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元宵賞燈 文 / 油偶娃娃

    這個新年是在城裡過的第一個新年,相比以往顯得冷清了許多,街上的人很少,做買賣的大多關了門,回家過年去了,只剩下一些買過年玩意等的小商販,多半是些買煙花風箏大紅燈籠之類的。

    店裡散工前,根據立下的規矩,給幾個做工的,每人分了紅,連阿彩都領到了額外的五百個錢,很少笑的她臉上露出了微笑,對著范氏謝了又謝。范氏知道她是單獨搬出來住的,一個人太孤單了,特別是在大節氣下的,邀請她過年的時候上門來坐。

    阿彩還是拒絕了,她的身份是個尷尬的,是被人休了妻了,又沒有生養,大過年的免得帶了晦氣。

    范氏想想便沒有再強求,送了她一塊衣裳料子給她過年做新衣裳用。

    到了元宵節,城裡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綢緞鋪子的曹太太早之前就下了帖子到家裡來,約范氏和酒坊的陳太太去看花燈。三個小的也跟著去看,一路上最興奮的是東西,在人群中亂闖,好幾次,蕭玉涵不見了東西,以為它跟丟了,沒想到不一會兒,東西不知道從哪裡鑽出來,頭上蹭了好些花燈上的紙屑,五顏六色的。

    一輪明月當空照,照著大地恍如白晝,街上張燈結綵,映著各式花燈,看著好不熱鬧。

    姐弟三個跟在大人的後面,在街上遇見了崔雲兩兄妹,崔雲覺得跟著大人逛沒意思,提議要自成一隊,這個想法得到了曹家公子的認同,曹公子和崔雲差不多年紀,也覺得跟著他娘看花燈,也是拘束,遇見自己喜歡的花燈樣子。停下來猜個燈謎的機會都沒有。

    曹太太看著他撅著的嘴,笑了笑,招呼了帶的兩個家丁,讓看著這群皮猴們,她們幾個婦人就先到醉仙樓去了,到時候在那裡會合。

    范氏走之前,對著蕭玉涵囑咐,不准玩得太過。忘了時辰。

    大人們一走。大家齊聲歡呼,崔雲提議到白蓮巷那邊的主街去看看,他聽人說每年那裡的花燈是最好看的。崔素素寸步不離地跟了上去,拉著她哥哥和蕭玉涵直嚷,別往人多的地方鑽,萬一給走丟了。這副模樣像極了管家婆。

    看得蕭玉翠玉珠直笑,也跟了上去,一路上熙熙攘攘。人擠人,只是分明看到蕭玉涵身子一個勁地往旁邊靠,想遠離了崔素素。只是沒想到崔素素立馬又靠了過來,氣得他直能抬頭望天直翻白眼。

    到了白蓮巷,這裡的花燈果然比其他地方的好看,聽崔雲說,這邊的花燈展是城裡的幾個大商賈家辦的。猜中了燈謎不僅能帶走花燈,還能有獎呢,獎勵的話每家各不相同。要是猜不中,又想要花燈,只能出五倍的價錢買。

    果然見有人舉了花燈從人群中出來,很是激動的揚了揚手中的獎品,是一支毛筆,有的人手中拿的是一包點心,甚至讓人發笑的是,有人舉了棵大白菘出來,不用想肯定是從賣菜商家的花燈處出來。

    蕭玉珠見著那毛筆,按捺不住,想去給玉涵贏一支回來。崔雲卻攔著她,「前頭還有更好的呢,咱們石雨縣的第一官家李府,那兒的花燈可是從京城運過來的,和當今聖上看的差不多呢。」

    話還沒說完,便帶著人往東邊走去,曹公子不以為然地嗤了一聲,「鄉巴佬。」惹得崔素素狠狠瞪了他一眼,氣呼呼地拉過蕭玉涵就走。

    看來他是擺脫不了這個厄運,蕭玉涵只能被她胡亂扯著往前去。

    到了李府的地盤,果然人又多了三層,一陣陣歡呼聲從人群中傳出。李府的花燈幾乎沒有重樣的,糊著薄紗或彩紙,上頭繪著各種圖樣,有花鳥圖、美人圖、年年有魚、鯉魚躍龍門、仙女荷花等,還有小孩喜歡的動物圖案,手工很是精緻,透著融融的燈光,更是顯得生動。

    蕭玉翠看重了掛在上頭的一盞六角杏花燈,興奮地拉過玉珠指給她看。

    「姐喜歡嗎?」蕭玉珠問道。

    蕭玉翠點點頭,「我覺得和咱們家杏樹上開的花兒差不多。」牽著玉珠的手從人群中鑽了過去,擠到前頭去看。

    蕭玉珠讓人把杏花燈取下來,一個中年男子把花燈取了下來,笑瞇瞇地說,「小姑娘,要是喜歡這盞花燈,那可得把謎底猜對了,猜對了謎底這花燈就是你的了。」

    燈上的謎語是「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打一日常用物。旁邊圍著的一些人目光吸引過來,猜來猜去猜不出來,好些人沒猜對便走開了,被新的好看的花燈給吸引了過去。蕭玉珠把家裡用得上的傢伙什兒想了一遍,感覺這個東西她用過,想了一會,忽然一笑道,「是桿秤」,她還曾經差點被稱砣砸到腳。

    「姑娘真是聰明。」中年男子遞過杏花燈,又遞了朵堆紗絹花過來,說是額外的獎勵。

    蕭玉珠接過花燈,卻沒有接那絹花,笑指著一旁的一個墨柄,「用絹花換這個墨柄如何?」

    男子把絹花換了墨柄,又笑著說,「姑娘既然讀過書,不妨猜猜這樣謎底,這兩副可是上下聯。」

    蕭玉珠把花燈轉身給了玉翠,轉而又興致勃勃地看燈上的謎語:「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猜了半天,沒猜出來,只能不好意思地饒饒頭,謝過對方的好意,舉步要走。

    「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蕭玉翠怔在原地,喃喃道,也是猜不出來。

    兩人正想要走,卻聽身後傳來一個聲音,「是油燈。」

    蕭玉珠大為震驚,想回頭看看是誰猜出來的,瞥見一個熟悉的笑容,溫文爾雅,明亮無比,連街上的花燈頓時都會黯然失色。

    兩人打了個照面,相互愣了一愣,只見中年男子要行禮,剛要喊「三少……」見著李子墨朝他使了個眼神,立馬把後面的詞吞了回去。

    李子墨淺淺笑著,「不知這謎底對不對?」中年男子才反應過來,取了仙女荷花燈過來。

    李子墨提著燈就走,等蕭玉珠從裡面出來,發現他正在前頭的樹下等著。

    「這麼巧。」

    兩人異口同聲地說出了這句話,蕭玉珠覺得有些沮喪,這謎底她可沒猜出來。

    「你能猜中前一個謎已經很不錯了。」李子墨說罷把荷花燈塞到蕭玉珠手裡。

    「這可是你猜出來的?」蕭玉珠一驚。

    「這裡的花燈都是我精心挑選的,我想要什麼樣子的沒有?玉珠妹妹就收下吧。」李子墨剛說完,蕭玉涵從人群裡竄出來,手裡提著一盞青松燈,見著李子墨,很是得意,揚了揚手裡的燈。

    自從李子墨教過他騎了一回馬,蕭玉涵便對他念念不忘了。

    「玉涵真了不起。」李子墨輕輕地摸著他的發頂。

    蕭玉涵得意洋洋地翹了翹嘴角,李子墨囑咐了他幾句,又說天氣暖和了教他射箭之類的云云,便揮著衣袖往前去了,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蕭玉珠提著花燈愣在原地,蕭玉翠從裡面擠了出去,三個人一人提了一盞燈往前去與崔雲他們匯合。曹公子早早地在橋上等著,見著三人手裡的花燈,冷哼哼一聲,「一群鄉巴佬,連花燈都沒見過。」

    「你說什麼?你膽敢再說一遍,小心我揍你。」蕭玉涵聽了氣呼呼地衝了上去。

    曹公子鼻孔朝天,道,「神氣什麼,瞧你那身板,跟個豆芽菜似的,還敢揍我?」

    蕭玉翠攔下玉涵,拉他到一邊去,又向曹公子道了歉。蕭玉涵知道曹公子家是開綢緞鋪子的,曹太太和范氏又是來往得多,想起平日裡爹娘和姐姐們的教誨,便忍住了,連曹公子後面的幾句不堪入耳的話都裝著沒聽見,扭頭看著橋下面的風景,等著崔雲兩兄妹過來。

    崔雲和崔素素是空手而歸,崔素素一見著蕭玉涵手裡的燈,看得挪不開眼,覺得好看,立馬就張口要討了來。

    好不容易得來的燈,怎麼能輕易送給她?蕭玉涵裝著沒聽見,繼續看風景。崔素素小眼巴巴地看著,眼淚都快下來了,見玉涵不為所動,只好去搬救兵,把她哥哥拉出來。

    崔雲哄她道,「哥哥去猜一盞燈,就是了。

    「你今晚可是猜了好多盞都沒中,我才不想陪你去。」崔素素扁了扁嘴。

    蕭玉珠看了看自己手裡的燈,這是李子墨送的,她也不好這麼快就轉送了人,看了玉翠一眼,蕭玉翠拿起杏花燈,蹲下來遞給崔素素,崔素素這才破涕為笑。

    一行人正準備步行往醉仙樓去尋幾位大人,路邊趕來一輛馬車,因街上走的人多,道路已經變得很擁擠,車伕還是趕著馬車往街上行駛,險些踩到人,引起一陣騷亂。

    有人已經開口罵了起來,「不就是家裡有幾個臭錢,一輛破馬車顯擺個啥,元宵節還趕車上街。」

    馬車上傳來陣陣鶯聲笑語,轎簾掀了一角,很快放了下來。透過路上的燈光,蕭玉珠感覺那人面熟,定睛一看,是周芷靈,更是覺得無語,拉著玉涵崔素素兩個小的往路邊靠,以免誤傷。

    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醉仙樓,幾位夫人正在談論著城裡的一件大事,原來周芷靈的父親要由縣丞升為縣令了,出了正月就要上任。

    怪不得那周芷靈這般囂張,敢在大街上橫著走。(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