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空間之偽嫡女的發家史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待業閒人 文 / 丫丫有點閒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不過,之後向甜甜便一直未在梁王府的大廚房中再見過這位「麵條君」。

    為此,她還特意將「麵條君」的樣貌和特點給翠兒描述了一番,向翠兒打聽,東苑中是否新來了一位這般俊美的侍衛。翠兒卻說從未在東苑中見過這樣的侍衛。

    這麼賞心悅目的人兒竟然再也沒在自己的眼前出現過,說一點遺憾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不過,每天忙碌的生活很快就讓向甜甜的這點小遺憾消失得無影無蹤。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新年也悄悄來臨了。

    在這期間,向甜甜的生活中很是發生了幾樁事。

    第一樁便是許雲娘與王府簽訂的活期契約到期,向甜甜很是費了一番口舌,才使許雲娘同意不再與王府續約,帶著向小寶一起住進向甜甜每個月花一兩銀子在王府對街賃的一個小院中,正兒八經的做起炒貨加工生意來。

    因為距離王府近,晚上花大娘、翠兒、虎子他們還能過來幫幫忙。

    第二樁便是梁王府突然發賣掉一批人,有幾個甚至被仗斃。據說都犯了錯處,特別是東苑小廚房中的兩個廚娘,竟然敢在梁王的吃食中放置慢性毒藥。

    一時之間,頗有些人心惶惶的味道。好在向甜甜所在的大廚房無人涉入其中,倒還算安靜。

    第三樁便和向甜甜有很大關係了,那位據說被人暗算一直臥床不起的梁王突然堅持要去江南一帶療傷,同時也帶走了他的所有貼身侍衛。

    向甜甜晚間值夜的任務主要就是為這些侍衛服務的,這些侍衛一離開,她沒了服務對象,也就沒了值夜的必要。

    而她白日裡的活已經被李廚娘娘家的侄女接手,已經嘗到甜頭的李廚娘姑侄自然不肯再將這個位置讓出來。

    一時之間,向甜甜頭倒成了閒人一個,花大娘、牛婆子、陳二婆娘都曾好心的要幫她重新介紹份活,卻被她拒絕了。

    如今生意做得還算紅火的她已經不再將那每月五百個大錢放在眼中,她打算將這種待業閒人的狀態一直堅持下去,直到為期三年的活期契約到期為止。

    時間完全空閒出來的向甜甜手頭還有幾件急待解決之事:第一件便是拓寬食品的銷路,在京城中尋找一些店舖寄賣;第二件是持續不斷研發新品種,擴充產品線;第三件就是幫向小寶尋找合適的私塾。

    在尋找店舖寄賣時,向甜甜吸取了之前獨自尋找商機失敗的教訓,長了個心眼,這回她在家中先教好許雲娘說辭,出去時帶上許雲娘一起。

    許雲娘已是兩個半大孩子的母親,說話的可信度比她這個半大孩子看上去要可信得多。

    事實也確實如向甜甜預料的那樣,許雲娘出面後,那些掌櫃們對待此事的態度也認真了很多。特別是在嘗過食品的味道,又得知他們不需購進這些食品,僅僅將這些食品放在貨櫃上,若有客人買走這些食品,他們就能賺取差價。這差不多相當於空手套白狼,自然沒人不樂意。

    短短三天時間下來,向甜甜和許雲娘便與十家店主談妥了此事,並簽訂了代銷協議。

    如此一來,自然又出現了人手不足的問題,這可不再是以前的那種小打小鬧。別的不說,至少每日的採購量、加工量都得大大增加,還得要有固定的人手定期去給這些店舖供補貨,並定期去與這些店舖結算。

    為此,向甜甜將主意打到魯大和陳二家的那五個半大小子身上,現在每日不管多忙,她仍舊會至少抽出一兩個時辰教他們和向小寶一起讀書、學記賬。

    這些半大小子別的幹不了,但是勝在有幾把力氣,平時和虎子一起去採購採購原材料,給寄賣的店舖以及有需求的客人送送貨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兩家的大人得知他們不僅能繼續跟在向甜甜後面讀書,還能跟在她後面幹幹活,每個月還能掙上八百個大錢補貼補貼家用,自然都是喜不自禁。

    魯大還特意將他那原本跟在他身後學木工的大小子也送了過來。

    為了感謝向甜甜,這兩家的大人從王府做工回來,晚上也會主動上門來作坊幫忙。自然,向甜甜也不會讓他們免費幹活。

    銷售渠道和人手都備齊之後,向甜甜開始慢慢的將食品的炒制方法教授給許雲娘、花大娘他們,她自己則專心研製新品種。

    一切都慢慢進入正軌,向甜甜也在自己賃的小院門口掛了牌子,叫「許氏乾果加工坊」。之所以叫「許氏乾果加工坊」是因為許雲娘是名義上的老闆娘。

    到大年三十那天,「許氏乾果加工坊」正式開業一個月,向甜甜計算了一下,刨去成本和人工費,她淨賺了十兩銀子。

    向甜甜很大方的給了花大娘、魯大、陳二每家一兩銀子當作年底分紅,讓大家一起樂呵呵的過了個年。

    過完年後,給向小寶尋找合適的私塾上學也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從未正式上過學的許雲娘對這些不太熟悉,只能向甜甜親自上陣打聽。

    向甜甜打探了一番,得知在「許氏乾果加工坊」周圍,共用三傢俬塾。

    其中兩傢俬塾開館較早,束修費都是每年十兩銀子,一家的先生是已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秀才,另一家的先生是個屢次趕考不中、四十多歲的舉人,心灰意冷之下,自暴自棄的開了間私塾。

    第三傢俬塾則是去年新開的,聽說先生竟然是個少年,據說是前年剛中的舉,過來京城準備明年的春闈,開私塾是為掙些生活費及日常花銷的銀子,束修費每年只需五兩銀子。

    可能是嫌新開私塾的先生年太過年輕,加上還需一邊備考,一邊教學,附近但凡有些家底、又望子成龍的人家都選擇將自家的孩子送到開館較早的那兩傢俬塾,只有家境較差、想著讓孩子隨便識幾個字的人家才會將孩子送過來。

    聽說,有些人家家中實在窘困,交不齊束修費,講講情,這位少年先生竟也收了。

    ------題外話------

    關於文改名的說明:因為本文開了金手指,帶有空間,被編輯大大們劃到了玄幻組,基於「庶女有房」這個名字在玄幻組中顯得有些怪異,而且平妻之女叫偽嫡女貌似更準確一些,丫丫便改成現在的名字。

    文的內容不會有何變化,不會有修仙之類的內容,種田、宅斗、發家致富為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