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表妹難為

《》章 節目錄 113乍變故雨狂風驟 文 / 硃砂

    「把這幾匹料子送到針線上去,就說是我說的,給采芝做幾件新衣裳,我瞧著她的箱子裡淨是些半新不舊的,還有從前做丫鬟時候的衣裳。公中的例上,通房們每季不是有兩套新衣裳的麼?」忙了幾天,綺年總算能坐下來理理節氣居裡的事了。

    旁邊侍立的小雪連忙回答:「每季都是不錯日子的給,只是采芝的娘在外頭,還指著她養活,所以她的例都是減半的,省下來的銀子送出去給她娘了。」

    綺年微微皺眉:「她家裡沒人給她娘養老?如鸝,你去拿二十兩銀子——」

    「世子妃,不是沒給,是她不要。從前世子也說要給她娘銀子養老,她不肯。世子沒辦法,只得叫人送銀子給她家的鄰居,托那鄰居照顧一二。」

    綺年點了點頭:「她倒是個有骨氣的。這麼著,你就叫針線上去給她做吧,說是我賞她的,她若不接就不對了。」

    「世子妃,立夏求見。」小滿匆忙進來,臉上的表情有些不對勁兒,「說是胭脂死了!」

    「死了?」綺年詫異之極,「叫立夏進來!」怎麼看胭脂也不像那會尋死的人啊。

    立夏是趙燕恆身邊四個小廝裡功夫最好的,本來綺年叫趙燕恆帶上他,但趙燕恆說立夏不夠機變,到了永順伯的地盤上未必有立秋立冬管用,所以叫他留在家裡保護綺年,凡出門必是他跟著,進出遞個消息也是他的事。

    「給世子妃請安。」立夏隔著屏風,一板一眼地給綺年請了安才道,「今兒早上,外頭宅子裡的丫鬟們進去,才發現胭脂死在屋裡了,是服毒死的。」

    「服毒?她的毒哪裡來的?自打那天回去之後,她都見過什麼人?」

    胭脂住的那處小宅子是趙燕恆在外頭的產業,撥去伺候胭脂的兩個丫鬟婆子就是監視她的,對她的一舉一動都盯得很緊。只是上回她們沒料到綺年也會去茂源金鋪,才被胭脂衝進去撞上了。

    立夏搖搖頭:「自打她住進那裡,也就是常去金鋪想著打聽世子爺的消息,平時也都不見人的。」

    「不可能!」綺年斷然否定,「叫伺候她的人好好想想,哪怕是送菜挑糞的也得給我想出來!」

    「哦——」立夏拍了一下腦門,「世子妃這麼說,倒是有一個。大約就是爺走了半個月的時候吧,她在宅子裡鬧,說衣裳不精緻,首飾不時新,所以才去了茂源金鋪,回來的時候又叫人去針線坊請個繡娘來做衣裳。昨日午後,那繡娘來給她送過新制好的衣裳。」

    繡娘!綺年心裡咯登一下:「究竟是哪個繡娘,立刻去找!」繡娘,華絲坊,難道是永順伯把胭脂弄回來的?目的何在呢?

    「胭脂現在還在宅子裡擱著?驚動官府了沒有?」

    「還沒有,如今還放在那裡,立春讓我來請示世子妃,要如何處置。」

    綺年也有點心裡沒底了。死了人要如何處置,這事她真沒經歷過。別看在金鋪裡她話說得狠,可人真死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是,胭脂為什麼死,她還沒有想明白,不知道後面會出什麼事,也就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讓我想想。你先去叫人找出那個繡娘來。」綺年在屏風後頭煩躁地踱了幾步,「你跟著世子這些年了,依你看,胭脂死了,對世子有什麼影響?」

    立夏想了想才不太確實地道:「對世子的名聲總有些影響罷……」

    綺年看看指望他沒啥希望,只得擺了擺手:「你先去吧。」回頭吩咐小滿,「把白露也叫來,我有話問你們。」

    三個大丫鬟都到了房裡,綺年手指輕敲桌面,將胭脂的死訊簡單地說了一下:「你們跟著世子的時間久,對這個胭脂可知道多少?」

    三人面面相覷,片刻後白露才道:「奴婢們都是在宅子裡的,不像清明時常跟著世子出去,所以知道的不多。只知道那胭脂是從西北那邊過來的,當初西北不是打仗麼,有好些百姓都往京城跑。胭脂就是跟著爹娘逃到京城,爹娘都死了,她在街上賣身葬父,被凌波樓買了的。因她當初是凌波樓的紅倌人,又對世子情有獨鍾,鬧出好些個傳聞來,所以奴婢們也略微知道些。只是這些話本不該奴婢們聽的,是以……知道的不多。」

    「西北……」綺年喃喃地重複了一遍。胭脂一個風塵女子,就算是真為了趙燕恆而死,於趙燕恆也不過是件風流韻事,且他從前就有個風流名聲,當真是無傷大雅的,實在沒什麼文章好做。那麼他們弄死一個胭脂,到底是想做什麼?西北,難道是要把這事跟西北扯上關係?難道說——他們打算把胭脂弄成西北關外羯奴的細作一類?

    綺年心跳不禁猛地快了起來,抬手按住胸口,她吸了口氣:「叫立春想辦法把胭脂的死盡快通知世子——不!再把那繡娘找出來,把事情弄得清楚些再通知世子,不能讓世子也糊里糊塗的。」

    小滿看她緊張成這樣,不敢怠慢,答應一聲連忙拔腿就走。綺年心裡死活安定不下來,咬咬牙:「備車,我得去看看!」

    「那——王妃要是問起……」

    「不讓王妃知道。」綺年略一思忖,「不要馬車了,一乘小轎就行。」調用馬車必然要驚動秦王妃,若是用轎子,節氣居裡倒還可以悄悄的弄出來。這時候什麼情況都不清楚,萬不能先讓秦王妃知道了。

    胭脂躺在炕上,天冷,人已經硬了,面貌倒沒怎麼變化。嘴唇指甲都是青中帶黑,嘴角還有些微黑色乾涸的血跡,身體微微蜷縮,臉上凝固著痛苦的神情。

    立春已經在那裡了,低聲道:「是砒霜。」這是街面上比較常用的毒藥,若說要藥耗子,還是能買到些許的,並不稀罕。

    「立春你是在外頭常走動的,你說,胭脂為什麼要死?」

    立春本來時刻準備著世子妃要驚慌失措乃至恐懼暈倒的,卻不想她面對死人居然如此鎮定,心裡倒又多了幾分佩服,低頭答道:「小人覺得,她實在不該死的。雖然世子妃不允她入府,但說起來也並不是要逼死了她。」

    「我就是奇怪這個。」綺年轉頭看著他,「胭脂確實是服毒而死?」

    「確實。小人已然查過,確無掙扎打鬥的痕跡。而且胭脂死時,伺候她的丫鬟就在屋外,也沒聽到半點動靜,絕非被人所殺。小人已叫人去查那繡娘了,只是——只是那家針線坊裡說不曾有這個繡娘。」

    「那針線坊是哪一家?繡娘姓什麼叫什麼,長什麼樣子,有何特徵?」綺年一連串地問,「把那兩個丫鬟婆子叫過來,再準備一根炭一張厚紙。」上輩子學過的那點可憐的素描,竟然真的派上用場了。

    綺年苦中作樂地彎了彎嘴角。當初寫了那麼多穿越文,素描是很多穿越女的必備技能,有靠著這個一鳴驚人引來貴人注目的,有關鍵時候畫影圖形緝拿刺客大盜的,真想不到她今天也真用上了。

    兩個丫鬟婆子既能來盯人,也不是那蠢笨的,當下你一嘴我一嘴地描述了一番,綺年拿著那根炭條,調動腦子裡所有有關素描的可憐記憶,終於畫出了一張臉。()如果當年綺年的繪畫老師看見了,一定會覺得慘不忍睹,但好歹能看出個模樣來。

    綺年轉頭叫過菱花,「你知道安師傅如今的住處麼?立刻拿著這個去見安師傅,問問她可認不認得。」這繡娘年紀與安師傅相仿,若是早就來了京城的,或許安師傅真能認得。

    派走了菱花,綺年又看了一眼胭脂:「這怎麼辦?要報官麼?」

    倘若是個有身契的奴僕也就罷了,胭脂現在卻是良籍,死了一個良民那是必須報官的。可是這一報出去,誰知道後頭操縱的人還想做什麼?但是死屍也不能總放在這裡。綺年歎了口氣:「還是要報官的,只是你去打點打點,不要鬧到——」

    話未定沒完,門外頭已經亂了起來,立夏一步衝進來:「世子妃,是五城兵馬司的人,說京城裡有羯奴的細作,一路查到這邊來了,您快避避吧。」

    綺年確實沒有料到,這件事居然來勢洶洶,幾天之內就發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她給趙燕恆的書信才寄出去,五城兵馬司的人已經找到了郡王府門上。

    「周氏,這是怎麼回事?」昀郡王臉色陰沉,「怎麼還扯到了你陪嫁的綢緞鋪子上?」

    綺年也沒料想到竟然會是這樣。五城兵馬司號稱是捉拿羯奴混進京城來的細作,那個給胭脂做衣裳的繡娘就是其中之一,而胭脂也成了細作在京城之內的接應,連她的死都被說成是畏罪自盡。更糟的是,這個繡娘是小楊僱傭過的,利用進宅子做針線的機會打探消息。一時間京城內各宅門對繡娘敬而遠之,而綺年的綢緞鋪子也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小楊一家已經全部被五城兵馬司的人帶走了,幸而因為知道是郡王府世子妃的陪嫁鋪子,尚未至用刑逼供的地步。

    「兒媳僱傭繡娘不過是為了賣布料,實不知有什麼細作之事。」一爆出繡娘打探消息的事,綺年就知道這件事跟永順伯和華絲坊脫不了關係。趙燕恆從她這裡知道了永順伯打探消息的渠道,現在永順伯又利用這渠道反咬了她一口。難道說趙燕恆在渝州已經令永順伯如此為難,以至於要在京城掀起這樣的風浪,讓趙燕恆分心嗎?

    秦王妃冷冷地道:「你說不知有細作之事,可那繡娘就是羯奴的細作,單說一句不知就無事了嗎?」

    綺年平靜地回答:「那繡娘在京城並非初來乍到,曾在幾家針線坊供職,又曾在幾家官宦人家做過針線,若是依著五城兵馬司的說法,這些繡坊和人家也一樣有嫌疑的。五城兵馬司若無有證據指證我縱容細作,自不能定我的罪。」

    昀郡王皺眉道:「說是這般說,但事涉他國細作,少不得麻煩。五城兵馬司已將此事提交了刑部了!」

    綺年低頭道:「便是去刑部大堂上,兒媳也是這般說。國有律例,豈有無憑無證就給人定罪的呢?」

    昀郡王焦躁道:「如今還不是定罪的事!外頭多少議論,皆是自你而起!便是最後無事,郡王府的名聲也壞了。」

    「父王這話,恕兒媳不懂了。若是最後無事,謠言自然澄清,怎會壞了郡王府的名聲?」綺年也有點焦躁了,「這明明是有人嫁禍!世子早將胭脂送走了,她卻又跑了回來,世子便是怕傷及王府的名聲才將她安置下來,卻被人借此反咬了一口。如今正是該好生追查真相的時候,若只在家中抱怨,只怕是於事無補。」她正在絞盡腦汁地跟立春等人追查這事,昀郡王就把她提了來訓斥了這麼一頓,到底有什麼用!

    「周氏,這是你能與王爺說的話嗎!」秦王妃提高聲音,「還不快給王爺跪下請罪!一切事皆自你們而起,若是不與那胭脂糾纏,如何會有今日之禍?若是不開什麼綢緞鋪子,更不會與細作扯上關係!」

    綺年不想跟她說話,向昀郡王福了福身:「父王請恕兒媳直言,兒媳知道父王焦急,只是此時第一要緊是查清真相,外頭不過是閒言閒語,府裡便先家反宅亂的相互指責起來,只怕是親者痛仇者快。倒不如集中了全府的力量,盡快將此事查清為好。」

    昀郡王看了她一會兒,擺了擺手沉聲道:「府上的侍衛你可以調用一半,三天之內必須將此事查清!」三天之後,刑部說不定就要來提人了。

    綺年拜謝過他,退出了正屋。秦王妃看著眾人都退了出去,起身斟了一杯茶遞到昀郡王手中,低聲道:「王爺限她三日,可是三日後有什麼……」

    昀郡王哪有心思喝茶,歎道:「三日不能將此事平息下去,刑部怕就要來提人過堂了!」

    秦王妃目光一閃:「王爺,這斷不可行!若是世子妃拋頭露面去刑部過堂,王府的臉面何存?便是能將此事查清,外頭也要指指戳戳了。」

    昀郡王將茶杯往幾上一擲:「正是為著這個,才讓她三日內必得有個交待!」按了按太陽穴,「我去五城兵馬司和刑部再打點一下。」

    「王爺——」秦王妃稍稍向前一步,欲言又止。昀郡王瞧她一眼,有些不快:「有話說便是,吞吞吐吐的做什麼?」

    秦王妃低了頭道:「當初,原是妾身太過莽撞,匆忙就為世子定了這樣一門親事,說起來,全是妾身之誤,以至王爺今日如此為難……」眼圈微微紅了。

    秦王妃生得端莊美貌,平日裡無時無刻不是面含微笑,頗有人在背後送了一個蓮台觀音的美名。此時雙眸含淚,別有一種楚楚之姿。魏側妃也是以纖柔見長,但平日裡嬌弱慣了,眾人也就不看在眼裡。只秦王妃這等素來只見笑容的,偶見悲慼之色便格外動人。

    到底是放在心上二十餘年的人,雖則為著前些日子接連不斷發生的事有些失望,昀郡王也不由得稍稍放緩了聲音:「事已至此,還提它做甚。」只是若要安慰說並非她的錯,卻實在是說不出口。至少她身為繼母,對趙燕恆極為敷衍,不盼其好,只管捉著錯兒便倉促定親,這是不能抹殺的事實。

    秦王妃聽他聲音雖和緩,卻不安慰自己,心裡不由得又涼了幾分,垂頭道:「妾身如今也後悔不來了,只是想著,郡王府的名聲斷不能為她所累,亦不能為妾身一錯所累。」

    昀郡王微有幾分不耐道:「事已發了,如何能不為她所累?」

    「王爺不如——替世子休妻。」

    「休妻?」昀郡王一怔,「這如何使得?」

    「如今世子並不在京城,正是機會。」秦王妃娓娓道來,「世子前去渝州之時,便因胭脂之事與她鬧過一場。雖說這胭脂委實是禍水,但也是因著世子妃嫉妒之故。這妒乃七出之條,不如就由妾身出面,只說她嫉妒不容人,且對妾身不敬,將她休出王府。此後但有什麼,一概便與王府無關了。」

    昀郡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胡說!她是上了玉碟的世子正妃,如何能說休便休?何況她還是皇長子妃的恩人。」

    「此事王爺倒不必擔憂,妾身可去太后處稟明此事,有太后在,皇長子妃亦不能說什麼的。太后近日身子略好些,妾身本也該入宮問安的。」

    昀郡王眉頭皺得更緊,目光在秦王妃身上探詢地打量著。秦王妃強自鎮定,輕聲道:「妾自從知曉了香薰球的真相,也極是後悔。前些日子西北邊關張少將軍入京,聽說他此次是帶了母親與弟妹同來的。張少將軍的親妹今年不過十六歲,生得十分端正,又是邊關磨礪出來的女兒家,帶著英爽之氣。張將軍在西北平邊,聽說當年與先王妃娘家也是有幾分交情的,妾身想著,世子少時也愛騎射,若娶個爽朗些的世子妃,或許更對脾氣……且張將軍是正二品的大將軍,張家姑娘身份也高些。」

    最後這句話倒是中了昀郡王的心事。趙燕恆若非幼時墜馬,只怕此時也是能騎善射,冬園從前也是他習武的地方,至今還封著不許人進,可見在他心裡怕是還想著騎射之事。周氏一則出身太低,二則嬌嬌弱弱的文官家女兒,怕真與兒子講不到這些。再則張家與呂家從前確實有幾分交情,或者兒子也會願意。

    「不要再說了。」經了香薰球一事,昀郡王不願秦王妃再插手趙燕恆的親事,「恆兒的親事你不必多管,至於休妻之事,本王自有——」昀郡王剛說到一半,忽聽外頭有人道:「父王且慢。」卻是趙燕平打了簾子進來。

    昀郡王眉頭一皺:「你在外頭?豈有不進來請安卻在外頭偷聽的道理?」

    趙燕平連忙道:「父王恕罪,本來兒子不該聽的,只是想著事關咱們王府的臉面,所以不得不大膽說一句——休妻之事斷不可行的。」

    秦王妃大急:「你小孩子懂得什麼!」

    趙燕平慨然道:「母親這話差了。若此時將世子妃休棄,哪怕有一千條理由,外頭也會說咱們郡王府是因怕受連累才將世子妃廢掉,到時候父王豈不更被人詬病?」

    秦王妃見兒子來拆台,不由急得雙眼直冒火星,就要喝斥他。昀郡王卻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道:「平兒此言有理。不必再說了,我出去一趟,王妃約束了府裡眾人不許亂,若聽見有亂傳亂講的,一概發落到莊子上去!」拂袖出去,見外屋一個小丫鬟正在打掃廊下,也未在意,逕直走了。

    小丫鬟見昀郡王走了,倒退著掃到迴廊轉彎處,便躡手躡腳提著掃帚溜出丹園,直奔節氣居去了。她手腳輕,又只是個三等小丫鬟,並無人注意。屋裡秦王妃心裡焦急,更是不曾注意,只瞪著兒子道:「你敢是糊塗了麼?這是將周氏逐出王府最好的機會,你如何還要替她說話?」

    趙燕平笑了一笑,目光向屋角里站著的姚黃魏紫一瞥,等秦王妃揮手叫她們出去,這才低聲道:「母親怎不想想,便是逐她出去,終不能斬草除根。」

    秦王妃一怔,有些不敢置信地抬頭看著兒子:「斬草除根?」

    趙燕平胸有成竹地一笑:「此事鬧得大了,刑部必要提她過堂的,可母親見過哪家的大家女眷會去公堂上拋頭露面的?」

    秦王妃不由得捏緊了手指,遲疑道:「你是說——讓她暴斃?」這種事早已有之,高門大戶裡,多有寧願讓媳婦姑娘自盡,也不能讓她們去拋頭露面以致門楣受損的,「只這事難道能鬧成那樣兒?」綺年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媳婦,她是經宗人府載入玉碟的世子妃,要多大的事兒才能讓刑部必提世子妃過堂不可的?

    趙燕平略一遲疑,終是低聲道:「我說與母親,母親萬不可說與別人,便是妹妹處也不能說,免得她嘴上不牢。這怕是宮裡貴妃的意思,是鄭世子來與我說,除了周氏,鄭世子自會投桃報李,襄助兒子。」

    「貴妃?」秦王妃大為驚訝,「她如何得罪了貴妃?」

    趙燕平笑道:「母親怎的也糊塗了?這些事我們細問做甚,橫豎是只有好處的。」他已經是郡王的嫡子,便是一輩子無所事事也能錦衣玉食,鄭琨說要襄助,其中含意極其明顯,為的,就是上頭那個郡王世子的位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