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華人大亨

正文 第四十六章 《百家講壇》副監製 文 / 端木春樹

    「不過,這些人雖然都能請到,但是要讓他們如何講的能夠令北邊和民眾同時滿意呢?」在邵毅夫看來,製作這檔電視節目,並非難事,但難在於如何既討好了北邊,獲得利益的同時,又能令香港的普通民眾接受並喜歡這檔節目,這才是關鍵所在,畢竟雖有了有關部門的關照,這檔節目或許在內地能夠引發很大的反響,但邵毅夫畢竟是個商人,要從市場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件事我也想好了,我會先寫出一份相關的資料,包括所講選題的集數,分集內容,以及整體的大綱,還有相關的主意事項,到時候邀請開講人根據這份資料,進行試講,試講通過後,再進行正式地錄製,日後所播出的節目,都需要開講人和節目組製作一些這樣的資料,並做試講,方可通過選題。」

    「如此甚好,說起來,我也很期待我們香江人講傳統化的電視節目能夠獲得很好的反饋,畢竟,誰都不願意聽人說我們香江人只會賺錢,沒有底蘊,像個暴發戶一樣。」邵毅夫很真誠的說道。

    他曾經和好萊塢合作,但他知道,無論是歐洲人還是美國人,都看不起他們香江人,就因此時的香江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他們原本的祖國,現在依舊沒有摘掉貧窮與落後的帽子!

    這點讓邵毅夫非常的鬱悶,在他看來,香江的回歸已成定局,可未來的路,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邵毅夫很少在內地投資公司和工廠,而是將財富無償的都捐贈給教育和公益機構,這其中不乏有結交內地的善意的商業考慮,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邵毅夫希望內地能真正崛起,經濟起飛。

    在他看來,教育和公益是內地經濟起飛的保證,也正因此,他通過邵氏基金,在老友馬麟等人的幫助下,對內地的多所大學進行了圖書館等設施的捐贈。

    黎澤知道,這位香江大亨從未忘記自己的國家和華人的身份,尤其是在和好萊塢合作失敗感受到歐美國家對華人的歧視之後,這種感覺就更明顯了。

    其實老的香江這代人,心中都和邵毅夫懷著同樣的心思,只不過他們不能確定這條路的未來究竟如何。

    黎澤通過後世的很多資料知道,其實這代香江人,對內地收回香江後的期待是非常高的,因此在也都積極參與制訂基本法,可他們不曾想到的是,後世的香江人或許是在他們的庇護下成長,從來沒有經歷過歐美國家對華人的歧視,所以對自己的身份認同感不高,這也是導致後世香江頻發和內地人衝突的主要原因。

    既然自己生活在這裡,就要改變這一切,這是黎澤長久以來,埋藏在心底的夙願。如今,他只是搭上各種「順風車」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對於邵毅夫和馬麟這些積極改變香江未來發展的人,黎澤除了充滿欽佩之外,所能做的,也就是加快自己成長的速度,讓自己能夠成功的扭轉香江的局勢,讓自己的構想得以實現。

    所以,黎澤決定將《百家講壇》這一殺招祭出來,並且根據現在的環境,刪選出了第一批主講人。說來,這也只能怪黎澤自己,他將這檔節目搬出來的時間太早了,早了將近20年的時間,那些後世中的主講人,要麼是學術還未大成,要麼就是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無奈之下,黎澤也只能根據自己的學識判斷,來邀請現在的知名學者進行「補充」,邀請台灣歷史作家高陽和日籍華人作家陳舜臣是因為黎澤曾在後世策劃出版過他們的著作,知道他們對於這段歷史的研究很深,只要自己將後世相關節目的整體大綱整理出來交給他們,相信複製出來後世的作品並不難,甚至有可能會超越後世也說不定,畢竟這兩位可是後世諸多學者所崇拜的歷史大家,所以黎澤選擇了這兩位。而內地方面,黎澤選擇了從《紅樓夢》入手,當這個時候劉新武還沒有開始自己的紅學研究,他想了很久,決定只能搬出周汝昌來應付局面,畢竟他才是幾人中後世真正上過《百家講壇》的人,相信自己只要把他當初在《百家講壇》所講的內容大綱整理出來,應該是可以讓他複製出後世的經典作品來的。而香港方面此時能拿得出手的人真的不多,金鏞這尊大佛不能輕易動,而且需要找到適合的題材,這點把黎澤給難住了,而他的另一位老師梁羽生,雖然近年來身體狀態並非很好,但他對於傳統化尤其是詩詞歌賦方面的造詣,就連金鏞也曾公開表示自愧不如。自己如果江後世《百家講壇》中關於詩詞的內容整理出來,由梁羽生開講,相信想必效果會非常有趣。

    結合種種實際情況,黎澤最終給出了這樣一份名單。果然無論是邵毅夫還是馬麟都沒有對這份名單產生任何異議。

    不過此時仍需往後放,一是黎澤需要將整個計劃更加完善,形成策劃案,由馬麟和邵毅夫審閱後,共同通過此次交流活動的機會,提交給有關部門。二是黎澤需要將後世百家講壇的資料整理出來,做好籌備工作。所以時間上還很充裕。

    「對了,既然這個欄目是阿澤提出來的,那麼我有個請求。」邵毅夫說道。

    「六叔請講。」

    「我希望由你擔任這檔電視欄目的監製,全面負責這檔節目。」

    「這……六叔,這不大合適吧,我從來都沒有做過……我也沒有經驗……更何況無線裡面能人那麼多,我……」黎澤有些猶豫地說。

    的確,黎澤也沒有想到邵毅夫的請求居然是這個,要知道,一檔電視節目,總監便是最高權力的負責人,尤其是在無線,總監相當於邵毅夫和芳逸華的代表,無論是多麼大牌的明星,只要是還想在無線或者邵氏發展,就不能輕易得罪的人中,總監們是排名第一的。

    雖然《百家講壇》是一檔學術性的電視節目,但這也難掩總監所帶來的權利,倘若黎澤成為這檔電視節目的總監,那就意味著他將成為無線電視台中同樣擁有大權的人,這對於黎澤這樣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很難拒絕的**。

    見到黎澤仍有些猶豫,邵毅夫明白他是擔心自己的經驗不足,反而影響這檔節目的質量,而邵毅夫也不願繼續強迫黎澤,便道「那就做副監製吧,這檔節目所有的策劃都是你出的,我會給你安排一個有經驗的總監過來主持大局,你就負責所有的內容。」

    黎澤聽出去了邵毅夫語氣中的不容置疑,便也只能無奈地答應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