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蒼黃

正文 116.第116章 一舉兩得 文 / 有時糊塗

    柳寒看看四周,這裡是秋家後花園,地面上乾乾淨淨,落葉都被掃到一邊,池塘的水清澈見底,游魚在池底游動,園子裡除了他們倆人再無其他人,下人們一個都瞧不見。

    「大將軍,恕我直言,」四周沒人,柳寒心裡有數,恐怕秋雲在不希望倆人的談話被第三人知道,於是便直言自己的擔憂:「我不清楚您的處境,然而從目前來看,我非常擔心,所以,我想暫時停一下送糧計劃。」

    「萬萬不可!」秋雲神情頓變,急忙阻止:「這個計劃一停,恐怕涼州立刻便是生靈塗炭。」

    秋雲很清楚,柳寒不是說著玩的,如果他想停,那就肯定能停。拓跋部落買糧的錢是柳寒出的,瀚海商社事先儲備了數萬石糧食,所以,沒有柳寒,這個計劃立時就進行不下去。

    「涼州生靈塗炭?!」柳寒冷笑兩聲:「我現在擔心的是我瀚海商社被塗炭了,而且還要背上賣國的名聲!」

    秋雲頓時無語,柳寒神色慘然,神情略有些激動:「大將軍,我不說什麼為國為民的屁話,可我在這件事上沒有自己謀一分利,這點您該承認吧!」

    秋雲無言以答,柳寒又說:「我的要求很高嗎?我的要求僅僅只有一個,安全。可您現在連這個都不能給我,我憑什麼還要幹下去?」

    面對柳寒質問,秋雲完全無法回答,倆人同時陷入沉默,秋風從水面拂過,帶來陣陣涼意,秋雲神情蕭瑟,目光有些呆滯的看著水面。

    柳寒心裡卻不像表面上那些激動,相反還很冷靜,現在不比在涼州時,除了秋雲,他還有件護身符,那就是秦王,他相信,若秋雲出了事,秦王至少還可以護他一會。現在,他要作的是逼秋雲,讓秋雲透露更多朝廷內幕,他相信,停了送糧,他固然很麻煩,可不是沒有脫身之計,但秋雲的麻煩就大了。

    什麼涼州生靈塗炭!首先被塗炭的便是他秋家!秋雲不會看不到這點。

    「其實,上次見駕,我便向皇上報告了驅虎吞狼之策,」秋雲看著水面的陣陣漣漪,思緒似乎又回到上次見駕時的情景,幽幽的說道:「皇上是同意這個策略的。」

    柳寒心裡巨震,神情陡變,驚訝之極的看著秋雲,後者的神情帶著濃濃不解和無奈。

    「所以,開始有人彈劾我時,我沒在意,因為皇上已經知道了,而且是贊同的,」秋雲歎口氣:「可太子回來後,卻像不知道似的,所以,我猜不透,皇上究竟是怎麼想的。」

    柳寒現在有些明白了,要麼皇上沒有告訴太子,要麼太子別有深意,轉念一想,還存在一種可能,皇上告訴了太子,可太子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要打壓秋雲,如果是最後一種,那麼秋雲可能有什麼讓太子不放心的地方。

    「皇上病重,太子監國,」秋雲又像是對柳寒說,又像是在喃喃自語:「太子,還是年青了。」

    秋雲堅信自己這驅虎吞狼之策是正確的,至少在目前是正確,朝廷府庫空虛,天下流民四起,兼之皇上病重,眼見不起,兄終弟及,流言不斷,可以說大晉現在是內憂高於外患,必須先安定內部,才能對外用兵。

    柳寒依舊沿著自己的思路,秋雲有什麼讓太子或者說皇帝不放心的呢?他不知道,對於秋雲,他瞭解得還是太少,這隻言片語,還無法讓他做出判斷。

    「大將軍,您以前和太子有沒有過矛盾?」柳寒決定單刀直入,秋雲聞言有些驚訝,隨即好像明白了點什麼,遲疑下沒有回答。

    「大將軍,現在我和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拴在一起的,」柳寒誠懇的看著秋雲,秋雲沉默著,過了會才略微點頭,柳寒接著說:「所以,我希望瞭解多些,您現在的狀況,我想和朝局有關。」

    儘管柳寒說得婉轉,秋雲是什麼人,一聽就明白了,他在心裡苦笑下,他何嘗不知他目前面臨的困境和朝局有關,可這朝局,有時候,他以為看清了,可有時候又讓他感到糊塗。

    柳寒不想繞圈子了,和秋雲這種老油條繞圈子根本繞不過:「大將軍,我想問一下,皇上的病,還能不能好?」

    秋雲的目光陡然嚴厲起來,像把劍盯著柳寒,這是朝廷最大的機密,誰敢在這上面胡說八道。

    柳寒卻像沒察覺似的,依舊按照自己的思路說下去:「我不知道皇上的病能不能好,可四大總督返朝,除了齊王外,絕大多數藩王就藩,這說明什麼,說明皇上在安排後事。」

    秋雲默默的聽著,沒有打斷柳寒,至少最初他的判斷和柳寒一樣。

    「大將軍回朝不久,便傳出彈劾之事,隨後太子監國,尚書檯人事變動,我以為這幾件事是有聯繫,絕不是孤立的。」柳寒說著:「我原來的判斷是,皇上自知不起,所以安排太子監國,準備權力移交,而您遵旨返朝,獲得了皇上的信任,可彈劾一事持續不斷,這又讓我迷惑不解。」

    「有何迷惑不解的?」秋雲反問道。

    柳寒苦笑下:「正常情況下,這事只要您上了自辯折之後,這事就該和緩,因為您的做法就算有錯,也只是小錯,更何況不一定是錯的。可現在我們面臨的是非正常情況。」

    秋雲又不說話了,柳寒看看他的神情,然後才小心的說:「朝廷面臨權力移交,太子需要建立威權,豎立權威的最簡單的法子就是,懲治一個位重權高的重臣,震懾群臣!」

    柳寒說著便看著秋雲,秋雲面無表情,可柳寒卻知道自己打中了他的軟肋。

    「大將軍,我絲毫不懷疑驅虎吞狼之策的正確性,可現在看來,您好像被太子選中了。」

    停頓

    下,又補充道:「而我,好像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柳寒一口氣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端起茶杯喝茶,說了這麼多,隱藏的意思就是,今兒咱們攤牌,要麼你讓我安心,要麼那糧食就別送了。

    秋雲當然聽出了柳寒的潛在之音,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個人,最初這個人給他的印象是狡詐油滑,可後來又加了兩分果決,原因是瀚海商社很快行動起來,他還沒離開涼州,第一批糧食便啟程送往外塞外。

    可現在,這些印象中,又增加了敏銳,哦,還有淵博;不敏銳不會感覺到他的困局,不淵博不會清楚現在的朝局。

    當然這個印象中也有消失的部分,比如,油滑,還有,狡詐。

    面對有些咄咄逼人的柳寒,秋雲很慎重,他清楚,如果不能打消柳寒的疑慮,那麼送糧計劃恐怕真的會終止,驅虎吞狼之策將半途而廢,秋家恐怕也就大禍臨頭。

    秋雲凌厲的目光漸漸變得溫和,又漸漸變得無奈,輕輕歎口氣:「驅虎吞狼之策,我早已稟告皇上,皇上當時也是贊同的,可朝中大臣不知,那些個御史,就知道我大晉富有天下,威凌四海,可不知道我大晉府庫空空,兵甲早已不修,驕兵悍將已經年老體衰,不復當年之勇,出此策純屬無奈。

    太子年青,初掌控朝政,正是氣盛之時,不滿送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沒想到,事情越鬧越大,皇上也不開口,我的自辯折上了,太子依舊不消停。」

    說到這裡秋雲低低歎口氣,眉頭深鎖,憂慮重重,柳寒明白了,原來他很有把穩,可太子咬住不鬆口,皇上又穩如泰山,所以,他疑惑了,不知道皇上究竟什麼意思。

    「太子不是將自辯折留下了嗎,沒轉發朝臣。」柳寒試探著問。

    「留中,不一定就是好事,」秋雲解釋道:「也可以解釋為,太子覺著現在這把火燒得還不夠旺,希望火再旺了。」

    柳寒默默點頭,火再旺點,太子再將折子轉發朝臣,朝臣再群起攻之,太子再順應民意將秋雲拿下。

    這才是為政之道!

    「目前上疏彈劾您的都是那些人?有沒有為你辯護的呢?」

    秋雲扭頭看著柳寒,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看來這小子比自己想像得更敏銳,若入朝為官,肯定比自己那兩個兒子要強。

    「這是最讓我迷惑不解的。」秋雲說道:「彈劾我的朝臣,主要是依靠宮內的官員,為我辯護的雖然少,可也不是沒有,主要涼州派系的官員。」

    「宮內的?」柳寒疑惑的反問道,秋雲點點頭:「多是走穆公公路子的。」

    「您的意思是這是穆公公指使?」柳寒話音剛落,隨即明白自己錯了:「難道是皇上?」

    秋雲歎口氣,如果真的是皇上要收拾他,他還真沒辦法,可隱約間又感到不對,皇上沒有理由收拾他,除非

    這是個秘密,這個秘密他誰也沒告訴,只有貼身護衛才知道,兩個兒子都不清楚。

    如果,他作壞,那結果就不可知了。

    「大將軍,等一下,我清理下。」柳寒說著搬起手指頭:「皇上病重,這是一,太子要登基,這是二,皇上要拿你開刀,這是三。皇上拿你開口祭旗,原因是為了太子坐穩位置,太子為什麼位置不穩呢?因為有兄終弟及之說。」

    說道這裡,柳寒疑惑的看著秋雲,那意思很明顯,你老小子是不是與齊王私底下有聯繫,被皇上抓住了把柄。

    秋雲開始還覺著這話有些刺耳,可漸漸神情凝重起來,他明白柳寒的意思了。

    「沒有,我和齊王僅僅只有數次會面,最近三年,別說通信了,就算見面都沒有。」秋雲很慎重的答道。

    「你們秋家其他人呢?」

    秋雲遲疑下:「我侄兒秋宜則經常與齊王下屬的幾個官員喝酒,但自我回朝後,他已經沒再與他們碰面了,而且,他在我秋家的地位不高。」

    柳寒考慮了一會:「那麼有沒有這種可能,皇上是想借這件事,看看群臣的態度,同時打壓下您,最後讓太子出面為你結尾,如此則讓您對太子忠臣。」

    昨晚,柳寒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忽然想起唐太宗李世民和手下重臣李績的故事,李世民病重不起之時,下令貶斥李績,將李績貶到邊遠地方作了個小官,同時告訴太子李治,若李績遷延不去,就立刻殺掉,若他立刻就走,日後,你再將他提拔起來,此人就能為你所用。李績很精明,接旨之後,連家都沒回,立刻就赴邊遠之地上任,不到一個月,李世民病故,高宗李治登基,一個月不到就提升他為刺史,再過半個月,就開府儀同三司,沒用多久,李績便返朝返朝參與樞要。

    聞聽此言,秋雲眼前一亮,就像一束陽光劃破陰霾的天空,數日以來籠罩在腦海的愁緒頓時消散了一半,看著柳寒的目光更加溫和。

    「為什麼呢?」柳寒設了一問:「因為齊王。我相信,皇上太子對齊王都有警惕,所以,齊王要先處理,可齊王怎麼處置呢?一個是殺了他,這樣最好,絕了後患。」

    秋雲很堅決的搖搖頭,柳寒於是再說:「如果不行此策,那就只有排斥齊王,讓齊王就國,可齊王就算就國,按照現行體制,藩王掌控地方軍政,他的影響和實力還在,所以,朝廷需要有個能鎮住他的人,那麼您目前的困境便是假象,真正的原因是皇上要把您留給太子。」

    說到這裡,柳寒看著秋雲,秋雲沉默了會,歎口氣:「伴君如伴虎,實因天威難測!」

    &nbs

    p;秋雲自己也不知道皇上究竟是怎麼想的,他心裡認同柳寒最後的判斷,可拿不準,這事又不能隨便下結論。

    「有一個辦法可以試探下皇上的想法。」

    「何法?」秋雲立刻問道。

    柳寒在心裡笑了,秋雲看來已經困惑很久,這個時代畢竟還是簡單,幾千年了,朝代變換不過幾個,那能與前世相比,政變,叛亂,宮鬥,層出不窮,應有盡有,一部二十四史完全可以稱為權術大全,也可以稱為謀略大全。

    以退為進,既可以為秋雲解困,也可以向秦王交差,算是一舉兩得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