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空間之偽嫡女的發家史

正文 楔子(2) 文 / 丫丫有點閒

    這些細節乾康帝此刻自然無從知曉,也沒有心思知曉。

    離瑤池宮尚有一段距離時,乾康帝就隱隱看見裡面進進出出的人影不斷。

    怎麼會是這樣呢?為了避免干擾,也為避免有人使壞,他明明下旨讓侍衛首領把守在那裡,閒雜人等免入。

    乾康帝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那原本帶些歡快的腳步也微微停滯了一下。

    守在門口準備報信的小太監遠遠看見乾康帝的身影後,沒有迎上前,反倒一溜煙的跑進院落中。

    不久之後,得了信的高得柱迎了出來。

    「怎麼樣?昭儀娘娘生了麼?」乾康帝迫不及待的詢問道。

    「生了,一刻鐘之前小皇子便出生了。原本應該立馬去稟告皇上,可是……。可是昭儀娘娘卻流血不止,奴才怕皇上擔憂……奴才已擅自做主,拿著聖旨讓太醫們進去把脈止血施救去了……。」

    高得柱眼眶微微有些發紅,帶些哽咽的說道。

    流血不止……。血崩?五皇妹的母妃,先皇時期最受榮寵的淑妃娘娘不就是在生五皇妹時血崩而死的麼?

    乾康帝突然有些恍惚的聯想道,此時,已一夜未眠,又跑了一路的他才感覺到有些疲累,腳步有些發軟起來。

    不過,他卻強撐著自己,繼續疾步往產房方向走。

    「皇上,不可,產房乃血光不祥之地,不可擅入!都愣著幹什麼,還不快將皇上攔下!」

    到了產房門口,乾康帝卻被聞訊趕來的慈寧太后攔住,慈寧太后身側的鄭皇后及幾位嬪妃則是滿眼的幽怨的看著他。

    「讓開!攔朕者,殺無赦!」心中越來越恐慌的乾康帝沒有心思理會慈寧太后,也顧不得會擔上一個忤逆不孝的罪名,給了欲前來阻擋的宮人一人一腳,狠聲道,然後便頭也不回的衝進了產房。

    產房中,以太醫院陳醫正為首的幾名太醫正神色緊張的輪流上前給劉昭儀診脈,給他們打下手的醫女們則手裡拿著瓶瓶罐罐,焦急的幫劉昭儀止血。

    「不應該是這樣啊,昭儀娘娘生產之前,老朽幫她把過脈,昭儀娘娘身體康健,胎位亦正常,按理不應出現血崩之兆才是啊!」

    已有一把年紀的陳醫正額上閃著亮晶晶的汗跡,邊把脈,邊不知是與一旁其他太醫討論,還是在喃喃自語道。

    劉昭儀早已面無血色、眼神渙散、呼吸越來越微弱的躺在那裡,還是懷抱襁褓、早已泣不成聲的吳月娘發現了乾康帝,對著劉昭儀喊了一聲:「娘娘,娘娘,快醒醒,快醒醒,皇上來了!」

    「叩見皇上……。叩見皇上……」聽見吳月娘的喊聲後,產房中頓時跪倒了一片,劉昭儀的目光也慢慢聚攏起來,拼盡全身力氣,將手伸向乾康帝。

    「都給朕跪著做什麼?快給朕止血!止血!」看著劉昭儀身下那灘越來越來的血跡,乾康帝一邊像受傷的野獸般嘶吼,一邊緊緊的握住劉昭儀伸過來的手。

    「瑤兒,你一定要挺住!你看,朕還答應過你,待到夏日,帶你一起去京郊狩獵呢!而且,咱們的皇兒還這麼小,咱們還要一起看著他慢慢長大,聽他喊父皇、母妃呢!」乾康帝邊用自己明晃晃的龍袍替劉昭儀擦拭她鬢角的汗,邊祈求似的說道。

    劉昭儀溫柔的笑了笑,用手輕輕撫著乾康帝的臉,用微弱的聲音說道:「皇上,臣妾可能不行了,臣妾福淺,以後不能繼續陪伴在皇上身側,皇上要好好保重身體,不必為臣妾傷心。臣妾雖然是個短命之人,但這輩子能得皇上如此真心相待,也算值了。與皇上相依相伴這幾年,是臣妾這輩子最幸福的日子。現在臣妾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皇兒,可憐他初出生便沒了親娘,求皇上看在臣妾的份上,多關心他一點,多愛護他一些,不要讓他覺得自己在這個世上孤苦伶仃,可以麼?皇上……」

    「不可以,不可以,你若還在,朕自會好好待他,你若不在……」

    乾康帝原本想任性的拒絕,可是看著劉昭儀那越來越灰敗的臉色,終究沒忍心將拒絕的話說出口,只是重重的點了點頭,兩滴淚從他的眼角流了出來。

    「皇上,莫哭,皇兒還在看著你呢,他會覺得父皇羞羞的……除了皇兒之外,月容也是臣妾放心不下之人,她幼年被拐子拐賣離家,與家人失散,拚命逃脫後,遇上臣妾,被臣妾帶回家中,只是,臣妾也未能替她尋到家人。這麼多年來,臣妾名為主僕,實則情同姐妹。臣妾走後,她無投靠之人,她一個女子孑然一身,在這個世上生存亦是很艱難之事。如果可以,皇上能替臣妾照顧她一輩子麼?臣妾知道,她對皇上亦是有意,皇兒交予她照料,臣妾也是最放心的……」

    劉昭儀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替乾康帝擦掉了他眼角的淚,然後又癡癡的看了眼吳月容和她手中的小皇子一眼,手便徹底的垂了下來,帶著無限留戀的闔上了雙眼。

    劉昭儀去了之後,乾康帝也似全身力氣也被人抽盡了一般,呆呆的如個木頭人,只是緊緊的抱著劉昭儀的身體不放,任誰來勸也不放。直至兩日兩夜後,因不吃不喝不眠而暈倒。

    醒來後,他又將自己在乾清宮關了三日三夜,不許任何人靠近。

    沒有人知道,這三日他究竟在乾清宮幹了些什麼。

    三日之後,乾清宮的大門終於再次打開,兩道聖旨也從裡面傳出。

    一道是,晉昭儀劉若瑤為賢德惠貴妃,以貴妃之禮厚葬之;當日為劉昭儀接生的穩婆、醫女全部仗斃,太醫全部降級三等,罰薪一年;劉昭儀所生三皇子初出生便致母死,賜名為過,遷至秋葉宮思過。

    另一道是,晉原瑤池宮宮女吳月娘為貴人,隨三皇子夏過過一起遷往秋葉宮,照管夏過的日常生活起居。夏過與吳貴人未經召喚,不得外出,秋葉宮外也專門著侍衛把守,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入內探視。

    這兩道聖旨一下,將被杖斃的穩婆、醫女喊冤不斷,太醫們因留得一命暗自慶幸自是不提。

    後宮及朝中的各派勢力則在暗自猜測,乾康帝將皇三子夏過遷至宮中除冷宮之外,最偏僻、最冷清的秋葉宮,並專門有侍衛把守,是名為降罪,實為保護他的一種手段呢?還是真如聖旨所言,乾康帝將劉若瑤之死遷怒到夏過身上了呢?如果是,那這個遷怒期會維持多久呢?

    另外,乾康帝應劉若瑤遺願將宮女吳月容晉封成貴人,將她安置在秋葉宮照顧夏過也可以理解。可是,乾康帝會移情到吳月容身上,使她成為這後宮的新寵麼?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至劉若瑤過世後的第二年,乾康帝終於下旨,開始了推遲三年之久的選秀活動,並不斷有新寵有孕的消息傳出。

    再聯繫乾康帝從皇三子出生至以後的這麼多年都未親臨秋葉宮看他一眼,只任他由一個吳貴人帶大,人們才真正相信,乾康帝當初是真的將劉貴妃之死遷怒到三皇子夏過身上,並且多年過去仍然不肯原諒他。

    至於那個一直伴著夏過生活在秋葉宮的吳貴人,則早就被人們遺忘在記憶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