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東北農村詭異故事

《》章 節目錄 第六節 狐狸的拜訪2 不是冤家不聚頭 文 / 凝波

    那紅頭巾的老太太也嚇的縮做一團,但是還不肯開口求饒。恨恨的將臉撇在一邊不肯看鄧姑姑和二姨,二姨看到她這個樣子,就跟小孩子賭氣一樣,十分好笑,不由笑出聲來,又換來那老太太的一個白眼兒。

    鄧姑姑閉目吐了一口氣,沉聲道:「你們修煉可是為了與人攀比本事?虛榮爭強之心未除,怎麼敢出來找弟子出馬?這樣的修行在塵世幾年就被聲色迷了眼,還不如我就除了你們省的日後為禍人間。今天是我道行比你們深,若比你們淺又怎樣?是要直接殺了我麼?」

    藍頭巾的老太太連說不敢。原來他們是聽周奶奶家的仙家回去說的,說李家屯有個有道行的人,功力比他們都深,特意告誡他們不要惹事,要避開。結果她姐姐歷來爭強好勝,這話告訴她們還不如讓她們知道呢。知道了就非覺著如果能打敗鄧姑姑就在本地的野仙家面前露臉立威了。於是就找了過來。全憑著一時之勇。平時這倆狐狸還真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至於下屯子偷雞解饞這樣的事情,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畢竟仙兒家也有嘴饞的時候不是?

    鄧姑姑定了定神,將法術收了。只是剛才還是被狐狸的法術傷了身體,胸口悶悶的憋得慌。那就是野仙家兒平時修煉都有的獸性之氣。沖了人的話,和人體內的陽氣不和。那藍頭巾狐狸忙從紅頭巾狐狸手裡掏出剛才的珠子。這應該就是修煉的內丹了。然後將這珠子繞著鄧姑姑頭頂轉了幾轉。只見一絲絲的白霧從鄧姑姑的頭頂冒出來然後吸附在珠子上。一會的功夫,鄧姑姑就覺得好多了。這狐狸才小心翼翼的將內丹又吞進了嘴裡。

    鄧姑姑沒有趕盡殺絕,只是要這兩個狐狸每個人將自己尾巴上的尾尖毛拔下來給她。這倆狐狸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磨磨唧唧的拔了。原來這狐狸的尾巴尖的毛是修煉道行的憑證。內丹則是力量的所在。如果沒有內丹,修煉不成人形。沒有了尾巴毛,則跟人沒有身份證一樣,以後要出馬啥的,都沒憑證說自己的道行深了,在同類面前也會低人一等的。鄧姑姑收了尾巴毛說:「這個我暫時幫你們保存著。你們剛才說了,要是輸了就任我驅使。我沒什麼事情讓你們做,不過要求你們回山再修煉五十年。這五十年內不准找弟子出馬。如果能做到,這東西我會還給你們。做不到,」鄧姑姑一指那被雷劈焦的樹說,「那就是你倆的榜樣了。」

    倆狐狸驚慌的對望一眼,連連答應鄧姑姑。鄧姑姑一擺手,這倆狐狸就立刻竄出去了。跑的可真不是一般的快。也幸好跑的快,否則讓人看到倆老太太跑的跟劉翔似的,還不嚇死人啊、

    回到家裡,屯裡人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今天上午打雷。二姨知道,這肯定又是鄧姑姑做法時候用了什麼機關了。後來鄧姑姑叫二姨將劈焦的木頭掰了一塊拿回家。雷劈木是辟邪的。二姨用小刀刻了幾把小木頭劍,給舅舅大姨一人一個掛在脖子上。

    倆狐狸再也沒出現在李家屯,是不是回到二龍山二姨不知道,只是那兩根將近十五厘米的狐狸尾巴毛,被鄧姑姑用紅布縫好也戴在了二姨的脖子上,鄧姑姑說,只要是野仙家,都會認出這憑證來,這樣一來二姨就算有了保證。附近的野仙家兒不會看到這個就不會亂找二姨的麻煩。就是遇到髒東西什麼的,附近的野仙兒會因為這個東西將二姨看做同伴而幫忙。別說,這個東西真的救過二姨,這是後話。

    不是冤家不聚頭

    中國的俗語都流傳千年,肯定有其道理。我們常說,子女是父母的要帳鬼,夫妻卻是冤家。所以老話常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啊。

    屯裡有戶孫家,兒子長大了,要娶媳婦了。家裡做主給他相看了個媳婦。他自己也偷偷的去看過,姑娘模樣長相都不錯,聽說心地也好。自己心裡也滿意。

    誰知道娶回家來,倆人就沒一天消停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鬧,動輒動手就撕吧在一起。要說吵架的起因,也都是小事,不是菜鹹了飯硬了,就是回來沒洗腳就上炕了。要說這倆人沒結婚前,姑娘是溫柔女孩,小子是靦腆男人。怎麼結了婚就變的脾氣這麼差了呢?倆人在別人跟前,還是以前一樣沒脾氣,就是互相不對付。做什麼事都看對方不順眼似的。後來大家見怪不怪了。老太太之前聽見吵架還過來勸,後來都不過來,倒是哪天他們沒吵架,人們都過去看看是不是出啥事了。每天他家的吵架聲就跟村裡的報時鐘一樣,早飯前一架,下午飯一架,晚上睡覺前再因為睡覺捂物被接著來一架。

    大家都特奇怪,問他家老太太是不是倆人八字不合。老太太肯定的說:「沒有啊,我特地去合的八字,倆人是天作之合呢。這可奇怪了。我那媳婦跟別人都彬彬有禮的,對我們老兩口也好,就是跟我兒子不對付,我那兒子也不知道讓讓,天天吵,不過動手倒是少,沒大陣仗就那麼著吧,誰家小夫妻不鍋碰碗的。過兩年磨練一下就好了。」

    老太太太樂觀了。他倆一吵就是幾十年。到了自己都有兒子孫子了,倆人還能火氣朝天的吵個沒完。屯裡人去他家串門,從來都問他孫子,今天你爺爺奶奶吵架沒呢?他小孫子把脖子一扭,說:「還沒呢,你等一會,一會我家開飯了准吵,你留下看熱鬧。」果然,開飯了,倆人又因為誰應該去拿筷子吵起來。這邊屋裡吵著,小孫子在人前一句一句的學,哈哈,語氣台詞一句不差。跟說雙簧一樣。這是多久的磨練啊。

    姥姥將這事講出來的時候,鄧姑姑正在納鞋底,聽見這話,將針在頭上蹭蹭頭油,笑著說:「這是一對兒冤家聚頭了。上輩子就結下的孽緣,這輩子接著續下來的。放心,什麼時候倆人吵夠了,氣消了,估計也是其中一個壽到了。」

    果然應了鄧姑姑的話,一天早上,老太太起來破天荒的沒挑老頭毛病。坐在炕上愣愣的發呆。老頭忽然覺得空落落的,啊,對了,今天還沒吵架呢。咋這老太太這麼消停呢?忙多嘴問了一句。老太太忽然回頭跟不認識似的看老頭。就快把老頭看毛了。然後老太太忽然掉下了眼淚兒,邊抹著眼淚說:「你說你走了,剩下我一個人可咋辦啊?」

    「你瞎說啥呢?這下不挑我毛病倒是咒我死了。」老頭呸了一口。

    「我昨天做夢,你在夢裡跟我說,你欠我的你還完了。還說你上輩子是少爺,我是你丫頭,你老罵我。這輩子活該讓我罵回來。」

    老頭聽說,壓根不信,裝上煙袋就出門打牌去了。結果人就沒回來。好不容易胡了一個大的,老頭一高興笑著笑著就過去了。老太太聽到消息哭得這個傷心,完全不是平時搭眼不理的樣子。恨不得自己跟了老頭子過去。別說,可能沒人跟她吵架了。她也變得沉默不語起來。過了不到一年,也鬱鬱而終。

    姥姥聽說後,感歎人的感情真的很奇怪,吵了一輩子,卻還是不能分開。等一個沒了,另一個還會因為沒得吵了而傷心離去。緣分的事情誰能說的準。你欠我的,我欠你的,什麼時候能還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