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九十三章 玉翠成親(下) 文 / 油偶娃娃

    臘梅高高仰起頭,嗤了一聲,「游手好閒的公子哥,不就是有兩個臭錢,吃了人家的豆腐,卻反過來嫌棄不好吃,往後啊你就是用大把的錢來買豆腐腦,咱也不賣了……」

    什麼叫吃了人家的豆腐?

    蕭玉珠聽了滿頭黑線,不顧旁人驚詫的目光,硬著頭皮走過去,扯了扯臘梅的衣角,不讓她再說下去了。再一看曹公子也是趾高氣揚的,一副公雞中的戰鬥機的模樣,壓根不把其他人探究的目光放在眼裡,倒是曹太太臉上快掛不住了,恨不得找個洞鑽進去。

    「切……」曹公子冷哼哼一聲,「一個鄉下來的,手粗腳粗地,這般急躁性子,能做出什麼好豆腐?可想而知了!有人吃你的豆腐,你要知足,感恩戴德才是!」

    眾人更是張大了嘴吃驚不小,曹公子像是很喜歡這種被各種目光聚集於他一身的感覺,謙謙笑著接收大家的從四面八方投過來的目光。

    蕭玉珠滿頭怨念地看著曹公子,他不會不知道吃人豆腐是什麼意思吧?還是此意非彼意,是她想太多了,曹公子還是個孩子,應該不懂這些吧。

    臘梅在蕭玉珠的提點下,臉略紅了些,聽曹公子這麼羞辱她,更是覺得臊得不行,臉一下子變得通紅,走到曹公子面前,「得意什麼,咱自個動手做的豆腐,就是榮耀,不像某些人有手有腳的,卻要靠家裡養活。」

    蕭玉珠拽著臘梅的衣服,朝曹太太道過歉,便拖著臘梅進了後院。

    臘梅心裡憤憤不平,要不是看在今兒是玉翠的好日子的份上,她定是要同人吵一架的。從庭院中的樹上拽了一把葉子,拿在手上。撕了個粉碎才算解恨。

    蕭玉珠看著地上撕碎了的,又被腳踩得稀巴爛的樹葉,勸臘梅道,「好了好了,曹公子年歲還小,他小小年紀,又是被家裡驕縱慣了,你同他計較做什麼?他嫌棄豆腐腦不好吃。咱不做他家的生意就是了。也就一兩個錢的事。」

    損失不大,她家又不靠這一兩個錢過日子。臘梅這才丟下手裡的樹葉子,嘻嘻笑著說要去房裡看玉翠侄女去。一見著裝扮好的蕭玉翠,嘖嘖誇過不停,笑呵呵地挨著她坐下,盯著玉翠脖子上的一長串紅色珠子看。眼睛裡滿是艷羨。

    臘梅一向是個愛討要東西的,蕭玉珠見她眼光不對勁,忙用身子擋住了她的視線。又說,「這珠子可不是你能戴的,你得等上個幾年。」

    臘梅板著個臉側過頭去。「玉珠侄女,你也太小看我了,我只不過是看著新奇多看了兩眼,再說今天我不是來要東西的,我是來恭賀的。我之前不是送了一對玉簪子嘛。那可是我賣豆腐掙的。」

    蕭玉翠紅著半邊頸脖,哄了臘梅兩句,臘梅才轉過頭來,瞪了蕭玉珠一眼,繼而同玉翠說話。

    沒多久,段家的人來了,院子裡立刻熱鬧起來,好些孩童喊著「新郎官來了……新郎官來了……」,圍著新郎官身邊討喜錢,崔素素喜悠悠地揚著紅包裡的喜錢到西廂房來報信,說新郎官快到內院了。

    蕭玉翠有些緊張,緊緊地抓住蕭玉珠的手,還好崔家的過來,臊了蕭玉翠兩句,她才緩了緩神。

    范氏過來,看了看女兒的儀容,才放心地對女兒道,「閨女……往後你就是段家的人了,往後你要好好孝敬公婆,好好對你的丈夫,娘知道你性子軟又極顧家,往後還望少惦記著爹娘,家裡頭還有玉珠玉涵呢……」

    蕭玉翠紅著眼圈,快說不出話來,哭著道,「娘……」

    蕭玉珠眼睛裡頓時起了銀光,母女三個抱在一起,哭成一團。

    崔家的見吉時快到了,拉開了人勸道,「大喜慶的,掉什麼淚啊,沒得弄花了臉。」

    蕭玉珠心裡酸酸的,抬起頭來,接過臘梅遞過來的帕子,提玉翠楷了楷眼角,整理裙擺。門外一個身影,正是蕭玉涵,趴在門檻上,看著屋內的情形,忽然一頭衝了進來,抱著蕭玉翠哭,仍憑旁人怎麼勸,也不肯鬆開手,把蕭玉翠肩上的喜服哭濕了一塊。還是蕭景土在門外喝住了他,范氏好說歹說才把他拉開來。

    蕭玉珠收了淚,幫玉翠重新整理了妝容,把蕭玉涵哭濕的一小塊地方用巾子擦了擦,因喜服是偏深的大紅色,不是太過明顯。崔家以免節外生枝,趕緊把紅蓋頭往玉翠頭上一蓋,紅蓋頭落下的那一霎那,蕭玉珠眼睛裡頓時又起了銀光。

    還好段光啟來了。

    段光啟立在廊下,臉上紅紅的有些酒意,許是從院子裡過來的時候,被人灌了兩杯,他眼睛亮亮的,發自內心的喜悅,對著西廂房的方向,一臉急切的翹首盼望著,突然臉上忍不住的笑開了。

    蕭玉翠被崔家的扶著出了西廂房,大富看著頂著紅蓋頭的新娘,又看了看旁邊喜慶打扮的段光啟,找不到大姐姐,急得不知道該怎麼好,哭著嚷道,「我的大姐姐呢……我要我的大姐姐……」

    還是謝氏挺著大肚子攔住了他,道,「平日裡嘴甜得很,今兒卻是懨懨的,見了大姐夫也不知道叫人。」大富窩在謝氏懷裡,頗有敵意地瞪著段光啟。

    喜娘笑盈盈地過來唱道,「吉時到,新娘拜別父母。」喜娘和崔家的一左一右扶著蕭玉翠去了正廳。

    蕭老爺子和楊氏坐在八仙桌的正座上,蕭景土和范氏坐在下首左側,四人皆是喜慶的新衣打扮,楊氏從頭到尾都是黑著個臉,不悶不樂的。

    蕭老爺子看著孫女穿著大紅禮服跪拜的模樣,不由悲從中來,說了句古語,「以順為本者,妾婦之道也。」又說了些「三從四德」「孝敬公婆」「綿延子嗣開枝散葉」之類的訓話。

    楊氏則是半閉著眼睛,一副太后附身的樣子,對著蕭玉翠的跪拜點點頭。

    蕭玉翠起身過來拜別蕭景土和范氏。蕭景土心中很不捨,但面上還是沉著臉,雙手緊緊地抓著圈椅上的雕花,青筋爆出。范氏見著自己閨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轉過頭去,用帕子擦了淚,讓蕭景土快些說兩句。末了才轉過頭來。擺了擺手。

    蕭玉翠掉下淚來,哽咽著稱「女兒記住了。」從地上起身,劉氏送她出了正廳,其他的人跟著出來到了院中,喜娘喊道,「時辰到。新娘上轎。」

    蕭玉翠緩緩踏上轎子,隔著紅蓋頭回頭望了一眼,才進轎去。范氏顫巍巍地端了一碗水出來。潑在轎下,喊道,「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剛才拜別的時候,范氏沒有說話,她現今這一喊,更是像把蕭玉翠心裡抽空了一樣,一個人獨坐在花轎中。眼淚大顆大顆地掉下來。

    蕭玉涵要去送嫁,他今年十三歲了,身高已經高出蕭玉珠半個頭了,一身青色緞子,同色的方巾子,加上滿面的書生氣,很有穩重大方的樣子。他拍拍衣裳,收拾心情,朝蕭玉珠點了點頭,跟著上了轎子。

    一陣炮仗聲響起,接著是鑼鼓嗩吶聲,吹得歡天喜地格外響兒,迎親的、送嫁的陸陸續續出了院門。蕭景土一直送到了巷子口,范氏站在堂屋門口,望著遠去的花轎和隊伍,直到看不見影兒,凌冽的寒風吹在人臉上,刮得生疼,她卻渾然不覺。

    「娘,我們進去吧,外頭風大。」蕭玉珠去挽范氏的胳膊。

    范氏才點點頭,回了屋,院裡的宴席還在繼續,她無心張羅,便交給崔家的和老宅裡的去辦。

    因東家有喜,莊子上每個長工能得一壺好酒兩斤肉,瀟湘記歇業一日,只是掌勺師傅和兩個夥計要來幫忙,在院中臨時搭了灶台,張羅喜宴。好些街坊聽說瀟湘記的菜式不錯,慕名前來一品,迎親的隊伍走了,院子裡還是賓客滿座。

    蕭玉珠安頓好母親之後,出來看看,老宅裡的能幹活的眼下就只有劉氏了,劉氏那人總歸是不太放心兒。果然在灶台處見到了劉氏和吉祥如意兩個,三人吃得嘴油油的,蕭玉珠到的時候,劉氏正往吉祥嘴裡塞了一塊燉肉,見了玉珠,又不好意思,只能把一大塊肉往孩子嘴裡塞,把吉祥嗆得不輕。

    蕭玉珠裝著沒看見,詢問了下張師傅桌上的菜都上齊了嗎,酒水夠不夠,見差不多了,叫王三吳七兩個把桌上用剩下的空碟空碗撤下,今日來的孩子們多,免得把碗碟撞到地上碎了。

    何家的坐在離灶台近的位置,蕭玉珠轉身就看到了她,她一身家常的粗布衣裳,不是用普通的便宜料子做得,看衣裳上的痕跡,很可能是收的舊衣洗淨了,再拿來穿的,同兩個閨女的打扮截然一個地上,一個天上。要是見了何秋,會讓人以為是富人家的女兒,看看何家的,又會讓人產生錯覺,她們是窮人家。

    何家的真是用心良苦啊!

    蕭玉珠同她打了招呼,四處看了看沒有見到何秋,難道她沒來?

    「不用找了,那丫頭是想來的,被我鎖在屋裡了,今兒雖然是熱鬧,但人多口雜的,我們家的姑娘不比你們鄉下來的,忌諱這些。」何家的笑笑,又看了看桌上吃剩的菜,覺得有些可惜,「不過要是早知道有這麼多新奇菜式,我定是會放她過來,讓她也嘗嘗。」

    何家的打一巴掌又給個棗吃,蕭玉珠才不吃她這一套。

    只是何秋被她鎖在屋裡頭,覺得可憐,用食盒裝了一樣紅燒肉,一樣香酥雞,還有兩樣小菜,一碟糖果,讓何家的回去的時候帶給何秋,讓她也沾沾喜氣。

    何家的滿心歡喜地收下了,席面還沒吃完就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