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紅樓之眼光放遠點

正文 第56章 金陵 文 / 霧散雲收

    族人的識趣讓賈珍很滿意,他留下幾位族老和比較有才幹的年輕人,問起了金陵的現狀。賈珍在讀原著的時候就覺得有些古怪,都說金陵四大護官符,乃是賈家,史家,王家以及薛家,但是賈家,史家,王家早就把自己家族發展的核心轉到了京城,留在金陵的不過是些無關緊要,不成氣候的旁支。僅剩薛家還在金陵,然而薛家從商,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本事,這護官符一說的出現還真是莫名其妙,況且金陵真正的地頭蛇是甄家,就是賈家在金陵行事也多托了甄家。

    「甄家不是已經入京了麼?」賈珍有些疑惑,甄家在金陵的勢力似乎未有縮減。族老對賈珍很是尊敬,略欠了欠身才道:「小老兒聽了一耳朵小道消息,之後留意打聽了一番,說是甄家進京的時候把三房留在了這裡,這三房也是有本事的,因此這甄家在金陵依舊是數一數二的大家族。族長,這四大護官符說得就是甄家,王家,史家以及薛家。」族老如竹筒倒豆子般地說了出來。賈珍嘴角微微抽了抽,四大護官符,為什麼還會有這個說法,不過好在賈家並不在這個榜單上,讓他鬆了口氣。不過說起這護官符,族人們倒是對賈家不在榜上十分遺憾,只是因著賈珍治家甚嚴不敢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

    咱們圖的是長長久久,平平安安,而不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那不是長久興家之道。」賈珍喝了口茶,因族人們這些年都本分行事,年輕一輩更是讀書明理行事有章法起來,賈珍對族人的耐心也多了。

    族中這些年規規矩矩,不僅名聲好了,有出息的子孫也多了,就連族老們潛移默化之下也懂了許多道理,被賈珍這麼一提醒心覺有理,忙點頭稱是。「還有,王家和史家不是也長年不在金陵了嗎?」賈珍還是有些奇怪王家和史家居然也在護官符上。「族長,這王家和薛家是姻親,又與甄家交往甚密,這族中子弟自然是氣焰囂張,似乎他們還說什麼就是告他們造反也是不怕的。」另一個年輕子侄開口道。族中事務因賈珍的整治,不少都陸續交給了有出息的年輕子弟,這個人便是其中一個,「史家和甄家往來不怎麼多,但是史家和甄家是姻親,保齡侯世子史鼒娶得正是甄家姑娘。」這個年輕人繼續說道。暗黑之骸骨君王

    賈珍對這個年輕人很是滿意,目露讚許,誇讚了幾句。「族長是打算——」在場的族老忍不住好奇地問道,說起來族長這次離京還和甄家脫不了干係,只是不知道族長會怎麼打算?「沒什麼打算,替聖上辦好事情就是了。」賈珍知道族老的意思,他並不擔心族人給他拖後腿,這年代血緣的維繫能力是很強的,況且現今的賈氏一族與他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只怕族人們對甄家也有頗多怨言。「族長心裡有主意就好了。」族老們到底是混了十幾年的人精,知道剩下的不是他們可以過問的,便轉而不提。

    與族老們相比,賈珍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族中年輕子弟身上,這些年他可沒有放鬆金陵這邊的管理,這些年輕人的成長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這次正好藉著出公差的機會親自查看一番,日後他也可以稍微輕鬆些。賈珍對宗族的盡心眾位族老也是看在眼裡的,若能用錢財換得子孫上進,自己現在少享受些也是甘願,「本來這些族老對於賈珍緊盯著祭田出息,全然地不給他們伸手的機會也不是不氣憤,到底是享受慣了,一時間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只是幾年看下來,自己的兒孫上進了,不少族人還考上童生秀才,這才讓族老們願意安份守己,不再緊盯著族中財產,也能退一步看到賈珍的安排才是真正的身謀遠慮。

    賈珍看著族人,心裡不禁感歎,他不允許族人貪墨祭田以及公中出息,但他也花了大力氣培養族中子弟,拿銀錢換子孫有為,這生意不虧,族中也總算是徹底安分下來了。賈珍又和族老們聊了一陣子,才放他們離去。想著這才是第一波,賈珍微微聳了聳肩膀。

    古粟一直跟著賈珍,他以前也聽說過賈家在金陵的名聲,那可真是相當得「好」,壞事總有賈家一份,好事那就壓根見不到蹤影。如今再一看,這賈家族人都安安分分的,古粟還真是有點「驚嚇過度」,不過想到他打聽來的一些消息,全是因為賈珍當初的雷霆手段。不過賈珍能夠成功地整治宗族,也是有了份好運氣,也就是所謂的佔全了天時地利人和。這天時就是發現得早,宗族還沒爛到骨子裡,地利則是因為這是在金陵,這斷絕了奴才們藉著不同的主子的勢鬧事的可能性,以及有效防範了其他主子插手導致的麻煩;而人和那就是整個金陵有出息的族人幾乎沒有,因此無人能夠與賈珍這個族長相抗,且當時寧國公雖已去世,但是榮國公也不是那等不明理的人,因此賈珍並無掣肘之勢,這才如此順利。「東家下一步打算怎麼做?」古粟恭敬地問道。「他們送了我這麼一份大禮,我自然要好好回敬一番。」賈珍笑著扣了扣桌案。愛的回歸線魔女遇情

    賈珍到金陵的消息瞞不了別人,不提別的,單是楚氏的儀仗規模,就沒法隱藏,因此但凡有點勢力耳目的都已經知道了。不過,就算賈珍是被貶出京的,當地官員也不敢有絲毫怠慢,巡按御史可不是他們敢得罪的,更何況楚氏的身份和賈珍的爵位也容不得他們輕忽。甄家的三房同時還也接到了京裡傳來的消息,甄家是大皇子一系,而賈珍則是五皇子一系,兩家即使曾經是老親如今只怕也得分道揚鑣了。

    說起來甄家三房的當家人對賈珍的觀感其實很不錯,不過在政治上交情觀感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立場和利益,終究是各為其主罷了。更何況,以賈珍的本事不難知道甄家在他被貶出京一事上扮演了何種角色。不過即便如此,只要還沒真正在檯面上撕破臉皮,該有的禮儀還是得有。甄家三房家主縱然滿心糾結,也還是叫人送上了帖子。不比大房和二房身在京城泥足深陷,他遠在金陵看得還算清楚,甄家雖然在宮中有個賢妃娘娘,可本身早就沒了爵位;說是權大勢大,其實不過是仗著與其他家族的聯姻眾多以及依靠聖上對娘娘的恩寵罷了。看起來好似堅不可摧,但不說色衰愛弛,單說後宮明爭暗鬥,賢妃娘娘也不可能一直獨佔聖寵,何況皇帝的恩寵著實太過飄渺,不然甄家也不會參與奪嫡,希望能搏得從龍之功。這不像賈珍,自己有功名

    ,有本事有爵位,得皇帝重用,底氣十足,更不用說賈珍的岳家就是皇家,可以說是半個皇家人,長女定的還是永寧侯世子,未來的永寧侯妃,只要不是謀逆,寧國府數代榮華是一定的。

    賈珍到了金陵數日就已經接到金陵上下一眾官員、世交等不少人家的帖子,不過賈珍並不急著回應這些帖子,只擺出一副工作為先的態度,其餘放後,就是他人的示好也被賈珍一一回絕。如此冷淡的回應叫眾人不由地有些心驚膽顫,不免有些埋怨起京城裡折騰的那些大小主子們了,把誰折騰到這裡不好,偏偏把賈伯希扔到這裡來,叫人討好不成,下手也不成,跟燙手山芋似的。女種

    比起賈珍的冷淡,楚氏倒是比起來要熱絡些,參加了幾個宴會或者是詩會。「郡主可滿意今日準備的菜色?」甄家夫人十分熱絡,與楚氏攀談了起來,想要從中知道賈家的態度,便於自家早作準備。「甄太太這份心思十分難得,不僅是我,這席上眾位官家夫人太太也都十分滿意。」楚氏確實挺佩服甄家夫人的手段和本事,笑著稱讚了起來。「郡主謬讚了,不過是討個小巧罷了。」甄家夫人笑盈盈地道,她身上並無誥命,能在眾位官家太太中如魚得水,這份長袖善舞的本事的確叫人自愧弗如。

    「幾日不見,甄家太太的女兒倒是更出挑了些。」出聲的是金陵知府秦穆之妻楊氏,其聲音猶如黃鶯般清脆,笑道。「恭人過譽了。」甄家太太忙還禮說,「要比出挑還是秦姑娘更出挑些。」秦氏正是楊氏親女,素來愛如珍寶。「小女當不得甄太太如此誇獎,郡主的女兒這一身的氣度才華才叫我等讚歎不已,自歎弗如。」楊氏與甄家太太一唱一和,恭維著楚氏。楚氏微微一笑,開口道:「孩子們各有長處,春蘭秋菊,各有擅場,都是極好的。」

    楊氏笑著應道,她一向善於言辭,結交命婦,然而楚氏沉靜,言辭更是滴水不漏,分寸拿捏得極妥,竟是叫她一時半會兒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郡主對府上的荷花可喜歡?」甄家太太笑著找了個話題,今日本來就是以賞荷的名義整治了宴席,如此一說也不突兀。「這荷花極美,想必甄夫人也是愛花之人。」楚氏笑著飲了杯酒,說。「這倒不是,這荷花池是因為小女素愛荷花才修建起來的,我是極不耐煩這些的。」甄太太答道。

    這番話倒是打開了眾位官家太太的話匣子,他們這些人家,兒子固然重要,可閨女也同樣精貴,自當好生教養,雖沒有甄家那麼大的手筆特地給自家閨女修建荷花池,可卻也有不少趣事,就是楚氏也興致勃勃地說了幾句。楚氏這邊熱鬧,年輕姑娘們那邊也是熱鬧得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