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回 保國家何惜自身 好兒郎理當奮起2 文 / 任我*飛揚
第三節
虞允文的表現卻非常冷靜,招手把剛才答話的士兵叫了過來,連問了幾個問題:「我來問你,現在這裡還有多少兵力?大部分在何處?誰在領導餘下的部隊?對岸來了多少金兵?對岸渡口是否有船?有多少?」
那名士兵驚訝的打量了一下這位身著文官官服的官員,沒想到這些文官中居然會有懂軍事的人,這幾個問題的確問到了點子上:「大人,我們現在只剩下了大約一萬八千多人,都在渡口左近。雖然沒了指揮的人,但大家都不願意就這樣逃走,現在由幾名副將和偏將帶領,他們都在渡口邊上。至於金兵,至少在五萬左右,都是騎兵。渡船早被我們藏了起來,但金人前幾天一直在到處搜攏漁船,似乎已經有十幾艘了。」
「王大人,我們不能就這樣回報朝廷,至少要搞清楚這裡的情況已經有多嚴重。」虞允文轉頭對左諫議大夫王衛說道。
王衛雖然想就此返回汴京,但看周圍的官員都露出了贊同的表情,知道他們支持虞允文的說法,只好答應前往孟津渡口。
在那幾名士兵的引導下,他們很快來到了渡口旁邊的房舍之中,幾名還沒有逃跑的將領正在這裡。只是,在現在兵力嚴重不足、士氣全無的情況下,他們也無能為力。
左諫議大夫王衛看到這種情形,知道要是金兵現在殺來,自己也得馬上完蛋,恨不能立刻逃回汴京,大概說了幾句撫慰的話,就打算轉身離去。
虞允文起身攔住了他:「王大人,孟津渡口距離汴京太近,如果失守,金兵當天即可直達京師,我們不能就這樣丟下它不管。」
「我們還能怎樣?朝廷是讓我等前來勞軍的,而且我們都是文官,無一人有對敵的經驗,根本派不上用場。不如早點返回汴京,將這裡的狀況告知朝廷,早些派大將前來方為上策。」
「只怕來不及了,金人已經收集到了數十艘船,隨時可能渡河,哪還等的及我們返京報警?」虞允文肯切的勸說道。
似乎是打算證明他的擔心一般,一名士兵直衝了進來:「報!金人開始渡河了。」
王衛登時嚇的腿一軟,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身體直抖。旁邊幾名文臣也嚇的渾身哆嗦,說不出話來。
看到這些官員被嚇成了這個樣子,幾名將領都站了起來,偏將杜仲將手一揮,對幾名官員道:「我等拚上一死和金人拚了,能不能守住,要看天意。諸位大人,請回吧。」
「要是連死都不怕,這渡口還有可能守住。」虞允文接口,然後對杜仲說道:「現在還沒有到必須去死的時候,將軍又何必絕望。」
「我是束手無策了,難道大人還有辦法嗎?」杜仲看著虞允文苦笑,心說就現在這個局面,我們從軍多年都已經沒了辦法,你一個文弱書生,總不至於比我們這些經年的軍人還識兵?這可不是紙上談兵的時候。
虞允文並沒有立刻回答他的提問,只是走到窗前,看向外面寬闊的河面:「金人現在有多少船?一次能過來多少人?水面寬度是多少?流速如何?船隻橫渡黃河來回一次需要多少時間?請將軍告訴我。」
「現在金人已經有三隻中型渡船、十隻漁船,每次可以渡過四、五十人;水面寬達十里,流速中等,橫渡一個來回得三刻左右的時間。」杜仲雖然奇怪,但還是回答了虞允文的問題。
虞允文又回到桌邊,仔細看了看渡口附近的地圖:「還好,還來的及。杜將軍,想要打敗金人的話,我需要你們的配合。」
還未等吃驚的杜仲回答,中書舍人劉文全已經驚訝的搶過了話頭:「虞兄,難道你要自己擅自指揮軍隊作戰?朝廷一旦追究起來,這後果……」
「劉兄,謝謝你的提醒。可如今我如果不承擔起指揮的責任,萬一渡口失守,大宋還有機會嗎?」虞允文臉上出現了悲憤的表情,他的手向北方一指:「我不知道我擅自領兵會有什麼結果,但我知道,金人一旦渡過黃河,無數的漢人百姓會是個什麼結果!幽雲的血還沒有乾透,我不能看著汴京百姓再流血。只要能保住大宋、保住漢家的無數百姓,我就算落的個粉身碎骨又有什麼好怕的!」
「虞允文,你擅自領兵,視同謀反,朝廷不會放過你的!」剛才還被嚇癱在座位裡的左諫議大夫王衛聽到「擅自領兵」這四個字,就像是被人踩到了痛處,立刻跳了起來,指著虞允文大叫大嚷。
「謀不謀反不是現在該討論的事,」虞允文才不會把這個膽小鬼的話放在心上,他冷冰冰的堵了回去:「要是我戰死了,朝廷根本無法追究;要是我戰敗了,汴京城陷落,沒有了朝廷,你們又如何追究?要是我勝了,到那個時候再說吧,有的是時間來討論是非曲直。還是請王大人自己回京吧,至於該如何對朝廷說,那是你王大人的事,虞某人沒興趣過問。」
「你……」王衛給他氣的轉身出了房門,看來是想立刻返回汴京告狀了。
「大人,只要您願意指揮我們打金兵,我們所有將士全聽大人的調遣,決無二話。」杜仲見虞允文為了打敗金人,連「謀反」這麼大的罪名都不放在心上,已經冰涼的心頭不覺一熱,雙手抱拳:「請大人分派任務。」
「既然虞兄有以死報國的決心,我等也不會怕死,我願意留下和虞兄一起抗擊金人、並肩作戰。」劉文全和另外兩名同行的同僚也都向虞允文抱拳,以示決心。
「謝謝大家的信任,但劉兄必須快些趕回汴京。」
「為什麼?」劉文全莫名其妙的追問。
「時間!我在這裡擅自領兵,畢竟不是朝廷的任命。如果朝廷在中途用他人將我換走,是可信之將還好,要再來一個王權怎麼辦?」虞允文解釋道:「冬天就要到了,黃河很快會結冰,那時黃河天塹就成了通途,金人就可以大舉南下。這裡離汴京太近。要想把金人擋在黃河以北,我需要時間。所以,我請劉兄回京,請求主戰的大臣們想辦法拖住朝廷的行動,一定要給我抵抗金兵的時間。最少也要三個月,越長越好,只要能到黃河開凍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一年的時間來應對金兵的入侵,請劉兄無論如何也要答應我。」
虞允文向劉文全深施一禮,劉文全慌忙把他扶住:「虞兄盡請放心,我一定不負所托。」
隨即,劉文全立刻快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趕在王衛的前面回到了汴京,想辦法聯繫志同道合的同伴,全力保住虞允文的指揮權。
第四節
孟津渡口的形狀有點像個大喇叭,從河道方向向岸邊漸漸收攏,在渡口前方的河道裡有一道沙堤,正好攔在了渡口和河道之間。
進入渡口的水道就是在沙堤中間開出來的,這樣,無論有多大的風浪,只要進入了沙堤,船隻就不再受到影響。
在岸邊有一排停船的木台,岸邊有數十里見方的平地,然後就是向上隆起的山丘。這也是孟津渡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美譽的由來,只要有人在渡口後面的山丘上守衛,哪怕你登上了河岸,在擊敗守軍之前,休想離開岸邊。
按照虞允文的命令,本來守在渡口上的宋軍此時全都撤退到了渡口的山丘後面。
一萬多名宋軍除了打探金兵動向的,全都聚集在離渡口只有不到五里的一個山坳裡,他們已經聽說了一名前來勞軍的文官居然主動承擔起了指揮的重任。在這樣人心惶惶的時刻,大家既佩服這位文官的勇氣,也有些心裡發虛,畢竟誰也不知道,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文官,有沒有指揮大軍作戰、乃至取得最後勝利的能力。
虞允文帶著另外兩名主動留下的同僚和幾名將領一起登上了山坡的半腰,看著下面正在交頭接耳的士兵,他也明白,要士兵們一下子就接受自己的指揮,的確也太困難了一些:「諸位,請聽我一言。」
士兵們漸漸安靜下來,全看著這位身形單薄的中年人,想聽聽他怎麼說。
「我來自幽雲,不只是親眼看到過金人的殘暴,就是我自己的家人也都死在了金人的手中。血海深仇,刻骨難忘!」說到這裡,虞允文想起了鄭家莊的慘狀,想起了遍佈幽雲的血淚,聲音開始哽咽,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今天,我在這裡擅自領兵,不是為了立功受獎,也不是想什麼榮華富貴,我只是不希望幽雲的悲劇在大宋重演,不想看到大宋屍橫遍野。諸位的家人也都在大宋,國家、國家,國沒了,家還能保的住嗎?」
一名身軀粗壯的士兵上前一步,大聲說道:「虞大人,您不必多說了,我們已經知道您是主動承擔指揮責任的,我們相信你!我們沒有逃走,就是希望打敗金人,請您指揮我們吧。」
「是啊,您就帶著我們與金人決一死戰吧。」
「死就死了,老子也要多殺幾個金人。」
……
士兵們七嘴八舌的叫嚷著、呼喊著,散佈在山坡下的軍隊沸騰起來。
虞允文強忍住淚水,向下面的眾將士彎腰行了個大禮:「謝謝大家的信任,我必將以死相報,殺金人、佑我國家!」
「殺金人、佑我國家!」
「殺金人、佑我國家!」
「殺金人、佑我國家!」
驚天動地的呼喊似乎要衝破藍天,久久方才平息。
虞允文指著身邊的兩名同僚給大家介紹:「年輕一點的是宇文虛中,年長的是林義南,都是朝廷的中書舍人,這兩位也和我一樣,自願留下來為國而戰,以後他們就是參軍知事,負責軍備和後勤。至於下一步該怎麼做,諸位聽各位將軍的安排行事。」
江對岸的金軍除原先基本沒有損失的六萬東路軍外,又加上了原幽雲地區投降的一些兵馬,兵力此時已經達到了七萬多人。金軍主要是騎兵,軍營相連,綿延數十里。
金軍東路軍主帥魏王斡離不此時正召集了下屬,研究渡過黃河的策略。
大將述黑搶先開口:「王爺,這有何難?我們已經有十幾條船了,開將過去便是。那些膽小的宋人只會逃跑,能濟的甚事。」
「確實如此,那些宋人只知逃命,哪有半點血性。」旁邊的六部路軍帥撻懶搖了搖手中的軍報,一臉的輕蔑之色:「對面的孟津渡口守將王權已經逃命去了,現在對岸守軍早已亂成了一團糟,這個時候正好渡河。」
「只是,我們的船都太小,若是渡河,開始的時候人數過少,有可能給宋人可乘之機。」副元帥昌平王兀朮皺起眉頭,搖了搖頭。
「副元帥也太小心了些,我們人再少,也比宋人厲害,怕他們作甚。」述黑才不會把懦弱的宋人放在眼中,大聲說道。
還沒等兀朮再說什麼,一名金兵探馬來到帳前、單膝著地:「報!對面渡口的宋軍撤退,現在已經看不到人了,我等還在追查他們跑到何處去了。」
「哈哈,好膽小的宋人。我們還沒過河,他們倒都跑掉了,真是無趣。」撻懶大笑,起立向斡離不和兀朮兄弟一拱手:「兩位王爺,我們快點渡河吧,莫要讓他們跑了,到時追起來還要費些氣力。」
「既然如此,前鋒開始渡河,過河後要多多收攏渡船,明天一早主力過河。」斡離不立刻下令,然後和兀朮對視一眼,實在是有哭笑不得的感覺。
一邊的兀朮對無能的宋人只有搖頭歎氣的份兒了,妄自小心了半天,這宋人居然如此的不濟事,這仗也打得沒了氣力。
第二天,斡離不帶著兀朮等金軍大將和幕僚站在黃河岸邊,看著停靠在河裡的六艘能裝兩、三百人的大型渡船裝人馬。這是昨天過河的六百前鋒花了半天時間找來的,每艘船上還有四、五個船工。
大船的旁邊還有一些小船,按這個情況看,渡過黃河已經不成問題。
天氣越來越冷,很快黃河就會結冰,到時大軍可直接從河面上穿過去。
大大小小的船來回跑了三趟,眼看已經到了中午,已經有了五千多金兵渡過了黃河。
看著再次起航的船隊已經快到了中游,斡離不對身邊的人說道:「看來,今天前鋒部隊就能全部渡完。真希望黃河能夠早日上凍,大軍就可以直接南下。」
一邊的郭藥師陪笑著接口:「岸邊已經有了碎冰,應該快到時間……」
他的話沒完,對岸卻突然鼓躁起來,隨即聽到了對面傳來擊鼓、鳴金之聲響成了一片。
「怎麼回事?」
還未等這邊的人想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已經到了中游的船隊開始亂了起來,不一會兒,一艘艘大小船隻開始沉入了河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