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秦家有女

正文 第3章 逛園 文 / 無痕之歌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兩家的女孩們皆行禮告退,往園子裡行去。十幾個小姐分成幾拔,張瑤陪著秦家四小姐、五小姐(她們全都是嫡出)。

    張家二小姐張瑜和秦家二小姐、三小姐(這兩個分別大房和二房的庶女)六小姐說話,六小姐知靜是二房的嫡女,但二老爺是庶出,所以平日行事都略退一步。

    剩下的八、九、十皆是三房的庶女,一個比一個大一歲,張家庶出三姑娘張玥也剛好六歲,貌似很有共同語言。

    嗯,張家嫡庶次序好像有點亂,熊孩子是嫡子也才六歲。聽說世子夫人進門三年才有孕生下長女,當時張家血脈稀薄又怕朝廷時時要用兵,萬一世子爺上了戰場有個好歹嫡系就絕了脈。

    當下徐太君決定不管勳貴家庶子不能生在嫡子前頭的規矩,給所有的通房侍妾停了避子湯;後來還是世子夫人生了嫡子,十年下來也只有三位庶女出生。

    讓知言深深得覺得張世子真是精。血不旺,都比不過我爹一人:兩嫡子兩嫡女,兩庶子三庶女,前頭的四姐知畫就是三房的嫡長女,八姐知儀和十妹知恬都分別有一位同母庶兄,就知言一人單只子連個姨娘都沒有——生她的時候血崩而死。嗚嗚!知言小盆友也好可憐!

    說話間已進了園子,國公府的花園佔地不少,比秦府要大上好幾倍。各種叫不上名的花草樹木,亭台樓閣、水榭假山,竹林中鵝卵石鋪就的小路曲徑通幽,園中流淌著一股溪水上座落著木橋、竹橋和單孔石橋。讓知言直感歎,怎麼沒穿到張家來,有這麼大的園子可就撒歡了。

    秦家姐妹們也都讚歎不已「看,那花多漂亮!」,「前頭還有個石橋」,「這個亭子好生別緻京城裡沒見這樣的」,「瑤姐姐,水裡這魚真好看,叫什麼名!」

    瑤姐姐!!!噗,知言都快噴了,這名誰起的太有才了,怪不得方太君剛才稱做大姐兒,那要是喚做「瑤姐兒」……要不是起名的人二缺,就是張家的男人們過於正直。搖搖頭,太不純潔了,無知幼童是不知道這些的,淡定!

    張瑤縱是家教再好,此時也幾有分得意:「這園子是第一代老國公手上就蓋起來的,後來代代翻建花了不少心思在裡頭,老祖宗還常說今後不必再大動別荒廢了就成。」

    秦家姑娘一直有個疑問:「瑤姐姐,眼下四月不是荷花開的時節,你家的花怎麼就開了」

    張瑤有些自豪:「池裡引了溫泉水的,年年花都要開得比別家早些」

    又指著前面的假山:「假山裡頭有小道穿過去就是荷花池,裡頭稍有些黑我們都是平日走慣了的,秦家姐妹或許有些不適,咱們還是走旁邊曲廊繞過去。」

    知言一聽大事不妙,你直接說走曲廊不就得。四姐知畫最有爭取好勝之心,你們走慣了,她走不得會覺得低人一等。別人尚可,三姐知書和知恬膽子小,估計會被嚇哭。

    果不其然知畫道:「無妨,張家姐妹走得,我們姐妹也敢走,瑤姐姐前面帶路就是了。」

    後面的婆子們也急:我的大小姐,不是說好了就從曲廊過的嗎?你那多一句話是啥意思,把秦家姑娘們嚇著了回頭要吃板子的。忙上前陪笑道:「大姑娘有日子沒進園子,假山裡頭的小路青苔長滿了,花園裡管這塊的寶柱一直病著沒收拾呢,就是我們這些下人都不敢走怕失滑摔著。」

    張瑤也覺得剛才貌似說錯話,借勢下坡:「那四妹妹,我們走這邊,下次再來我帶你從假山穿過。」

    知畫畢竟年紀還小不疑有他,也就從善如流,反正人家也不想走,不過是不想被人比下去。

    危險解除,知恬一直緊緊拉著知言的手,人家年紀最小膽子也小,四姐姐真是嚇死人。

    等從曲廊慢走繞過假山,這就是要看的荷花池嗎?真是太驚喜了,張家大小姐都快暈過去,秦家姐妹也是目瞪口呆不明狀況。

    知言在心裡狂笑:這個熊孩子,你不是被關起來了嗎?什麼時候溜出來幹出這種英勇壯舉的?!

    眼前的情景跟颱風過境了一般:池子邊橫七豎八的扔著採下的花,熊孩子張盛一個人劃著獨槳船,還在水裡奮戰,池中的花葉全都被沖得七零八落,有幾個會水的男僕正在往船邊游去。

    說實話,要不是張盛天生神力這活他還幹不了,張家一直有這樣的遺傳。世子爺的大哥也是天生神力,十五歲就戰死沙場,據說是殺紅了眼馬受驚,摔下來被馬踩死的。不過比起他的叔叔和庶弟死於**,他這還算是死得其所。當年遺體運回京城時,天子親迎方平息了張家與武將們的怨氣。

    知言的哥哥們很是崇拜這位英年戰死的少年英雄,到全家相聚的時候聽他們八卦了不少。

    張瑤責問下人是怎麼回事,一邊的管事強撐著回話:「方纔小的們正往水裡下船,盛少爺過來問做什麼用,小的回道今兒姑奶奶家的老太太和姑娘們要來賞花;盛少爺又問客人現在何處,小的回話都還在老太君屋裡說話呢過會就來了;盛少爺就搶了小船說要親自給老祖宗和客人們摘花。小的們沒拉住,還請大小姐責罰。」

    張瑤真想把熊孩子抓過來……抓過來也沒用,打不得也罵不得「弟弟跟前的人呢怎麼都不見。」

    那管事回話:「正使人去說了,也該到了。」

    好哇,合著身邊的人都是放羊的,少爺跑丟了都不知道,張瑤更來氣。

    正說話間,遠處跑來一拔人氣喘吁吁正是熊孩子身邊的婆子小廝們,見到這邊情景恨不得回到娘肚子裡去,我的小爺:你等今兒客人走

    了把這園子拆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大小姐好面子你讓她在人前沒臉,夫人還不知道怎麼責罰呢。

    眾人合力把熊孩子弄上岸,他又把剛採的花全捧到懷裡,向大姐賣好:「大姐姐,我們給老祖宗獻花去吧!」張瑤還能說什麼,只得應下。

    張盛又向後姐姐身後看去,驚訝地說「唉,姑姑家的姐姐們呢?」

    剛才有男丁小廝們在場,張家的僕婦早都領著自家的兩位小姐和秦家的姑娘進了旁邊水榭,原也是準備待客用的,一應物什齊全,也是走累了喝茶吃點心說著閒話。

    張家姐妹是見不怪習已為常,秦家的姑娘們見識過熊孩子的殺傷力也算是有免疫,來都來了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反倒說說笑笑。

    不妨熊孩子抱著花進來要給各位姐妹每人一朵,還要問好不好,大家那裡敢說個不好字。

    論到問知言時,知言突然覺得這孩子太可愛,存心逗逗他:「我還要,祖父嬸嬸們都沒見著呢。」做為一個小庶女,有機會討好家中的長輩不算是丟臉的事,何況壞事有熊孩子干,知言拿好處就行了。

    「你是小九妹吧!外頭的池子現在好不好看,大姐姐說我弄壞了。」熊孩子有點小委屈,人家是想孝敬老祖宗,哼!你們都說不好。

    「好看」

    眾人皆倒,張家下人想我家小爺的風格都歪到火星上去了,怎麼秦家九姑娘也這樣?秦家下人:我家九小姐自小就不同。

    「噢!!!」熊孩子心想終於有人認同了「我帶九妹去看。」一把拉知言向外跑去。

    熊孩子你慢點,力氣也太大了,知言感覺是被帶著飛的,再次來到犯罪現場,心裡直可樂:這孩子有點過於「純」。

    瞧著他寬鼻闊口,濃眉大眼,小指頭根根跟小柱子似的,也曾見識過同類孩子,皮起來讓人腦仁生疼,可愛起來又萌得要命。

    知言覺得應該換個方式和他溝通:「池子裡的花都被摘光了,都摘完了明天看不見花,後天也看不見花,再大後天也看不見花。」說話這麼幼稚自己都習以為常。

    「那怎麼辦?」熊孩子抓著耳朵。

    「每次讓人少采幾朵,每天都有花看。」

    「剛才看見園子的花還有更漂亮的我想要那個,讓這個姐姐去摘。你家點心好好吃,我還想要。」

    「吃點心去了」假小孩真小孩一起往回走,旁邊的人鬆了一口氣。幸好秦家九小姐再沒說出別的來,花圃裡花多得是趕緊給整幾個花籃來。

    老太君那邊聽說了這檔子事,平時比這更古怪都有,也就一笑置之。

    荷花是看不成了,園子裡別處的花也開得正好,世子夫人早把飯擺在園中芍葯館中,請了老太太及姑娘們去用飯。熊孩子一路上猛對張瑤做鬼臉,你說不好還有旁人說好,哼!

    張家大小姐那個無語都快被氣哭了,我要找娘,還要找爹爹去再把你關起來。

    到了芍葯館外,恰逢徐太君、秦老太太、國公夫人、六太太帶著小十三坐了軟轎過來,遠遠就看見張瑤拉長臉,國公夫人心裡暗笑,這對姐弟天生冤家總是不對付。

    果不其然,張瑤上前去告狀說弟弟不懂事。熊孩子也纏著老太君一副委屈樣,表示姐姐欺負他,他都給大家摘花了,姐姐還訓她,真是斷不了的官司。

    熊孩子還拉來支持者給老太君看:九妹都說好看,還要把花帶回府去。明天我會少摘幾朵,要不然以後就沒有花看了。九妹你說是不是。

    「我沒見這樣的園子,當然好看了。」

    眾人皆倒。徐太君哄了重孫又來哄重孫女,張瑤也是小孩心性一時氣不過,看家中有客不好太過使性子,就表示大度原諒弟弟,一場小風波消彌於無形。

    世子夫人打趣道:「貴府的九姑娘自小就可人疼些,妹妹你說是不是。」

    「二嫂,怎麼還說這個。」六太太嗔道。大伙都笑起來,這裡頭是有個典故的。

    *我*是*回*憶*分*割*線*

    秦家六郎秦樺從年少時就號稱燕京第一才子,雖然與英國公家早定好了親事,但他本人聲稱不中進士不成親。其實是英國公想把女兒多留兩年。

    兩年前春闈會試,秦樺考取一甲第二十七名,殿試時被聖上點為探花,一時朝野震動,眾人追捧。

    做為本朝最年輕的探花郎,而且秦首輔也是探花出身,父子皆探花傳為美談,一時風光無兩。瓊林宴、三甲遊街出盡風頭,收穫香帕、荷包、汗巾、鮮花無數。阿彌陀佛,幸虧沒人扔石頭,歷史上一個有名美男人就是這麼死的。

    秦六郎回到府中還要得瑟,對著一群侄兒侄女們大講特講,當時秦知言才三歲多,實在煩了自家六叔這大頭症犯的樣子。

    於是秦知言問:「六叔中了什麼,是採花郎嗎?」噗,屋裡的丫頭們都笑了。

    秦六郎很有耐心地道:「探花,聖上欽點的」

    「採花郎是幹什麼用」

    「小九,探花郎,讀書考上的。」

    「書讀得多了還能當採花郎,我也要多讀書。」

    「女孩子家不能科考。」秦六郎你的重點,重點呢!

    「那哥哥們可以當採花郎,采好多花,我都夠不著。」

    秦六郎==|,「知言,是探花不是采

    花,不能弄錯了。」

    「哦!是採花郎不是探花郎,十哥你說是不是。」

    小十郎是五房的嫡子,比知言大七天「是,採花郎。」

    然後又有三四個小屁孩也跟聲道:「是採花郎,小叔弄錯了」

    秦六郎:我不跟小屁孩們一般見識。

    關鍵在於,這話不知怎麼地被傳到外頭去,秦六郎應酬時被人打趣好長時間,搞得他覺得自己很丟臉。一時收斂了許多,過了兩月該娶親時,又開始得瑟。

    知言心說秦六郎你個不長記性的,再來。

    「小叔成親是幹嘛。」

    「成親就是娶媳婦。」一旁的五歲的小九郎很是不屑的答道,還拿一種小九妹你好蠢好笨的眼神看著。

    「娶媳婦幹嗎?」

    ……眾小孩都啞口,沒人教過。

    「你們聽著,小叔娶了媳婦進門就是你們的小嬸嬸了,小嬸嬸會生小弟弟小妹妹的。」

    「一成親就能生弟弟妹妹嗎?」

    「那當然了。」

    好,秦六郎你記著說過的話。

    到了娶親的日子,秦家姐妹跟老太太到新房看過新娘子後,也就回房歇息。第二天清晨新人拜見高堂,又與各位兄嫂行禮後,秦家第三代也向新人行禮。按男先女後知言和知恬在最後,行完禮領過紅包,知恬被奶娘抱走,知言卻不肯走,直瞪著大眼睛看著六太太。

    秦六郎覺得好笑問道:「小九,看什麼呢。」

    「新娘子真漂亮!」奶娘在一旁直撫著胸口,大喜的日子小祖宗千萬別說錯什麼話。知言翻白眼又不是真小孩,肯定不會說不吉利的話。

    說完還是不走,直往新娘子身後看去,我望我望我再望。

    張氏才進門,也是有意親近便問知言:「九姑娘看什麼呢?」

    知言做出一副不想說不能說的樣子,逗得秦六郎興趣更高直問:「乖啊告訴小叔叔,給小九買糖吃。」切,誰稀罕你的糖,逗你玩呢。

    「小叔叔說嬸嬸成親了就能生小弟弟,怎麼還沒生出來?」

    「噗」秦首輔沒忍住。

    「哈哈哈」方太君指著秦六郎笑罵:「讓你平日裡在小輩面前沒個正形!」

    新人兩口子都臉紅了,「小叔叔和嬸嬸吃辣椒了嗎?上回大姐姐也是吃辣椒臉紅了。」當時大姐與孔家的婚家已議定,老太太的丫頭打趣她,她臉紅後如儀問:大姐為什麼臉紅,雙福哄幾位小姑娘:大小姐吃辣椒了。這個典故家裡頭都是知道的,大家都再掌不住笑起來。

    於是秦六郎和張氏在成親的次日,被知言小盆友成功的調戲,此事也傳回到英國公府,幾位夫人笑了好長時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