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華人大亨

正文 第九十五章 未來的漫畫教父 文 / 端木春樹

    「要不然,我打電話問下社長,先把他請到我這裡來?總讓他在前台等也蠻失禮的。」董橋看著黎澤說道。

    黎澤明白,黃玉郎的事情,恐怕連董橋都不敢多說,畢竟這是社長本人的私事,和《明報》並無多大的關聯,更何況《明報》雖然一直是使用現代的企業管理辦法來執行工作,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家「家長制」的公司,其所有決策最終的決定者,仍然是大家長金鏞本人。

    黎澤點了點頭:「董伯放心,老師那邊我負責去說。這事要是傳出去,人家會認為我們《明報》的待客之道就是如此。」

    「好,我這就打電話……不過,社長今天的確不在,說是約了陳生去下棋。我看這個事情不如我來介紹你和黃玉郎先聊聊,順便解釋一下,畢竟現在你兩位宗師弟子的身份還沒有公開,我跟他說明情況,也算是大家坦誠相待。」

    「好,可以。這個事情就由我來處理便好。」黎澤想了下,點點頭說道。

    在他看來,董橋的建議還是很靠譜的,尤其是在最後這點,要是此時告訴了黃玉郎自己是兩位宗師弟子的消息,恐怕會為自己在之後和他談判的過程中,增加不少的籌碼。

    畢竟有些話,讓第三者告訴對方,比自己說出來效果更好。

    「好的,我知道了。」董橋掛掉了電話,轉過身說道:「他已經過來了,這個事情可全要靠你咯。」

    原本董橋是不需要將這種事情交給黎澤來處理的,可黎澤的身份卻令董橋明白,這個年輕人或許未來有可能接替金鏞自執掌《明報》都是很有可能的。否則的話,一向極少推薦書的金鏞又怎麼會連續多次不惜餘力的推薦《英雄志》?

    董橋很看好黎澤這個年輕人,在他看來,自己的這個晚輩,做事情的勤奮和天賦都有了,更關鍵的是還經常能夠提出一些能令人拍案叫絕的商業計劃出來,這對於《明報》來說,都是極為需要的。

    因此,董橋也存了考驗黎澤的心思,讓黎澤來處理這件事情,是希望看看黎澤是如何來想辦法說服金鏞,這對於董橋也是很有好處的。畢竟能夠有辦法搞定自己的老闆,可是每個職員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此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在得到董橋的同意後,只見黃玉郎走了進來,他見到兩人後先是一愣,然後便緩過神來,向董橋問好,眼神卻不住地看向黎澤。

    在黃玉郎的心中,經過剛才在前台的短暫「接觸」,黃玉郎對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很是好奇,此時他又出現在了董橋的辦公室,這令黃玉郎對黎澤更為好奇。

    董橋見此,明白了黃玉郎心中的好奇,笑著為他介紹道:「黃生,這位可是我社《武俠》雜誌力捧的作家黎澤。」

    聽到此,黃玉郎不禁眼前一亮,這年輕人原來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黎澤,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夠有機會見面,看來自己雖然這些日子的運氣不算好,始終沒有得到金鏞的認可來合作改編漫畫,但是上天還是對自己的堅持所感動,所以將這《英雄志》的作者送到了自己的眼前。

    黃玉郎一邊亂想著一邊連忙上前和黎澤握手,「沒有想到,黎先生居然這麼年輕,果然是青年才俊啊,我一直在追看黎先生的《英雄志》……」

    黎澤也是笑著回應道:「黃生過獎了,黃生能夠力邀香江諸多實力漫畫家組成玉郎機構,一統香江漫畫界,並且成功的推行出了一整套完整的漫畫分工制度,我相信在香江漫畫界黃生可算是奠定江山的一代大佬了,小弟這點本身恐怕和黃生這麼一比,簡直就不值一提了。」

    黎澤有意地奉承了黃玉郎幾句,在他看來,黃玉郎這個人是個優秀的漫畫家,更是個老道的商人。和這個人打交道,第一印象極其重要,所以為了自己的後續計劃得以實現,黎澤對黃玉郎顯得十分地客氣。

    「黎生見笑了,如果可以的話,我就叫你阿澤好了。你的《英雄志》寫的真是好,在我看來,除了金社長等有數的幾位大師之外,已經很難能達到你這個水平了。」黃玉郎聽到黎澤的話,大笑著說道。

    在他看來,既然黎澤對自己的第一印象並不差,那就代表著自己的那個想法是有可能實現的,所以他表現出一副很高興的樣子,和黎澤開始攀談起來。

    董橋哪裡會明白此時這兩人正各自心懷鬼胎地說著奉承自己的話,不過,在他看來黃玉郎能夠和黎澤聊的如此高興,那就算是之後黎澤無法說服金鏞,在黃玉郎這邊的難度也會相應地降低很多。

    「這個狡猾的小狐狸!」董橋在心中暗自說道。

    此時黎澤和黃玉郎已經聊起了香江的漫畫行業的發展,黎澤自然是知道後世香江漫畫的整體發展趨勢的,於是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了一些觀點,更令得黃玉郎恍然大若,拉著黎澤開始不停地探討起來。

    去年上官小寶加入「玉郎機構」,從而使得黃玉郎的「玉郎機構」壟斷了整個香江的漫畫行業。

    在如此短暫的「大一統」局面下,港漫製作變得制度化,從前通常由一名畫師——或由畫師夥同一兩位助手——包辦的製作工作,此時採取了工廠式的系統化「分工制度」,頭髮、衣飾、背景。氣氛等等每一環節的助理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刊物初版頻率,也由以前「何時畫好便何時出版」的「不定期刊」,變成定期推出的「期刊」。漫畫繪製素質躍進,加上讀者也容易養成定期購買的習慣,漫畫銷量得到長足的增長。

    應該說此時香江的漫畫行業已經具有了後世漫畫行業的雛形,並且已經開始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只是這個時候黃玉郎卻面臨著自身作品遭遇瓶頸的問題。

    黎澤知道,眼前的黃玉郎並非一個簡單的漫畫家

    ,有著後世「香港漫畫教父」之稱的黃玉郎同時還是一位成功的化商人,在漫畫行業獲得第一桶金之後,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而是開始積極地涉足娛樂,影視,甚至是房地產等多個投資領域,最終將「玉郎機構」變成「玉郎集團」並在1986年成功上市,締造了香江漫畫行業前無來者的壯舉。

    所以,黎澤在和其探討的過程中,也在學習著黃玉郎對於漫畫行業的相關理解。可以說,董橋眼前的這兩個人,正在相互「偷師」。

    這個時候董橋看著眼前的兩個人正在興高采烈地討論著香江的漫畫行業,他驚訝地發現黎澤對於這一行業的瞭解並不比此時聲名在外地黃玉郎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的創意更是令他都為之驚歎不已。

    此時的黃玉郎和董橋也一樣,也在內心暗暗地為黎澤對這一行業的瞭解所感到驚訝,並且內心正在不住地竊喜。此時的他可以完全確認一點,自己當初的看法並沒有錯,相對於金鏞來說,黎澤更適合此時他的瓶頸,並且黎澤對於漫畫行業的瞭解和很多見解都令他感覺眼前的年輕人並不簡單,如果自己能夠跟他聯手,恐怕所推出的漫畫並不僅僅是能夠突破自身瓶頸這樣簡單。

    要知道黃玉郎雖然後來更多的是以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的面孔出現在眾人面前,但他畢竟是當之無愧的香江漫畫教父,對於香江的漫畫行業發展還是非常看重的。

    畢竟拋去這個行業和自己的榮辱息息相關之外,黃玉郎對於漫畫行業的熱愛也是主要原因。

    這是連黎澤都沒有想到的是,在多年之後,當他和黃玉郎共同被漫畫迷們稱為「香江漫畫教父」「華語漫畫雙龍頭」的時候,兩個人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竟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兩人這一次見面的場景。

    而這一天,也被無數的漫畫迷命名為華語漫畫史上的「偉大的一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