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王爺興亡,寵妃有責

正文 第十八章 北齊盛會 文 / 祁晴寶寶

    「清綰,你真的想好了?」溫貴妃聽到易清綰的決定,吃了一驚,和梅青面面相覷。

    梅青更是驚訝萬分,易家千金,尊貴如金枝玉葉,從小到大,被多少人捧在手心長大,又有豫王爺傾心愛護,以後會順理成章成為豫王妃,現在居然當頭棒喝,由眾望所歸的正妃變成了側妃,頭頂上還有一個死人,而且終身都不可能轉正,最令人不能想像的是,在入府之前,還要跪拜聶臻的靈位?

    這事,梅青想起來就覺得瘆的慌,易小姐是何等心高氣傲之人?現在為什麼要嚥下這口氣?

    若聶臻是皇室公主郡主也就罷了,可她明明什麼都沒有,除了美貌,沒有一樣能和易小姐抗衡,身份,尊貴,地位,家世,一無所有,說難聽一點,比奴婢好不了太多,雖然曾經位居太傅,但是誰都知道,此太傅非彼太傅,不過是個只有虛名而無實權的太子老師罷了,而且,曾經還是全國緝捕的朝廷欽犯,現在居然堂而皇之地位居易小姐之上,成為眾人矚目的豫王妃?

    這件事,梅青想破了頭也想不出易小姐為什麼會心甘情願,難道是太愛豫王爺了,所以不顧一切?可聶臻不是屈居人下之人,易小姐就更不是了,她有得天獨厚的美貌和家世,易小姐的身份真比公主郡主低不了太多,而且還是得*的公主郡主!

    潛雲殿內有詭異的氣息飄蕩,看見易小姐的眼裡閃耀她看不懂的眸光,梅青不敢多言,訕訕退了下去!

    倒是溫貴妃,這兩年歷練得越發精明練達,說出的話也在情在理,微笑道:「依我看,這事也沒什麼不對,豫王爺冊妃的聖旨已下,朝野皆知,聶臻既是正妃,側妃入府之前向正妃敬茶行禮是祖宗禮制,合情合理,既是人不在了,也就跪拜靈位一番,倒顯得你知書達理,識得進退,有大家之風!」

    易清綰微微一笑,語意淡淡,「是啊,已經冊封她為正妃,天下皆知,我既在她之下,做什麼都是應該的,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她不願面對那些事情,不是追封,是冊封,一字之差,天差地別,不過易清綰不願去多想!

    溫貴妃溫婉一笑,拉著易清綰的手,歎了一口氣,「你也不要難過,她畢竟是個死人,對死人來說,這些都是虛的,死人如何與活人爭?不要老盯著名分,要看到實處,這世事哪能盡如人意,幹嗎要和自己過不去?再說,入府之後,以王爺對你的*愛,感於你的善解人意,夫妻一向*頭打架*尾和,最後你還不是最大的贏家?」

    易清綰比別人想像中的有主見得多,感受到表姐手心的溫度,勉力一笑,「表姐說得對!」

    ---

    易清綰走後,梅青百思不得其解,喃喃道:「難道易小姐真的要做王爺的側妃?入府之前跪拜聶臻的靈位?」

    溫貴妃嗤笑一聲,「做人不要老是拘泥於眼前一點小事,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逼,當年韓信要不是忍了胯下之辱,最後也不會成了名揚四海的大將軍,清綰不過是拜祭聶臻的靈位而已,和韓信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再說除了一個王妃的名頭,她和正妃又有什麼區別?」

    梅青恍然大悟,連連點頭,「娘娘英明,就和娘娘一樣,雖然現在還未正式被冊封為後,但實際上和皇后又有什麼分別呢?」

    這話說到溫貴妃心裡頭去了,她雖然行中宮之權,但的確還不是皇后,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兩年戰禍連連,皇上也很煩心。

    再說要冊封她為後,先不說後宮賢妃一派力量的反對,前朝也有以霍國公為首的大臣堅決反對,雖然霍梓冉去世已久,也不是沒人提起過封後之事,但只要一提起,就爭論得很凶,吵得皇上頭都大了。

    一來二去,皇上就懶得操那份心了,維持現狀就好,這下,誰也不必爭了,總算是恢復了一片平靜,這事,也就這麼耽擱了下來!

    其實,易清綰不知道的是,在溫貴妃聽來,豫王妃不是清綰,而是聶臻,而清綰只能在三個月之後,才能入府為側妃,溫貴妃心中泛起一種見不得人的竊喜!

    宮中沒有永恆的情誼,只有永恆的利益,這話應在溫柔和易清綰這對表姐妹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聶臻失蹤之後,雖然上下議論紛紛,眾說紛紜,但知*均知道她已經死了,永遠不可能回來了,太子孤單,溫貴妃和賢妃就立即展開了對養育權的爭奪戰!

    那段時間,後宮爭鬥得如火如荼,都在為太子養育權最終花落誰家或緊張,或努力,或觀望,反正不是溫貴妃,就是賢妃,目前這兩位是最有可能得到太子養育權的!

    原本溫貴妃是佔了些微的優勢,畢竟她的理由很充分,二皇子一個人太孤單,需要一個兄長陪伴,更重要的是,那段時間,皇上幾乎獨*她一人,對於她的話,也更能聽進去些!

    本來溫貴妃已經差不多要穩操勝券,可那天豫王爺來宮裡,一番話讓皇上改變了主意。

    這番話後來還傳到了溫貴妃耳中,「這本是皇兄家事,臣弟不便多言,不過既然皇兄問到了,臣弟便不得不談些自己的意見,賢妃娘娘膝下和睦公主年歲已長,過不了幾年就要出閣,這樣賢妃娘娘就有更多的時間撫育太子,而溫貴妃娘娘一則要掌管中宮事務,二則二皇子太過年幼,她兩方面都要勞心勞力,只怕無暇顧得上太子,所以臣弟以為,太子交由賢妃娘娘撫育更加合適!」

    皇上一向極為認可豫王爺的意見,聽豫王爺這樣說,當即拍了板,將太子交給賢妃娘娘撫養!

    一場爭鬥,最終因為豫王爺的一席話畫上了句號,溫貴妃得到消息之後,在潛雲殿裡大大發了一場脾氣,她看不慣賢妃那個老女人臉上如釋重負的歡快!

    更讓她想不到的是,豫王爺一向喜怒

    不形於色,立場難辨,高深莫測,這次居然會公然地站在賢妃那一邊,輕而易舉地宣告了她的敗局!

    豫王爺在皇上心中的位置是不可動搖的,溫貴妃一向以機敏著稱,她不可能傻到去皇上面前挑撥皇上和豫王爺的關係,她明白,如果那樣做的話,首先失*的人,定然是她,而不是豫王爺!

    想起豫王爺眼中若有若無的流光,她心頭忽然有了一種懼意,面對皇上的時候,她坦然自若,時而嬌嗔,時而撒嬌,時而佯怒,在皇上面前,她什麼都敢,可在豫王爺面前,她有一種本能的退縮,為什麼豫王爺比皇上還要可怕?

    數年前,她入了宮,一步步踏上了貴妃之路,距離皇后的寶座僅有一步之遙,如今的她,是溫家易家兩家的無上殊榮,可若是清綰成了豫王妃,那實際上不是比她更為榮*?

    一想到這個整天叫自己姐姐的小表妹,有朝一日嫁給了這個似乎比皇上更有權有勢的男人,位居自己之上,溫貴妃心中就有一種難言的晦澀!

    人心一向微妙而難以揣測,溫貴妃一向認為自己是溫易兩家的驕傲,若是將來,清綰成了另一種更為璀璨的驕傲,對於兩家來說,當然是錦上添花的好事,但於溫貴妃心裡,未必真的十分舒坦!

    現在聽聞清綰只能為側妃,她表面上溫言安慰清綰,其實心裡又何嘗不是在暗暗高興?

    哪怕清綰實權再大,這一輩子也只能是個側妃,而且入府還要拜祭聶臻的靈位,這是清綰一生都不可能超越她的硬傷!

    原本親密無間的表姐妹,既在相互提攜,又在暗暗較勁,比較各自的丈夫,溫貴妃瞭解清綰,也是機敏過人之人,所以這些心思,連最親密的心腹梅青都渾然不覺,只存在於她內心最深處!

    溫貴妃一直都在羨慕清綰,羨慕豫王爺對她的獨*,而自己卻只能在後宮的萬花叢中,一天天凋零下去,這裡永遠有更鮮嫩更美麗的花朵源源不斷地進來,如今王爺卻變了,原本那般堅定的心意因聶臻而動搖了,溫貴妃在清綰惋惜的同時,又在暗暗高興,此刻,心情無比舒暢!

    ---

    半年後。

    北齊舉行五年一度的聲勢浩大的祭天大會,邀請天下諸國前往觀禮。

    天下諸國中,北齊疆域最大,但地廣人稀,國土大部分由草原組成,經常是數十里不見人煙,但兵力強盛,國民驍勇,實力不可小覷。

    這五年一度的祭天大會,屆時會有北齊所有部落的大祭司向上天祈福,場面極為壯觀,是北齊人最宏大也是最盛大的集會,為了準備這五年難得一見的盛會,早在一年多以前,北齊百姓就可以開始載歌載舞,準備豐盛的食物,歡度這難得一見的節日!

    晉國因為平素和北齊並無多少往來,這次派來的並非皇室成員,而是一位重臣前來觀禮祝賀。

    而寧國則不同,此次前來觀禮的是位高權重的豫王爺君玄影,還有皇室可宜郡主。

    ---

    ps:今天是大年三十,祝各位新年快樂,事事順心,團團圓圓,多說一句,臻臻明天就出現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