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九十八章 趕考 文 / 油偶娃娃

    過了幾日,二妞來了,她這回是同她娘上街趕集,傻蛋娘準備買些菜種子給來開春種上,再買幾塊布回去,給幾個姑娘做衣裳用,順便再添置些零散的物件兒。

    傻蛋娘一年半年的不來一次城裡,這回來發現街市上變化大著,連她以前喜歡光顧的那家布料鋪子,都不知道搬到哪裡去了,找了半天也沒找著。好幾條街道變了樣,往日熱鬧的賣各種雜貨的地攤,現今兩頭改造成了鋪面,變成賣胭脂水粉的。傻蛋娘站在大街上,迷茫地找不著方向,百感交集,感歎著幾日不來,城裡頭變化大著呢。

    二妞來城裡的次數多,有些地方她之前路過,也知道一些,帶著她娘去賣種子的小攤上買了菜種,又到專門賣百貨的地攤上買了搗蒜用的蒜臼子,挽頭髮用的木簪子,把帶來的不明的銅鏡拿去給老磨工磨亮了鏡面。只是賣布料的鋪子,二妞不相熟,又怕被人誆騙了去,後來還是范氏把傻蛋娘介紹到曹家綢緞鋪子去。

    跑了大半個城,二妞的腿都跑軟了,她娘去賣布的空閒她才能歇歇,一回到瀟湘記,大呼著口乾。蕭玉珠倒了一碗茶水給她喝下,她還嫌不夠,又親自去倒了半碗,才得以解渴。

    二妞用手抹了一把嘴角,坐在桂花樹下的石凳上,用手扇著風,臉上豆大的汗珠才慢慢息了。

    「看你跑得滿頭大汗。」蕭玉珠遞給她一塊帕子,讓她擦擦。

    「唉!」二妞歎了一聲,「我娘老久不來趕集,都快認不得路了,她啊老惦記著那家老鋪子,也不想想一兩年過去了,說不定生意不好做。早關門大吉了。」

    說完「關門大吉」四個字,二妞忍不住的吐了下舌頭,立刻閉了嘴,她知道,對於經商的人來說,最忌諱人說關門大吉四個字。

    蕭玉珠用大青菜梆子拍了她一下,「咱家鋪子又不是第一天開,不怕你說。」

    二妞笑著躲開了。忽然想起一件怪事。說給玉珠聽,「說來奇怪,我哥哥不知從哪裡得了一個絡子,是用銅錢串的,不過下面的花結還真好看,我問了他幾回是從哪裡得的。他閉口不說,神神秘秘的,卻只是笑。更奇怪的是。那絡子帶了沒幾天,就不見了。」

    蕭玉珠開始是低著頭含笑著,聽到那絡子不見了。驚叫出聲,「怎麼會不見了,他不是一直帶在身上的嗎?」

    二妞怪異地看著她,有些摸不著頭腦,蕭玉珠才意識到。她反應太過了,訕訕然笑著解釋,「你不是說你哥哥,一直把那絡子帶在身邊的嗎?說不定是不小心弄丟了。」

    二妞卻搖搖頭,「他很寶貝的,不讓我們幾個碰,我們姐妹幾個都說好看,讓他解下來看看都不行,可是青竹卻說那絡子不好看,什麼紅色太過嬌艷,現下誰還用銅錢串絡子,說是俗套了些。」

    蕭玉珠咬了咬唇,二妞繼續說,「更讓人不解的是,自從青竹看過之後,那絡子就不見了。我懷疑是她藏起來了,對!肯定是她藏起來了。」二妞像想起了什麼似的,「那天我問她有沒有看見,她支支吾吾地,說一個絡子丟了就丟了,又不是什麼貴重物,她改天給哥哥編一個就是。」

    蕭玉珠磨了磨牙,如果二妞沒有猜錯的話,那絡子已經被人五馬分屍了,青竹已經猜到絡子是她送的。青竹可以把絡子藏起來,她可以繼續送啊,打一個絡子又費不了多大的功夫,至於青竹送的,傻蛋應該不會收吧。

    青竹對傻蛋的心思,她是早就知道的,可是傻蛋好像對青竹沒有太大的想法,只把她當姐姐吧。說起來,青竹的年齡也不小了,蕭玉珠記得她比傻蛋要大半歲,這麼說來,青竹今年虛歲二十一歲了。二十一歲,已經過了適婚的年齡了,還沒有說親……

    蕭玉珠意思到事情不像她想像中那麼簡單了,突然感到後脊樑骨一陣發涼,不由地倒吸了一口冷氣,試著問二妞,青竹怎麼還沒說親。

    「別提了。」二妞歎了口氣,「這幾年,我娘給她說了好幾門親,她都看不上,不是嫌人沒有我哥哥高,就是嫌人沒有哥哥脾氣好,要麼就是嫌人大字不識兩個,沒有哥哥有學識,選來選去,沒有一個入得了她的眼。照這個挑法,她非要找個和哥哥一樣的,她才甘心。我看吶,她是存心要當我的嫂子不成,我才不要她當我的嫂子呢。」二妞滿臉的不高興,踢了踢旁邊放著的菜筐子。

    看來她和青竹之間的較量開始了,蕭玉珠突然像洩了氣的皮球,無力地手扶著石桌子,青竹和傻蛋朝夕相處,日久生情也是難免的,這不得不防啊,要是傻蛋倒頭來也喜歡上了青竹,那她該怎麼辦?是要同人分享一個丈夫,容傻蛋娶妻納妾嗎?即使她是妻,青竹是妾,這也不是她想要的,她做不到!

    腦子裡亂成一團,等二妞走後,蕭玉珠一個人回了院子,在房裡呆坐了許久,好不容易回過神來,拿起紅色和黑色的絲線,強打著精神,打了一個攢心梅花,並把這兩日挑的一塊白玉串了進去。那白玉是她特地挑的,上頭刻著麒麟圖案,玉算不上好玉,但是雕工卻是好的。

    蕭玉珠呆呆地把白玉拿在手心裡,一遍又一遍地摩挲著,不知道旦哥哥收到這塊玉是什麼樣的表情,要是這塊玉也丟了,她該怎麼辦?難道就這樣和青竹糾纏下去,她還小,可以再等兩年,可是青竹不小了,再等就成了大姑娘了。

    某日,蕭玉珠把玉珮包好夾進書裡,連同新買的一本書,和兩隻狼毫毛筆一起打成一個布包,連同一封信,交給二妞讓她給帶回去,交給她哥哥。

    范氏最近操心著玉涵科考的事,沒得空管她。蕭玉涵考取童生,已經過了第一關縣試,四月就要參加府試,因州府離得遠,他又是從來沒有出過遠門的,幸好同窗崔雲也考上了,兩人也好有個伴。

    兩人要去趕考,家裡人不放心兒,崔家的想讓她家常年在外,見慣了世面的叔伯家侄兒跟過去,范氏琢磨著想讓范大和跟過去,大和之前也是念過書的,跟過去也好照應著。蕭玉涵同崔雲都說不用,有縣裡的同窗一起結伴而行,家裡人去反而讓他們緊張,影響發揮。

    州府離石雨縣,一百多里路呢,到了那邊沒有熟識的人,還得臨時找地方住,這麼多日的起居沒人照顧,范氏總歸是不太放心兒,整天念叨著這事。蕭玉涵出發前這幾日,在家安心溫習功課,范氏不敢去打擾他,每日做了點心糕點親自給送過去,又悄悄地退了出來。

    還好李子墨解了難,他早知道了蕭玉涵要去州府參加府試的消息,說州府那邊他剛好有熟人,已經同人打過招呼,趕考的時候就直接住到朋友那裡去,他朋友在州府有一處大宅子,到時候玉涵和他幾個同窗都可以住下。就不用勞煩再出去找客棧,眼下去州府參加趕考的考生多,附近的客棧院子什麼的也不是那麼好找,再說時間上有些晚了,好些考生已經啟程了,好的客棧已經租出去了。

    蕭景土很是感激,對著李子墨謝了又謝。范氏鬆了口氣放下了一樁心事,想起之前的事覺得很不好意思,又拿不出別的好東西招待人,只好一個勁地讓人喫茶。

    李子墨掏出他的親筆信,讓蕭玉涵到州府的時候直接拿了信去找他的朋友。蕭玉涵把信穩穩地收好,拉著李子墨偷偷約定好,科考之後兩人一起去郊外騎馬。

    看著兩人頗有意味的壞笑,蕭玉珠想起秦浩告訴她的消息,說過年後李子墨隨聖駕去了西北,見他黑瘦了許多,同他往常的白面書生模樣截然不同,顯得更陽剛,想來是剛從西北回來不久。

    李子墨一抬頭發現蕭玉珠正盯著他看,忽然一笑,「小丫頭,好久不見了。」

    蕭玉珠抿嘴道,「是啊,好久不見了,聽秦浩說你去了西北。」

    「前幾日才從西北回來,剛好又遇上沐休日,就在家多歇兩日,過了沐休日再去當差,說起來,我還可以同玉涵一起,同一日出發,只不過他去州府,我去京城,半路分手而已。」李子墨眼角含笑道。

    蕭玉涵有些興奮,「同子墨哥一起,路上正好多個伴,你還可以給我講講西北的趣事呢,就沒有那麼無聊了。」

    李子墨拍了他一下,說笑道,「你是想騎我的棗紅馬吧!」

    他們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熱絡?像不分彼此的好友,玉涵比李子墨小七八歲啊,年齡上也會有些差距吧!難道一匹棗紅馬就把兩人維繫在一起了,少年的心思讓人難以琢磨。

    蕭玉珠想了想,實在想不明白。

    過了兩日,蕭玉涵和崔雲,還有兩個同去趕考的學子,一起上路,幾家實在不放心兒,最後還是讓崔家當家的跟過去,一路上也好有個照應,畢竟是第一次出門,小子玩心又重,要是誤了考試,那可事大。

    范氏和蕭玉珠送著到了城門外,范氏囑咐道,「到了別忘了給家裡寫信,報個平安。」

    蕭玉涵抽抽鼻子,拍著胸脯道,「放心吧,我是大人了,會照顧好自己的。」

    蕭玉珠勸著范氏回了,扭頭間,見李子墨騎了棗紅馬與玉涵他們匯合,一行人揚長而去,一路塵土飛揚。(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