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十九講 必爭之地 文 / 易中天
荊州,漢代十三州當中最大的州之一,東漢末年,各路諸侯都對這塊戰略要地垂涎三尺,因為他們認為,荊州的擁有者劉表沒有能力,守不住荊州。作為鎮守一地的最高長官,劉表有那麼窩囊嗎?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必爭之地。
荊州是東漢末年群雄爭霸的戰略要地,而荊州的擁有者劉表在各路諸侯的眼中,又是一個沒有多少能力,只想保住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庸碌之輩,於是諸侯們各施手段爭奪荊州。這種爭奪改變了當時中國的狀態,爭奪的結果,最終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那麼,荊州的主人劉表,在諸侯爭霸的夾縫中,究竟在荊州做了些什麼?他有哪些功過得失?他究竟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為您精彩品三國之「必爭之地」。
易中天:
在前面幾集我們講到,荊州這個地方被魯肅、諸葛亮也包括曹操定為必爭之地,就是魯肅為孫權做的規劃也好,諸葛亮為劉備做的規劃也好,還是曹操自己為自己做的規劃也好,荊州這個地方是一定要拿下的。為什麼要爭,前面已然講過,今天我們就來講它為什麼能爭。為什麼能爭呢?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說得非常清楚:「其主人不能守」,也就是荊州這塊地方當時的佔有者劉表,他守不住荊州,那麼劉表又為什麼守不住荊州呢?那我們就要來看看劉表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在《後漢書》裡面,劉表是和袁紹合為一傳的。我們知道從《史記》到《漢書》到《三國誌》到《後漢書》,它都是紀傳體的史書,這些歷史學家在為傳主做傳的時候往往會把某一些人合為一傳,而哪些人合為一傳呢?那麼這些合為一傳的人,他們相互之間是有某種關聯的。那麼《後漢書》把袁紹和劉表合為一傳,說明袁紹和劉表在他看來是同一類型的人,是什麼人呢?如果說曹操是可愛的奸雄,那麼袁紹和劉表就可以說是漂亮的草包。
我們先來看看劉表的漂亮,劉表這個人可以用16個字來總結,就是帝室之胄、一表人才、黨錮中人、亂世名流。據《三國誌》和《後漢書》,我們知道劉表他是魯公王之後,是地地道道的宗室,而且劉表的這個宗室的身份看起來還是比較靠得住的,不像劉備的那個皇叔身份可能是注水豬肉。而且劉表身「長八尺餘,姿貌甚偉」,我們知道諸葛亮身長八尺,合現在的一米八四,劉表身長「八尺餘」,那至少也有一米八六,甚至一米八八,而且相貌是很漂亮的。他在東漢末年是士人當中的名流,我們知道東漢末年士人集團和宦官集團這個鬥爭很激烈,後來宦官集團得勢的時候曾經禁錮了一批士人,也稱為黨人,這叫「黨錮中人」,劉表是其中這一,遭到當時朝廷的追捕,因為跑得快,倖免於難。那這樣後來宦官集團失敗了以後,劉表翻身了,所以他名聲很好,他名聲之好,上了當時的排行榜,叫做「八顧」,什麼叫「顧」呢?就是有德行的人,當時品評人物,評出了八個最有德行的人,劉表是其中之一,所以這是一個漂亮人物,而這些在當時都是劉表成就一番事業的資本。現在我們看起來覺得會很可笑,說一個人能不能成就一番事業與長得怎麼樣有什麼關係呢?在當時還是講究這個的。
*在講究出身門第,講究相貌和品行的士人階層中,劉表的優點是突出的,他在治理荊州的時候,也使荊州在一定時期內獲得了安定和平,這應該說是他能力的具體體現。但是諸葛亮卻認為劉表守不住荊州,而曹操集團的郭嘉、孫權集團的魯素在規劃荊州的時候,也都沒有看重劉表的作用,那麼,劉表真的是中看不中用嗎?他到底有沒有本事呢?
劉表也有本事。漢獻帝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0年這個時候,長沙太守孫堅殺了荊州刺史王睿,這個事情我們在《江東基業》這一集已經交待過了,那麼荊州刺史這個職位就出缺了,朝廷就任命劉表擔任荊州刺史。但是當時荊州是非常地混亂,怎樣混亂呢?一個是袁術,包括袁術手下的孫堅,圖謀荊州;第二個就是荊州當地有所謂宗賊作亂,什麼叫宗賊呢?就是按照家族和宗法關係組織起來的地方性非政府武裝。結果劉表不能到任,也就是說劉表雖然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實際上是沒有辦法治理荊州這個地方的。這個時候劉表就採取了一個正確的措施,依靠當地的豪族、豪門世族來平定荊州,他找到了兩個人,一個叫做蒯越,一個叫做蔡瑁。蒯越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蒯越字異度,連曹操都非常欣賞他,後來曹操拿下荊州以後,寫信回去說我高興的不是得到了荊州,是得到了異度,得到了蒯越。蔡瑁是荊州的一個豪門,非常地富有。
劉表找到這兩個人,說你看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蒯越說了這一番話,蒯越說:「理平者先仁義,理亂者先權謀」,就是你要治理一個太平盛世應該怎麼樣呢?要靠道德的力量,靠道德的感召,靠道德的教化,要靠仁義;那麼你要治理一個動亂的地方該怎麼辦呢?那就要使用權術和謀略,要動用武力的威脅。而現在使君你面臨的,一方面是袁術的入侵,另一方面是宗賊的作亂,應該怎麼樣?先把宗賊擺平。蒯越給他出主意,八個字,叫「誅其無道,施其才用」,什麼意思呢?就把那個宗賊的頭目當中這個最壞的,民憤最大的,作惡多端的,把他殺了,然後把宗賊當中的一些人才你把他招聘了,軟硬兼施。劉表採納了蒯越的建議,結果「江南悉平」,劉表由刺史變成了州牧,說明他在荊州這個地方成功了。
成功以後的劉表表現出來也很大度,當時張繡的叔叔張濟,任驃騎將軍在關中,因為沒有軍糧,就帶著部隊入侵荊州,攻打穰城,結果中箭身亡。這個時候荊州的大小官員都跑來跟劉表祝賀,恭喜州牧,張濟跑來打我們,你看現在死了,很高興。劉表說什麼呢?劉表說:「濟以窮來,主人無禮,至於交鋒。」說張濟是因為沒有飯吃,走投無路才到我們荊州來,我們沒有禮貌啊,我們沒有以禮相遇啊,還打起來了,「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賀也。」這不是我們初衷,就是我接受弔唁,不接受祝賀。那麼這個話一說出來以後,大家覺得劉表這個人真是個正人君子,真是仁義道德,張濟的部下都對劉表表示服從,表示欽佩。劉表又安頓了張濟的侄子張繡駐紮在宛城,就是現在河南省的南陽市,而且供應他軍糧,和他聯合起來對付曹操。這樣到了建安三年,劉表擁有了荊州七郡,「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萬里肅清,大小鹹悅而服之。」也就是這個境內大大小小的勢力都服了劉表,劉表這個時候做什麼呢?建學校,興儒術。撫士人。
*劉表治理荊州,採用權術和謀略並重的策略,不僅很快站穩了腳跟,還把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這樣看起來,劉表不僅是人長得漂亮,事情做得也很漂亮,應該說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那麼,為什麼歷史上對劉表的評價並不高呢?關於這件事,易中天先生是怎樣分析的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劉表胸無大志。郭嘉就曾經很不屑地說劉表:「表,坐談客耳」,劉表這個人是個誇誇其談的,開開座談會可以的,幹什麼大事不行的。曹操也非常不屑地說劉表,「自守之賊也」,這是一個只能守住自己小攤子的一個賊。為什麼呢?劉表他確實是沒有統一中國、獲得天下的這樣的一個志向,他的願望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一畝三分地,把它守好,經營好了,他就心安理得了,這是他第一點。
第二點,劉表這個人也沒有肚量。當時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和曹操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紹派人去聯合劉表,劉表滿口答應,但不出兵,他也不幫助曹操,他坐山觀虎鬥。這個時候劉表的部下韓嵩等人就來勸劉表了,韓嵩他們說什麼呢?他們說:「豪傑並爭,兩雄相持,天下之重在於將軍。」現在曹操和袁紹這兩個巨頭正在一決雌雄的時候,這個天下形式的權重就在將軍您身上了,就像當年劉邦和項羽決戰的時候,下旗七十二城的韓信就成了天下的權重,這個時候你劉表往袁紹這邊一站,袁紹就贏了,你往曹操那邊一站,曹操就贏了。韓嵩說在這樣的形勢下,你應該怎麼樣呢?或者趁火打劫,或者投靠一方,那他倆不是打起來了嗎,你最好的辦法就是趁機撈一把,至少你要表個態,你要站在誰那邊,為什麼要表態呢?像你這樣,「見賢而不能助,請和而不得」,見到該支持的你不去支持他,你不支持也可以,你勸他們和解吧,你又勸不了,等他們這一仗打完了,雙方的怨恨都集中在你身上,你是兩頭不討好,兩邊都要恨你,「此兩怨必集於將軍,將軍不得中立矣。」你想中立呀,你守不住了。這個時候什麼蒯越這些人都來勸劉表,而且他們的主張是什麼呢?也很明確,支持曹操,說袁紹這個人不靈的,得不了天下的,得天下的肯定是曹操,現在曹操又弱,你趕快趁機支持他一把。
劉表想來想去,就跟韓嵩說:要不這樣,你到北方去看看,看看情況。韓嵩說:將軍啊,請你想好了,如果你打算投靠曹操,韓嵩是可以去的,如果你不打算投靠曹操,韓嵩就不能去,為什麼呢?因為曹操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現在我們萬歲爺是在曹操那兒,曹操不是代表他個人,他代表的是朝廷啊,韓嵩從荊州出使朝廷,朝廷多半會給韓嵩一官半職,韓嵩能夠把它推辭掉當然沒有問題,如果韓嵩推辭不掉,接受了天子的委任,那麼我韓嵩從此就是皇上的人,不是將軍你的人。韓嵩說得很清楚:「在君為君,不復為將軍死也。」那我們關係就變了,我是天子的新臣,將軍的故吏,我們只是朋友關係了,沒有這個從屬關係了,你要想好啊。劉表說你這什麼意思嘛?你是不是不敢去啊,去。韓嵩到了北方,到了許都,見了曹操,又見了皇帝,被任命為侍中零陵太守,韓嵩回來以後就說朝廷朝廷怎麼好,曹操曹操怎麼好,皇帝皇帝怎麼好,淨說皇帝、曹操、朝廷的好話,劉表勃然大怒,你這小子背叛我啊,殺了。韓嵩說:你不應該殺我啊,你我有言在先啊,將軍記不記得我臨走之前跟你說了什麼話啊。劉表的老婆蔡氏這個時候也來勸劉表,說韓嵩可是個人才,殺不得的,劉表還是很生氣,最後把韓嵩關起來,直到後來曹操拿下荊州以後,韓嵩才出獄。所以這個事情陳壽有個評價,說劉表這個人「外貌儒雅,而心多猜忌」,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劉表不會用人。前面講過荊州這個地方是很有些人才的,別的不說,劉備、諸葛亮,劉備天下梟雄,諸葛亮人中之龍,都在劉表身邊,劉表都不能用,都視而不見。北方逃難來的那些士人,只見劉表安頓,不見劉表重用,尤其是對於劉備這個人,劉表是表面上客客氣氣的,暗中時刻提防,《三國誌》的說法是「疑其心,陰御之」,是的防劉備的。甚至按照《三國誌》裴松之注所引《世語》這本書,說劉表還擺了一個鴻門宴,劉表的手下蔡瑁這些人還準備在席間對劉備下手,是劉備假裝上廁所,逃了出去,逃了出去以後,劉備騎了一匹馬叫「的盧」,一路跑,跑到檀溪,馬掉到水裡面不能動,劉備急了說,的盧啊,的盧啊,今天你要努力一下啦!然後的盧馬一躍三丈,躍過檀溪,逃得性命。後來《三國演義》寫了一回叫做「劉皇叔躍馬過檀溪」,有這麼一個故事,但這個事情孫盛認為是不可能的,孫盛說如果劉表想殺劉備的話,劉備不可能安然無恙地在荊州待了六年,我也認為這個是不大可能,但是提防他恐怕是事實。
那麼劉表的第四個問題,是後繼無人。說他後繼無人不是說他沒有兒子,而是說他的兒子不中用,他安排又不恰當。劉表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劉琦,小兒子叫劉琮,這兩個兒子都是劉表的前妻所生,而且劉表本來是喜歡大兒子的,但是他這個後妻喜歡小兒子,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後妻蔡氏把自己娘家的侄女許配給了劉琦,這樣就親上加親了。這樣一來呢,劉表後妻蔡氏背後的這個集團,就是以蔡瑁為代表的這樣的一個荊州地方豪門士族集團,就站在了劉琮的一邊,然後他們都到劉表那兒,去說劉琦的壞話。劉表這個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借用一句成都話說叫做「耳朵」,啥子叫「耳朵」呢?就是怕老婆的人,耳朵軟,「」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一個東西,一種食品,經過加工以後外形不變,裡面軟了,叫做「」。比方說一隻紅薯,是個完整的,你放到爐子裡一烤,把它烤軟了,叫「紅薯」。耳朵它是完整的,但是軟,這個枕頭上風一吹,他就糊塗了,他就喜歡小兒子劉琮了,這劉琦就緊張了,劉琦就想到了一個人,他認為這個人是應該可以幫助他,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諸葛亮。
諸葛亮何等聰明的人,這點小事情還擺不平嗎?於是劉琦就去找諸葛亮,姐夫啊,幫個忙吧。諸葛亮再三地推辭,為什麼呢?諸葛亮不好說,論身份,諸葛亮現在已經是劉備的部下,因此他也是劉表的部下;論輩份,劉表現在的妻子是劉琮和劉琦的後母,而劉表的這個妻子和諸葛亮的丈母娘是姐妹,因此,劉琮也好,劉琦也好,是諸葛亮的後表舅子,所以他幫誰都不合適啊,不好攙和到這種事情裡面去。劉琦沒有辦法,他就跟諸葛亮說,哥啊,我那個園子裡面有些寶貝,你來看看,把諸葛亮請到他園子裡面,說在樓上。兩個人上樓上,劉琦就下命令,把梯子撤了,然後跪下來說:現在我們是上不著天,下不著低,這個範圍內只有我們兩個人,你的話從你的嘴裡出來,到我的耳朵裡,就爛在我肚子裡面了,沒有人知道,可以說了吧?唉,諸葛亮說,那這樣吧,他說你知道重耳和申生的故事嗎?重耳和申生是什麼呢?晉獻公的兒子,是晉獻公前妻所生,申生是太子,重耳是公子。晉獻公後來娶了驪姬,寵愛這個後妻驪姬,想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就要謀害這兩個兒子,結果怎麼樣呢?結果申生留在晉國不走,最後被謀殺,重耳逃出去,保全了性命,最後回國來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這麼一說,劉琦恍然大悟,哦,明白了。
正好這個時候江夏太守黃祖被孫權殺了,江夏太守沒人了,劉琦就去找他爸說那我去做夏太守。好,你去吧,劉表批准了。劉琦帶了一萬人到了夏口,就是現在的漢口,武漢市的漢口,做了江夏太守。所以這個歷史有時候非常好玩兒,以諸葛亮經天緯地之才,初出茅廬第一計,是給人家處理的家務事。但是為劉備立了一大功,因為劉琦帶走的這一萬人是後來赤壁之戰中劉備一半的本錢,因為赤壁之戰劉備兩萬人,一萬是關羽的水軍,還有一萬就是劉琦的兵。
劉表的這個後事安排是不恰當的,它為後來荊州的分裂打下了基礎,甚至可以說自從劉表做出讓劉琮接班,把劉琦派出去當江夏太守的這個決意以後,荊州集團在事實上已經分裂成兩派,一派以劉琮為名義上的代表,背後是蔡瑁、蒯越這些人。蒯越我們前面講了是曹操欣賞的人,蔡瑁估計與曹操有舊,跟曹操老早就認識了,後來曹操得到荊州以後,還進了蔡瑁的家,到了他的內室,見到了蔡瑁的妻子,可見曹操和蔡瑁的關係是很好的,那麼這一派我們可以叫做降曹派。
另一派以劉琦為名義上的代表——這倆人都只能當名義上的代表,這倆人沒用的,——背後是誰呢?背後是劉備、諸葛亮。劉備和諸葛亮的政治態度也是很清楚的,劉備是決心要抗曹的,因為劉備不可能投降曹操,他是從曹操那兒背叛跑出來的,而且曹操已經說過了「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投降曹操他能有什麼好下場,他只有死硬到底。而諸葛亮在《隆中對》裡面已經都規劃好了,就是要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也不會主張劉備去投降曹操,所這一派我們無妨稱之為抗曹派。
劉表是什麼態度呢?劉表是既不想降曹,也不想聯吳,他想守中立,他想保住他這一畝三分地。但是他管得了自己,他管不了兒子;管得了生前,他管不了身後。而對他的後事他居然做出這樣一個安排來,豈非是草包。所以陳壽對劉表這個人的評價不高,他也是把劉表和袁紹放在一起評論的,他說劉表和袁紹這兩個人的共同特點是有儀表,人長得漂亮;有風度,儒雅;第三,有名氣,名聲很大;第四,也有成就,我講過袁紹他的成就已經超過了他的祖輩和父輩,劉表到荊州以後由單騎入宜城到一統荊州,也是有成就的。但是他們共同的特點是「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捨禮崇愛。」陳壽說這是這兩人的共同特點,所以說是漂亮的草包。
*劉表雖然憑借權術和謀略在荊州暫時站穩了腳跟,但他有限的權術和謀略並不能幫助他在荊州長久地站住腳跟,因為他胸無大志,心胸狹窄,再加上一些錯誤的決策,最終為荊州的分裂埋下了伏筆。而袁紹也是心胸狹窄之人,也做出過很多錯誤的決策,最終也導致了失敗的結局。那麼,劉表和袁紹除了這些相同點之外,他們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
在這裡我還是要給劉表說句公道話,劉表和袁紹還不能說是完全一樣。第一,袁紹是自取滅亡,劉表是在劫難逃。袁紹是自己去惹曹操的,官渡之戰是袁紹發動的,劉表沒有發動過戰爭啊,他是個「自守這賊」,他只是想守住自己這塊地盤,他是因為荊州變成了必爭之地,他在劫難逃啊,第一點。
第二點,以劉表的能耐,他除了做一個「自守這賊」以外,他也別無出路,他沒有能力進攻。他的錯誤只在於不明白守有兩種守法,其中之一叫做以攻為守,他應該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他可能荊州就守住了,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正由於劉表實行了「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的政策,在他的治理下荊州地區獲得了十多年的安定和和平,荊州地區的人民和士人過著安定和較為幸福的生活,這是應該肯定的。而且劉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是想苟全荊州於亂世。
所以說劉表是漂亮的草包可能過了一點,不太恰當,比較準確的評價是歷史學家何茲全先生提出來的,他說如果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那麼劉表就是「治世之賢臣,亂世之庸人」。劉表最大的不幸是不該生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亂世,這不是他的錯誤。而且劉表也不是一點運氣都沒有,劉有也還是有運氣的,他被朝廷派遣到荊州,就是他的運氣。因為荊州這個地方是當時漢代十三州當中最大的州之一,漢代十三個州有兩個州是最大的,一個是荊州,一個是益州。這個地方很大,也很富庶,但不是政治中心,因此爭奪天下的戰爭首先不發生在荊州地區,發生在北方,袁紹和曹操的這個爭奪天下的戰爭它就是在北方打的。所以在天下未定之時,荊州不失為一個避亂和苟全性命的好地方,但是到了天下將定的時候,荊州就成了虎狼眼中必須爭奪的一隻羊,所以劉表是不幸的幸運兒。當然劉表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在這樣一個弱肉強食的亂世,他只能採取苟全荊州於亂世的政策,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曹操早就在打荊州的主意,諸葛亮和魯肅為各自的君主所做的戰略規劃也盯準了荊州,那麼荊州的命運將如何呢?請看下集——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