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姜姒虐渣攻略

正文 第八十三章 石沉水底 文 / 時鏡

    朗朗乾坤,天子腳下,滿門榮華謝相府,一夜之間竟化為灰燼,豈非疑竇叢生?

    只是敢談論這當中貓膩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更多的人只說謝相府以後如何如何,真正能談事兒的人都在宮中。

    此事疑點重重,以至於叫人根本不敢妄加揣測。

    傳說,當日謝相被找到的時候,身上有刀傷,並非被火所焚;又傳言,京兆尹著人來救之後,從火場上翻出屍體十八具,除謝相外,都是府中護衛丫鬟,經人辨認之後,都是在謝江山院子與書房附近伺候的。

    且光天化日之下,火勢何等兇猛,才能將整個府邸都化為灰燼?

    此事本是有跡可循,可偏偏天降一場雨,在廢墟裡沖刷一回,竟然難以再查。

    只有因為雨水而洩露在火場四周的油跡,隱隱然揭開了冰山的一角。

    乾元殿中,新任京兆尹趙繼廷顫抖地趴伏在地,額頭挨著前面冰冷的金磚,帶著幾分膽戰心驚:「回皇上話,經查相府十八人生死火場,謝大人慘遭不幸,乃是在火前便被銳物穿胸而過致死。火勢詭異,雨後有油跡暈染在水中,疑為人縱火。當是時,相府多處同時起火,甫一出事便火勢兇猛,控之不及,縱使微臣傾府衙微薄人力,周圍鄰里一同救火,也沒能挽回……微臣有罪!」

    說完,趙繼廷又重重朝著地面上磕去。

    晉惠帝高高坐在明堂上,彷彿沒看見下面趙繼廷顫抖的身軀。

    謝家這宅院,乃是前朝就已經有了的,高祖因惦念老謝相扶持新朝廷有功,所以保留了原謝相府,一直留存至今,其中景致優又多奇趣,書香墨韻俱在,如今毀於一旦,不知多少人聽了要暗自歎息。

    晉惠帝的表情變得陰沉無比,他一把推落了御案上堆得高高的奏折:「真兇呢!謝相乃是天下股肱之臣,朕之左膀右臂!就在朕眼皮子底下,竟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朝廷養了你們這群酒囊飯袋,是幹什麼吃的?!」

    朝中大臣們盡皆冷汗涔涔,全都口稱「臣有罪」,跪了下來。

    天子一怒,威勢驚人,更何況謝相前段時間才被皇上復位,而後賜予了一大堆的東西?

    想來以皇上對謝江山的看重,遇到這種事,怎能不怒?

    可是也有不知多少人心裡駭然,今日這一場事。到底又是誰做出來的?

    死的那些人,都不是被火燒死的,而是在火燒之前就已經死了。

    還好那個時候謝夫人與其子女都去了廟中,才免遭這一場驚天橫禍,好歹算是為謝家留了香火,只是如今謝家一案卻頭緒全無,什麼也查不到,更沒有半分的線索,除了那些油跡,再沒有半分的端倪。

    京城裡出了這樣的事情,近乎連著燒了半條街,何等地詭異?

    要有多通天的手眼,才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做成這些事?

    一旁的傅臣,也凝眉思索起來。

    謝方知終究入仕不久,如今遇見謝相這件事,怕也是要停滯三年餘了……

    晉惠帝冰冷的眼眸,掃過下面跪著的每一個人,而沒有人能抬頭與他相視。

    「此事定要嚴查!謝氏一門忠心耿耿,謝相更是為我大山鞠躬盡瘁,如今橫禍相加,也不能薄葬了,著令禮部起謚號,厚葬,另劃城南橋後一處為謝氏一門建新府邸,以安謝相妻兒。此案京兆尹必定要查到底,另著提督韓廣協查,萬不能有失!若查不出端倪來,定叫你等落了狗頭!」

    好一番殺伐果決的決斷,聽得眾人都膽寒起來。

    而後晉惠帝似乎也累了,便揮手示意叫他們跪安。

    眾臣跪退,傅臣卻被晉惠帝身邊的太監給叫住了,說是皇上有請。

    傅臣腳步一頓,便道:「有勞公公了。」

    京城裡,又有誰有這樣通天的手眼呢?

    屈指算算……

    傅臣動了動自己的大拇指,又慢慢地收了。

    他斂了自己眼中的情緒,很快便到了殿後。

    晉惠帝面上平靜得很,不過眉頭也鎖得很緊,他見傅臣來,便歎了一口氣,道:「朕素知你與謝相之子謝方知走得近,近日出了這樣大的事,謝相又快出喪,他可沒什麼事吧?」

    平白無故問謝乙?

    傅臣也平靜得很,只道:「出事那一日去見過,失魂落魄,渾然沒有昔日模樣了。」

    「此子尋常尋花問柳,頑劣異常,終究心思沒放在正路上。如今突逢大變,那些個小聰明興許也是用不上了吧?」謝方知在世人的眼中,約莫就是這樣了,晉惠帝這話若是換了個人來說,定然不錯。可偏偏傅臣在他的口中聽見了,那就有些意思。

    謝方知是個什麼人,傅臣太清楚。

    他原想要說什麼,可一看晉惠帝表情,又將要說的話給吞了進去,換上一句道:「聽聞他在廢墟之中坐了兩日,誰也叫不出來,跟變了個人一樣。謝家伯父乃是謝乙生父,為他開蒙,教他讀書,乃是慈父,又是嚴父……微臣往日也是羨慕謝乙的,如今……」

    說來也是平添傷懷罷了。

    傅臣臉上的表情,似乎也不大好。

    他這些表情和情緒的變化,一一落入晉惠帝的眼中,他不由得問道:「難道寧南侯對你不是

    如此?」

    「父親待微臣……自也如此,只是想起謝乙,不免有些唏噓罷了。」

    子為父子,父為子父,卻偏偏又生離死別。

    傅臣歎了一聲,不想再說了。

    不過他這話,聽在晉惠帝的耳中,又別有一番意思了。心思轉著,晉惠帝漸漸有了一些想法,不過他沒說,只道:「這幾日,你勤走動,看看謝相府近日可有什麼事。謝乙這孩子,朕也是看著長大的,萬不要出差錯了。另一則,朕便不去看了,免得觸景生情……唉,何至於此呢?」

    何至於此呢?

    傅臣也想問一句。

    他見晉惠帝似乎不想說話了,便起身告辭。

    晉惠帝點了點頭,便任傅臣走了,待殿中無人了,晉惠帝才喚道:「韓廣。」

    一人從殿外進來,正是之前被晉惠帝欽點協查謝相府失火一案的京畿提督韓廣,生得威武英朗,不過眉目之間似乎盤旋著幾分陰霾,鷹鉤鼻薄嘴唇,一副刻薄臉,進來便利落地給晉惠帝行禮:「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

    「起吧。」晉惠帝敲著扶手,便道,「今日點你協查此事,你心中該有數。」

    「還請皇上放心,臣定不負皇上所托。」

    韓廣聲音是擲地有聲,不過卻飛快地掃了晉惠帝不起半分波瀾的表情一眼。

    晉惠帝又道:「今兒朝上沒見著魏王,你去查查他最近在做什麼。」

    「臣遵旨。」

    韓廣叩首後,這才離去。

    蕭縱已經離朝有一陣了,因為近幾個月來,傅臣漸漸得了晉惠帝的重用,原本作為皇帝手裡一把刀的魏王的日子,就陡然清閒了下來。

    一旦有了時間,蕭縱便都往薛家口淨雪庵走,多與章太妃在一塊兒,皇帝著人查他的時候,他還在下棋。

    京中的消息自然是一刻不停地傳了過來。

    姜荀今日得空,又正逢要給生母祭奠,所以也來了,剛好與蕭縱碰個頭。

    蕭縱轉著酒杯,見了他進來便道:「看樣子這一步棋是要走壞了……」

    姜荀才剛坐下,也是神情不輕鬆,道:「原本謝方知乃是拉攏過來輔佐您的,眼見著謝乙就要入仕,慢慢便能扶出人來,沒想到現在……京城裡又有誰有這樣大的本事,一夕之間算計得謝氏一門家破人亡?不過終究是沒想到,我以為謝方知不會這樣脆弱。」

    是脆弱了一些。

    坊間傳言說,謝乙已經垮了。

    蕭縱老覺得心裡不安定,道:「朝中可傳過什麼消息?」

    「朝中也就是皇爺叫人徹查此事,發了好一通的大火,如今只知道有人殺人縱火,卻還不知到底是何人所為。」

    想必有膽子在京城裡做出這些的,要麼就是不怕查,要麼就是有自信根本叫人查不到,滿朝武,這樣的人能找出幾個來?

    姜荀總是想起那一夜,姜姒的哭。

    他不知道這兩個人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也許就在他眼皮子底下,這兩個人終於還是漸漸走到了一起,也不得不說謝方知有一點手段。

    他看的出,姜姒那感情朦朦朧朧的,還夾雜了太多其他的東西。

    雖有心要問個明白,卻因怕她傷心,所以近日都壓著。

    想著,姜荀又道:「思來想去,滿朝武,能做此事的唯有……」

    他看了蕭縱一眼。

    蕭縱端了酒杯慢慢地飲完杯中酒,長歎一聲道:「你這猜想,可告訴謝方知了?」

    「縱使我不告訴他,怕謝方知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吧?」姜荀一想起旁人說的謝方知如今的狀況,就不由得擰眉,若他此前與姜姒有什麼約定,可姒兒那模樣,怕也是不成了,「可即便是知道能怎樣?」

    「仇恨是很可怕的東西。」

    蕭縱搖了搖頭,顯然覺得背後的章還很有意思。

    二人商議著下一步棋應該怎麼走,山東那邊的事情讓太子給廢了,傅臣在中間扮演的角色,也著實耐人尋味。

    更耐人尋味的,是皇上如今的態度。

    最終姜荀與蕭縱還是決定,先穩一段時間,要緊的是站在他們這邊的謝方知。

    謝相府雖沒了,可謝氏一門樹大根深,正所謂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原本謝方知又是這樣出色的一個人,若謝方知能扛過來,照舊是魏王最大的助力。

    商議定,姜荀便離開了。

    臨走前,他去看了章太妃,章太妃只道:「明年會試,你自個兒注意著身體……」

    姜荀點了點頭,見她沒回頭,蕭縱又在,終不好多說什麼,謝過了太妃的關懷,這才回了姜府。

    照例先去纏綿病榻,似乎沒幾日好過的伯父姜源處見過,見周氏來伺候了,姜荀才回了自己的院子。

    進門將外面披風解了下來,遞給碧痕,他順口便問了一句,「四姑娘在府裡嗎?」

    碧痕道:「這幾日京裡亂得很,四姑娘也沒出去呢。」

    「既如此,我去四姑娘那邊。」

    姜荀想想,

    還是去看看她,不過才進院子,便發現姜姒正跟丫鬟們一起看著院子裡的杏樹,笑說道:「花褪殘紅青杏小,你們瞧這杏子,回頭做成杏干多好?」

    於是,姜荀的腳步頓住了。

    他看見姜姒,是一張明艷如舊的臉,臉上神情疏淡,透著些許若有若無的笑意,彷彿沒有過風雨交加的那一個夜晚,也沒有過哭沒有過淚。

    姜姒回過頭便瞧見姜荀,笑著道:「堂兄來了,正好合適,我前兒著紅玉學了一道櫻桃扣肉,不過這時節找不出櫻桃來,便用干梅子替了,你可要嘗嘗?」

    「……好啊。」

    姜荀終究還是笑了笑,跟著一起進了屋。

    紅玉那邊早就準備好了,藏起眼底的隱憂,卻做了菜。

    屋裡,姜姒給姜荀倒茶,正將茶盞放到他手裡,便聽他道:「……你……釋懷了?」

    釋懷?

    其實也沒有什麼釋懷不釋懷的。

    姜姒也給自己斟了一杯茶,道:「堂兄似乎有些誤會了……能找個對自己一心一意的人固然好,可謝方知算什麼一心一意呢?原本他喜歡我,可我對他也不過只是利用。他喜歡我,並不應該成為我利用他的借口和理由。我不過是哭自己前途未卜罷了。想來,嫁給謝乙,高門大戶,又知根知底,他還對我有些新鮮感覺,總好過嫁給什麼別的雞鳴狗盜宵小之輩吧?」

    冷酷的一番話。

    甚至毫無感情的一番話。

    姜荀聽得無聲,他看著姜姒似乎不起漣漪的一雙眼眸,卻忽然看不下去,於是低了眼看茶,抿了一口。

    三日後,謝府出喪,皇帝親寫了弔唁的辭,整個京城都在長街兩邊看,一時之間風光無兩。

    只是那兇手,卻似乎消失無蹤了一般,再無半點的消息。

    皇帝因此將京兆尹降職,換了新的京兆尹,也依舊一無所獲。

    謝府只剩下殘垣斷壁,一個多月過去,也有許多人對此事津津樂道,而更讓所有人沒想到的一件事,也在此時發生了。

    身戴重孝的謝大公子,一個人離京遠遊了。

    謝方知走的這一天,照舊是個晴好的天。

    出來送他,知道這件事的,也只有一個謝銀瓶,不過一個多月過去,她看上去瘦削了很多,只看著一身白袍的兄長,忽然淚如雨下:「大哥,你……」

    「瓶兒,你看得懂嗎?」謝方知看了看天邊的太陽,快落山了。

    謝銀瓶止不住淚,沒說出話來。

    然後謝方知說:「我寧願你什麼也不懂。那三封信,一封留給傅臣,一封留給姜荀,剩下的一封……罷了,另秘使趙藍關與我謝氏疏遠,千萬叫他沉住些氣兒,在邊關可別回來了。」

    說完這些,他便輕聲地一笑,依稀年少輕狂顏,如今滄海桑田眼,歎道:「留著吧,好生照看著娘,我走了。」

    然後他揮揮手,告別了繁華京都,策馬揚鞭,慢慢消失在了逶迤曲折的官道上。

    重孝裡不守靈還要遠遊,這是把自己往絕路上逼。

    謝銀瓶知道,不出三日,京中便會流言傳遍,說那昔日風流浪蕩紈褲子,終究受不住這打擊,這等不孝之事竟也做得出來。

    興許,他們還會說,謝相竟養了這麼個不孝的逆子……

    可只有謝銀瓶知道,這一條路,不是謝方知要走,是謝江山逼他的。

    她望著那官道很久,直到夕陽西下了,才往城門處去,一路無聲,周圍人的聲音都傳入她耳中。

    「真是多事之秋啊……」

    「誰說不是呢,前一陣太子廢了,這一陣謝相沒了,一轉眼連京兆尹都換了好幾個……」

    「你們怕還不知道呢,今兒個中午,姜家那一位三老爺也沒了。」

    「是原任鴻臚寺卿的姜大人吧?哎,前兒我就聽那邊給姜大人診病的大夫說了,怕沒幾日。」

    「要說最可憐的,實則還是那姜家四姑娘吧?」

    「……誰說不是呢?」

    ……

    謝銀瓶忽然有些怔然,一時複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