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不敗毒神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龍潭虎穴 文 / 兆鄭

    青霜城主城方圓數百里,因每年都會下青色的霜雪而得名。

    青霜城人口密集,毒修如螞蟻一般眾多,作為北清潘洲的一大主城,這裡成了經濟樞紐,大型商舖、拍賣行、以及罕見的地下交易所,應有盡有。

    自古以來,坊市和商舖都少不了各種勢力的支撐,青霜城也不例外。

    青霜城有三大勢力,分別是落雲宗、妖月觀、地府聯盟。

    青霜城一百零八鎮,其中有七十二鎮都是落雲宗的地盤,妖月觀和地府聯盟各佔十八鎮。

    落雲宗的弟子有內門弟子和外門弟子之分,內門弟子可以留在山上繼續修煉,宗門為其無償的提供資源;外門弟子的實力一般都不高,主要負責幫宗門打理生意。

    不管是內門弟子還是外門弟子,落雲宗的弟子總數大概在十萬人左右。

    除了七十二鎮的生意是由當地的大家族壟斷外,青霜主城的生意,有三分之二都被落雲宗強行霸佔了。

    以前,三大宗門為了地盤,連年征戰。由於落雲宗是落天宗的一個分支,有落天宗的支撐,實力渾厚,數次差點滅掉妖月觀和地府聯盟。

    妖月觀兩大宗門見勢頭不好,為了立足,急中生智下,投奔了同是九大神宗的血河谷和萬惡門。

    最後由血河谷和萬惡門出面,妖月觀和地府聯盟與落雲宗簽署了停戰協定,承認七十二鎮為落雲宗的地盤,永世不得爭奪。

    雙方罷戰後,落雲宗的實力極速攀升,成了青霜城的真正霸主。

    三大宗門即使不再正面衝突,但是弟子之間的小小摩擦還是常見的。妖月觀與地府聯盟是一個鼻子出氣的,聯合起來抵抗落雲宗的霸道。

    有一條不成的規定被三大宗門認可:弟子間發生衝突,惹事的弟子可以約鬥,自行找地方解決,門內的長老不得擅自插手,否則後果自負。

    約鬥,就是雙方約定時間和地點,解決私人恩怨。

    大凡斗毒,主要分兩種,一種是鬥,一種是武鬥。

    斗是點到為止,只鬥技不傷人;與斗相比,武鬥就顯的血腥了,既分勝負,又分生死。

    斗之法主用於宗門師兄弟間的切磋,武鬥之法用於不同宗門弟子的恩怨解決。

    一般沒有太大的仇恨,很少有人選擇武鬥。

    斗和武鬥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各個大城都有明確的規定:城內禁鬥。

    禁斗是為了避免毒修之間的爭鬥傷及無辜百姓。

    青霜城有不少地下斗毒場,雙方交付一定數量的金幣後,就可以在封閉的空間解決私人恩怨。

    斗和武鬥的收費是完全不同的,除了都要簽訂協議外,斗最多只能把人打殘,絕不能傷及性命;武鬥可以殺人,敗方死後,乾坤袋歸勝方所有,乾坤袋物品要分斗毒場三分之一。

    地下斗毒場的客顧主要都是三大宗門的弟子,因此這地下斗毒場大都是三大宗門之外的勢力開的。

    只要有矛盾,就必須要解決矛盾。三大宗門對約鬥之事,不支持不反對,弟子在武鬥之中被殺,只能怨他們技不如人。

    落雲宗坐落於青霜城東北方的龍虎山上,前有山關,後有水險,易守難攻。這也是落雲宗長立不倒的一個主要原因。

    亂世之時,青霜城的勢力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除了落雲宗外,每個都經歷了從興旺到衰敗的過程。

    曾經,二十幾個勢力聯合在一起,圍攻了落雲宗七天七夜,最後連山門都沒有攻破,後都被聞訊前來的落天宗強者全部殲滅了。

    龍虎山,山青水秀,猶如世外桃源一般,山上還設有毒草院,有專門弟子負責種植,為宗門源源不斷的提供各種毒草。大規模種植的毒草,自然品階不高,最高的是二品,一品居多。

    龍虎山,是青霜城最著名的靈山,一龍一虎兩峰,猶如一條臥龍和一頭猛虎盤踞在山上,向世人展示著落雲宗的威嚴。

    落雲宗對弟子的要求是:不成龍,便成虎。

    童長老與古清一前一後,在長長的階梯上走著,遇到打招呼的弟子,童長老輕輕點下頭,算是回禮。

    龍峰是宗主狄清的居住之地,算是落雲宗的禁地,除了聊聊幾個長老外,任何人不能踏足;虎峰是宗內長老的居住之地,普通的弟子是無權上峰的。

    落雲宗唯一的煉毒師寧大師就住在虎峰上,有個單獨的小院,沒有他的允許,其他長老是無權踏入的。

    若不是照顧古清,童長老來去虎峰只在片刻,根本就不用費力攀登。

    眾多弟子向童長老打了一個招呼後,向他身後的古清望去,眼中多了一些不屑。童長老頻繁的往虎峰帶人,不過帶上去的人,過不了兩三天就會變成一具死屍。

    不知過了多久,二人終於爬到了山頂,山頂很是平坦,也非常遼闊,別說容納幾個長老居住了,就算同時容納上千人居住,也是卓卓有餘的。

    小路縱橫交錯,彎彎轉轉,如是不熟的情況下,很容易迷路。

    童長老對這裡異常熟悉,帶著古清左拐右拐,大概走了半個時辰,開口道:「到了,前面就是寧大師的居所!」

    前方的黃色落葉突然多了起來,一眼望去,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一兩丈處,一塊石碑豎立在那裡任由風雨

    洗禮,石碑上刻著三個大字:秋葉谷。

    見古清有些發愣,童長老解釋道:「其實在以前,這裡的環境與周圍一樣,四季如春。宗門的一代代煉毒師都喜歡住在這裡煉毒,時間久了,居然把方圓一里毒害成了這副模樣。寧大師居住在這裡以後,就把這裡改名成了秋葉谷。秋葉谷作為寧大師的清修之地,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踏足的,若不是我有使命在身,很難輕易進入這宗門第二禁地。」

    往前走了百步,一個茅草小院出現在視野之中,尚未走進,藥香味撲鼻,聞一下讓人清爽不少。

    小院不大,有七八間茅草屋,院內種植著奇奇怪怪的鮮花,奼紫嫣紅,就是沒有一棵毒草。

    一個煉毒師的居所,不種植一棵毒草,反而種植亂七八糟的花兒,真是讓人亦非所思。

    童長老提醒古清道:「千萬別碰那些花兒,都含有劇毒,這飄蕩在空氣中的花粉也有微弱毒性,少量吸入體內無大礙。」

    古清哦了一聲,隨意瞟了一眼毒花,收回了目光。

    童長老對著一個草屋拱手道:「寧大師,丹童我給您帶來了!」

    「童長老回來了啊,辛苦了,寒舍簡陋,就不留客了!」屋內傳出一個聲音,尚未露面,直接下逐客令。

    童長老沒有一絲怨言,客氣的道:「童某先告辭了,寧大師保重!」說完之後,對著房屋拱了下手離開了。

    屋內沒有任何聲音傳出,彷彿沒有人存在一般。

    古清靜靜的站在小院靜等寧大師發話,可是一等就是一個時辰,屋內沒有人理他,把他徹底晾了起來。

    大概又過了一個時辰,聽聲音,又有人向這邊走來,腳步聲兩大兩小,應該是兩個大人兩個少年。

    稍後,事實證明了古清的猜想,來到小院的果然是兩個中年人,兩個少年。

    兩個中年人自然就是宗內的長老,他們向屋內的寧大師行了一禮後,把兩個少年留下,離開了。

    三個少年靜靜的站在原地,一聲不吭,一動不動,除了古清沉著冷靜外,另外兩個少年的腿一直在哆嗦。

    嘎吱

    房屋門被推開了,一個三十五六歲,頭帶羽冠的青年人走了出來,他一身素衣,舉手投足之間擁有一股傲人的氣勢。

    「寧大師好!」古清對著青年人拱手行禮道。

    寧大師掃了一眼另外兩個發抖的少年,微微一笑,對著古清道:「小子,你叫什麼名字?」

    古清道:「我叫段何,風雪鎮人士。寧大師盛名遠博,玉樹臨風,風流倜儻,今日一見果然不凡,真是人中龍鳳。得見先生一面,小鬼死而無憾。」

    寧大師心中道:「這小鬼死到臨頭了,還這麼貧,有點意思。與他相比,邊上那兩個簡直就是窩囊廢。」嘴上笑道:「小鬼,你是風雪鎮那個家族的?」

    古清道:「小子無家無派,久聞寧大師需要丹童,特意上山來盡一點微薄之力。能為寧大師效犬馬之勞,小子三生有幸。」他知道此次九死一生,又明白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道理,特意說些好聽話討好寧大師。

    寧大師久居不出,進入谷中的人,多半都是宗內長老,個個對他戰戰兢兢,如今多了一個不怕死的馬屁精,瞬間感覺多了一絲樂趣。

    他又仔細打量了幾眼古清,開口讚道:「小小年紀就擁有八星毒士的實力,不簡單。這還不算,讓我吃驚的是,你體內居然有一種准奇毒,了不起。」他是煉毒師,對毒的瞭解要高於常人。

    古清心裡大驚,這寧大師不愧是三品煉毒師,果然有兩把刷子,臉上沒有一絲慌亂,十分平靜的道:「小子僥倖得之,為了煉化這准奇毒,我爹爹為了救我而死於非命!」

    寧大師道:「萬物遵道而行,你又何必悲痛。」說完之後,不再搭理古清,對著另外兩個少年道:「你們兩個叫什麼?」

    一個少年道:「左長生。」說完之後,兩腿發抖的更加厲害,站立不穩,搖搖晃晃的差點摔倒。

    寧大師哦了一聲,對著最後一個少年道:「你呢?」

    那少年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哭了起來,邊哭邊道:「大師,饒命啊,放我回去吧。」

    寧大師無動於衷,冷冷的道:「名字?」

    那少年哭了一會,最後牙縫裡擠出了三個字:李富貴。

    寧大師道:「除了這小子還中用外,你們兩個也太廢物了,實力也太低了,才四星毒士。」自言自語嘀咕完後,大聲道:「啞童,把這三人帶進去。」

    嘎吱

    一間草屋的門被打開了,一對雙胞胎同時走了出來,二人都是十一二歲年紀,同樣的衣服,行動舉止也都一樣,宛如一人。

    二人先是跪了下來,然後對著寧大師一陣比劃。

    寧大師看完二人的比劃,冷冷的道:「我知道了!」

    啞童的手勢被古清全部收入眼裡,心中震驚不已,兩個啞童打啞語告訴寧大師:宗主又傳話過來,讓我們抓緊煉製血毒丹。我們的方子有點問題,煉製出來的丹藥不知真偽,今天正好有丹童到了,可以馬上試藥。

    在地球上大學之時,古清為了幫助聾啞兒童募集善款,特意報過培訓班學過啞語。所以,啞童與寧大師的交流,對他來說就是透明的,不存在任何神秘感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