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華人大亨

正文 第九十三章 《英雄志》單行本 文 / 端木春樹

    想到這裡,黎澤不禁回憶起後世自己和黃玉郎第一次在香江會面的場景,那個時候黃玉郎已經組建了玉皇朝,並且運作的很好,自己則是拿了一部優秀的網絡小說和他進行合作。按照時間上來算,應該是三十多年後的事情了。

    黎澤不禁苦笑了一下,看來歷史因為他的來臨而開始發生了諸多細微的變化:比如金鏞並沒有自己這個徒弟;顧嘉輝也沒有收一個叫馬修的徒弟;《英雄志》會在很多年後才橫空出世……

    看來自己的來臨,的確令香江出現了變化。

    不過,在黎澤看來,這些變化也沒有什麼不好。畢竟,他能夠提早判斷出形勢,從而使得很多事情發生質的變化,這對於黎澤來說,雖然說也是一種對自身的消耗,不過黎澤卻覺得十分值得。

    畢竟,自己已經讓這些身邊人的命運開始朝著好的方向去改變。

    「既然如此,要不然我也成立一家漫畫公司?或許真要是這樣,那未來的「香江漫畫教父」的頭銜,或許就要換人咯。」黎澤在心中暗自思量。

    不過,黎澤卻不會這樣做,在他看來,自己出的風頭越大,所帶來的身份暴露的危險也會隨之加大。因此,黎澤更喜歡做台下發財的人,而不是在台上發言的人。其實這點從他開始培養自己的身邊人就可以看出,黎澤更在意的還是能不能悄無聲息的去賺錢,而不是在某些領域成為眾人皆知的行業精英。

    恐怕,這點要是讓後世那些自詡為行業精英的人們知道,恐怕他們也會無奈地苦笑吧。畢竟黎澤經歷了這一切之後,心態已經變得更為沉穩。

    不過,在董橋和馮九儀等人面前,黎澤卻從不會表現出這點,畢竟是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黎澤在面對他們的時候,就想面對自己親人一樣隨意,這也令他和董橋等人的關係一直很不錯,否則他又怎麼可能輕易地便能從自己的校長那裡「要」到如此之多的好處呢?

    「阿澤,你總算是來了,來看看,這是《英雄志》第一本的樣書,這本書做的,總算是沒有辜負了你啊。」董橋見到黎澤,笑著將手中的樣書朝著黎澤遞了過去,說道。

    黎澤接過《英雄志》的樣書,只見封面上是李志清繪製的水墨風格主要人物。不過腰封上卻沒有後世那句令黎澤記憶深刻的案:「金鏞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畢竟黎澤的出現導致了歷史發生變化,這也是能夠理解的。李澤接著打開書,只見裡面扉頁有著梁羽生為本書所題的「俠骨丹心」的題詞,落款是師梁羽生。黎澤笑了一下,並在心中感謝了下自己的這位師父,打開書的目錄,卻發現序言竟然是金鏞的。

    趕緊翻到序言那頁,卻見金鏞以少俠闖江湖為題,為自己的這本《英雄志》撰寫了一篇長達萬字的序言。

    見到落款同樣是師金鏞。黎澤不禁苦笑了一下。見到黎澤的表情,董橋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了序言的落款,也不禁苦笑著說:「你可是不知道,當初為了這本書的序言一事,這兩個人吵的可是差點要動起手上,最後迫不得已,我出了個注意,讓他們兩個人一人寫題詞,另外一人寫序言,這才讓兩個老傢伙沒有再吵起來。怎麼樣,你覺得還滿意麼?」

    黎澤朝董橋點了點頭,笑著說:「很滿意,這次還要多虧董伯了。」黎澤知道,這次雖然自己給了《明報》不少的意見來操作這部小說的單行本,不過這其中出力最大的人還要數董橋,不禁出乎他意料的邀請到了李志清來為《英雄志》繪製封面,更是讓自己的兩位師父出力,這令黎澤很是感動。

    「你這小子。就知道說這些糊弄你董伯開心。」董橋也是心情大好,打趣著說道。

    黎澤繼續翻了翻《英雄志》,發現這本書在自己的建議下,製作的格外精美,同時董橋還別出心裁的將李志清繪製的封面圖做成了大張的海報和書籤隨書贈送。要知道,此時的出版行業還沒有後世那樣的發展,什麼周邊都一大堆,尤其是一些知名作家的新書,甚至還有配套的商家禮品推廣贈送。此時的香江,能夠在書裡面夾送海報和書籤的,自己的這本《英雄志》也算是開創了一個先河。更何況這本書的印刷和用紙都非常好,就算是和後世的那些精裝書相比,也不遑多讓。只是令黎澤有些擔心的是,這本書的定價稍微有些高了,居然要30港幣。要知道此時連金鏞的書,也不過才20港幣而已,自己的書居然定價這麼高,幾乎要高出了一倍!

    黎澤有些擔心地向董橋說出了自己的顧慮,董橋卻不以為然地笑著說:「乍一看上出,確實有些高,不過這字數和包裝都在這裡擺著呢。你要知道,你現在這本《英雄志》可是大火,而且這本書已經連載完了,很多人購買就是為了圖個收藏,所以定價高一點兒也沒有打關係,畢竟我們這套書的質量可是擺在這裡的,你董伯我這次可是下了血本了,這本書的成本可是比社長的書都高,昨天看完成本,這把我一頓說,要不是你的書啊,恐怕我現在可就要捲鋪蓋走人咯。」

    黎澤笑了一下,明白了過來,按照董橋這樣的安排,自己既對得起讀者收藏的**,又能多拿到一筆稿費,大家都開心,何樂而不為?

    不過,黎澤還是有些擔心,畢竟自己的書定價比人家一本書高出近一倍的價格,這勢必會影響大眾讀者的購買**。於是黎澤笑著說:「我看,要不然這樣,董伯幫我聯繫幾家比較大的書店,找個時間,我們舉辦個簽售會和見面會,這樣的話,也不怕我們的書在書店裡面賣不動。」

    董橋眼前一亮,要知道此時香江還很少舉辦這樣的活動,一是本土作家有資格舉辦這樣活動的大家少的可憐,另外就是這幾年讀者更願意去見明星,對於和作家見面的**少了不少。按照黎澤此時的人氣來看,恰好夠了舉辦簽售會的條件,更關鍵的是,這個傢伙長得也不錯,所以當黎澤自己主動提出可以配合《明報》來做一些活動的時候,董橋不禁眼前一亮。

    要知道,這種地面活動如果做的效果好的話,可是能極大程度上帶動這本書銷售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