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東北農村詭異故事

《》第八卷 第六節 離魂2 禍福相依 文 / 凝波

    眼看著家裡出來人,看到倒在地上的自己,著急的奔過來扶起他叫喊,自己卻沒辦法應聲。來人馬上回家叫人。一幫人出來呼喝著將自己抬進去,又忙亂著請大夫。自己都清清楚楚的看著。心裡正沒著落,忽然前面就出現一個人,穿著一身黑衣裳,模模糊糊的也看不清楚其他,說要領她去她該去的地方。馮氏知道這是要引自己去地府了。見那人面善,並不是老人口口相傳的黑白無常凶狠的樣子,就小心的央咯道:「大哥你能不能容我個空,我想去兒女家看看。這馬上就要走了,放心不下。」那人看了看老太太,尋思了一會兒,一揮手道:「你還有些時間,去吧,等你完了心願我再來找你。說著幾步就消失了。」

    馮氏心裡悲苦。強忍著向就近的兒女家飄去。沒出道口呢,就看到自己的兩個兒子一個姑娘匆忙的趕過來,肯定是知道信兒了。老太太歎口氣,眼看著他們看不見自己,也聽不見自己叫他們。穿過自己就奔著家裡去了。

    呆了一會,老太太起身往姥爺家來。自從她改嫁後,就再也沒進過這個曾經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家。按照記憶找到了屯子,說到這。老太太笑笑說:「你不知道,魂兒走道都不累的,平時走大半天的路,我一會兒就到了。我去的時候,你早下地去了,你媳婦在廚房給雞和食呢。對了,你西屋還住了一個小媳婦,我沒見過,那是誰?好像能看到我似的,我進門的時候盯著門口看了好一陣。」

    姥爺心裡吃了一驚,知道她說的是鄧姑姑。本來覺得是老太太昏迷糊塗做了一場夢呢,但這話說出來。就不由讓人不信了。馮氏若沒到過自己家,怎麼會知道有鄧姑姑這麼個人?至於說鄧姑姑能看到她,姥爺心裡半信半疑,雖說知道鄧姑姑有些本事,卻不信她能見到鬼魂的。

    馮氏見姥爺愣住,就知道他信了這些話。又說:「我去了不大一會,他們騎馬送信的就到了。你媳婦就奔出去找你去了。你回家招呼孩子換衣服我都在旁看著,想叫你別慌張,娘就在你面前,你就是聽不見。給我急得啊。後來你們匆匆忙忙的就過這邊來了。

    我知道你們過來,尋思著我幾十年沒回原來的屯子。順便就各處走走。幾個相好的姐們家裡看看,姐妹們也走了好幾個了。算起來我也算是長壽的。晃了一圈,我越看心裡越難受,就回來了。」

    說完,回頭瞅著二姨微微的笑了:「這孩子稀罕我那匣子裡的東西,剛才還擺楞呢。「聽了這話,二姨嚇得手都抖了。剛剛擺楞奶奶煙匣子的時候,奶奶明明沒清醒呢,這下二姨也信了奶奶早就回來了,只是魂不附體。

    馮氏衝著二姨的老叔點頭,老叔走近前來,老太太又瞅煙匣子。老叔明白,將匣子拿過來打開。老太太顫巍巍的伸手將裡面的海螺拿出來塞給了二姨。「給你吧二丫,以後看到這個東西就當看到奶奶了。奶奶打小兒也沒看著你們長大,算是遺憾吶。」二姨怯怯的看著奶奶,又抬頭看看姥爺姥姥,見姥姥點頭,才敢欣喜的接過來,抬頭對上老叔家妹妹嫉妒的眼神,看來這個寶貝奶奶平時也不讓自己的孫女動的。二姨很珍惜的將海螺揣進衣服裡。

    奶奶又將那對耳環拿出來,遞給了姥姥:「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給你留著的,老四對我有心結,一直也沒機會跟你這個媳婦親相,算是娘給你留著傳家的吧。」姥姥摸摸的接過來揣進衣兜。老太太有將兩個戒指給了另外兩個兒媳婦。接著伸手夠著了煙袋,瞅了瞅,塞給了姥爺。笑著說:「娘沒啥好東西留著,這個東西是娘常用的,你留下做個念想吧。」陣木丸亡。

    姥爺接過煙袋,心裡更難受了。看著馮氏交代後事的行為,卻不知道怎麼勸解。老人都說,離魂就是死的前兆了。何況親娘說的頭頭是道,壓根是編不出的。大伙也都知道,馮氏這次還魂算是迴光返照了。心下也悲慼。只有老叔偷偷的拉著姥姥他們出去商量辦老太太的後事。

    心願已了,老太太在當天的後半夜走了。走前一陣急喘,後來就開始一口一口的倒氣,只有出氣沒有進氣了。家人忙著給穿衣服梳頭,待一切妥當了,老太太終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走的很安詳沒遭罪。姥爺辦完喪禮回家,沉默了好幾個月,嘗嘗坐著瞅著老娘的煙袋發呆。姥姥不知道怎麼勸解,最終還是鄧姑姑說通了:「生死有定數,怨債還完了就走了。老太太走的那麼順當,可見也不是去受罪的。人,痛苦的都能忘記是福氣,能從世間解脫也是福氣。你又何必執著於沒在膝前盡孝的愧疚呢?你心裡惦記她,不但你娘知道,神佛也都知道的。」姥爺這才漸漸的好了。

    那個海螺二姨一直保存著,幾次的搬家,幾次的風雨磨難都不曾丟失,現在這個海螺還在,透過光瞧,海螺殼上的斑斑點點,似乎都是娘對兒子的愛。姥爺臨終攥著海螺告訴二姨,這海螺殼是他娘給他的週歲禮物,在改嫁的時候,姥爺賭氣換給了老娘。老太太一直存了一輩子,撫摸了一輩子。將滿腔無奈的母愛都浸透在海螺殼裡。這份愛,不會隨著任何事情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天下的子女,有多少能夠深切的體會到這份愛呢?不做父母不知養兒辛苦,這種愛,會隨著世代的子嗣綿延傳遞下去吧。

    禍福相依,否極泰來

    老人們常說,禍福相依,否極泰來。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事情。想來人的一生波折起伏都是尋常,只有到老了回頭看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才知道哪些是波峰,哪些是波谷吧。

    二姨常說,如果有喜事的時候,也要收著,不要樂極生悲。她拿她經歷過的幾件事情講給我聽。

    他們屯子有個老吳家,是個中等人家吧,家裡有地也有牛,平時為人和氣善良,是個典型的農村熱心人。誰家有事找到他,他肯定全力幫忙的。這麼一個好人,在一年的春天家裡卻出事了。

    開春了,吳家早早的翻地種下了玉米。自己家的幾頭黃牛在種地時候累瘦了不少,閒下來的老吳就沒事放牛。這天正趕著牛上山,鄰居老孫過來求他:「老吳,你能不能順便也幫我放一天的牛?我媳婦娘家有事,我得跟她回娘家去照應。」

    老吳連忙答應,還跟在著急往家走的老孫後面喊:「你放心,要是回不來也沒事,我幫你看一晚上,晚上我多割草把你家牛也餵了。

    從老孫家把牛牽過來,老吳就趕著七八頭牛上山了。走到自己家地裡附近,忽然聽見壕溝裡有人喊救命。道兩旁的壕溝邊上長滿了稗草和拉拉秧,老吳看不見人影,就聽見人聲。估計是有人不注意掉進壕溝裡去了。這壕溝三四米深,重要的是裡面全是尖角的石頭塊兒。要是掉下去肯定是摔壞了。老吳心裡一著急,就把牛繩一撒,找路下壕溝救人。

    是同村的一個半大小子,出來兜馬嶺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下去,不知道傷沒傷到骨頭,坐在溝底下哭。老吳臉上被拉拉秧割了好幾道血口子才下到溝底下。將人背上來更是費工夫。等倆人上來,那孩子已經昏了過去。老吳顧不得歇氣兒,背上就往屯裡跑,將人送到家又跟著幫忙找大夫。等確認沒事了,都下晌了。才一拍腦袋想起自己家的牛來。忙匆匆的回去找。到了地方一看,老吳傻了眼。

    這幾頭牛剛放出來,正餓得慌。見牛繩撒了,就自己溜躂著順路邊吃草。忽然看見眼前的苞米地,苞米剛長出半米高的樣子,正是鮮嫩可口的時候,這幾頭牛可撈到了甜頭,不客氣的進地裡大嚼起來。最後竟然只挑著上頭的尖兒吃。

    老吳這麼久沒回來,幾頭牛已經將整片的苞米都霍霍了。老吳坐地傻了眼。霍霍的正是自己家的苞米地。這可咋整啊,這個時節補種都來不及了。一邊想抽老牛解氣,卻發現還有人家老孫家的牛在裡面,不由的垂下手歎氣。

    失魂落魄的回到家,她媳婦看他神色不對,忙問怎麼了。他低聲跟媳婦講了,兩口對坐著,愁得吃不下去飯。幾頭牛倒是吃飽了,臥在牛棚裡倒芻。

    兩人一晚上都沒合眼,早上,老吳一拍腿跟他媳婦說:「得了,咱倆別愁了,把地裡的苗都拔了餵牛吧,這季節補種不趕趟了,咱們把地翻了,種菜吧。好歹不能讓地空著。今年冬天,估計就得緊著肚皮了。

    倆人只好忙活著翻地種菜。村裡人看著他們這麼可憐,都幫忙,這個拿些種子,那個弄些肥料。終於種完了。

    只是他媳婦還愁,種了菜,夏天和秋天倒是好過,冬天不能啃土豆白菜過吧。只是愁也好,還得過日子。

    夏天,吳家的地裡蔬菜豐收了,吃也吃不完。送給村裡人,人家都有自己家的菜園子,那些菜就夠吃了。你想,種莊稼的地那得多大一片啊,能收多少菜?被他救起來的小子家裡對他家的事很是內疚,畢竟是為了救自己兒子才發生這樣的事。於是出主意,將自己家的馬車借給他,讓他拉著菜去城裡賣。他帶上兒子,起早貪黑的摘菜,去城裡賣。別說,那時候城裡很少有直接趕著馬車過來賣新鮮菜的,他這一去,不到一會兒的功夫就被搶購一空。等一夏天過去,他算了算賣菜得的錢,不單夠買今年冬天的糧食,還多出好多來。而那一年二姨的屯子遭了一場雹子災,大伙的旱田地收成都不好。他就跟媳婦說:「這原來我看是禍事,也能變成好事。咱們要是種的苞米,這場雹子也躲不過。收成也難說就能支撐冬天。這錢留下買糧食種子的,明天我把地裡最後一茬菜收了,最後去趟城裡。也給你買點布做衣裳。」

    最後一茬秋收菜賣的特別好,爺倆高興,跑去小酒館吃飯。老吳多喝了兩盅。回來邊哼哼小曲邊覺得日子挺好。酒被風一吹,不由得飄飄然,趕車也不在意了。前面迎面也過來一架馬車,他也沒注意,依舊楊鞭子讓馬快跑。一時兩輛車都收不住速度,兩匹馬都受驚抬腿揚蹄。老吳倒是迅速反應沒怎麼樣,他兒子卻被掀下了馬車,滾到了車下。馬蹄子落下的時候,正好踩到他兒子的腿。這下老吳的酒全醒了。兒子疼得滿頭大汗,來不及回家,轉身駕車就回城裡找大夫。確認是踩折了骨頭。老吳不斷的埋怨自己不該高興過的頭,喝酒誤事,將賺了錢高興的心情都拋到了九霄雲外。

    他兒子在家養傷的期間,倆口又愁上了。怕兒子的腿好不了落下殘疾。長吁短歎的過了好幾天。

    這天,屯裡忽然被攪和的喧鬧起來。原來二鬼子進村抓壯丁了。一隊的二鬼子端著槍,挨家的找,看到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就拿槍壓著帶回去。被帶走兒子的人家哭天喊地的,面對著槍口卻無能為力。到了老吳家,那二鬼子早聽說老吳家有兒子正當年了。進來就讓他交人。老吳一指炕上說:「那躺著的就是我兒子,前一陣子把腿摔瘸了。老總要是嚼著他還能扛槍就帶走吧。」二鬼子掀開被子瞧了瞧,還真瘸了,就轉身帶人去別人家了。

    這又是將禍事變成了福氣。如果不是摔斷了腿,可能就被逼著做二鬼子了。扛了槍對付中國人,不但臉上無光,那日後還不是鬼子堵搶眼的炮灰。後來他兒子好了,腿卻一直有點跛,老吳卻再也沒抱怨,還對他兒子說:「你是不知道,說不定啥時候福氣就從你這瘸腿上來了。」

    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好事壞事要兩面看。有時候我們悲觀,是我們自己屏蔽了好的一面。二姨後來變得很淡然,對任何事情。無悲無喜雲淡風輕。我如果能在不惑之年達到二姨一半的境地,可能活得就自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