水不能停,歷史也不能停。人可以抽刀鑄壩阻斷水流,卻不能改變水的本性;人可以力挽狂瀾影響歷史,卻不能阻擋塵世間的規律。」
老者說完,站起身來,對眾人說道:「你們跟我來。」眾人聞聲隨老者前去。
扶蘇路上看到,此地峰巒迭嶂,山嵐霧靄,雲蒸霞蔚,泉水潺潺,溪流眾多,百花爭艷,山間鬱鬱蔥蔥,河谷種滿桃花,宛若人間仙境一般。扶蘇不由得深深的吸了口氣,爽朗的空氣頓時令他神清氣爽,如釋重負。
「啊!這裡真是一個遠離塵世,適合隱居的桃園聖地。」扶蘇面對如此絕美盛景,不由得感慨道。老者聽聞之後,微微一笑,也不言語,趙成聞聲,急忙說道:「這裡就是我嚮往的『仙境』呀!遠離戰亂,沒有政府課稅徭役,少有所依,老有所終,實在是太美好了!」
「是呀,要是我們能永遠生活在這個地方就好了。」獵戶榮宇說道。
「要能能在這裡重建趙村就好了。」村長說道。
「是呀……」趙茜略帶歎息的說道,她好像有什麼心事一般。
「咦,對了!是你們從那急促的河流之中救了我們嗎?」扶蘇忽然眾人問道。趙茜聽了這個問題,也是面露疑惑,顯然趙茜也不知道是誰救了他們。
眾人聽了這個問題,一愣,也是滿臉疑惑。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從斷橋上剛到這個地方,一個孩童就將我們帶到了那個亭子。」榮宇說道。
「是呀,是呀!我們見到你們的時候,你們可抱的真緊,我還以為你們都嗆死了呢!」趙成沒頭沒腦的說道。
趙茜聽到趙成的話,羞得臉色通紅,嬌嗔(chēn)道:「別瞎說,我們才沒有抱著那麼緊……」
眾人看到趙茜那害羞的樣子,相視一笑,這一笑弄得扶蘇也不好意思。扶蘇見此狀況,急忙快步趕上前方的老者,禮貌的詢問道:「請問是您救了我們嗎?」
作品相關知識:臥箜篌,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弦鳴彈撥樂器。箜篌與琴瑟相似,但有品,盛行於漢朝、隋唐,宋代後失傳。
我國遠在春秋戰國時就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彈撥樂器臥箜篌,漢代臥箜篌被作為「華夏正聲」的代表樂器列入《清商樂》中。根據史書記載,當時的臥箜篌有五弦十餘柱,以竹為槽,用水拔彈奏,不僅流行於中原和南方一帶,還流傳到東北和朝鮮。
箜篌是人類歷史文明長河中最古老的弦鳴樂器,有著五千年以上的歷史,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令人可惜的是,宋代戰亂,中央政府文物保護意識不強,導致臥箜篌在我國日漸銷跡,以至宋末失傳。
但令人欣慰的是,臥箜篌流傳入朝鮮、日本後得到良好的傳承。傳入朝鮮的臥箜篌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改進成為今日的玄琴。傳入日本臥箜篌因受到百濟國的影響(高麗、百濟都為朝鮮古稱),稱之為百濟琴。
作品相關疑惑解答:關於扶蘇武功過高的爭議,在此解釋一下。
很多人認為扶蘇貴為太子,一定是養尊處優,高居廟之上,學詩書懂禮節,一副文質彬彬,弱不經風的樣子。可歷史往往和想想不太一樣,大家之所以認為扶蘇文質彬彬,弱不經風,是因為清朝的秀才之類的人都是這個樣子,我要說的是,清朝秀才那是儒家弟子。戰國時期的秦國窮兵黷武,以兵家、法家為正統,朝野上下重武輕文,往往都是先有好武藝,再有高文化,絕不會弱不經風的儒生那樣。
扶蘇的確文質彬彬,但絕不是電視中的秀才、才子那樣弱不經風,理由如下:
第一,秦國歷代君主武藝均高,都非等閒之輩。
秦武王:力能抗九鼎,空手擒殺雙牛,牛不能敵。(查閱資料得知,秦武王有一次舉行力量比賽,比比誰能舉起春秋戰國最重的九鼎,秦武王舉起此鼎之後,虛脫幾日便累死了。三國時期孟獲也曾嘗試舉此九鼎,未能扛起,由此推斷秦武王實力高於三國時期的猛將孟獲。此鼎比項羽、唐朝李元霸所舉的鼎重一倍不止,由此推斷,秦武王和項羽、唐朝第一勇士李元霸武藝持平。)
秦穆公:自幼習武,喜騎射。史書記載先有秦穆公組建騎兵部隊,後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穆公可以說組建了戰國時期我國第一支騎兵部隊。
秦始皇嬴政:當年戰國四公子之一的燕國公子太子丹,派戰國三劍客之一,荊軻前去刺殺秦王,史稱荊軻刺秦。荊軻假借獻給秦王燕國地圖之名,靠近秦王嬴政,偷襲秦王。
俗話說劍客出招三步之內便可取人首級,荊軻乃戰國三劍客之一,距離嬴政五步之近,嬴政百步之內除他以外無一人,侍衛遠在百米台階之下無法護駕,嬴政空手與持匕首的荊軻搏鬥,荊軻不能制服。
始皇之後趁機拔出佩劍,一擊便將荊軻大腿斬下,躲開荊軻投擲來的匕首,殺荊軻。
秦始皇與荊軻單挑,荊軻偷襲出其不意佔了有利的局勢,秦始皇位於不利的局勢,可僅是一劍,也就是一招,秦始皇便可讓戰國三劍客之一的荊軻失去戰鬥,可見始皇武藝遠在荊軻之上。
荊軻刺秦名流千古雖敗猶榮,但可由此推斷年老胖胖的秦始皇武功與戰國三劍客其餘兩人持平,也並非不可。(作者語:秦始皇要是在年輕瘦的時候會多厲害?)
第二,秦公子扶蘇後天基礎好,有多年戰場廝殺經驗。
秦始皇窮兵黷武,因此秦公子扶蘇自幼習武。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扶蘇師從蒙恬等七國頂尖高手,先天基因好,後天基礎好,全中國最好的老師都教他禦敵之術,扶蘇武功自然不會差了。(作者語:你說,要是你的老師是喬峰、東方不敗、獨孤九劍、張三豐之類的人,你學了他們的武功絕學後,能弱到哪去?)
扶蘇再加上邊塞與匈奴的作戰經驗,經過戰爭洗禮後可謂更進一步,武藝理所應當比之前宮廷學藝時更勝一籌。
俗話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年輕的扶蘇武藝我猜應該高於秦始皇,可以一刀秒殺戰國三劍客之一的荊軻才對。
根據以上兩點,本書中將歷史人物扶蘇,描寫成了一個十分厲害的劍客,寫弱了,寫成清朝的秀才那樣,實在是不符合歷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