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空間之偽嫡女的發家史

正文 第五章 向家 文 / 丫丫有點閒

    窗外,白色的雪花細細密密佈滿天幕,猶如無數白色小精靈墜入凡間,頃刻間便墜滿了院中大樹上的枝枝丫丫。

    「下雪嘍……。下雪嘍……。堆雪人嘍……。打雪仗嘍……」屋外傳來陣陣孩童的歡呼聲。

    「姐,這可能是今年的最後一場雪了,你就讓我出去玩一會子好不好,從去年入冬到現在,我還一場雪都沒玩過呢。」

    古色古香的平房中,一個身著半舊淺藍色棉襖和棉褲、睫毛長長、臉兒圓圓、七八歲左右的可愛男孩坐在炕上,用充滿羨慕的表情眺望了一會窗外,便轉過身來,睜大兩隻水汪汪的大眼睛,軟軟的祈求坐在他身旁的一個身著淺綠色半舊棉襖棉褲、梳著兩個包包頭、同樣年約七八歲年紀、正看著窗外發呆、與男孩面容幾乎一模一樣的女孩。

    「不行,玩完雪後你十之**又得再病上一回。想玩可以,等啥時你鍛煉好你的小身子骨再說。你現在若是閒著沒事的話,就將《千字文》給我從頭到尾抄寫一遍,過幾天我就要給你講這本書了。」女孩回過神來,無視小男孩泫然欲泣的小臉蛋,毫無商量餘地的拒絕道。

    「只比我早出生幾分鐘,卻一直以姐姐自居的管著我,真是的……。」男孩嘴裡咕噥著,不過看著女孩神色變得有些不善之後,立馬識時務者為俊傑的拿著本《千字文》抄閱起來。

    這女孩便是肖恬恬,也就是穿越後的向甜甜,甜甜是她的小名,她還有一個雷死人的大名叫向如花。小男孩則是她現在的孿生弟弟向小寶,大名叫向如賢。

    如花、如賢這兩個名字都是她那從未見過面的便宜爹在離家前留下的,原意是讓她娘生了女孩叫如花,生了男孩叫如賢,可是她娘卻生了對龍鳳胎,於是這兩個名字便都用上了。

    為了如花這個名字,還有向這個姓,向甜甜也不知道花了多少個圈圈,詛咒她那未見面的爹。詛咒完之後,她自動將如花這個大名遺忘了,誰叫她和誰急。

    不管怎樣,她來到這個世界都已經有一年多時間,她的心態也慢慢由難以接受現實、消沉,到漸漸接受事實,既來之,則安之吧。

    經過一番打探,她瞭解到她現在所處的朝代以皇家的姓氏命名,叫什麼大夏朝,從未在歷史上記載過,民風與中國歷史上的宋、明兩朝有些相似,女子的地位倒是有些像唐朝,相對高一些。

    在這個朝代,女子除了不參加科舉、武舉外,可以經商、行醫以及從事這個社會的很多行業,個別特別優異的女子還被允許入朝為官,男女之防也沒有中國其它封建朝代那麼嚴重。

    當然,從總體上說,這仍舊是一個男權社會,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卻要三從四德。

    現在在位的乾康皇帝,年號是乾康十八年。

    她現在這具身體的爹叫向寧遠,老家在江蘇南京一帶,家中兄弟三人,他排行老大,家境一般,但也還能用得起幾個下人。

    向寧遠自幼嗜武,他爹向大牛便勒緊褲腰帶,省出一些銀子,讓他投到一個隱居在江寧的世外高人門下。向寧遠是個爭氣的,在武舉考試中脫穎而出,於乾康九年中了武舉。

    老三向寧致則嗜文,先後在族中的學堂和縣城的縣學上學,老三也是個有天賦的,小小年紀便與其兄一起於乾康九年中了文舉。

    只剩下老二向寧靜,文不成,武不就,跟在向父向大牛後面在家收收租子度日。

    乾康十年年底,老大向寧遠與老三向寧致結伴,一起前往京城,準備參加第二年春上的武舉和文舉會試,當時,老大向寧遠已娶自己的表妹許氏雲娘為妻,他離家時,許雲娘已有孕在身。

    老二向寧靜憑借自家能收租的幾畝田以及老大、老三雙舉人的名聲,娶了鄉紳劉元強的女兒劉氏言青為妻。老三向寧致當時尚未娶親。

    乾康十一年夏天,南京地區發生大型洪澇災害,向父向大牛與向母張氏均在由水災引發的疾病中喪生。

    後來,一家人逃荒到地理位置較高的縣城,等待洪水的退去。此時,許雲娘生下一對孿生姐弟,各自取了個小名,分別叫甜甜、小寶。

    因早年家裡積蓄都用來供給向寧遠和向寧致習武和上學,此時賴以生存的田地又為洪水所淹,無法耕種,一家幾口人竟到了依靠老二向寧靜打零工和動用向寧靜之妻劉言青的嫁妝來生活的地步。

    而向寧靜自幼在家是當少爺養大的,他打零工能掙幾個錢可想而知,剩下的自然主要依靠劉言青的嫁妝。

    劉言青自然不依,日日在家指桑罵槐,苗頭直指許雲娘母子三人。

    許雲娘不堪其辱,又因其父母雙亡,有一姐年幼觀燈時與父母走失,不知去向,有一兄幾年前外出經商,又一直了無音訊,而一直被寄養在姑父向大牛家,此時向大牛夫婦雙雙遇難之後,便無依無靠,只能靠多年來積攢下來的一點微薄積蓄和沿途變賣繡品,用背簍背著一雙兒女,徒步前往京城尋夫。

    許雲娘獨身一人帶著一雙嗷嗷待哺的兒女前往千里之外的京城,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整整經過了三年的時間,許雲娘才終於順利抵達京城,經過多方探尋,卻一直沒有尋到一星半點有關向寧遠或向寧致的訊息。

    因著經濟窘迫,許雲娘只能邊找些活計先做著,先解決一家三口的生存問題,再繼續尋找向寧遠或向寧致的行蹤。

    後來,經人指點,許雲娘在當今皇帝還是王爺時居住的寧王府附近找到一個暫時棲息之地,靠給王府的下人漿洗和縫補衣物謀生。

    因著許雲娘的針線活確實不錯,便被寧王府的下人介紹到寧王府的針線房做活,並搬入寧王府專門為下人提供的大院中居住。

    她們隔壁的鄰居就是花大娘,花大娘四十歲左右的年紀,十年前便守了寡,帶些一雙兒女過活。她的女兒齊翠兒已經十一歲,兒子齊小虎今年十歲。她們一家三口平日對許氏母子三人多有照拂。

    ------題外話------

    走過,路過,表錯過啊。有興趣的趕緊收藏哇,嘿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