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三回 謀天下用人不疑 水連天全力抗災1 文 / 任我*飛揚

    第一節

    得羅艾辭出之後,大宋君臣接著討論此次戰事的準備和安排。

    素來不喜歡臨時抱佛腳的天子趙惇,早在之前調整邊軍之時,就已經藉機向西面邊境傾斜。在傾天網第一次報來回鶻內附的消息後,天子已經下旨開始正式實行西進戰略,原由皇室親領的」龍成」近衛禁軍也已經分批西進,以辛棄疾的弟子——樞密院從四品都虞侯常藝林為首的謀士團,正在負責指揮禁軍的西征,戰爭的初期準備已經接近完成。

    唯一麻煩的是,大宋之前不允許親王參政,皇室中無人可以領軍出征。雖然皇帝本人是文武雙全,可總不能一出動禁軍,就得皇帝親征吧?何況,正在國內的局勢還離不開趙惇坐陣,要不,喜動不喜靜的他早借口出征跑出去了。

    沒了辦法的天子趙惇只得任命自己的大舅——元帥府上將軍岳雲為龍成軍主帥、二舅禁軍大將軍岳雷為副,準備讓他們去指揮已經西進的」龍成」近衛禁軍。在皇帝的眼中,岳家人的忠誠不用懷疑,也有殺場征戰的經驗,而且岳雲熟悉禁軍,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是大宋西進戰略的第一步,為了保證此戰的勝利,天子還派出了自己最信任的妹夫任欣德,以兵部軍法司正四品副都監身份擔任西征軍法官,執掌軍法。

    對於一些知道戰事準備的臣子所擔心的岳家勢力過大,會影響朝中的穩定的意見,天子趙惇根本懶得理會。

    按古之權術,要想做好一個皇帝,就得平衡所有人的利益和權力,決不可讓一方獨大,否則勢必會造成一個國家的波動,乃至引發動亂。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大宋自建立以來,就有祖傳的平衡之術,壓制武將就是其中之一。而為了便於控制朝廷政務,皇帝還會故意任用不同政見的宰相,讓臣子們互相鬥,甚至如高宗一樣挑撥臣子們的關係。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證皇帝對國家的絕對控制。

    這些權術趙惇並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沒學過,身為皇子、乃至主持政務的皇太子,司馬光的《資之通鑒》是必讀教材,早就背的滾瓜爛熟的了。

    可在趙惇眼裡,大宋的歷代君主為了便於控制朝廷,就故意製造政爭、內鬥,不是在犯傻就是在發瘋!

    大宋如今雖然開始振興,但還是面臨著不少問題,需要的是大家群策群力,而不是勾心鬥角、互相拆台!至於一派勢力過大,最後威脅皇權的問題,趙惇認為根本不是所謂的」平橫」之術能夠解決的。

    之前的大宋朝廷倒是徹底執行了這些權術,可結果除了製造了內爭,還有什麼好結果?皇帝不還是被士林架空,連高宗趙構也不得安心。

    所以,趙惇根本不打算採用祖宗們慣於使用的分權之術,當然平衡之術也不是全部放棄,那樣國家也會陷入動盪。他的方法,是建立監察台和朝中已經有的監督系統相互制橫,而外部的傾天網又和朝廷相互制橫,軍方又與文官相互制橫。這樣,把權力分解成多個層次,以不同的權力、義務配製,以及職務上的相互監督來搭建一個穩固的框架。既保證了朝廷的運行,又不至於出現無謂的爭鬥,以全力完成復興大業。

    對於岳家的忠誠,天子趙惇從無懷疑,當然不會因為權力分配而故意剝奪岳雲的領兵之權。在趙惇的眼中,既然要打仗,那就應該派出自己最有把握獲勝的配置。

    看到天子對岳家過於信任,不少臣子又在擔心了!有了之前韓節之事,已經有臣子對功勳之家子弟的行為多有不滿,如今天子這樣信重岳氏,在大家的認識中,根本是認定了難保不再惹出事來。

    現在,岳王岳飛雖然因年老不再擔任臨安武校的學正,但之前的臨安武校學員都算是他的學生,這可是幾千名中級將領,幾乎佔到了大宋各級將領的三分之一。這還不包括那些臨時接受武校培訓的將領,他們也算是岳飛的弟子吧?!這要再加上,岳飛的弟子佔到了所有大宋將領中的一半還多!

    岳雲這些年來一直是禁軍的統帥,雖然只負責訓練,實權由當時的樞密院掌握,但他對禁軍的影響力之大,無人能比。再加上岳雷也是文武雙全,在出征前已經是道一級的地方長官,也是封疆大吏。

    何況,岳家人丁興旺,岳飛兄弟五人現在已經有了十七名子女,遠比皇室後代多的多。還不用說岳義康兄弟與天子情同手足,雖然不在朝中作官,卻對朝廷有著隱形的影響力。

    在不少臣子眼中,過於興旺發達的岳氏已經構成了對皇權的威脅,就算他們自己不想反,萬一再來一次黃袍加身,必然會造成天下大亂!

    接到如雪片一般的奏章,不要說是天子趙惇,就是因懷孕而呆在宮裡休養的皇后馬憶靈聽了也十分的好笑:不管人家有沒有謀反之心,先加上個」或許」,你本領再大,也只好從此雪藏!有大才而不用,等著被外敵欺負,這還真是大宋一貫會出的笑話。

    雖然覺得厭煩,但天子覺得,如果不予理睬,將來這種情況會不斷的發生,也會導致文武兩方心存疑忌,不能同心同德的為朝廷效力,會影響到下一步的舉措。再說,此次文官們的進諫,也是由於韓節一案,已經造成不少臣子對功勳之家的子弟過於驕橫而不滿,倒也並不是故意與武將作對,只不過是出於一直以來的執政習慣,是在為朝廷的擔憂,這必須解決才行。

    等接到岳王本人送來的、請求皇帝為朝廷著想,不要任用岳氏兄弟為帥的奏章,天子趙惇立刻下旨:三天後,在京郊鳳凰山下的長安宮舉行大朝會,所有在京三品以上官員、貴戚、宗室都必須參加,不得請假!朝會內容,就是安排此次西征的將帥人選。

    雖然大家對皇帝把朝會安排在京郊感到奇怪,但只要皇帝願意討論西征將帥人選就行,不少大臣都做好了準備,一定要說服陛下,不僅是此次不能派出岳氏兄弟,今後也要多加些心眼兒才行。

    到了長安宮,所有的臣子都被陸續引到後面的一個巨大的平台上,出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個佔地足有七、八來畝地的立體地圖:它包含了金宋和周邊所有的地域,山水城市都歷歷在目,江河湖泊全如同真的一般。

    不要說是文臣們傻了眼,就是看慣了各種沙盤的軍中將領也給震的不清:這整個是一個縮小版的天下大勢圖,金宋兩國的局勢一目瞭然。

    第二節」陛下,這是……」岳王愣怔了好一會兒,才轉身向天子迷惑的問道。」這是朕叫他們弄的,已經做好了一年有餘。之前,只有樞密院的謀士們來這裡看過。站在這裡,是不是有指點江山的感覺?」天子笑著回答。」陛下搞出這麼個大沙盤,是想享受一下君臨天下的感覺,還是想有個好玩的地方?」會這麼不客氣說話的,也就只能皇帝陛下的妹夫、現任兵部軍法司副都監的任欣德了。他事先知道趙惇搞這個東西的時候,直覺得趙惇實在是無聊!

    這個大沙盤足足由數百工匠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完成,還得十多名工匠維護,在任欣德的眼中簡直是浪費。要是用來指揮作戰,或者用來研究戰略,整個沙盤認真看上一遍都會很麻煩,更不要說在上面標注了,保證會看昏頭。

    現在大家早就習慣這對怪異的君臣相處方式,才不會覺得意外或是驚訝,只是全看向皇帝,看他怎麼回答。」朕這麼做,就是為了給大家看看——這天下到底有多大!」趙惇更不會在意任欣德的態度,他抬手指向大沙盤,感慨不已:」這就是天下!不親眼看到,諸位又如何知道,距離在軍事中意味著什麼。」

    隨即,天子示意下面守著的工匠拿了幾個圍棋子放在回鶻周圍。好嘛,距離這麼遠,那幾個小棋子根本就沒辦法看的清楚。」陛下,您這是?」兵部尚書劉暢莫名其妙的問道。」這棋子代表的就是大宋、吐蕃、回鶻三方的軍隊,大家看看,能看清楚嗎?」天子苦笑著搖搖頭,指著那幾個棋子的方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說的好聽,可惜這根本是不可能的。看到了沒有,從西部邊境到臨安,相距數千里遠,朝廷如何能決定臨戰之事?」」可是,將領權限過大,也會導致國家不穩。」有人這樣接了上來,大家一看,全傻眼了:說這話的可不是文官,而是忠信郡王岳飛!」老卿家,朕知道你為何反對自己的兒子擔任征西主帥,前車之鑒!而且朝中的反對聲如此之大,稍有不不慎,岳氏又是覆滅的危險,你再也不敢冒險,朕不怪你不信任朕。」天子並沒有意外的表現,而是淡淡的問道:」朕只從軍事上問老卿家一句:面臨戰事,歷代都是怎麼做的?」

    看岳王沒有立刻回答,旁邊侍立著的臨安武校學政張義忍不住了,搶著回答:」當然是選擇良將,授予戰事的全權,孫子早說過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說起戰事,我朝多年來戰敗者多,戰勝者少,倒也可以讓大家討論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天子走到平台的最前方,看著下面縮小版的江山,指著上面汴京的位置:」還記得在汴京的時候,我朝是怎麼安排戰事的?」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沒接口,心裡只有一句話:這位口無遮攔的皇帝又來了!又要揭祖宗的老底來堵大家的嘴。」朕不是總要計較先人的過失,而是要吸取經驗教訓。我朝自建立以來就不信任將領、輕視軍人,早已成了傳統。從父皇母后起,雖然一直都在改變這些傳統,可百多年的習慣哪能那麼快就改掉的。」天子看大家都不開口,搖搖頭,自己又繼續說了下去:」征戰本來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再如何重視也不為過。一旦戰事開始,就必須以全國之力打贏!平時輕視軍人,不放心將領的忠心,面臨戰事之時臨時抱佛腳,實在是荒唐可笑!」」陛下此言甚是!」難得總和皇帝公開唱反調的任欣德會支持皇帝,而且,他和趙惇一樣無所顧忌,聽得眾位臣子直扎耳朵,卻還得聽下去:」從來沒上過戰場的皇帝和文臣安排戰事,還要給將領規定如何打仗!就我這個沒什麼戰場經驗的都知道,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這仗總也打不贏,有什麼奇怪的。」」大家不要總覺得朕說話難聽,話再難聽總比仗打敗了、乃至亡了國的好。」天子看諸臣就如同被什麼東西給哽住了一樣,臉色都不怎麼好,淡淡的說道:」朕既然用人,就一定會信任所用之人,疑人不用。只是,朕也並不是沒有制橫之策。朝廷軍制改革已經完成,此次西征就是初次檢驗它的成效。朕如今怎麼說,你們大家還是會將信將疑,但朕只想提醒諸位一句:國事為重。」」陛下,您真的已經決定了?」一直沒再開口的岳王終於問道。」不錯,朕不會再更改旨意,老卿家同不同意,朕也會如此安排。請老愛卿放心,朕還不至於忌憚功臣,自毀長城。」

    給自己外孫的話嚇了一跳的岳王,連忙向皇帝行了個禮:」老臣不敢懷疑陛下,只是西征主將均出自老臣一家,臣覺得確有不妥。」」朕說了,此次是檢驗軍制改革的成果。如果不合適,下次再改,反正大宋今後的戰事不會太少。」回答了岳王的疑問,天子掃視著群臣:」大家很清楚,隨著國事增強,大宋不會再如從前一樣只知偏安。戰事以後會越來越頻繁,朕想請諸公仔細的想一想:是為了保住一個所謂的-朝局穩定-,就以犧牲國家安危為代價;還是寧可多費點力氣,甚至冒些險,恢復我漢唐雄風。」

    對眾臣說完,看他們大都開始沉思,天子轉身對旁邊的長安宮護衛總管吩咐道:」從明天起,長安宮大沙盤對百姓開放,每日安排部分百姓前來遊玩,但不可損壞沙盤。」」是!陛下。」

    大家一聽,不少人立時明白,天子這是故意的!利用百姓的好奇心,允許百姓觀看沙盤,把軍制改革種在平民百姓的心裡,使得他們能真正的敬重軍人,以徹底改變大宋歷來輕視軍事的傳統。

    重興元年四月中旬,西征軍統帥及相關人員正式出發,連剛剛從軍校畢業的林安南也更名蘭林隨同出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