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鬼城詭事

《》全部章 節 第八十三章 苗疆蠱術 文 / 極葉

    這下爺爺和張正完全傻眼了,因為早就聽說過湘西一帶各種詭異的事情層出不窮,但是沒有想到會出現狼群尋仇這樣的事情,這確實讓爺爺和張正感到震驚。

    因為就和我們看過的《狼圖騰》一樣(當然那個年代爺爺可是沒有看過這本書的),爺爺當時只是聽過狼群這種東西在草原和高原一帶,未曾想到在湘西這個地方竟然也會出現狼群這種怪異的事情,這讓爺爺和張正的心中既感到震驚有感到有點絕望。

    因為要知道狼群的團結程度一點也不下於人類,一旦狼王被殺,那狼群可是要不計代價的去尋仇的,不然的話,爺爺和張正也不會感到擔憂。

    眼下爺爺和張正的眉頭皺的緊緊的,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爺爺和張正根本沒有辦法和狼群作鬥爭,而且爺爺知道一旦天黑了,狼群就會蜂擁而上,不殺掉自己和張正,那是絕對不會停下復仇的。

    「這樣吧,我知道有個地方可以暫時抵住狼群的攻擊,你們辛苦一晚上,應該可以抵住狼群的復仇的。」趕屍匠低頭想了很久之後,終於說出了自己冥思苦想相處的辦法。

    爺爺一聽,就知道有好戲,於是趕緊問是什麼地方,但是趕屍匠卻又些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跟爺爺和張正說那個地方,最後在爺爺和張正的強烈要求下,並堅持認為自己一定會沒有事兒。

    最後趕屍匠考慮了很久才答應帶爺爺和張正去哪裡避難,這個時候爺爺和張正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竟然是湘西土家族苗族的苗寨的聖地,因為那個地方是絕對的危險而又安全,狼群是無論如何也不敢進去的。

    爺爺問那個地方是什麼地方,趕屍匠說自己不知道叫什麼地方,因為十年前他趕屍的途中誤入禁區,九死一生才艱難的逃了出來,因為裡面全部都是毒物蟲子,十分的恐怖,趕屍匠說這話的時候,兩腿還在不斷的打著囉嗦,似乎心中仍是心有餘悸。

    「怎麼辦?到底要不要去!」張正這個時候問道,爺爺想了一會兒,眉頭一皺,隨後咬了咬牙,表示自己沒什麼,反正如果不去的話,肯定也是在劫難逃,去的話,雖然危險,但是還是有生還的希望的。

    於是四人趕向趕屍匠所說的聖地,在這個過程之中,爺爺不斷的向趕屍匠打他苗族蠱術,希望能夠提前有所準備。

    趕屍匠告訴爺爺知道的一些皮毛。

    蠱,相傳是一種人工培養而成的毒蟲。放蠱是我國古代遺傳下來的神秘巫術。過去,在中國的南疆,曾經鬧得非常厲害,談蠱變色,誰也不敢當它是假的。文人學士,交相傳述,筆之翰籍,也伊然以為煞有其事。一部分的醫藥家,也信以為真。於是,就想出許多治蠱或制蠱的名堂。

    但是趕屍匠告訴爺爺和張正這些蠱術在湘西,還真的不是什麼秘密,因為湘西有三大奇術,趕屍,養蠱,落花洞女。每一種都是非常的厲害,尤其是養蠱術,這還真的是一直以來統領湘西的一大秘術,在苗寨中,這可是真正的殺手鑭啊,尤其是苗族的聖地,那蠱蟲就不多說了,蠱王估計也不少了,到時候除非運氣好,不然的話,只能夠喂蠱蟲了。

    據說,蠱之種類有十一種:蛇蠱、金蠶蠱、篾片蠱、石頭蠱、泥鰍蠱、中害神、疳蠱、腫蠱、癲蠱、陰蛇蠱和生蛇蠱。過去,有些人專以制蠱來謀財害命。制蠱法:多於端午日制之,乘其陽氣極盛時以製藥,是以能致人於病、死。又多用蛇、蠱、蜈蚣之屬來制,一觸便可殺生。

    傳說中養蠱的方法、與《通志》上一二載的相類似。《通志》中所記載的.要用一百種蟲類,而夷人所要的只有十二種。但是其中的好多種蠱術已經失傳了,剩下的屈指可數。

    一般來說,養蠱人在養蠱以前,要把正廳打掃得干乾淨淨,全家老少都要洗過澡,誠心誠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點燭,對天地鬼神默默地禱告。然後在正廳的中央,挖一個大坑,埋藏一個大缸下去,缸要選擇口小腹大的,才便於加蓋。

    而且據說口越小,越看不見缸中的情形,人們越容易對缸中的東西發生恐怖,因恐怖而發生敬畏。缸的口須理得和土一樣平。等到夏歷五月五日,到田野裡任意捉十二種爬蟲回來,放在缸中,然後把蓋子蓋住。

    這些爬蟲,通常是毒蛇、鱔魚、蜈蚣、青蛙、蠍、蚯蚓、大綠毛蟲、螳螂……總之會飛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腳會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爬蟲。這些毒蟲雖然很一般,但是一旦混入,那毒性可是打的增強了。

    這十二種爬蟲放入缸內以後,主人全家大小,每夜入睡以後禱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禱告一次。連續禱告一年,不可一日間斷。而且養蠱和禱告的時候,絕不可讓外人知道。要是讓外人知道了,自己養的蠱就會被巫師用妖法收去,為巫師使用,主人就會全家死盡。即使不被巫師收去,成蠱以後,也會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爬蟲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強大的吃弱小的,最後只乘下一個,這個爬蟲吃了其他十一隻以後,自己也就改變了形態和顏色。根據傳說的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叫做「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所變成的。一種叫做「麒麟蠱」,形態與&間相似,大約是青蛙、蜥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的。

    一般來說金蠶蠱是蠱王,但是有的時候也是有例外的,比如金紋蛇這種蠱就比較特別。

    一年之後蠱已養成,主人便把這個缸挖出來,另外放在一個不通空氣、不透光線的秘密的屋子裡去藏著。據說蠱喜歡吃的東西是豬油炒雞蛋、米飯之類,飼養三四年後,蠱約有一丈多長,主人便擇一個吉利的日子打開缸蓋,讓蠱自己飛出去。

    蠱離家以後,有時可以變成一團火球的樣子,去山中樹林上盤旋,有時可以變成一個黑影,在村中房屋間來往。蠱的魔力最大的時間是黃昏。每次蠱回家之後仍然住在缸中。

    吃到人的這天,主人就不必餵它東西了。據說養蠱的好處並非要蠱直接在外面像偷盜一樣偷寶貝回來供主人使用,而是要借重蠱的靈氣,使養蠱的人家做任何事情都很順利。如果主人想要經商,借重蠱的靈氣,可以一本萬利。如果主人想要陞官,藉著蠱的靈氣,可以直上青雲。

    反過來說,如果偶一不慎,被受蠱害的人家知道了,去請專門的巫師來把蠱收掉,蠱的主人便會諸事不宜,全家死盡。

    養蠱的人家,除了日常要虔誠服侍之外,到每年夏歷六月二十四日,要對蠱作隆重的祭禮。這個祭禮延續三天,即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在這三天之內,主人要每天都用新鮮的豬一頭、雞一隻、羊一頭,煮熟以後,到晚上星宿齊觀天空之時,全家把豬羊雞搬入養蠱的秘室中去俯伏禱告,禱告完畢,將豬羊雞砍碎,投入缸中。

    據說蠱的食量很大,魔力很高。祭掃的時候,外人不得參加,消息不可洩漏,否則又有身家性命的危險。除了聚蟲互咬一法外,各種特殊的毒蠱又分別有特殊的製造方法。

    趕屍匠緩緩道來,爺爺聽見了一愣一愣的,沒有想到這中間還會有如此的門道,就更加敬畏了。

    於是沒有走上多久,在天黑之前,爺爺和張正一行人成功的來到了趕屍匠所說的苗族勝地了,這個時候身後突然之間隱隱傳來了陣陣狼嚎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