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寶鑒天眼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琉璃杯 文 / 青白玉

    用了個理由,將溫仕銘打發走,兩老才鬆了口氣。而溫仕銘也不是特別想要呆在這,他還有重要事情要做,見這兩個老頭趕人,推著陳逸凡就走。

    「去哪裡?」陳逸凡詢問道。

    如果是去玩,他並不熱衷,現在最重要還是學習。不是這傢伙的話,他應該會到書店一趟,弄點書本回去,好好補習。

    「掏老宅子。」溫仕銘有點興奮地說道。

    在古玩這行,老宅子是古玩來源的一個重要場所。一些古屋要拆,要搬等等,都可能讓人撿到寶貝。因此,他們這行,許多人對掏老宅子都非常感興趣,相信陳逸凡也不例外。

    「呃!什麼來的?」陳逸凡卻不瞭解,疑惑地看著溫仕銘。

    溫仕銘一愣,看外星人一樣看著陳逸凡。

    「你不知道?」

    「我應該知道嗎?」

    得!溫仕銘這才記得,這傢伙加入這行才沒幾天,沒有馬上領悟過來,也不出奇。其實,嚴格一點來說,陳逸凡壓根還沒有入行。

    他才解釋一遍,老宅子一般住的人都是老一輩,保存了不少老東西,所以掏老宅子往往能找到寶貝。

    即使是一些古玩大家,偶爾也會客串一下鏟地皮的,不是盜墓的鏟地皮,而是到農村去收貨,掏老宅,指不定哪天就會碰到一個大漏可揀。

    江海市的老宅在前幾年基本上都被掏空了,有些老宅沒掏的,要麼隱藏極深,要麼純屬虛構,要知道玩這個行當的消息極為靈通,稍微有點有價值的,只要是知道,有些新人老鳥之類都會去,就算沒錢,去見識一下也是好的。

    「行,去看看。」

    可以漲見識,陳逸凡自然也不會拒絕。這可比自己在家看資料好多了,可以積累經驗,對以後有很大幫助。

    如今,他不怎麼急錢用,也就不是很著急去撿漏,最要目的還是想去見識見識。

    兩人一拍即合,鑽進溫仕銘的車子就朝目的地前進。

    那地方有點遠,沒辦法,近一點的老宅,基本上被人翻了幾遍,有一塊銅都可能被人拿走,很難再找到寶貝的。

    溫仕銘不知道,陳逸凡住的地方,就有兩個寶物。

    「我們要去的事郊區,那一帶比較亂,一會你忍受一下。」溫仕銘開口,提前給陳逸凡打預防針。

    陳逸凡笑了笑,自己什麼髒亂地方沒有見過?你一個在城市長大的傢伙,說這話,怎都感覺有點彆扭。

    「沒事!」他也是早有心理準備。

    能稱為老宅子,肯定是破舊了的,能有多整潔?又不是什麼物保護單位,有專人管理,他早就想到了。

    兩人來到一帶偏遠的郊區,這一帶看起來很貧窮,屋子是六七十年代的,屋頂還是瓦片遮著。

    「真夠老的。」陳逸凡感歎了一聲。

    「好地方!」溫仕銘則是大為振奮。

    這話要是被住在這的人聽見,還以為那傢伙在諷刺呢!火爆一點的人,搞不好就要打他一頓,他娘的說話能不帶刺嗎?

    「怎麼找?」陳逸凡看著那參差不齊的瓦房,詢問道。

    他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總不能逐家逐戶去找吧?人家還以為你們查戶口的呢!

    跟陳逸凡在一起,溫仕銘總算找到一點優越感。以前,跟著那些老頭子,動不動就是教訓他這做得不對,那做得不對!陳逸凡則不一樣,總會詢問他應該怎麼做,讓他有種當老大的感覺。

    「放心,跟著我走就行,我知道這裡今天有一家要拆了。」溫仕銘開口道。

    當然不能跟陳逸凡想的那樣,每家每戶去收垃圾。有人專門會收集這些亂七八糟的信息,那個老宅子要翻新等等。

    他將手機拿出來,翻看裡面的信息。那家主人他也不認識,只是通過別人的渠道,知道一個具體的地址而已。

    「華美巷28號,幫忙找找。」溫仕銘說道。

    看來這傢伙的確經驗十足,來這些地方次數不少。華美巷不好找,他攔下一個路人,問了華美巷的具體方位,兩人才繼續找屋號。

    「前面有人搬東西,應該就是了。」

    陳逸凡抬頭望近去,就看見巷子裡面擺了不少老舊東西,有傢俱,也有瓶瓶罐罐,由屋子搬出來,從門口一路擺出來。

    那些玻璃瓶溫仕銘直接忽略,現在收垃圾的都不怎麼收玻璃瓶了,沒什麼價值。倒不能說玻璃沒有珍寶。在古時候,玻璃就是琉璃。

    以前,琉璃採用古代青銅脫蠟鑄造法高溫脫蠟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雲漓彩、美倫美煥;其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這個過程需經過數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敗或瑕疵。中國琉璃是中國古代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其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的精緻、細膩、含蓄體現,是思想情感與藝術的融會。

    某些琉璃作品,放到現代也是了不得的奇寶。

    溫仕銘將攔在路上的一塊天藍色玻璃杯踢開,直奔人家的傢俱去。

    後面的陳逸凡看到那個杯子卻是眼睛微微一凝,他發現杯子上面有光。天眼不會騙他,這個杯子絕對是古董。

    他將杯子撿起來:「老溫,幫忙看看這個杯子。」

    這傢伙雖然眼力等都不是很好,但半吊子也知道不少知識,認識的東西要比陳逸凡多不少,人家的底蘊比他厚多了。陳逸凡要不是有天眼,他什麼都不是。

    溫仕銘回過頭一看,這不是自己剛才踢走那個?他看了眼陳逸凡,暗道:這傢伙不會以為這個杯子是古董吧?

    「陳兄弟,玻璃別看,很少寶物的。」

    其實,琉璃在古代是寶物,畢竟以前玻璃不好生產,物以稀為貴。另外,玻璃易碎,保存下來的幾乎沒有。

    要追究起來,在唐朝,琉璃就引進中國。到了元代,博山琉璃生產已形成一定規模。其早期產品以珠、笄為大宗,還有簪、扣子等。笄,顏色以藍為主,另有水晶、黑、白、茶晶諸色。明洪武年間,除內宮監在此設「外廠」,為宮廷生產「青簾」等貢品外,民間琉璃生產也日趨發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