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張巡傳

正文 第五十三章 巡者之後再無巡者 文 / 同其塵

    十月初,尹子奇就接到了長安失守的戰報,唐軍此時已經出了臨潼關正往洛陽趕來,安慶緒命他火速前來支援,尹子奇望著破敗的睢陽城,他始終不甘心,他能感覺到裡面已經空虛一片,破敗不堪的只剩最後一口氣了,便上書,五日之內,必破睢陽,到時一定率軍支援。

    安慶緒便答應他,尹子奇於二日加緊攻城,張巡不得不喚起已經虛弱不堪的將士們,都拿著兵器顫顫巍巍的守護,他們雖然虛弱,但看到叛軍時,兩眼就精神了起來,像是本能的反應,怎麼都不讓他們衝上城頭,如藕斷絲連一般纏繞,尹子奇三次連攻,毫無進展,他又用火箭少城,剩餘的三百睢陽戰士頑強抵抗者。

    他們不知道的是朝廷已經知道他們的情況,唐宰相兼河南節度使張鎬聞知睢陽危急,晝夜兼程,並命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節度使及譙郡太守閭丘曉等共同出兵救援。閭丘曉距離最近,卻不予出兵,他的思想跟賀蘭明進一樣,睢陽大敗,出兵何用,等張鎬趕到睢陽時,城破己3日了。張鎬一怒之下,召閭丘曉至,將其斃於杖下!

    哈哈哈,死的活該,斃的心痛,一群英豪不是被叛軍真正的剿滅,卻死在了這幫小人手中,真他娘的可笑。

    而此時睢陽城內,將士們都期望的看著張巡,許多人提出撤軍就走,真的是守不住了,張巡熱淚縱橫,他何嘗不知,他不怪將士們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已經堅守這麼久了,逃了又有什麼用,再說能逃的出去嗎。

    張巡滾著老淚道:「睢陽乃江淮之屏障,若我們棄城而去,叛軍必然蹂躪江淮,到時生靈塗炭,兄弟們將前功盡棄,某不想退,就是戰死!也該了!再說我們體弱,哪有戰馬逃亡,必回喪命與賊人之手,與其留下逃亡的罪責,不如血戰到最後一刻,也不枉男兒一生!」

    《「睢陽,江、淮之保障,若棄之去,賊必乘勝長驅,是無江、淮也。且我眾饑羸,走必不達。古者戰國諸侯,尚相救恤,況密邇群帥乎!不如堅守以待之。》

    將士聞之,連連點頭,抱在一起痛哭,他們捨不得離開,不是怕死,只是好心痛,朝廷為什麼不管我們,弟兄們就這樣一個個走了,我們都期盼著朝廷能來援,哪怕送來一句話,也好讓我們下去的時候能有個交代,讓走的弟兄不至於這麼心涼。

    睢陽城像是與世隔絕一樣,是張巡用他的自私和責任隔絕了這座城池,是他用自己的雙肩扛起了這座城邑的堅守,是他用一腔熱血融合了將士們奮戰不竭的心,是他們共同凝聚出不可戰勝的力量,是這股頑強的生命能量一直支撐著他們守到現在,讓人想想都不敢相信,幾千人對付幾萬人長達一年,而且還在輜重缺乏下,足以了,足以自傲了,可誰又能體會到他們心涼的感受。

    張巡擦乾眼淚,苦笑了下,繼續道:「安之,自古諸侯征戰,尚來相救,更何況我們身為朝廷的戰士,將帥們一定不會忘記我們的,肯定前來了,聽說聖上準備收服長安,不知結果怎麼樣了,今日尹子奇突然發起猛攻,像是有什麼急事,哈哈,想必長安迫在眉睫,叛軍也坐守不住了,兄弟們,再堅持幾日,援軍一定可以趕到。」

    將士連連哭笑,仰天喘息,他們只剩下最後一點力氣和淚水,這一夜,又走了十幾位弟兄,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解脫,活著真的好累,好累,明知道這是遲早的是,卻都頑強的活著,堅強的戰鬥著,這是一種什麼神奇的力量,一種什麼頑強的信念,它一直支配著這個物種成長至今,讓人每每想起,無不心酸流淚,長歎不已。

    或許只能用最古老的的經典來表示,生生不息,易經,生生不息的經,一種骨子裡的靈魂,自打這個物種站起來的那一刻就激發了出來,從未間斷過,它一直主宰者歷史長河的流向。

    所以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張巡每每閉眼,就帶出兩顆乾澀的淚,他的腦海裡全是自己的妻兒,這是他最掛念的事,他們是否還活著,這是他最想知道的事,只是他的擔子太重了,重的他喘不過氣來,心揪揪的痛,他總是這樣安慰自己,騙將士們,也騙自己,或許在後人看來,這就是古板的封建的君主思想。

    我想有這種現象,但不是這,不是張巡及睢陽6800名戰士,不是,他們能堅守到現在,恐怕不只是所謂的精忠報國,他們只是為了自己心中那莫名其妙的信念,一份良知,一份身為軍人的良心!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恆古不滅的評價,他們當之無愧,也只是我們強加上去的,或許這也只是玷污了他們。

    十月初九,(公元七五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睢陽戰士再無固守之力,眼睜睜的看著叛軍衝了上來,當那些做夢都想上來的燕軍看到他們時,都無不楞在原地,兩百餘人,像是兩百俱枯瘦的屍體一樣,除了眼珠子還能轉,胸前像是鼓起的風箱一樣微微顫抖,沒有一個成人樣。

    張巡仰天長笑,他們雖然戰敗了,可卻無戰敗的心,看著一個個傻眼的燕軍,他們都發出最後的長笑,是的,他們勝利了,永遠的勝利了,誰也戰勝不了他們,因為他們戰勝了自己。

    張巡勉強的趴了起來,燕軍看著這個枯瘦但依舊氣勢磅礡的守將,無不往後退了幾步,張巡大笑,突然鄭重的,用力的拍拍身上的泥土,朝西搖拜,他知道,那裡有自己效忠的聖主唐玄宗,他知道,大唐必定會再次站起來,一身的鏗鏘鐵骨散發出來,讓燕軍驚顫。

    張巡長嘯:「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強寇,保守孤城。臣雖為鬼,誓與賊為厲,以答明恩。」話閉,便快速從腰間拔出一把匕首就往脖子上劃去,怎奈他實在是沒有力氣,被燕軍將領一把抓住,給攔了下來。

    尹子奇上來之後,看著這些人,沒有勝利的喜悅,沒有下殺令,只看到一雙雙憎惡的眼珠子恨不得噎死他,尹子奇有些不寒而慄,來到張巡身邊,問道:「聽說你每次守城,無不睚眥欲裂,是為了什麼。」(聞公督戰,大呼輒眥裂血面,嚼齒皆碎,何至是?)

    張巡大笑,藐視道:「某恨不得氣吞爾等,怎奈有心無力啊!」(吾欲氣吞逆賊,顧力屈耳)

    尹子奇大怒,一劍將張巡大笑的嘴劃開,見血肉模糊的口腔裡面當真不剩幾顆牙齒,但張巡依舊狂笑,哪怕血液流進喉嚨裡,他也笑聲不止,怒罵道:「某為聖主死,死而無憾,爾等依附賊子,實乃雞犬之眾,安得已久!」(我為君父死,爾附賊,乃犬彘也,安得久)

    張巡終於將最後的立場說明,聽得將士們苦笑不已,足以了,足以了。

    「來,把他們全部抓起來!」尹子奇氣的咬牙切齒,他到死都感受不到張巡睚眥欲裂的心緒,因為他還不夠資格,面對這樣值得敬佩的宿敵,尹子奇真的想放了他,哪怕他以後還跟自己作對,但他就是不想殺了。

    他手下謀士看的明白,便道:「他們乃忠義之士,怎會為我所用,而且得生民之力,一旦放虎歸山,將後患無窮,不可留!」(彼守義者,烏肯為我用?且得眾心,不可留。)

    尹子奇覺得在理,想想一個睢陽就是如此難,要是再給張巡一萬兵力,別說睢陽,就是洛陽他也能守得住,這種要麼己用,要麼殺掉,可他還是捨不得,便用武力壓迫,換來的只是百餘人的嘲笑,城破了,也死得其所了,來吧!

    尹子奇這次真是鐵了心了,知道張巡是不可能的,便說服南霽雲,南霽雲一直沉默不語,低著頭,不知在想些什麼,沒有答話,張巡見此,急眼了,怒罵道:「南八!男兒死爾,不可為不義屈!」

    南霽雲突然抬頭藐視著尹子奇,放聲大笑,老子耍你們玩的,稟稟正氣道:「欲將有為也,寧掉頭顱垂青史,不留罵名在人間,公知我者,敢不死!」

    尹子奇徹底發瘋了,老子好心勸降,卻碰到了這幫人,他心靈受挫後,將張巡與南霽雲、姚誾、雷萬春等36位將領被殺,眾將士哭泣,張巡安慰道:「安之,勿怖,死乃命也。」眾人皆不能仰視。

    許遠被執送洛陽,於途中被殺。是年,張巡四十九歲,臨死前,他寫了一首詩,表達著睢陽戰士的一腔忠義:

    岧嶢試一臨,

    虜騎附城陰。

    不辨風塵色,

    安知天地心!

    營開邊月近,

    戰苦陣雲深。

    旦夕更樓上,

    遙聞橫笛音。

    以下名單,代表著6800名將士:

    石承平、李辭、陸元鍠、朱珪、宋若虛、楊振威、耿慶禮、馬日昇、張惟清、廉坦、張重、孫景趨、趙連城、王森、喬紹俊、張恭默、祝忠、李嘉隱、翟良輔、孫廷皎、馮顏,其後皆死巡難,四人逸其姓名。

    事過千年,依稀可見,睢陽城頭上依舊矗立著那支驍勇的軍隊,他們的英靈屹立在天地之間,守護著華夏兒女千秋萬代。

    好一個『寧掉頭顱垂青史,不留罵名在人間!』哈哈哈哈。

    守一城而悍天下

    睢陽落陷後,城內活著的百姓不足千餘人,尹子奇也沒時間去管,郭子儀已經兵臨洛陽,他立即撤軍馳援,自己拼盡一年,損傷一隻眼睛得來的城池就這樣丟了,城內如死城一般,屍橫片野,他一時惆悵不已,一股不安湧上心頭。

    三日之後,張鎬前來,曾並命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節度使及譙郡太守閭丘曉等共同出兵救援。閭丘曉距離最近,竟不遵命出兵,等張鎬趕到睢陽時,城破己3日了。張鎬一怒之下,召閭丘曉至,將其斃於杖下。

    殺的好,殺的呱呱叫,殺的熱淚狂湧,睚眥欲裂!!!!!!

    七天後,唐廣平王李俶進入洛陽,安慶緒倉皇逃往鄴城,許遠被殺害。再過三天,尹子奇在陳留被殺。最後,尹子奇只比他的宿敵多生存了十三天。

    命也!

    張巡:

    帶領睢陽之戰,臨敵應變,出奇制勝,面對強敵,堅守長達十月之久,歷大小400餘戰,斬將300、殲滅叛軍12萬人。加上此前的雍丘之戰,共計21個月之久,未嘗一敗!使得唐朝財賦供應基地江淮地區得以保全,並為唐軍組織反攻贏得了時間。

    史稱:「以寡敵眾,以饑御飽,食盡救不至,終以身殉國。從來戰鬥之苦惡,臨難之壯烈,孰有過於張巡者?」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後敘》)

    張巡死後,皇帝下詔,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遠荊州大都督;南霽雲開府儀同三司、再贈揚州大都督;並寵其子孫,張巡子張亞夫拜金吾大將軍;同時還免除了睢陽、雍丘的三年徭稅。唐肅宗還詔封其為鄧國公,史稱張中丞。貞元(785—805年)中,贈張巡之妻為申國夫人,賜帛百。大中(847—859年)年間,

    還將張巡、許遠、南霽雲三人的畫像置於凌煙閣。張巡的事跡一直為後人頌揚,為紀念張巡,後人在睢陽、杞縣、南陽等地為他建立祠廟。並把他與張衡、張仲景譽為「南陽三張」。至今,江淮、台灣、東南亞等地居民仍供奉張巡像,尊他為「唐代岳飛」、「張王爺」。同時還成立了張巡研究會,出版各種研究著作予以宣揚傳頌。

    後人曾有詩云:灑血睢陽笑癡臣,故鄉粗豆靡窮期;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將軍尚有祠!

    本書首發於看書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