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愛情的四隻爪子

正文 第十九章 是不是你不懂我 文 / 石三海棠

    晚飯在山腳下一個農家菜館裡,有很大的院落,院子裡架滿了高高的葡萄架,下面擺了很多張桌椅,還沒到葡萄成熟的季節,青色的微紅的葡萄掛滿了枝頭,害羞地躲在葉子後面,散發出青澀的芬芳。

    黃昏的太陽執著而嬌艷,它變成通紅的巨大的圓,光芒遙遠地照射在院子中,山腳下的神農架仍是霧靄茫茫,此刻小院裡升火做飯,炊煙裊裊,和霧氣纏繞在一起,被紅彤彤的餘暉照耀成透明的淡紅色,伍班和沈渝坐在葡萄架下,晚風悠悠地吹來,幾隻大公雞驕傲地在他們腳邊踱著步,拴在柵欄邊上的柴狗固執地對每一個經過的人們吠叫,柵欄上面爬滿了籐蔓,籐蔓上開滿了不知名的美麗花兒,青山張開了臂膀把他們環抱在懷中,空氣中灑滿了懶洋洋的味道,在這樣的氛圍下,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願想,只是呆呆地坐著,放空腦袋,再讓它被神農架的悠然自得給填滿。

    上菜了,黃黑的臘肉炒青綠的大蒜,白色攙雜著綠色的青菜碎末的懶豆腐,酥黃的油炸小鹹魚,漂著黃油的巖耳燉土雞,嬌嫩雪白的泡菜,還有各種綠色的野菜,天蔥,野韭菜,香蒿,嫩綠深綠鮮綠,滿滿當當擺了一大桌。不僅是神農架的山水是彩色的,神農架的食物也是彩色的,斜陽已疲,店家點燃了掛在院內的燈籠,橘色的燈光在紅彤彤的燈籠裡發出溫暖的光,將小院裡遊玩了一天的人們身上的疲憊輕輕地拂去。

    導遊給每個人都倒滿了包谷酒,他自己也端起了碗:「嗨,朋友們,團友們,今天是我們在神農架度過的最後一個晚上,明天過後,本來相識的人還要繼續向前走,而因為這次旅行而結識的人就要各奔西東,我們大家為這來之不易的緣分乾一杯吧!」

    導遊小伙子的話很有感染力,大家紛紛舉起酒杯,一飲而盡,伍班也仰頭喝下,沈渝剛把碗端起湊近鼻子,包谷酒清冽原始而直接的味道,讓她差點打了個噴嚏,她淺淺的抿了一口,包谷酒裡的蜂蜜散發著齁人的甜蜜的滋味,以及強烈的糧食酒的力量,沈渝很痛苦地嚥下,她習慣紅酒的果香和酸澀,習慣香檳的寡淡和苦楚,習慣高檔白酒的醇香以及滑落至胃中產生的燒灼感,唯獨不喜歡包谷酒簡單而奔放的氣味。

    她的舉動立刻被坐在她身邊的導遊看見,他誇張地抓住沈渝的手腕,大聲地叫道:「嗨,沈小姐沒喝完哦,第一杯酒必須要幹掉,瞧瞧,除了18歲以下的,每個人都幹掉了啊!」

    導遊小伙子因為喝下滿滿一碗的包谷酒,臉色迅速地紅了起來,偶爾冒出的一顆兩顆的青春痘也因為酒精的作用變得通紅。

    沈渝掙開他的手,神情立刻有了不悅,她放下碗,自顧自地吃了一口菜,不理他,導遊小伙子鍥而不捨地繼續跟沈渝嘮叨:「沈小姐,秉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你還是要把它喝完哦!」

    沈渝側過頭,臉上帶著笑容,伍班看得出,這個笑容,已經相當不耐煩:「公平公正,你是法律嗎?」

    伍班及時地打了圓場,因為桌上的氣氛已經有些小小的變化:「沈渝不太能喝這種酒,我幫她喝掉吧!」

    沈渝把伍班的手按了下去,導遊小伙子也看出沈渝的神色,他識相地住了嘴。這只是個小插曲,沒有影響到桌上其他人高漲的情緒,晚餐在紅色的燈光和溫柔的山風中熱烈地進行著,包谷酒染色了他們的面龐,這一刻所有人都是幸福的,偶爾的微醺,偶爾的放縱,會給人帶來短暫的幸福,雖然酒醒之後,令人煩惱的事情依然沒有解決,但是至少幸福過。

    菜過三巡,導遊小伙提議做個遊戲:「擊鼓傳花怎麼樣?拿到花的人表演一個節目或者答應在座的任何一位的一個請求,如何?」

    他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團友中有人從廚房借來了一個臉盆,倒扣過來,拿了兩根筷子當作鼓槌,擊鼓傳花的遊戲就開始了。

    也許第一次和這麼多人一起做遊戲,沈渝顯得很不適應,她低著頭聽著鼓槌聲咚咚咚地響起,突然又啞然而止,她旁邊的導遊小伙速度極快地把花球扔到了她的手上,然後像贏了一場偉大的比賽一樣伸著雙臂大呼:「哦,沈小姐要表演節目還是答應一個要求呢?」

    沈渝把花球丟回導遊的懷裡:「明明是鼓停了你才扔到我身上的,不算!」

    「反正現在是在你的手上的!」

    「玩遊戲不遵循遊戲規則嗎?那還玩什麼遊戲?」

    沈渝板起來的面孔,小伙子求助地看了伍班一眼,歎了口氣:「再來再來!」

    鼓聲又再響起,大家洋溢著笑臉,隨著有節奏的鼓聲,花球準確無誤地丟進了沈渝的懷中,不知為什麼,全桌的人都在歡呼,導遊小伙子格外開心,站起來手舞足蹈。「沈小姐,這下遵循遊戲規則了吧!」

    沈渝只得站起身,滿桌人都笑瞇瞇地看著她。

    「表演節目還是有求必應?選擇一個!」

    低下頭看坐在身邊的伍班,他饒有興致地望著沈渝,滿眼的鼓勵。

    「表演節目吧!」沈渝沉吟了一下,扭捏也不是她的態度:「我朗誦一首詩吧!」

    她朗誦的是一首泰戈爾《飛鳥集》裡的一段,聲音緩慢而憂傷,和小院裡熱烈的氣氛很不搭,剛念了幾句,有位大姐就小聲嘀咕:「聽不懂啊,要不就別表演節目了!」

    團友們立刻隨聲附和,沈渝的朗誦被打斷了,她驚異地看著眾人,不解且不滿。

    「沈小姐,曲高和寡啊,要不我們就來有求必應吧!」導遊小伙跟沈渝說。

    氣氛有點古怪,又說不出哪裡古怪,沈渝覺得這個遊戲開始地就有點牽強,「反正我表演過了。」她說著就要坐下,被小伙子拉住了:「那就再表演一個,如果大家還是不滿意,就要有求必應了!」

    看著滿桌人都期待的表情,沈渝覺得今晚大家對她的關注度特別高,想了想,她重新站起來:「那我把剛才的詩念完吧!」

    滿桌都是不滿意的聲音,沈渝的臉微微有些發紅,這時,伍班站起身來,握著沈渝的手說:「我來替她表演一個如何?」

    伍班開始唱一首歌,他很少在沈渝面前唱歌,聲音低沉而悠揚,很好聽,也許是大家都喝了不少酒,開始起哄,把伍班的歌聲也弄得斷斷續續的。

    導遊小伙去拔了紅燈籠的插頭,某個大哥從籬笆上摘了一朵喇叭花插在伍班的鬢角,院內幽暗曖昧,不知誰在嚷嚷,讓伍班「跪下去!」

    伍班真的握著沈渝的一隻手,就要彎腿跪了下去,就在他正要跪的時候,沈渝拉住他,表情嚴肅:「別演了,沒人在聽知道嗎?」

    團友們還在拍手起哄,沈渝卻莫名其妙,一臉的戒備,她兩隻手緊緊拉住伍班,她不懂為何今天晚上的伍班也不同往日的冷靜,被他們弄得像個白癡一樣,竟跟著他們一起瘋,這個時候,她沒有注意到,旁邊的桌上已經燃起了燭火,燭光搖曳中,沈渝只需抿嘴一笑,伍班就能彎曲下他的膝蓋,接下來的事情就會不同。

    然而,這個時候,沈渝根本沒有想到這些,她看不明白這些興奮的臉,在她眼裡變成的刁難和不尊重。

    「不玩了,走吧!」沈渝拉著伍班要往小院外面走,導遊攔住她:「沈小姐,節目還沒演完呢!」

    此時的沈渝已經完全生氣了,伍班居然也拽不動,桌上的氣氛由熱烈變得有些尷尬,遊戲也好像繼續不下去了,前一秒還是溫馨,這一秒已變的難堪,能不能說沈渝不解風情,攪亂這一切。團友中的大姐出來勸解,導遊小伙也一臉錯愕,沈渝的突然生氣令他們始料不及,沈渝臉色鐵青難看,她覺得不被受重視並且受到了侮辱,而且伍班還在乖乖地承受,和他僵持了一下,沈渝甩手離開了小院。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也許大家都沒有想到,團友們不知道說些什麼好,他們走過伍班的身邊,拍拍他的肩膀,然後都走出了院子。

    花球孤零零地躺在了地上,院子裡只剩下伍班和導遊,半晌,導遊小伙子才輕聲地伍班說:「真是不好意思,這個事情我沒處理好,給你搞砸了。」他撿起地上的花球遞給伍班,花球上已經沾滿了泥土,伍班向他勉強地笑笑,搖搖頭。

    導遊也走出了院子,原本熱鬧的小院就只有伍班一個人,他坐在椅子上,拆開了花球,裡面靜靜的躺著那天一直沒送出去的鑽石戒指。沒有人會調侃他們,伍班和團友們計劃好今晚的一切,他想向沈渝求婚,卻被不明所以的沈渝攪黃了。

    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過程,只要沈渝讓伍班跪了下去,只要她讓事情往下發展一步,花球就會遞到她的手裡,藏在花球裡的戒指就能解答沈渝一晚的疑惑,只是求婚,只是求婚而已,可能沈渝是第一個攪黃自己求婚現場的女人吧。

    這幾天他和沈渝形影不離朝夕相處,但是他們卻一直在錯過,伍班不知道這件事情該如何解釋,是說天意弄人,還是沈渝的個性太過認真和敏感,如果她裝裝糊塗,隨遇而安,這枚戒指現在是不是已經戴到了她的手上,幸福是不是已經被她握在了手中?

    是不是串通好的有什麼重要?是不是針對她又有什麼重要?這真的比把場面弄得尷尬而不可收拾更重要嗎?今天是呆在神農架的最後一天,不論是宛若仙境的神農頂上,還是愜意溫馨的農家小院,不論是情深綣綣的二人世界,還是熱鬧無比的團友聚餐,伍班都沒能把這顆戒指送出去,明天就要回北京,就像從仙境重回人間一樣,伍班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做的事情,也不可能再做。

    是不是要跟沈渝回房間,直接把這枚戒指擺到她的面前,跟她說,結婚吧!可惜,伍班突然沒了興致,他的心被打擾了太多次,衝動和熱忱已經消失了,他不知道沈渝知道這件事情的原委之後會不會後悔,他只知道,他們兩個,看似擁有了彼此十年,其實不知道彼此錯過了多少。

    店家收拾完了碗筷,柴狗趴在地上啃著客人們剩下的骨頭,紅燈籠也拔了插頭,不再明亮,只有掛在葡萄架上的一個小小的昏黃的燈泡在努力亮著,伍班只覺得全身無力意興闌珊,他望著天空,繁星點點,夜空似黑色的幕布罩住了太陽,繁星像被撕裂的幕布中閃爍露出的點點陽光。

    夜空很靜,很孤單,如果能綻放出滿天的煙火,那將是令人雀躍的一夜,至少是讓張小好雀躍,這個時候,伍班又不受控制地想起了那個女孩子,想像她就在他的面前,對著天空驚呼著,跳躍著,讓這片天空,讓這片土地,讓纏繞在籬笆上的喇叭花,葡萄架上的葡萄串,重新活過來,恢復白天的生命力,恢復對明天的期待,恢復對今天的讚許,恢復對未來的嚮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