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重生之佞臣之女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偷聽,林間夜話知玄機(一) 文 / 豬寶寶萌萌噠

    龍非然的這一番試探果然有效,龍陵玉絲毫沒有察覺到這探子是他派來的,一心以為今晚西魏會有所行動。因而在把這探子押入營帳之後,便迅速的點兵、部署、出擊。

    但是這一次他聰明了,完全沒有再打算讓龍陵夜暴露什麼,也懶得再召龍陵夜去參加什麼議事。只是叫來了已經定好的幾個人,直接讓他們出擊。

    因而聽到營帳之中有馬蹄聲響起的時候,龍陵夜還是若無其事的在纏著程悠若纏綿。倒是程悠若,聽著這馬蹄聲,不免有些警覺。

    「無事」,龍陵夜用吻來安撫她,道:「這點兒事情八哥還不至於搞砸。」

    「可是……我還是擔心」

    程悠若的話卻被龍陵夜的炙熱給堵了回去,隨之而來的,便是一聲猝不及防的輕吟。

    大覺尷尬,對龍陵夜對她的「偷襲」極其不滿,直接一口咬在了龍陵夜的肩膀上。剛開始的時候還只是開玩笑一般報復,但是當這一口咬下去,鬼使神差的,竟是用上了自己全部的力氣。

    龍陵夜疼得身體一顫,卻是並未將她推開。似乎是感覺到了她這一刻的深情,竟是反而將她抱得更緊了。

    纏綿之後,兩人都有些疲累,躺在床榻上睡得踏實。程悠若醒來的時候,龍陵夜卻還沒醒。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自作多情,但是的確,最近她發現龍陵夜睡得踏實多了。較比她先前和龍陵夜同眠的時候,龍陵夜此時的睡眠,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深眠。

    夜深,風定,人未醒。程悠若悄悄起身,穿上衣服去帳子之外,心裡已經又把龍陵夜給罵了千百遍。

    因為龍陵夜非要讓她扮成小廝,所以這一段日子以來,她都不敢用軍營裡的茅房,就怕被人發現了破綻。因而想要方便的時候,只能自己悄悄繞到軍營後面,躲在那個沙丘後身解決。

    方便完了,剛要起身離開,卻是忽然聽到有腳步聲向這邊走來。

    這沙丘之後便是一座綿延的山脈,而且這裡也不僅僅是這一個沙丘,而是連綿著好多個。況且這裡在宛城之外,還未至荒漠,植被雖不茂盛,自然也有一些。沙丘前方,便是略微有些稀疏的成片樹木,樹林掩映下,將這一片區域變成了一個極好的隱蔽場所。

    程悠若的心裡忽然提起一絲警覺來,也便繼續躲在這沙丘之後,並不出去。

    不多時,這腳步聲在樹林之中站定,似乎是在等人,緩緩的在地上踱步。不多時,又一個腳步聲也停在了樹林之中。以腳步聲判斷,這兩個人距離她藏身的沙丘不過數步之遙。

    程悠若聽到其中一人的聲音,整個人的警惕性又提高了些。因為這聲音,正是陸元夕的!

    「王爺有什麼話不能在軍營裡面說,非要把下官約到這個地方來?」陸元夕的聲音。而他口中所說的「王爺」,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龍陵玉。因為龍陵夜的腳步聲,她完全可以聽得出來。

    果然,聽龍陵玉的聲音響起,道:「此夜無風,明月高懸,久在軍營中悶著,陸太師不怕悶出病來嗎?咱們出來走走,散散心,豈不更好?」

    「哈哈,多謝王爺美意」,陸元夕道,「只不過,此時正是我軍左右先鋒和西魏軍隊交戰之時,王爺這個興,有些太不是時候了吧?」

    「陸大人,就不要明知故問了吧」,龍陵玉道,「那探子是誰,本王心裡清楚,陸大人的心裡也清楚。本王給皇上個面子,並不戳破,而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在今晚出兵攻打西魏在大漠的駐軍。本王對皇上的忠心,還不明顯?」

    程悠若心內一緊,心想到底還是低估了龍陵玉,想不到龍陵玉竟然也看出了這探子並不是西魏派來的。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故作順從,聽從龍非然的指示出兵攻打西魏,到底是何用意?

    也對,不管是龍非然直接下聖旨來催促,還是龍非然派探子來試探,只要龍非然有所行動,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送一個人情給龍非然,以作障眼之用,有何不可?

    可是陸元夕現在明擺著是新皇的人,他又為何要將看穿探子來歷的事情直接告訴給陸元夕?這也就等於,他將這事情直接告訴給了新皇。

    「臣子忠於君皇,乃是天經地義之事,王爺又何故要向下官表示啊?你我同朝為官,對皇上的忠心自然相互心裡都清楚,故意說這些又有什麼趣兒?王爺如果沒有別的事情,下官可真不能奉陪了。對這荒涼之地的月色,下官實在沒心思去賞。」陸元夕說著,轉身欲走。

    「也對」,龍陵玉諷刺道,「這荒漠圓月,即便再明亮,在陸大人的眼中,也是不名一。而帝都金碧輝煌之中的月亮,哪怕再暗淡,在陸大人眼裡,那也是塊寶。陸大人向來只認權貴的麼……」

    龍陵玉嘲諷之聲更甚,笑道:「不然陸大人也不能為了攀附新皇這個高枝,而不顧情面的殺了自己的髮妻以及自己的老泰山。陸大人,只是你可曾想過,你攀附的這個高枝,是否靠得住啊?或許有一日它自己凌空折斷,自身難保,到那時候,陸大人你將何去何從?」

    程悠若聽著這兩人的對話,愈發覺得今晚會有大事發生,但是到底是什麼,她卻還是摸不著頭腦。而且,也愈發覺得,龍陵玉這個人,當真不似他外表表現出來的那樣沒有思量。

    「下官有忠君的勇氣,自然也有擔禍的決心」,陸元夕回身看向龍陵玉,反而是提醒之意,道,「自古皇位之爭,立嫡立長。當朝皇帝乃是先帝嫡長子,仁宗皇帝的嫡長孫,順天道、承民意,王爺,下官善意提醒一句,人有些時候,安分是福啊。」

    陸元夕忽然輕歎一聲,道:「王爺提拔之恩,下官沒齒難忘。看在

    昔日王爺對下官賞識的份兒上,下官不妨給王爺透一個底兒。這一件事情之後,只要王爺能夠定下心來,皇上自然不會繼續為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