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帝都風向 文 / 淳汐瀾
凌芸笑著說:「謝謝夫人,有無誥命都無所謂的。」以前她是真的無所謂的,她都想與葉恆和離來著,有了誥命夫人反而不好和離的。
現下,與葉恆已有了夫妻之實,葉恆本人已開始重視嫡庶規矩來,她想要脫離葉家,首先就要捉到葉恆致命的把柄,但眼下,已不是件易事。她對和離一事已不抱任何希望了,這輩子估計都得老死在葉家。有了誥命,總比無品無秩的娘子身份好上太多。
慶元二十一年,宮中舉辦隆重盛大的萬壽節,皇帝設宴宗室親王附馬文武大臣公侯伯勳貴於前殿。而內外命婦們則去了後宮孫貴妃的宮中賀壽。
陳氏身為侯夫人,地位僅次於一些大長公主,長公主,公主,王妃,國夫人,位置還是比較靠前的。柳氏身為媳婦,卻是沒有資格入座的,只得緊靠著陳氏身後。
皇后早逝,帝后感情甚篤,淑賢仁孝皇后仙逝後,今上一直沒有立後,一直由孫氏貴妃代管後宮。孫貴妃年約三十許,面容艷麗,妍媚入骨,身穿正紅色織金雲霞鳳文宮服,頭上並未戴貴妃冠帽,而是插滿了只有皇貴妃才能佩戴的翟九口銜珠滴大金鳳大掛珠叉,叉子兩邊垂下細長的流蘇,口銜珠結,鴻鵠髻上各插金簪一對,左右兩邊珠翠牡丹花穰花各二朵,面花二對。紅珊瑚珠金步搖搖曳於額前,更是起著畫龍點睛之功效,襯得面若桃花,華光四射,雍容華貴,遙想當年淑賢仁孝皇后的端莊溫和,這孫氏貴妃平和不及,威嚴卻是較過,高高在上,威儀天下,過尤不及,
第一次見到這孫貴妃,柳氏也為之驚呆,暗道:「怪不得會這麼得寵,原來生得如此的美。如果我是皇帝,也會為之瘋狂的。」
更讓柳氏驚呆的是,永昌伯府夫人武氏明明只是區區伯夫人,卻受著一堆堆人的巴結,不由凝目望去,圍在這武氏身邊的人全是帝都赫赫有名的勳爵貴胄,其中有慶昌侯府的夫人,以及世子夫人方氏;永寧伯府的世子夫人楊氏,還有山西總兵夫人林氏,英國公定國公兩位夫人,甚至還有兼任吏部尚書的方閣老家的方夫人以及太子殿下外祖家,柳氏又羨又妒,卻又暗自撇唇,無比腹誹這凌家人還真是愛鑽營,小小的伯夫人居然如此巴結帝都勳貴,自己的婆母堂堂侯夫人,都沒有她那般招遙。
大慶朝開國至今,公侯伯爵位之家,京城就有三十餘家,真正能出現在帝都中最為高規格的席筵裡,在朝廷在皇帝心目中,自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在一堆國夫人中,要數安國公最為得勢。國夫人之下,便是侯夫人,定國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在赫赫聲威的慶昌侯府面前,又要退一射之地了。
慶昌侯爺楊啟安是五軍都督府中路督軍,其妻出自門生遍佈朝野的百年清貴世家何家。妻族力量雄厚,幾位連襟也俱都得勢。定國侯也是不差的,但在楊家面前,卻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柳氏看著楊夫人身邊圍著的一群誥命夫人,心頭癢得不行,也想上前巴結一二,卻被陳氏制止住。
「少給我丟人現眼。」楊家雖說如日中天,但登高必跌重,盛極必轉衰。葉家自恃三代經營下來自有著不同於普通爵貴之家家的濃厚底蘊,怎能因別人得勢就去巴結呢?
孫貴妃雖然代掌鳳印,只離後位只有一步之遙,可到底沒有成為皇后,就不那麼名正言順,她可以對內命婦們指氣頤使,但對外命婦卻是和顏悅色的。特別是一些掌握兵馬之權的公侯伯以及深得聖眷的誥命夫人們。
席筵開始後,一些內命婦們只能立單開席面,在偏殿內委委屈屈地用餐,而外命婦們,卻是跟據身份以及聖眷濃厚程度,分別入座。
陳氏坐的席位在第四張桌子,只要是女人,沒有不愛攀比的,她也曾下意識地看向親家母武氏,發現這武氏卻與丈夫是吏部尚書兼閣老身份的方大夫人坐到一起,並有說有笑,不由撇唇,果真是見縫插針的。
席筵過後,命婦們又呆了好一會兒,這才各自離了宮。
在離去的時候,陳氏與武氏相互寒暄了幾句,儘管心裡不屑凌家活躍於各貴胄之間,但面上卻是絲毫不顯的。對於沒有帶凌芸進宮,陳氏也有些愧疚不安的,正要組織語言解釋,但這武氏卻只是淡淡地與她微笑點頭,「親家母近來可好?」
陳夫人說:「老樣子,親家母倒是越發越年輕呢,可真令我羨慕。」陳夫人說得倒是實話,這武氏年約三十七八,但看上去卻只有二十許,柳眉杏眸,體格風騷,有股小家碧玉般的溫婉可人,又有大家閨秀的矜持尊貴。皮膚也是非常不錯,對於子嗣重於一切的世家來說,多年只得一個女兒的她,卻還能過得這般瀟灑,不得不說這位親家母是個有福氣的,心態也放得夠寬。否則,光一個「生不出兒子」的罪名,就能讓她一輩子抬不起頭了,而不是像她這般,活得如此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