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湄公河之春 文 / 鄧賢
(殘軍面對兩面夾擊,採取了專打緬甸軍隊的策略。即便如此,戰鬥也十分慘烈。
殘軍以弱勝強的希望就在於炸開湄公河河谷上遊湖泊草海子大壩,以水淹七軍的招數打垮政府軍。
政府軍發現殘軍企圖後,拚命阻止,兩軍在大壩上以死相搏。
炸藥已經安裝,卻來不及引爆,殘軍含恨撤退,緬甸軍民則避免了一場大災難,贏得了保家衛國的重大勝利。
公元1961年春天,由於國民黨殘軍撤退到老撾,引起老撾局勢動盪,從而引起東南亞國家強烈反響,台灣處境尷尬,遂命該部全部撤回台灣。這一命令到年底才告執行完畢。柳元麟總部及下屬第一、二、四軍部分官兵經由老撾、泰國空運返台,第三、五軍大部分雲南籍官兵拒不執行命令,自動返回金三角。台灣國防部發言人證實,撤軍已告完畢,「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番號取消。所剩殘餘約數千人,均為擅自脫離部隊者,台灣方面不為其行動負責。
柳元麟回到台灣,被當作前線歸來的反共英雄和有功之臣。蔣氏父子把他當作忠臣對待,讓他先後擔任台灣國防部作戰督察員,第八、九、十屆中央評議委員、顧問,過起衣食不愁和特權階級的優越生活。直到本世紀末的1993年8月還重新出山,當選為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
與他在老撾分道揚鑣的段、李、錢諸人命運則大相逕庭。台灣雖然對段、李抗拒命令的行為感到惱怒,但是自家的兒子終歸拋撇不下。後經蔣介石秘密下令,又將番號改為「東南亞人民反共志願軍游擊總部」,下轄第三、五兩軍,段希文出任總指揮兼第五軍軍長,李文煥任副總指揮兼第三軍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