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二回 贊軍機得償所願 再議和難復中原3 文 / 任我*飛揚

    第五節

    宋紹興二年初,天子趙構再三考慮之後,沒有接受主戰派提出的在更北的地方定都的決定,定都杭州,並將其升為臨安府。隨後,以左僕射呂頤浩出任鎮江軍撫司,督軍江淮、兩浙、荊湖各路軍事開始,在文官集團的支持下,大宋天子趙構重收兵權提上日程。

    為了確定各路兵馬對朝廷的忠心程度,天子趙構要求各位統帥借宋金雙方暫時停戰、大宋境內也安定下來的時機,前往京師臨安,岳帥也奉命回臨安述職。

    召見了諸位抵京的統帥之後,忠誠、正直,又帶點兒天真的岳飛最得天子趙構的欣賞,再加上他本人的軍功,趙構特地下旨,賜岳家軍正式番號:"神武後軍",並親筆題寫戰旗為「精忠岳飛」,同時賜下最高的賞銀兩千兩。在岳飛留臨安期間,趙構還多次單獨召見並賜宴,以示恩寵。

    對天子趙構的特別禮遇,岳飛感激涕零,發誓以身相報。只是他出身平民,靠軍功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對政治的陰暗面沒任何瞭解和避忌。

    性格剛正、為官清廉的岳飛頗得軍心,平素也禮重士大夫,在民間威望崇高,人稱「岳帥」。而且岳飛性子過於直率,對朝廷很多舉措都直斥其非,對不少只知偏安的臣子也是不留情面。

    不少文臣都覺得他過於驕橫,暗中要求朝廷約束岳飛,連與他一樣是中興名將的張俊、劉光世也向天子進言,賞功可以,但不可過於放縱岳飛。

    在天子一次單獨召見問對的時候,乘著君臣相談歡恰,一切為了朝廷著想的岳帥,突然提出了早定皇位接班人的建議。

    這在歷代王朝的政治中,原也是正常之事。天子趙構如今已經接近五十,按正常人的壽命,已是天年將近,不早立諸君,萬一天子駕崩,如今的大宋根本經不起折騰。岳帥身為朝廷重臣,提議早立太子,也是在盡大臣的責任。

    天子趙構心中卻很是不舒服,立刻變了臉色,不客氣的說了句:「非予所能為也」,意思是說這種事不是你所應當干預的,把岳帥的建議當面給駁了回去。

    直率、質樸,又忠心不二的岳帥根本沒想到,自己身為一個手握重兵在外帶兵的將軍「越職言事」,已經犯了趙家皇權的大忌,再次在密奏中又提到這個極敏感的問題。

    此時,天子趙構因為自己親生子被兵變嚇死,他也因為當初的驚嚇,得了不能人道(現在叫「陽痿」)的毛病,不得不加力培養兩個養子。但趙構還是不甘心,還在想盡辦法醫治,總還希望能再生一個親生的出來。

    在岳飛的兩次上奏中,天子趙構看到的不是忠心,而是野心和不值得信任。朝中重臣得知此事後,都認為岳飛過於狂傲,不明臣禮、不知進退,向天子進言不可不防。

    岳帥原本是為了國家的安定著想,反而招致了天子和朝廷的疑忌。

    可岳飛此時仍然自覺問心無愧,無論是對同僚、下屬,還是對其他高官,常常是直言相對,還對前來探望的眾臣說出「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的話來。

    此後,岳帥對天子趙構也是多次直言進諫,先公然上書建議早立太子,以安天下之心,再次觸犯了天子的忌諱;後又反對朝中議和的討論,堅決要求北進中原、迎回二帝。

    本來對岳飛十分信任和賞識的趙構開始疑懼他的忠心,出於趙構對武將干政的敏感和防範,再加上岳飛的行為和言談,早已顯示出他是個有大志向的人。

    在天子趙構的眼中,野心、雄心根本無法分辨的清楚,也許,天子根本就不想分辨。

    也就在這個時候,前御史中丞秦檜來到臨安,他自稱是從金人手中逃出,其妻王氏也隨同從金人手中返回。

    因當年他是因為不肯屈服於金人而被擄走,在他過去的好友右相范宗尹進呈秦檜代擬的求和國書後,得到了天子趙構的接見,並很快被任命為禮部尚書。

    此事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從金人那裡逃出之人中途遇害者甚多,就連與虞允文一起逃出金人手中的幾位宋臣,只有李若水和孫傅歸宋,其他人至今查無音訊。同秦檜一起被俘的人只有秦檜一人獨回,而且逃亡路線長達數千里,中途要爬山涉水,居然能連妻子王氏一併帶回,不少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天子趙構卻並沒在意這些議論,依然對秦檜信任有加,是因為秦檜帶來了他最想要的東西:就是堅決的「求和」,也就是一心一意的與金人達成妥協,哪怕是投降也在所不惜。這是現在朝廷中的這些臣子不可能給他的,他們再媚侍君主,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在臣民都群情激昂的情況下,提議投降。

    早已一心投降、偏安南方的天子趙構見過秦檜之後十分高興,曾對人言:「又得一佳士也」。

    在得到趙構的賞識之後,秦檜旋即升任參知政事為副相,而推薦他的范宗尹卻被趙構罷相。之後,秦檜經天子趙構同意,設「修政局」,並親自主持,準備修改大宋的各種體制,以建立新朝氣象。

    在秦檜的支持下,天子命邊境上的宋軍「不得擅犯齊界」,並派宋使韓肖胄等去金朝求和。

    諸相之一的呂頤浩恰在此時回朝覆命,他與秦檜有很多政見不和,在朝中與秦檜發生了爭執。呂頤浩曾為天子趙構之師,頗得天子敬重,他的意見,天子不可能完全不聽。

    看出天子趙構的態度有所鬆動,中書舍人孫大鼎藉機上書朝廷,要求追查秦檜是金人內奸的傳說。

    第六節

    秦檜既是迎合天子趙構,力主和議,也是為了躲避朝廷的追查,拋出他一直謀劃的所謂轟動天下的國策:要想天下再無戰事,就得放棄中原,「南人歸南,北人歸北」。

    「南人歸南」,就是原籍淮河以南的原大宋臣民全部歸宋,但此事的決定權在金人那裡,由不得宋朝;「北人歸北」,就是原籍淮河以北的臣民全部離開大宋,河北人還給金人、中原人送給偽齊。

    秦檜所謂的國策實際上是在抄金人的冷飯,這個建議還是過去金人提出來的,現在秦檜不過是重複了一遍、又進行了改頭換面而已。

    現在大宋朝廷、軍隊的組成人員,大多來自北方,有不少軍隊都是原大宋的軍隊南撤下來的。如果照「北人歸北」,等於把不願降金的大部分宋朝臣民強行送回北方,自毀長城不說,還不如自行放棄抵抗大金來的乾脆。

    秦檜的「國策」不僅引起了臣民們的強烈反對,也招致了天子趙構的不滿,因為趙構出身於汴京,按地域劃分,也是秦檜所說的「北人」!

    氣的天子在朝廷上,當著眾臣的面質問秦檜:朕該到哪裡?

    恰在此時,使節韓肖胄回朝,以為大勢已成的金人派出使節李永壽隨同來到臨安,提議和談:要大宋同意歸還偽齊被俘虜的兵將,把長江以北的地方全部劃給偽齊,並將所有「北人」全部遣返給大金。

    如此無理苛求,激起了朝野的怒火。

    監察御史黃龜年上書彈劾秦檜「植黨專權」、「與金人勾連、毀我朝廷」等罪名,為天子趙構所信任的左相呂頤浩也揭露秦檜的奸邪,其他人也不斷的上書彈劾秦檜。

    隨即,被氣到了的天子趙構也不再給秦檜留機會,命令時任兵部侍郎綦崇禮起草詔書,大力譴責秦檜,罷免其右相之位,並公開明示「永不再用」!

    此時,天子趙構因為地位尚且不算穩固,還害怕主戰派的壓力,及天下軍民的求戰**,還不敢真的一心求和。

    秦檜遭到當頭一擊,看到自己賣國投降一時很難做到,只得按下野心,躲在家裡等待時機,以圖將來東山再起。

    宋紹興二年四月,偽齊成立之後,劉豫為了表示對金的忠心,在組建了軍隊之後,就開始尋找向金朝表示忠心的時機。

    此時,由金人派至偽齊的任職的原大宋奉先軍節度使王永福,因曾經在岳飛的老家河南任職,知道如今如日方中的岳飛家人仍然還住在原籍,而湯陰縣現離宋、齊交界只有不足百里。於是,他向劉豫建議,以少量兵馬摸過邊界潛入岳家莊,捉拿岳飛家人送交大金。

    此消息被金軍駐偽齊的頭領、金經略使、元帥監軍完顏希尹得知,派自己的部下南路軍帥實古乃和統制迪古補率金兵精銳1000多人,再加上偽齊軍都統馬五手下1200餘人侵襲岳家莊。

    自從宋金交戰以來,因中原成為了百戰之地,再加上大宋軍隊經常被金人打得一潰千里,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靠近邊境上的村莊和城鎮都組織了鄉兵,本時訓練、放哨,戰時集合抗金。湯陰離邊境不遠,常有金軍來滋擾,當然也不例外。

    岳帥所部捷報頻傳,岳家在當地也成為了極受人尊重的大家族。岳家莊現在已有居民千戶,人口近萬,也組建了護莊的鄉兵。

    岳帥諸子中只有岳雲隨在身邊,其他三子岳雷、岳霆、岳霖尚小,還在原籍,平日裡也是勤練武功,苦學戰略,意欲將來為收復中原出力。

    岳靈比岳帥親生女兒瓶小姐小兩歲,比三子都大,平日與他們相處甚歡。因為岳靈是從戰場上回來的,戰鬥經驗豐富,也經常指導三位義弟訓練鄉兵。

    這一日,岳雷、岳霆、岳震和岳靈正在岳家莊外的校場上訓練鄉兵,一騎突然急衝而至:「三位公子、靈小姐,有急報!」

    岳帥第二子岳雷此時年僅十五歲,卻已是十分的穩重,見報並沒有驚慌,而是接過對方遞上來的書信。

    原來,負責守衛邊境的宋軍雖然沒能發現金齊聯軍進入宋境之事,但這一路上都有各地的鄉兵進行聯防,明樁暗哨密佈,金齊聯軍深入三十多里後即被一處暗哨發現。

    在暗哨將消息傳出後不久,與岳家莊聯防的幾處邊境上的村莊都確認了金齊聯軍的方向是衝著岳家莊而來,便立刻派人前來報信。

    看完急報,岳雷將它交給岳靈:「二姐,情況緊急,是不是讓母親、大姐和莊中老弱婦嬬先躲避一下?」

    「只怕來不及了!」岳靈迅速掃了一眼急報的內容,然後肯定的說道:「金齊聯軍都是騎兵,離本莊也只有不足五十里,就算聯防的鄉兵能夠阻撓一時,用不了半個時辰他們也應該抵達。老弱行動不便,走不了多遠,在平原上無處躲藏,反而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那怎麼辦?」旁邊的四公子岳震性子較急,馬上搶著問道。

    「讓祖母帶著莊民都躲到岳家祠堂裡去。岳義大叔,」岳靈向旁邊侍立的岳府老官家岳義吩咐:「一,按事先安排好的保甲準備守衛祠堂;二,立刻派人通知湯陰縣,並傳告附近城鎮、鄉村,金人和偽齊兵入侵,請他們速速派兵援救。」

    「是,二小姐。」岳義立刻前去安排報信的人,及莊民退入岳家祠堂和守衛。

    「二弟,讓所有鄉兵集合,準備保護莊子。」岳靈冷笑一聲,撇了撇嘴:「連兀朮的精兵強將在我手下都討不了好,就你們這些蝦兵蟹將還想好事,等著倒霉吧。遇上本小姐,算你們運氣不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