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國姝

正文 第二十章 竹筒 文 / 弄雪天子

    國姝許薇姝也不知道,老是把那個孩忘了,還是不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多問。

    一行人護送老君回了微草堂,那是她老人家以前住慣了的地處。

    老舟車勞頓,在場的人都有眼力的很,不曾多呆,紛紛把孝敬的禮物,取出來交給王嬤嬤。

    小輩們的孝敬,都不是昂貴的東西,心意而已,阿蠻獻了一個自己做的荷包,湖藍色的底兒,繡了半片洞簫山的梅林,繡工可是相當說得過去。

    其他人好些個送了自己抄寫的經書的,自己做的衣服鞋帽,等到輪到許薇姝。

    她把剛才出門的時候忘了擱下,烤好不久,保溫不錯,還熱氣騰騰,正打算吃的竹筒飯,給了王嬤嬤。

    眾人:o(╯□╰)o!!

    送竹筒算個什麼意思?

    許薇姝也無奈,她哪裡知道今天老君回府?又沒人會專門通知她,更忘了還要送禮的事,到底不是土生土長本地人,又一個人生活了幾十年,對這類應酬往來,的確生疏。

    老君道乏,回了屋,側歪在榻上,讓王嬤嬤給她把晚輩的禮物拿出來一樣樣看。

    「不錯,阿蠻這小丫頭有心,竹哥兒也是好孩,明個兒你把我藏的那兩套筆墨紙硯,給他們送過去。」

    王嬤嬤笑著應下:「可不是,瞧瞧這梅林跟真的似的,老奴都能聞見香味,蠻娘這手針線,實在是不得了。」

    老是個好相處的,一向看重小輩的心意,她伺候了這麼多年,也會說話,把那些孩們的禮物一一道來,簡單的東西,他也能說得好似人家費了大心思。

    老君也跟著樂呵。

    然後,王嬤嬤就翻到許薇姝的禮物——呃,一個小竹筒,登時就愣住,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奉承話。

    老君的眼神瞄過來,怔了怔,先是坐直了身,沒多時,眼睛居然氤氳起來。

    半晌,她老人家從王嬤嬤手中把東西接過,摸了摸還溫乎,就忍不住拿了床頭的裁紙刀,輕輕刮去黑皮,敲了一陣竹筒,終於打開。

    王嬤嬤一臉驚恐地看著自家主的動作,連攔都不敢攔:「主,這是飯?」

    老君陶醉地深吸了口氣,大笑:「就是這個滋味,真香啊……你不懂,你不懂!」她都有幾十年沒有吃過這竹筒飯了,當年她的良人還在的時候,做的最多的,就是帶著她偷偷摸摸,半夜去做竹筒飯吃。

    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她一個人從來沒想過去吃一頓自己心心唸唸的食物,這會兒聞見,卻覺得肚裡的饞蟲翻湧,大鬧天宮。

    …………

    外面可沒人知道老君不光不曾休息,還美滋滋地享用起了『美食』。

    「好了,都散了吧,別吵到老君休息。」

    肖氏似笑非笑地看了許薇姝一眼,帶頭兒領著一眾小輩轉身離去。

    許薇姝沒多言,逕直回秋爽齋,就是臨出門,有點兒心疼她的竹筒飯。

    當初做的時候,一共砍竹做了八筒兒,結果不知怎麼回事兒,竟然丟了一半,只剩下四個,現在估計不怎麼夠吃。

    許薇姝實在搞不明白,國公府裡一群捧高踩低的下人,怎麼會對幾個竹筒感興趣?

    要是真的只是要搗亂,也該都給偷走才是!

    寶琴都氣得跳腳,咬牙切齒,從晌午一直為此嘀嘀咕咕嘀咕到現在。

    那位淪落成『小偷』,號稱能止小兒夜啼的,前羌國大將軍袁琦,也委屈的快抹眼淚,戳在暮春堂的二樓,臉上表情一變再變,手裡抓的『春水綠波』一片片落下來。

    薛娘趕緊搶出來挪走,心疼的把自家牡丹花讓小丫頭捧著,才笑道:「阿琦,咱們公爺今兒不但吃了兩筒半米飯,這會兒還睡下了,看樣胃口很好,頭疼失眠的毛病也沒犯。」

    袁琦聞言,扒開門縫,向內室裡瞧了一眼,果然看方容躺在床上,呼吸平穩,頓時鬆了口氣,總算收起哀怨的表情,幽幽長歎,聲音卻很低:「總算不枉我做一回賊!偷的還是人家小姑娘的口糧。」

    此事要是傳揚出去……他還不得讓家裡那幾個小兔崽給笑話死!

    薛娘嘴角抽了抽,也低聲道:「難道你就沒想到,你應該給人家留下錢?」

    袁琦:「…………」

    薛娘輕笑起來,走過去耳語:「阿琦啊阿琦,我記得你這些年攢下的銀錢也不在少數,手裡頭藏的金銀珠寶,買半個城下來都夠了,要不要這麼吝嗇?」

    袁琦咬牙:哼!

    一轉身,抓起自己的錢袋,從窗戶裡跳了出去。

    薛娘撲到窗口,小聲招呼:「仔細些,你要壞了我後半輩的飯碗,老娘跟你沒完!」

    許家那小娘,是至今為止,薛娘最看好的一個,還真琢磨過,就在她身邊養老,雖說這會兒尚沒有定,也得開始維護自家未來主人的聲譽了。

    袁琦沒回話,薛娘搖了搖頭,交代暮春堂的店小二封了二樓,以免人們驚動方容,再讓他失去這難得小憩的機會。

    在國公府到底不方面,而且ri食兩餐,到晚上就沒得吃。

    許薇姝又丟了自己的宵夜,按說只能湊合一下,可她上輩做歸墟的九微仙時,別的不說,在吃食上是絕無人敢委

    屈她,哪怕別的仙都不食人間煙火,她吃的到是尋常五穀雜糧做成的,尋常姓家餐桌上,最常見的菜色,也無人會在她面前嚼舌,說她上不了檯面。

    怎麼也不能讓小娘受委屈,莊上的下人們,和許薇姝處了年,對她的xing還是把握的很準。

    連夜,莊裡的吳媽媽,趙師傅,素絹,並幾個粗使婆就趕到國公府,加起來有七個人,人數比較少,看門的也就沒敢攔著,其實,還得說今兒老君回府,肖氏總要在婆婆面前展露下自己的慈和體貼。

    趙師傅過來,車上還裝了一鍋湯,地下的柴火不滅,進了秋爽齋,就給小娘下了一大鍋面。

    說起這湯底,火候重要,一旦要是離火,再怎麼彌補,它的味都不正,趙師傅帶來的,就是他親自熬,用的是小娘自洞簫山上收集的雪水,下了面,面裡頭都是牛骨頭的香味,一入口,堪稱人間美味。國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