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紅樓之眼光放遠點

正文 第54章 打算 文 / 霧散雲收

    最後皇帝終於下了決定,將賈珍降為七品監察御史,作為補償,特許賈珍巡視南直隸。大皇子和二皇子這結果,雖然不甚滿意,但是也能夠接受。況且,如果他們再不依不饒的話,只怕長公主那裡就不好交代了。

    賈珍知道皇帝的心思,反正他的兒子總是金貴的。不過,皇帝居然居然會讓他去做監察御史,這是他所沒有料到的,御史這官職其實挺好的,雖然不起眼,常打嘴炮,但是能量卻是無窮的,並且淵帝早就規定了御史作為言官,可以暢所欲言,絕不加罪,即所謂的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至於南直隸就更是一個好地方了,它可包括了以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等十四個府級單位,揚州等處也在南直隸的範圍,可以說是整個朝堂的錢袋子,這些皇子爪牙必在之地。

    賈珍心中有一個想法在蠢蠢欲動,而且賈珍決定將其付諸行動。淵帝年紀老邁,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有為之君,如今更是一味追求表面平和,有意無意地加大了諸子之間的明爭暗鬥,那麼他就會努力盡責盡心,讓皇帝知曉真實的情況,想要拿他來消火,換大皇子和二皇子那裡幾個月的太平,順便警告五皇子,也得看他願不願意配合?

    許清和吳克有些替賈珍可惜,但是這顯然不是他們可以多說的。他們現下也十分擔憂,自顧不暇,為了少生是非便不會多加沾染這些,倒是賈珍原先的上司通政司的通政使劉明找賈珍出去吃酒。劉明如今已經六十多了,沒有幾年便要致仕,故而並沒有什麼太多顧忌。說起來也是賈珍的運氣,倆人雖然差了幾十歲,但是卻投緣,劉明的兒子舉家外放,老伴也去世了,只他一人在京城,很是寂寞。故而賈珍常常拜訪他,倆人聊天解悶,這感情就更好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劉明在宦海沉浮了大半輩子,什麼事情都瞧得透透的,京城如今就是個是非圈,雖然別處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但是總比京城能夠施展手腳。「放心吧,這道理我哪裡能不知道,出去看看也挺好的,總覺得這京城有些悶。」賈珍笑瞇瞇地給劉明添了一杯酒,笑道。「我知道,不過就是提醒你一聲,怕自己鑽了牛角尖。我這把老骨頭啊,沒幾年也該好好休息了。」劉明笑瞇瞇地喝了酒,說道。完美保鏢

    「我看你可是老當益壯,別總說自己不能了。」賈珍搖了搖頭,自己低頭喝了杯。「這歲數擺在那裡,不服老是不行的了。況且我也想輕鬆幾年,人活一輩子,圖個什麼?最終圖得不就是個開心嗎?我啊官是當得挺大的,可是,這日子卻過得不開心。我就盼望著過幾年舒心開心的日子。」劉明說的是真心話,淵帝這皇帝可不是一個大度人。

    「伯希啊,你現在這麼年輕,肯定不會體會到我的感受。人老了,總是會想起以前的事情,我就想念我老家那裡的大棗樹,做夢都想,這人到了該葉落歸根的時候了。」劉明說起這個來,表情還帶著些懷念的神色。賈珍心裡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這種表情他見過,在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很多老人的臉上都見過,那是一種寂寞的神情,一種烈火燃盡之後的蕭條之感。

    「劉老,明明今日該你安慰我,現下倒該我來安慰你了。」賈珍努力打破有些凝固住的氛圍,笑道。「我要安慰做什麼,你不知道我心裡多高興呢?只等著把事情都安排妥當,我就能好好鬆快鬆快了,可惜啊,我們以後怕是只能書信往來了,對坐聊天下棋什麼的怕是不能了。有得必有失啊。」劉明感歎道。「看著你老這麼想過上鬆快日子,我就不計較我日後沒有棋友了。」賈珍樂得岔開話題,笑道。

    「守得雲開見月明。」劉明又給自己添了杯酒,叮囑賈珍道。「我知道了,不就是忍字頭上一把刀嘛,你老就省點口舌吧。」賈珍笑瞇瞇地夾了口菜吃。倆人又聊了好久,這才各自打道回府。

    楚氏已經得了消息,心裡不禁有些著急,雖然賈珍已經派人回來說了聲,可沒有親眼瞧見賈珍,她總是心裡不踏實。「如珺?」賈珍看著一個人在屋子裡出神的楚氏,不禁有些疑惑,便出聲道。「伯希,你——」楚氏想要開口問上一句,可又怕踩了賈珍的痛處,這話便有些說不出來,只接了句,「咱們總在一處。」儒生習武

    楚氏一向聰明伶俐,能說會道,如此笨拙的一面賈珍還是第一次瞧見,心裡不由地一暖,拉過楚氏的手,笑著道:「擔心什麼呢?我有你,還有父母以及孩子,已經是足夠了。這不過是些許風波罷了,為夫哪裡會經受不住。你可別太小瞧我了。」楚氏聽了這話,總算是放下了心,靠在了賈珍的肩膀上,道:「我信你。」

    賈珍被貶官,最高興的莫過於王子騰,現下賈珍的品階可是要比他還低,可是這份得意勁與高興勁很快就沒了,因為賈珍身上還有一個三等威烈將軍的虛爵在,仍然是穩穩地壓在自己的頭上。因而王子騰還是忍不住喝了悶酒,早晚有一天他會憑自己的本事叫賈珍徹底地低頭,以報那日的羞辱。

    王子騰的怨念和報復心理,賈珍可半點沒有感覺到。他現下在努力說服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岳母三人,這次他做了監察御史,依舊得帶著家眷上任。長公主和賈敬夫婦捨不得孫女和孫子們,便想要留下賈華姐弟三人。賈珍這次可是堅決不同意,當初把靜姝留在京城,那是無可奈何下的選擇,此一時彼一時,尤其是賈茂以及賈蔚這年紀,性子都沒定成,不留在身邊親自教養,賈珍實在放心不下,況且賈敬夫婦二人以及長公主年紀也大了,難免有些溺愛子孫,萬一養成了紈褲性子或者成了混世魔王,賈珍可就哭都來不及了。孩子們跟著他和楚氏難免會吃些苦頭,不若京城安穩,可到底一家人團團圓圓的,也便於他和楚氏教養,及時糾正孩子們的錯誤。

    岳母那邊不知道楚氏說了些什麼,長公主終究是鬆了口。可是賈珍父母這邊就不好怎麼好過關了。「不行。」賈敬又一次打斷了自己的兒子的話,開口道,「當年你也是由祖考所教養,我瞧著不是挺好的。如今怎麼就容許我教育我孫子了,我來教育只怕比你還強些呢。」賈敬的話很是沖。賈珍對著著實無法溝通的賈敬,只能撂下

    下一句:「不管父親怎麼說,陽哥兒和輝哥兒必須得跟著我。」賈敬看著行禮出了院子的賈珍,不由地歎了口氣,他跟自己這個兒子感情並不親近,早些年他忙著科舉,無暇多管教賈珍,後來他又迷上佛道之說,便不甚在意自己這個兒子,等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想要重新培養感情卻也已經晚了。他之所以如此溺愛孫子孫女們,大概也有著對賈珍的愧疚和補償心理,況且他之所以想留著孫子孫女們,一是年紀大難免有些孤獨,二來也不過是為了珍哥兒的家書罷了,沒有孫子孫女的牽掛,自己這兒子的家書恐怕要多簡單有多簡單,要多書面有多書面吧。想到這裡,賈敬露出了一絲苦笑,隨即搖了搖頭,明天他就改口,罷了,這強扭的瓜不甜。強寵成癮:軍少溺愛小悍妻

    李氏和賈敬夫妻多年,倒是摸著了賈敬的心思,只是她不想多管,兒子兒媳都對她孝順,那就夠了。至於賈敬,他們夫妻二人感情一直很冷淡,不過就是一起過日子罷了。況且,李氏對賈敬當初拋下他們母子二人不是沒有怨恨,珍兒那時候才多大年紀,才十九歲,這年紀人家府上的孩子都還能享受父親的庇護的時候,珍兒卻要一個人撐起整個寧國府來,當時寧國府的混亂,宗族的混亂,那些事情就連大人們都不一定能完全處理好,京城裡,宗族裡誰都在看寧國府的笑話,珍兒的笑話,那個時候賈敬又在哪裡?

    李氏對楚氏極好,不為別的,就為了楚氏對待自己兒子的一片情意。當初珍兒在金陵的時候,壓根不知道京城裡對他的風言風語,說他太過冷酷絕情,又說他欺壓族人,種種不一。人言可畏,這個時候她有叫人送信給賈敬,可賈敬依舊在修道煉丹,只有楚氏與她共進退,一起將這些流言漸漸壓制住。如果不是因為珍兒要外放的時候,恰逢賈敬煉丹失敗,心灰意冷,賈敬會這麼容易就回到這裡,幫助珍兒主持京中的事務嗎?李氏看著自己兒子一路走來可,沒有父親庇佑幫助,再看看其他人家父子,心中是酸澀多於自豪,她是真心感謝自己的公公,感激公公不遺餘力地栽培珍兒。所以,李氏看著兒子疼愛兒女的勁頭一點也不奇怪,就覺得兒子是自己當初沒有得到父愛,所以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女也得不到父愛。

    賈敬突然鬆口也就讓賈珍詫異了一會兒,反正不管賈敬答應不答應,這件事情都沒什麼可商量的。他對賈敬的感情並沒有什麼感情,真正讓他對這裡,對這個家有歸屬感的是賈待化以及李氏,所以他對賈敬談不上愛,談不上恨,就當是個熟悉的陌生人相處,做到身為一個兒子該做的就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