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紅樓之眼光放遠點

正文 第1章 抓周 文 / 霧散雲收

    「把大哥兒抱過來給我瞧瞧。」一個美貌婦人換下了自己見客時候的衣裳,換上了常服,就吩咐了自己的婢女一聲,忙有侍女傳話。不多時,就有當值的乳娘抱著小主子過來,後面還有四個丫鬟跟著。「太太。」乳娘一路小心,不敢叫小主子吹風。美貌婦人忙伸手接過了自己的兒子,再過半旬就是自己兒子抓周的時候,當初孩子剛生出來的模樣還在眼前,如今卻已經張開來了,眉目清秀,有五分像自己。「太太,你看小主子在笑呢,怕是想您了。」美婦貼身婢女。名喚竹喧,笑著道。

    被美婦抱著的孩子,或者該說是裴颺則有些無奈,但還是乖巧地不鬧騰。他只不過是睡了一覺,醒來之後竟成了嬰兒,而眼前的美婦就是他的娘親了。他穿越了也有將近一年,除去早些時候只顧得上吃飯睡覺,在這麼幾個月的時間裡,他並沒有打聽到什麼有用的信息,雖然他跟前時時都有乳娘和丫鬟看著,可是她們並不怎麼說閒話,可見他娘親的規矩頗嚴。而他的娘親來看他的時候,常常都念些詩經,或者讓他聽聽琴音,彈得也都是樂。「今天可念詩給大哥兒聽了嗎?」美婦問過了乳娘大哥兒的飲食作息,轉而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回太太的話,念過了。」乳娘身後一個婢女上前行了一禮,道。「嗯。」美婦點了點頭,轉而吩咐自己的婢女蘭茂把準備好的東西拿出來。

    裴颺不知道眼前自己的娘親是寧國府賈敬之妻李氏,而他則是寧府不孝子孫榜首賈珍。但凡孩子抓周之前,長輩都會有意無意地教導些抓周該那些什麼,以便取得好綵頭。李氏出身書香門第,自然想讓裴颺日後走上科舉之路,出人頭地。因此,她教導裴颺熟悉的那些物什都是書籍字畫,筆墨紙硯之物。小孩子的精力畢竟有限,李氏見兒子已經有些困頓之色,便吩咐乳娘把大哥兒抱下去休息。

    「太太可是累了?」竹喧上前問道。「我瞧著大哥兒是不是太靜了些,比起慧的哥兒來,可真是一個天一個地。」李氏所說的慧乃是她的手帕交,其子大了大哥兒一月,如今正是調皮鬧騰的時候。「太太,一樣米還養百樣人呢。他大哥兒機靈著呢,想必是心疼太太。」竹喧笑道。「你不必說好話兒,他一個小人懂什麼?我不過覺得大哥兒性子未免太靜了些,不似常人。」李氏笑著搖了搖頭,大哥兒是她頭一個孩子,她難免有些焦慮些。「太太天天讓菊沁念詩唸書給大哥兒聽,當初懷著大哥兒的時候,太太連坐姿都講究著呢,大哥兒必定學了幾分。」竹喧笑著道。

    「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李氏一聽,覺得幾分在理,便撩開不提。另外一處,裴颺是聽著婢女念著的詩經入睡的,困意模糊間裴颺還忍不住在心裡吐槽道,誰說古人不注意幼兒教育的,明明注意的很,內心的小人還沒怎麼繼續吐槽下去,裴颺已經睡了過去。

    很快就到了抓周的日子,裴颺穿著紅色的小衣裳然後放在了早就準備好的桌子上,四周都是抓周用的物件。賓客們都在外間,裡間則是女眷們,抓周的時候彼此之間又用屏風隔開。裴颺看著自己周圍的一大堆的物件,有些他是認識的,有些他卻是不認得。而他的娘親正用一種緊張的目光盯著他看,周圍還有一群太太小姐們。裴颺想了想,用力地抽出放在絹花,算盤等中間的上好羊毫,隨即就聽到旁邊有一個僕婦唱道:「小公子抓了湖筆,將來必定採了得,高中狀元。」

    看到自家兒子抓了支筆,李氏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隨即露出了一個笑容,不枉自己拿房四寶和書籍字畫教導大哥兒認識多時。裴颺這個時候的注意力卻被一把蔥吸引了過去,別的那些不認識的東西他不敢動。可是這把蔥是幹什麼的?裴颺著實好奇,猶豫了一會兒,裴颺還是伸手去抓了這蔥,他之前已經抓了筆拿到了一個好綵頭,再抓把蔥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裴颺的手剛碰到蔥,還沒抓緊了,僕婦那高亮的嗓音就又響了起來:「小公子抓了一把蔥,必定聰明伶俐,人中龍鳳。」裴颺有些呆呆地握住手裡的那把蔥,他整個人都不好了,感情這蔥是這個意思啊。

    李氏在裴颺方才動手的時候就感覺不好,想著孩子畢竟還小,可別抓了什麼不好的東西,壞了兆頭。可是當她看到大哥兒的手碰到蔥的時候,卻忍不住嘴角翹了起來。那一旁唱詞的僕婦早就注意到太太的神色,因而沒等小公子把那蔥握嚴實了,就開口道。好在裴颺並不是什麼膽子小的人,倒是沒被那僕婦的聲音嚇到。而他也被自己的乳娘從桌上抱了下來。

    雖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抓周到底不過是取個好兆頭罷了。不過裴颺出色的表現讓賈敬和李氏不免更加看重這個嫡長子。故而,裴颺直到了三歲之時才用了大名賈珍,在此之前府裡上下都是大哥兒,大哥兒叫的,唯有祖父賈代化和父親賈敬喚起乳名,而賈敬在此時又另給裴颺取了訓名德平,好供其西席稱呼。而裴颺在得到了他的大名之後,終於把最後一絲希望給掐滅了,果然他就是那個好色,敗壞人倫的賈珍。這簡直太坑爹了啊,想他當年也算得上是五好青年一枚,積極向上,創新進取,為啥就穿到這人身上?不過好在他是胎穿,而且時間又足夠得早,況且他仔細想了想,其實賈珍這個身份相當得不錯,在紅樓一書裡賈敬出家,寧國府就是賈珍當家作主,輕鬆自在得很。而且賈珍又是賈氏一族族長,雖說責任大,可是權利也大得很。

    他不清楚原著裡為什麼明明是族長的賈珍卻要聽從賈母的吩咐,要為元妃省親出錢出力,但是如今既然他已經是賈珍了,那麼這樣的情況是絕對不會出現的,他更不會讓自己落到原著裡那個結局。每每想到這裡,裴颺,不,應該說賈珍就覺得自己壓力山大,任重而道遠,賈珍握了握自己尚還稚嫩的小手,靠山山倒,靠海海干,這世上還是得靠自己。他是不甘心碌碌無為地度過自己一生的,至少得保證自己衣食無憂,平安喜樂才是。

    賈珍的西席是賈敬特意為他尋來的,是個落榜的舉人,叫嚴明。賈珍便稱呼他為嚴先生,嚴明人如其名,賈珍雖是幼子,但是對其教育和規矩卻是極其嚴格。好在賈珍並不是真正的孩童,心性極好,又肯吃苦下功夫,倒是叫嚴明十分喜歡。

    &n

    bsp;賈珍握著手裡的筆,看著紙上歪歪扭扭的筆畫,忍不住在心裡郁卒。他每日上午跟著嚴先生認字讀書,他認字極快,記性又好,因此不過一月便從三字經換成了千字。只是這書法卻不是一日之功,他人小,手尚無力,這一筆勒便足足練習了將近一月才有了樣子,讓嚴先生勉強點頭,練習起了弩畫來。

    雖說初學者更適合兼毫,可是如果學習楷書還是羊毫為上佳。嚴明又要求賈珍懸腕而練習,並非枕腕,著實更加費力一些。旁的不提,只單說羊毫,品質柔軟,油性小,雖不易渴筆,極不容易控制。書法又極其要求風骨結構,因而賈珍面對自己那猶如毛毛蟲般的字畫欲哭無淚,卻也激起他極大的好勝心,因此往往可以咬牙堅持,站立將近一個多時辰勤練書法,直到嚴明叫他休息片刻,這才停下來。

    賈敬和李氏雖看著心疼,但卻更感欣慰,而賈代化更是笑得合不攏嘴,直說珍哥兒的性子像他,是個好苗子。當初,他也是憑著一個韌勁這才立下了不少功勞。只是他平生一大憾事就是就是功勞本事雖不比賈代善差,但是卻沒有賈代善得皇帝看重。這賈代善不就是比他長得好看些,瞧著娘氣了些。可偏生皇帝就更喜歡看重賈代善這些長得秀氣的貨色,讓賈代善處處壓了自己一頭。可是他得意在自己的兒子比賈代善的兒子強,如今只怕自己這個孫子也要比隔壁的強上許多,就是代善那兩個兒子加起來都沒自己這個小孫子懂事聰明。

    嚴先生雖然性子嚴肅,管教又嚴,但絕非迂腐之人,見賈珍孺子可教,倒也常常引經據典,談些時事。賈珍聽在耳裡,記在心裡,但凡有問題先在自己肚子裡琢磨幾遍再問。畢竟他所在的時候和封建時代的思想有了極大的不同,他可不想被當作異類燒死,禍從口出,謹慎些總是對的。這副樣子看在嚴明眼裡更覺得賈珍是個極好的苗子,前途可期,著實花了好些功夫和心力教導賈珍,且在和賈敬的談話中流露出幾分來。賈敬既高興於兒子早慧,可卻更怕傳了出去,折了兒子的福壽,只囑咐了嚴明千萬不要說給旁人聽,就是自己都不曾和父親與妻子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