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神州浩劫錄

正文 第六章 天門 文 / 冷月十一光

    躲在暗處的兩個人影,一前一後。

    「這是成功還是失敗?」後面的那個人影對前面的說。

    「成功還是失敗?」前面的人影像是給後面的那個人回答,而像是對自己說,「我想應該可以行動了!」

    「任重而道遠啊。」後面一聲歎息。

    「如果不做的話,我們永遠只能這樣。不,不只是我們永遠這樣,是我們整個聖教,恐怕永世都不能翻身。為了光復聖教,我責無旁貸。」

    「今天的結果我看在眼裡,一切我都很明白。鬼皇大人儘管去做,我一定鼎力相助,共創千年大業。」

    「好,好。有血王王相助,大業怎能不成。」前面的人影內心一定非常激動,但是卻絲毫沒有表現在臉上。「從今天開始,就是我光復聖教的第一日。」

    重重密林之中,有著無數的村莊。每當夜晚來臨,山風徐徐吹來,各個大大小小的村莊都是一樣,總會有大大小小的一群人聚集的村口或者大戶之家,講著山精鬼怪或者神話傳說、奇人異事。小孩兒記不住私塾先生教的詩書,但是聽這些故事卻是格外的認真。

    天下太平百年有餘,人們總是不忘正道仙人的豐功偉績,甚至編成評書,日夜不停的輪番講述。走遍神州也沒有多少個人記得前一段時間,炎火九鳳的異常長鳴。

    每每仔細聽聽街頭巷尾,總能聽到這樣一段故事。

    「傳說正邪百年之前,大戰於天門之山。邪魔敗退,那真是被打的落花流水,死傷無數。而且之後數日,極火宮赤楓山頭,降下炎火九鳳,歡鳴不已,無數人皆言這預示著天下太平·······」

    倘若被正道弟子聽到這些,他們自然是意氣風發、豪情萬丈,好像見到邪教之徒,立馬就能將他們盡數伏誅一樣。但如果被邪教弟子聽到,他們恐怕是要嗤之以鼻了,當年的真相,恐怕是無人知曉······

    中州——位於神州之中,呃天下咽喉,地理位置絕佳而重要。中州之南,天界山脈縱橫八百餘里,峰巒起伏,高聳入雲,傳說直達天界,因此天界山主峰被稱為天界山。抬頭相望,只見雲霧繚繞,不識山中真容。天界之峰山林密佈,飛瀑橫生,奇石突兀,珍禽異獸,數不勝數。景色更是絕佳異常,歷來被百姓稱之為聖峰。

    而真正被百姓稱道的卻是,天界山上的修真門派——天門。

    天門創派起於何時,後輩子孫不究細查,恐怕已經不太清楚。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大概距今已有近三千年了。正邪大戰,天傾地絕。種種神通未給天下百姓造來福祉,卻幾乎陷天下百姓於滅亡。

    有一先賢後裔目睹天下瘡痍,心中憂鬱,幾近自絕,但感天下蒼生不知何時又將遭魔人造次。於是找尋先賢大神遺跡,收集各種奪天地造化之法,窮盡半生,終有所獲。

    一日行至中州之南,眼見此處高聳入雲,又靈氣不凡,實乃鍾靈毓秀之福地,於是心中感慨,自己已將垂垂老矣,但是所得之法卻未有傳承。

    便下決定,在此處開宗立派。因峰之頂終日雲霧繚繞,好似直達天界,因此先賢便將此峰命名天界,並在山門刻下「天門」二字,自稱天門派——天上仙人。

    天上仙人將所得之法加以整理,著書成冊。因其有奪天地造化之威、神鬼莫測之密,又寄托著自己追尋大道的理解與感悟,於是天上仙人將其命名曰《天地玄經》。共分四個境界——天境,地境,玄境與黃境。天境自然便是這《天地玄經》的至高之境,三千年來不知有寥寥幾分曾達到過那傳說中的境界。

    因大地歷經劫難,天下百姓聊聊無幾,多數之人正值重建家園,休養生息之際。為了必免動搖天下之根本,天上仙人將畢生所學僅僅傳於五人,以期自己之願能夠寄托,天下邪魔能被遏制,百姓能夠安居樂業,永不受天災**之苦。

    又過百年,天下人口漸已繁茂,天門五子感天門寥落,恐怕不能照及天下百姓。為使先師宏願不在自己這代人手中斷送,也為更將先師發揚光大,於是五位弟子廣收門徒,各傳弟子近百人之多。由於各個弟子資質不同,良莠有差,悟性有別,所以各個弟子感悟也是分門別類,五花八門,但其中卻是不乏驚艷絕倫之士。

    後來,天下漸漸安定,歷經多時沒有邪魔災禍。漸漸又有新人參悟長生之術。因常規法門無效,於是就有了邪人看向了幽冥鬼道,食骨煉血等至邪之術。但是未及成功,卻遭正道火或追殺或驅逐。

    然而最難控制的終是人心,有部分驅逐之人,手握部分《天地玄經》,又加上天下頻頻出世天上仙人未曾得到的異術,於是修道之術遍地叢生。在這其中,邪教誕生較早,漸漸與天門分庭抗禮,後來神女劍宗與極火宮相聚千里異世而出,卻也都實力不凡,並且使得正道實力大增。再往後,從極西之地而來的佛者,創立靈光寺,更使得正道牢牢把持天下。但是歷經千年邪教雖然四分五裂,日見勢微,但卻總能生生不息。更在百年之前舉力進攻天門,表現出來的實力更是驚世駭俗。好在天門數千年基業,並未被邪教妖人得成陰謀。

    不知是因為千年太久,還是因為正道在人們心中無所不能,又或是正道每次都能力挽狂瀾。在尋常人心中,災難一旦過後,就會漸漸忘卻了危機的存在。更有甚的是········

    天高雲淡,秋高氣爽,無數人們沉浸在收穫之中,洋溢著滿滿幸福的臉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