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一百三十三章 親定是要退的 文 / 油偶娃娃

    范氏走出房來,見玉珠玉涵正在書房裡說著話,兩人說了些什麼字啊書啊之類的,她也聽不懂,在門外看了一會,便往灶間方向去了。

    蕭玉翠手裡摘著菜,抬頭打量范氏的臉色,小心翼翼地打聽,金山家的事情怎麼樣了,這幾日見玉珠眼睛紅紅的,像是哭過,這丫頭嘴硬,每回問她,都說是被風吹得迷了眼。

    范氏歎了口氣,一起過來擇菜,「這事啊得背著她點,千萬莫驚著她,我想等過些時日再和她說說。她年歲還小,對這些事情還不懂,她心裡頭是沒有金山的,這點娘知道。兩家結親,講究得是雙方滿意,這八字才一撇的親事結不得。娘不想你們受苦,自是要給你們姐妹倆找個好人家,對方是個知冷知熱的,娘才放心。窮點咱不怕,好好幹上幾年,也能過上好日子。」

    說罷搖搖頭,「奇怪……我怎麼和閨女說起這種話來?不過再往前兩年,你也該說親了,這話啊你能聽得懂。」

    蕭玉翠紅著個臉兒,頭也不抬地道,「玉珠打小就是人小鬼大,比別家丫頭聰明得多,這事啊她已經看出些究竟了,其實也沒什麼好瞞的,這樣背地裡偷偷的,她反倒是心思重。」

    「說的也是。」范氏想想,玉翠說的也對,這樣一直瞞下去也不是辦法,還得找個機會跟她說道說道。

    沒過多久,堂屋裡傳來聲響,范氏猜想是蕭景土從大村家回來了,丟下手裡的菜,讓玉翠幫著準備午飯。

    一進了屋,范氏便問怎麼樣。

    蕭景土抓起桌上的碗,咕嚕喝了一大碗水。臉上的表情說不上是喜還是悲,「我問著了,還真有這麼一回事。大村細細回想起來,金山爹在桌上說過這樣的話,說要兩家結為親家,我那會醉了酒犯渾,就應下了。當時,在場的人都以為是喝醉了亂說的胡話。沒當真兒。」

    「那這麼說。這事還是真的?」范氏心裡頭被人潑了瓢冷水,從頭冷到腳。

    蕭景土也是懊悔不已,「是我害了咱家珠兒,我這是糊塗啊!怎能仗著酒勁幹下這種齷齪事!」

    范氏手扶著桌沿,在凳子上坐下,「說這些都晚了。要是那金山是個地道人,這原本是樁好事啊,只可惜那金山是爛泥扶不上牆啊。」范氏已在心裡做著按照鄉例退親的打算了。

    蕭景土又說。他雖是和金山爹有個口頭約定,可這婚貼他是絕對沒有簽的,這一點他是記得清清楚楚。那金山爹更不可能趁著他酒勁,硬逼人簽的帖子。

    范氏不解氣的瞪了他一眼,「簽不簽婚貼,那咱能說得清嗎?咱是有百張口也難開脫啊,這麼多年的糊塗賬。你當初立下了那樣的渾話,少不了別家會轉這個空子。眼下還是想辦法把親退了,大不了多賠點錢財。」

    蕭景土又問,手裡頭還有多少銀錢,攤上金山家這樣不缺錢的人家,恐怕要花上一筆才能平息此事。

    范氏坐上了床,略想了想,說,「今年春上,兩個丫頭養了蠶蟲,賣了繭子換了約五十弔錢。入了夏,家裡做涼粉賣,給鎮上掌櫃每日送上兩桶,自家再挑了擔賣,每日能掙上二百來個錢,一個月下來是六弔錢,光靠賣涼粉,幾個月下來也有三十弔錢的進項。再加上窯裡,燒一窯除去師傅們的工錢柴火錢,雜七雜八的,也能掙個近五弔錢,今年一年是燒了十多窯,就是近九十弔錢,這是個大頭,這裡頭還包了玉珠丫頭搗鼓的那些花瓶碗碟之類的。賣野菊花是七八弔錢,該旁的小項我就記不清了。去年一年,攏共得了一百八十多弔錢兒。刨去老宅裡老三家的大富洗三兒,置辦酒席,咱家出的大頭三弔錢。蕭大姑夫家公公病了,來借了三十弔錢看病用。丁香成親出了五弔錢,後來見不夠還往裡貼了五弔錢。玉陶坊的房屋整修花了十五弔錢,還有龍窯維護,每家出了三弔錢,再加上玉涵上學的束脩費,還有家裡的吃穿用度,餘下不到一百吊大錢兒。」

    蕭景土聽著,心頭慢慢打算著。

    范氏接著說,「至於前些年掙的,咱起了房子,又種了一兩畝桑田,再加上老宅裡老二老三取親生子,花得個七七八八,剩下的也不多了,還有五十多弔錢,加起來就是一百五十弔錢兒。」

    蕭景土悶頭悶了一會,算盤著,「這親是要退了的,這錢上咱得心裡頭有數,只要能把親退了,多花點咱也認了。」

    范氏點頭說行,「就按照老規矩辦,錢多壞不了事兒,只要金山家能鬆口。反正再往前咱也能掙,我原本還想留著給玉翠壓箱底用,想想她還得等上兩年,往後頭再說。玉珠就更得等了,玉涵更是沒影的事。只有這件煩心事一過,咱也能把錢財掙回來,小日子過得順順溜溜的。」

    第二日一大早,蕭玉珠起床時,蕭玉翠也醒了,蕭玉涵起來得更早,已經在書房裡小聲念著書,朗朗的讀書聲,給冬日的早晨增添了幾分生機。

    蕭玉翠怕他凍著,急忙去灶間燒火,生火盆子去了。

    蕭玉珠往頭上簡單地挽了雙鬟,下邊耳鬢一路下的頭髮辮了辮子,其餘的則是散開來披在肩上,也好暖和暖和。收拾得乾淨利索,出了房門,一看外頭又是落了厚厚的一層雪,八成是昨晚無聲無息下的。

    尋了鏟子把院子裡的雪鏟到一邊去,堆成幾堆,從籬笆門到堂屋門口鏟出條路來,出門也方便,以免路滑摔了跤。

    范氏心裡惦記著退親的事,早上吃過幾個加了青菜煮的大米糍粑,喝了一碗熱乎乎的包谷粥,便走了,去尋河對面段家村的媒婆花婆子。

    兩姐妹盤腿坐在床上,用被子蓋著腿兒,做著針線活。蕭玉翠拿了一副繡花帕子在繡,蕭玉珠則是拿了麻線,在一旁做著棉鞋。家裡每人都做了一雙新棉鞋,只是蕭玉涵好動,穿著棉鞋在雪地裡踩上兩回,鞋就濕了,她得給他多做一雙換著穿。

    中間,喜子娘來過一趟,看情形是來找范氏敘話的,見人不在家,在西廂房門口探了探頭,特意看了兩眼玉珠,還是沒進來就走了。

    范氏回來的時候,臉色明快,之前的陰霾少了許多,見兩個閨女在屋裡安靜地做著針線,便也放心。在門外來回走了幾圈,想了又想,覺得還是把這事早些和玉珠說說,叫著她進了東廂房。

    「娘何時回來的?」蕭玉珠跟在後面,問。

    「剛回來不久,」范氏見她神色如常,臉色淡淡的,像沒發生什麼事一般,沒半點情緒波動,心裡大大地鬆了口氣。和玉珠說了幾句閒話,便把話頭扯到了和金山家這門親事上,「我知道你心裡頭沒有那金山,這事啊爹娘替你做主。」又把這幾日來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說給她聽。

    蕭玉珠原本以為自家早和金山家簽定了婚貼,金山家拿了自家的短,再加上金山一直對自家懷恨在心,才會拿了此事大做文章,只是沒想到婚貼這事還這麼曲折。可是……這婚貼怎麼獨獨只有金山家那一份?

    蕭玉珠聽著,囁囁了兩句,剩下的便是一臉的平靜,平靜得讓人心中沒底。

    范氏摸不透她是如何想的,拍了她腦袋一下,「珠兒心中是如何想的,先與娘說說,娘好心裡頭有個數。」

    蕭玉珠腦子裡快速活動著,一頓不頓說出自己的想法,「親定是要退了的!」

    范氏面露出喜色,「珠兒能這般想,娘就放心了,只是你年歲小,這事啊娘一直瞞著你,怕你心裡頭添堵,聽見那些個閒言閒語,怕對你不好。這事啊也是你爹早些年幹下的糊塗事,才會害了你。」

    蕭玉珠一雙清盈盈的大眼睛看過來,抿嘴道,「這也怨不得爹,這親我們就退了吧,不再與他們糾纏了!」

    范氏伸手柔柔地摸著蕭玉珠的腦袋,只是一想到那金山家,心氣又提了上來,冷哼了一聲,「這親事我們要退,可也不容金山家如此作踐咱家閨女。你受的委屈,娘遲早要替你討回來!」

    蕭玉珠攔著她,「這事咱家理虧在先,那金山家不是什麼好人家,著實可惡。可是……萬不可在退親這事上逞能,要是惹怒了他家,硬咬著不放,反撲過來這親不退了,那可事大,咱們現今寧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二丫頭向來是個有主意的,沒想到在這事上,看得比誰都清楚,還是讓范氏感到詫異。

    蕭玉珠見她娘剎那間疑惑的神情,很快讓自己恢復常態,盡量用符合自己年齡身份的語氣,說,「珠兒還小,想多陪在爹娘身邊,好好孝敬你們,我還要掙好多好多的錢,讓爹娘享福呢。」

    范氏一把把她摟進懷裡,歎道,「珠兒考慮得是啊,什麼都比不上自家閨女的終身大事重要,這口惡氣,娘能忍則是忍了,也不與金山家再起爭執,以免倒頭來誤了大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