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清穿崩壞年代

正文 第五章 覲見 文 / 雲洛裟

    孝莊明顯地寵愛自家的小女兒,連帶著這外曾孫女也是疼愛有加。與流舞豐離安撫了幾句,便讓人端了點心奶茶上來,流舞一陣歡呼,奶茶,那是蒙古特有的煮奶茶哎,聞起來好香哦!流舞吱吱喳喳地衝著孝莊撒嬌,端著奶茶如小貓一般地喝了起來起來,那一臉饜足的模樣,饒是一直淡定的豐離也瞧得眉眼彎彎了。

    「額娘,你身子可好?」端獻想起了另一茬,關切地問,孝莊瞧著女兒關心的模樣,神情越發地柔和了,豐離掃了一眼又移開了目光,流舞塞了一塊點心到她嘴裡,豐離無奈地含著,流舞開心地道:「阿離,這點心真好吃,你快吃。」

    豐離聽得越發無奈,流舞喜歡甜食,她卻不喜,然流舞每每嘗到自己喜歡的食物,必是要她也一同嘗嘗,每次她都想說不,可迎對流舞那純真的目光,她愣是說不出一句不喜歡來,是以這些年下來,她也習慣了這些被塞到嘴裡的甜食,細細嚼嚼,慢慢下嚥。

    「舞格格,離格格還小,食用還須小口些來。」年齡與端獻差不多的嬤嬤瞧著豐離小嘴被塞得滿滿,難以嚼咽的樣兒,笑著提醒流舞。流舞這會兒才注意到豐離的樣兒,「阿離,對不起,我忘了你還小,吃不下那麼大塊的糕點!謝謝嬤嬤提醒,以後舞兒會注意的!」

    不得不說,流舞雖是天真,但嘴確實甚甜,豐離暗翻白眼,忘了我還小!她這小身板就站她前面,她也能忘了!故意整她才是。果然,流舞低頭時如**貓兒般淺淺一笑,一發覺豐離看著她,又趕緊繃起了一張臉,豐離瞧得越發無語,沒見過那麼不打自招的人!

    她們這遠道而來的客人,這會兒總算能讓旁邊當了半響佈景的人們能上前招呼了。「兩位蒙古妹妹好!」一群大至十二三歲,小至三四歲的小姑娘靠到豐離兩人面前,為首的出聲打了個招呼。流舞憨笑地點頭,「姐姐好,各位妹妹好。」

    隨之又埋頭吃她的點頭,如此著實讓這位為首的女孩呆了呆,豐離瞅著心中暗笑,精明人碰到缺心眼的人,這想套交情不是件簡單的事兒,尤其這位缺心眼的主兒愛好美食,美食當前,一切皆是浮雲。

    想著對這清宮的事兒理得不甚清晰,是以年幼的某人當位拿著她最好的借口,年齡尚幼,一進宮就引人注意,不是她的作風,流舞既埋頭美食,她便,嗯,發呆好了。

    是以,一群得了母親口令要盡快跟這兩位蒙古姐妹交好的姑娘們,面對一個明顯埋頭苦吃,一個一臉懵懂,沒遇到過如此情況的她們,一時不知該如何下手。所以,當尖銳的聲音高喊著皇上駕到時,一群小姑娘大鬆了一口氣,而豐離一臉淡定地拿了帕子給流舞拭嘴,眨巴著眼睛等著傳說中的千古一帝出現,直到很多年後,豐離依然的記著,今時今日的場景……

    正值壯年的康熙皇帝,一身龍袍閃爍著金光,迎著陽光走進來,十分耀眼,然而對比著他身上的閃閃金龍,最讓人無法忽視的,是他臉上那份自信,透著一股睥睨天下的氣勢。為帝王者,當心懷天下,海納百川,這位存於書中的第一帝啊,今日得見真容,可是三生有幸。

    豐離暗自吐了吐舌頭一笑,正襟危坐,康熙已是大步流星地走來。

    「皇上吉祥。」除了孝莊,殿內的所有人都起向行禮,豐離回神之後,當然不忘混於其中。在她低頭的一瞬間,未曾發現,那入殿的康熙帝,第一眼竟落在淹沒於人群的她,端獻姑姑的小孫女,被蒙古公認為聖女的博而濟吉特·豐離?

    「都平身吧,老祖宗,孫兒給您請安了。」年輕俊美的康熙笑吟吟地走到孝莊面前請了安,待孝莊笑呵呵地說了起,康熙便轉向端獻,「姑姑奔勞數月,如今可算平安到了京城了,老祖宗與朕,一直都盼著姑姑早日到達。」

    「多得皇上和額娘惦記。」端獻客氣有禮,與康熙寒暄著,豐離聽著只覺得一陣發困,忍不住打了個哈欠,心裡想著還不知要什麼時候才能回去休息。

    「姑姑奔波數月,想來甚是疲憊,老祖宗,還是待姑姑休息好了,有何事都待日後再說。」康熙在豐離準備著撐著的時候冒出這麼一句,著實讓豐離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康熙也正好看向她,豐離不防,一時跟他的目光撞了個正著。好吧,豐離沒想避開,康熙似乎也沒有移開的意思,所以,這大眼瞪小眼之下,康熙對這個小格格再次起了打量……

    豐離頓了頓,半響才想起自己如今是小孩子一個,不應該不怕康熙帝才對,趕緊裝出怕怕的小樣兒,移開了目光。

    有點暈乎乎的豐離就這樣跟著自家祖母還有姐姐離開了慈寧宮,住進了康熙明顯早讓人安排好的公主府,臨睡著,豐離還在想著,進了皇宮,這可一個個都是人精的,她應該打起十二分的警戒,小心應對才是,今天這樣跟康熙對視的事兒,絕對不能再發生。

    「玄燁,見了你映華姑姑,有何想法?」得到端獻一家安置好的消息,大清朝最尊貴的兩個人開始了他們的談話。

    「祖母,映華姑姑正如祖母所言,並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若不然,她也不會如此快速的入京。」康熙端起茶輕輕呷了一口了,孝莊頓了頓,明顯沒想到康熙會那麼直接地說出這番話,定定地看了康熙許久,孝莊才輕輕地道:「皇上說的都是真心話?」

    康熙笑了笑,「祖母為何這般問?」

    「你映華姑姑於你皇阿瑪最難的時候答應出嫁蒙古,你皇阿瑪在位時,她亦幫著安邦定國,如今蒙古北境得以安寧,她是功不可沒。而對哀家而言,你映華姑姑支撐著哀家一步步地走了下來,若沒有她,莫說哀家,便是你的皇阿瑪,或早已化作一灘血水。」孝莊沒有正面回答康熙,只是說起了往事,「哀家還記得,在你皇阿瑪出世之前,因那時哀家已失了你皇瑪法的寵,恰又在那時,宸妃身懷有孕,宮中之人,多是勢力之輩,便是哀家產期將即,亦無人為哀家準備,是你映華

    姑姑,拼著一身被侍衛打出的傷,跑到你的皇瑪法面前,為哀家求了太醫和穩婆,如此方保住了哀家與你阿瑪的命。」

    望向康熙,孝莊一字一句地道:「玄燁,若說你阿瑪的帝位是你映華姑姑千方百計為他謀來的,那都不為過。你映華姑姑這一輩子,為了我,為了你阿瑪,也為了你另兩位姑姑,殫精竭力,哀家只願你莫心疑於她,她並非貪戀權貴,心懷不軌之人。」

    「皇祖母說的,孫兒記著,您放心,孫兒會好好待映華姑姑的,餘生只要孫兒在,定讓映華姑娘享盡榮華尊榮。」康熙語氣堅定,他的這般模樣,孝莊亦放下心頭大石。

    「如何,康熙皇帝,名不虛傳吧!」端獻翹著腿一臉得意地衝著旁邊的男人說話,男人微微一笑,「十二年前你提及這位皇帝時就曾說過,他會成為萬民敬仰的千古一帝,這些年來,他擒鰲拜,平三藩,一樁一件,正印著你當日所言。今日一見,其氣勢著實不凡,其成就,或能如你所言,當為千古一帝。」

    端獻挑著眉笑言,「你道我是虛言之人,這樣的人,若他是他國之主,我還真想與他一較個高下,這麼多年來,安穩日子過多了,我還真想找點事兒算計算計。可惜啊,他不僅是大清皇帝,還是我的侄兒,就衝著這麼兩點,我就只能繼續安份了。」

    「舞兒不小了,你若著實親得緊,既進京了,也該想著為她選個如意郎君。」男人提醒著某個閒著要找事兒做的人這麼點事兒。端獻翻個一個白眼,「什麼不小了,舞兒才十二歲,十二歲的小姑娘還什麼都不懂,我是堅決不讓我們家兩個孫女那麼早的被你們那些男人摧殘。」

    男人有些哭笑不得,「我只是讓你給舞兒選婿,又不是讓你立刻把舞兒嫁出去,所謂選婿需看人品,這看人總不能一次兩次就把人看好的,如此費時之事,如何能不早做安排?」

    端獻想了想,還真是那麼回事,「對啊,這事兒還真是宜早不宜遲,若真找不到合適的人,捉一個回來給舞兒養成也不錯啊!」

    說到這兒,端獻立刻兩眼放光,「還有阿離的也是,雖然她們兩個肯定要嫁愛新覺羅家的人了,可這愛新覺羅家什麼都不多,男人還是挺多的,與其將來等人長成了再去選,那還不如我們現在選個跟她們年齡相仿的人,按她們兩個喜歡的教導,養成什麼的,果然最好了。」

    「既然這樣,我們明天就開始物色人選吧。」拍板決定之後,端獻便開始盤算,男人寵溺地看著端獻,不忍出聲打擊,流舞性格單純倒是好說,可豐離那般精明的人,她想幫她養成,這個可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