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清穿崩壞年代

正文 第五十八章 雙逝三 文 / 雲洛裟

    春雨滴滴地灑在地上,隨著雨水的降落,京城變得陰冷起來。隨著大長公主的中毒而逝,三天之後,宮中又傳出了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各家紛紛取下了各種喜慶之物,皆換上了素服,享有詔命的京中各夫人也都要準備進宮哭靈。

    宮中各處早已掛著了素綢,慈寧宮設為靈堂,宮中妃嬪已早早在換到太皇太后薨逝的消息,換上了素服,取了頭上的珠簪,跪在了靈堂前,一個個哭得甚是悲傷。

    而相繼入宮的外命婦們,皆是頂著雨水入宮,許多人的裙擺都濕了,卻都顧不上。

    「似乎,並不見那位珍皇貴妃!」有人環視了一圈康熙的妃嬪,卻獨獨不見那**據傳自入宮後最是得寵的皇貴妃,便與身邊的夫人小聲嘀咕一聲,可卻沒得到那人的附和,反而警告地道了一句噤聲。這件長得有些尖刻的婦人呶了呶,並不當回事。

    可這會兒,門口人影閃動,聽到一陣陣小聲地請安,「皇貴妃,皇貴妃!」

    卻是剛說曹操,曹操就到。婦人忍不住抬頭想瞧瞧這位寵冠**的皇貴妃長的什麼樣,潔白無染的喪服,如墨的頭上盤著婦人的旗頭,卻無半點裝飾,待要瞧清她的長像,卻在看到她額頭那微微泛著血絲的傷口時,驚得連忙低下頭。待她走過時,還是瞧了一眼背影,這位有著大長公主,太皇太后做靠山的皇貴妃啊,如今兩個靠山都死了,又毀了容,以後還想得寵,那怕是難了。

    「皇貴妃!」以懿貴妃為首的諸妃嬪皆見禮,豐離點了點頭,一直走至孝莊的棺木前,孝莊已換上了太皇太后的服飾,平平靜靜地躺著,豐離伸出手,握住了孝莊的手。

    「主子,皇上來了!」小順子提醒了豐離,豐離有些怔怔的,直至康熙走了過來,跪在孝莊的棺前,「皇祖母,阿離沒有見著你的最後一面,現在,她回來了,也是一樣的。」

    豐離隨著康熙跪在他的身側,康熙沒再說話,滿堂的人,卻只聽到和尚做法唸經的聲音。

    夜幕降臨,外命婦都出宮去了,康熙發了話讓妃嬪們都回去,只有豐離沒動,懿貴妃倒也想留下,只是康熙回頭看了她一眼,她再沒敢動那小心思。

    除了唸經的和尚,伺候的太監,滿堂只剩下康熙和豐離,豐離跪在康熙的身後,錯了半個身子那樣,康熙將冥紙丟進了火盆,每每他燒完時,豐離繼續給他遞了去。足足一夜,兩人一個遞,一個燒,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只臨上朝時,康熙才道:「讓映華姑姑陪著皇祖母吧!」

    「好!」豐離答應著,兩人都是幹了一夜的噪子,聲音嘶啞得很。康熙待要起身,可那跪了一天一夜的腿,麻得厲害,身子一個踉蹌,豐離連忙扶著他,康熙便反握了她的手,磨蹭著,喚著豐離的小名,卻又什麼都不說。

    豐離也不催促,只由著他蹭著,哪怕他不曾看她一眼,她也知道,他心裡有多難受。

    「我以為,她還可能陪著我很久的,明明昨日見她時,她雖是怏怏的沒精氣,身體還是硬朗著的,卻突然,一下子就走了。」康熙委屈悲傷地開了口,「我記得,小的時候,皇阿瑪的心裡只有董鄂氏,那一年我得了天花,他都沒來看我一眼。只有皇祖母,哪怕我沒在宮裡,她也總給我寫信,讓我好好吃藥,好好養病,我這才熬過了那段,最難的日子。」

    「之後,皇阿瑪不在了,也是皇祖母護著我登基,手把手教我處理朝政,應付朝臣。隨著鰲拜的勢力越來越大,我被鰲拜壓得快要喘不過氣來,是皇祖母讓我時時刻刻地記著,為帝王者,當忍常人所不能忍,未有勝算之際,忍不得,也要忍。擒鰲拜的那一夜,我是害怕的,可皇祖母告訴我說,她會在慈寧宮等著我,等我凱旋而歸。我知道,皇祖母也知道我害怕,所以,她用她的行動告訴我,她永遠都是我最堅強的後盾,我要勇敢地前進。」康熙娓娓地說起關於孝莊的一點一滴,此時此刻的他,完全沉浸在了回憶裡。

    「剛發下撒藩的旨意,滿朝的武大臣有一半的不看好,三藩起兵之後,這些人更是完全慌了,也是皇祖母幫我力排眾議,派兵收伏三藩。前頭國庫沒了銀子,皇祖母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拿了出來,只吩咐我放心安排糧草,銀子的事,她定會幫我想法子。」

    在康熙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莫過於孝莊無疑,孝莊待他的恩情,他從不敢有忘。這也是為什麼,哪怕豐離心裡怨著孝莊設計了她,卻不對孝莊動手的原因。終究,豐離並不想與康熙反目為敵。

    「阿離,我欠了皇祖母的太多,哪怕窮盡一生,都還不清。而今,皇祖母不在了,我想還,也再也還不了!」康熙悲痛地握緊了豐離的手,目光看著孝莊的靈棺,淚水無聲無息的滑落。

    「太皇太后明白你的心意,只要你把大清江山治理好,太皇太后地下有知,定會開心的。」

    康熙握著豐離的手越來越緊,豐離由著他捉,一聲都不吭,「皇祖母,她很喜歡你的,你多陪陪她。」

    收了淚,康熙撐著離開了慈寧宮,豐離看著他的背影,康熙,他是皇帝,卻也是一個普通的男人,會因為所親所愛的人離去而悲傷難過。

    孝莊這樣突然的離開了,豐離心頭慼慼,揉了揉膝蓋,小順子道:「主子,要不,你坐著歇會兒吧。」

    豐離並不推卻,跪了一天一夜,再不讓膝蓋動動,只怕要廢了。「跟我說說,太皇太后何以如此突然……」

    小順子拿了一張墊子放在豐離的身後,豐離順勢坐在墊子上,輕輕地揉動著小腿,小順子道:「大長公主逝去的消息傳來,太皇太后就吐血昏迷了,太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救了回來,卻也一再叮囑,萬不可讓太皇太后再受刺激,否則,藥石無靈。」

    這些話,豐離早已知曉,點了點頭,讓小順子繼

    續。「是以皇上下令不許任何人拿任何事叨擾太皇太后,是要讓太皇太后好生靜養。慈寧宮的事兒,奴才不是很清楚,只是昨天一大早,慈寧宮伺候太皇太后的人就發現,太皇太后薨了!」

    豐離舔了舔乾澀的唇,「如此突然,皇上可讓太醫查看?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皇上也是有所懷疑,但太醫查看之後,皆言太皇太后是壽終安寢的。慈寧宮都是太皇太后的人,而且前兒個晚上,皇上還有太后,幾位娘娘都曾前來慈寧宮侍疾,皇上查問了整個慈寧宮的人,沒有任何生人接近過太皇太后。」小順子把自己查探到的消息都回了豐離,豐離深吸了一口氣,「我知道了。」

    怎麼看,孝莊的死都只是因為失去愛女,刺激大了,加上年紀漸長,是以一夜之間睡了過去,就再也沒有醒來。但豐離,卻有著強烈的危機,總覺得,有一個人,在暗中操縱著什麼,先是端獻,再是孝莊,而這兩個人,在外人的眼裡,都是豐離最大的靠山,讓她在宮中得寵,居於高位的大靠山。

    康熙既有意讓端獻陪著孝莊,自是一翻操作,雖則此番孝莊並無留言,但於前年孝莊病重之時,該交代的都已交代,只不過是推後了兩年,依著孝莊的心思,並不將她葬入皇太極的帝陵。只是,孝莊不願驚擾皇太極,她的安葬之處,自要精選。

    朝臣爭先提議,卻都被康熙否決了,連續爭論三月,眼看天氣越來越熱,康熙最後決定送太皇太后靈柩奉安暫安奉殿,而後起陵,稱昭陵。端獻大長公之靈,也一同送到至。只是臨到此時,卻又得到孝莊侍女蘇麻喇姑殉主的消息。如此一來,康熙當即決定,連同蘇麻剌姑亦一同葬如昭陵。

    讓端獻、蘇麻剌姑與孝莊同葬昭陵,此為無上的榮耀,作為端獻之子的蒼澤連忙謝恩,而事關端獻被人毒殺一事,豐離不信端獻是為燕回所害,於蒼澤而言,燕回之事但若公佈,於端獻名聲大礙,是以哪怕相信,亦不能承認。可除了燕回之外,不管豐離怎麼查,竟然沒有查到其他相關的線索。還有蘇麻剌姑,她曾去見過蘇麻喇姑的,當時她雖傷心,卻無殉主之意,何以如此突然……事情越發複雜,卻因沒有任何線索,豐離縱是懷腹的懷疑,亦是無法、

    大理寺那端更是不必說了,完全沒有頭緒,在康熙一日三問之後,大理寺眾除了請罪,再無他法。

    而不論是康熙和豐離,都感到十分的壓抑,端獻被人下毒一事,竟然半點都查探不出,此人隱藏太深,皆讓他們起了強烈的危機感。

    隨著時間的遷移,康熙竟然問起,端獻是否可能是得了咯血症而亡?

    燕回之事,被豐離瞞下了,康熙如此一問,也是他掌控京城甚嚴,除大理寺外,他也另派了暗衛查詢,但卻一直沒有任何的線索,他不相信有人能那麼無聲無息地殺害端獻,是以,懷疑到了端獻的死因。

    連查了三個月卻什麼都沒有差到,此事總要有個定論,拖得太久了,誰都不能接受。可豐離信不過旁人,對身邊的人,卻是瞭解的,餘韻的醫術之高明,她心理有數,斷不會不信她,而信那些個息事寧人的太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