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七章 沈悅的變化 文 / 阿蟬
長姐如母先不說釉姐兒滿心的煩惱,只這會看著珊姐兒短短一天就把家裡的賬理的整整齊齊,竟是一絲一厘都不差,釉姐兒又是滿心滿眼的自豪,覺得自家的孩真正是誰都比不上。
雖然姐妹幾個這一年來也跟著張先生了管賬看賬的本事,可到底是跟珊姐兒不能比,如今家裡繡坊的賬目全權由珊姐兒負責,大半年下來一次錯都沒出過。
不僅珊姐兒厲害,蕙姐兒如今也是風采初現,琴棋書畫,女紅廚藝,管家理事,雖然除了廚藝別的並不是很出彩,但好歹也算是精通的,用張先生的話來說蕙姐兒算是一位完全合格的大家閨秀。
這一年來釉姐兒忙著繡坊的事,珊姐兒又不常在家,澤哥兒他們更是一心撲在業上,所以家裡裡裡外外全是蕙姐兒在張先生和李媽媽的指點下支撐著,所以小小年紀已經頗有一番氣勢了,和一年前畏畏縮縮的小丫頭可真是大不一樣。
小寶兒這一年過的雖然比較辛苦,可如今家裡又添了兩位長輩疼愛她,尤其是張先生她是真正將小寶兒當成自己的閨女來疼愛,所以這小丫頭除了讀書識字外別的竟是一點也沒長進,還是一團天真,嬌嬌俏俏的。
釉姐兒看著家裡的孩小小年紀都是一股老氣,心裡覺得很是虧欠,如今看小寶兒天真的樣心裡喜歡了,自然也不許別人掬著她。
所以在一家人有意無意的寵愛下,小寶兒的ri真正是快活了,不過張先生雖然疼寵小寶兒但也怕這樣把她養的不知世事會害了她,所以就將保護小寶兒的重任交到丫頭紅蘿身上。
下功夫培養了一番,年紀雖小但進退有很是伶俐,這樣一家人才放下心來,加倍的開始疼愛小寶。
小寶兒在一家人的寵愛下雖然天真但卻沒有養成驕縱的脾氣,只是讓人覺得可愛罷了,她自己也很是努力,不想被姐姐們比下去,平日習也很是認真,後面釉姐兒發現小丫頭在繪畫上很有天賦,靈性方面比自己更是要強上很多。
所以也不想耽誤了她的天賦,每日都會抽時間來指導她的技法,更是將父母的畫作全部拿出來讓小寶兒每日觀摩。
別的倒沒什麼,只是有次張先生看到小寶兒手中的畫時表情很是驚訝,雖然力壓抑但釉姐兒還是看出了她的不平靜,不過釉姐兒當時只想著張先生許是曾在哪見過父親的畫作倒也沒有多說什麼。
家裡的女孩或多或少都有進步,而唯二的兩個少年更不用說。澤哥兒如今已經頗有點大家長的感覺,就連珊姐兒都對他很是信服,恩哥兒本來就很是機靈,以前父母在世時就很是調皮,後面家裡出了事小小的孩敏感的壓抑了自己的本性,看著乖巧又懂事。
這一年來走出了父母雙亡的陰影,家裡的ri也一ri好過一ri,再加上他年歲本來就小,家裡所有的人都把他和小寶兒兩個捧在手心裡疼,小孩的忘xing也大,如今的恩哥兒又是一副潑皮樣,堂裡家裡沒一時安穩。
但他好勝心也強,不想被哥哥比下去,在功課上異常認真,而且他腦袋靈活,成績竟比澤哥兒這麼大時還要好,所以這孩如今頗有些自傲,這也讓釉姐兒和澤哥兒很是頭疼。
其實要說這群孩裡變化最大的要數沈悅莫屬了,如今只要你不和她深入接觸的話,那她的二貨本質你是完全不會發現的,也就是說她已經蛻變成隱性二貨屬性了。
沈張氏看著自家閨女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那可真是越看越滿意,完全就是標準的大家閨秀,這樣等過兩年及笄後就可以跟著四郎去京城說一門好親了。
其實沈張氏也知道自家女兒的德行,如今這樣也就是了一個樣,內裡還是傻了吧唧的,說白了就是個偽閨秀,可就是這樣也足夠讓她做夢都笑醒了。
所以對於改造了她心目中無可救藥女兒的未來兒媳婦,那沈張氏是滿意的再不能滿意了,要說知道四郎做官後對釉姐兒沒一點兒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可皇上連聖旨都下了再想別的也沒意思。
再加上釉姐兒的人才情,沈張氏雖說有點小心思但也漢能結束,可通過沈悅的事情那最後的一點不甘心也沒有了,如今誰要說一句釉姐兒的不好沈張氏心裡都不樂意,在她心中釉姐兒就是他們家的福星。
自從和釉姐兒訂婚這一年來,先是四郎擺tuo了那暗無天日的工作考了武狀元當了官,在一個就是自家的更是蹭蹭蹭的上了好幾層,如今沈家車馬行不僅跑趙窪到慶城,附近的幾個縣城甚至京城都開了分號。
再一個就是布匹的生意,雖說後面損了幾艘船,但老二和老搭上了跑南北貨運的,人家知道沈家有個官老爺也很給面,帶著沈家兄弟跑貨運,也著實賺了一筆。
這些賺的錢沈老大全部用來買地如今沈家有足足二十頃的地,這裡面當然也有一些事人家給四郎面半賣半送的,但不論怎麼說,沈家如今的情況真正是今非昔比了。
四郎在京城也沒個助力,家裡幫不上忙只有多賺點錢好歹能幫他上下打點一二,沈老大如今到這把年紀開始奮鬥,不能不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如今四郎在京城根基也不穩,沈張氏雖然捨不得兒一個人在外拚搏但也知道這時候不適合拖家帶口的跟過去,xing就在老家好好經營,也好給四郎一個依靠,等到釉姐兒出了孝兩人結了親在到京城去也能照應一二。
釉姐兒自是不知道沈張氏這諸多的想法,剛剛紫蘿送了魏大虎這次去慶城置辦的年貨進來,最上面放的確實一封信,釉姐兒一看那字跡就知道是四郎的,忙接了信將紫蘿和幾個繡娘全部遣了出去,興致勃勃的拆了信封。
兩人互相通信的這習慣自四郎去了京城後就一直堅持著,沒有一月斷過,也許在外人眼裡這樣做很是不妥,有私相授受
受的嫌疑。
可兩人本就是未婚夫妻,再加上本朝民風較為開放,釉姐兒上頭也沒個長輩管著,所以就造成了這種明知不妥但無一人阻攔的情形。長姐如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