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帝國的惆悵

《水滸》四章 四、何不殺去東京 文 / 易中天

    宋江想沒想過要當皇帝呢?不好說。

    李逵是主張宋江當皇帝的。這話李逵公開說過多次,而且幾乎是一有機會就要說。比如,晁天王曾頭市中箭,一命嗚呼。宋江因為有天王遺命在先,死活不肯就寨主位。於是林沖等人只好請宋江「以大局為重」,權作首領,以免群龍無首。然而李逵卻叫道:「哥哥休說做梁山泊主,便做了大宋皇帝,卻不好!」結果被宋江一聲斷喝:「這黑廝又來胡說!再休如此亂言,先割了你這廝舌頭!」李逵這話說得著三不著兩。林沖等人請宋江到聚義廳議事,原本是要討論寨主問題。或者說,是要讓宋江出來主持工作,怎麼扯到當不當皇帝上去了?即便要當皇帝,也得先當了寨主再說。但李逵是個急性子,巴不得一步到位,也有點看不慣宋江的扭扭捏捏,所以就不管合適不合適,只管喊將出來。

    宋江其實也是有過這個念頭的。宋江江州遇難,危在旦夕,眾兄弟下梁山,劫法場,破無為軍,殺黃文柄,救得宋江性命,一同上山聚義。喘息未定,宋江便迫不及待地說起「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的段子,還要一句一句地解釋,得意之情,溢於言表。李逵是個直人,一聽這話,便跳起來叫好:「好哥哥,正應著天上的言語。雖然吃了他些苦,黃文柄那賊也吃我割得快活。放著我們有許多軍馬,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小宋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公孫道士便做個國師,我們都做個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在那裡快活,卻不好?不強似這個鳥水泊裡?」這話雖然立即被戴宗喝斷,不過宋江的心思,卻也被李逵有意無意地捅了出來。

    那麼,宋江有沒有這個條件呢?應該說,多少有一點。

    宋江的軍事力量到底有多大,不好說。不過,直到投降之前,官兵和梁山交鋒,沒勝過一回。即便是高俅、童貫帶了兵來,也不中。可見如果要和宋徽宗那昏君逐鹿中原,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宋江自己,應該說也是具有領袖資質的。他文不如蕭讓,武不及林沖,謀不如吳用,勇不及劉唐,這些人卻心甘情願地團結在他周圍,唯其馬首是瞻,可見宋江確實具有個人魅力。所以,如果宋江果真決定要「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眾弟兄一定是一片響應:「願隨哥哥前往」。想想看吧,宋江要投降,弟兄們儘管心裡一百個不願意,也還是跟著走了。要他們跟宋江去打江山,豈有不肯之理?

    然而宋江卻不肯,因為宋江是「孝義黑三郎」。

    宋江的「孝」是有名的。因為「孝」,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上山落草,以免「教人罵作不忠不孝」。宋江的「義」也是有名的。因為「義」,他不顧朝廷王法,放走「劫匪」晁蓋等人。正是「孝義」二字,使宋江在江湖上贏得了好名聲;但也正是這兩個字,使宋江在聽了「耗國因家木,刀兵點水工」的段子後,雖不免有些飄飄然,卻仍不敢有非分之想。

    什麼是「孝」?「孝」的本質就是「恭敬順從」,因此又叫「孝敬」、「孝順」。不過,孝敬也好,孝順也好,都和「造反」格格不入。所以,孔子說,一個人,如果為人孝悌,卻又犯上作亂,那可是從來沒聽說過。

    那麼,什麼是「義」呢?義,有俠義、情義、正義、忠義。宋江救晁蓋,講的是情義;投降朝廷,講的卻是忠義。而且,在宋江心目中,忠義顯然是第一位的。所以,晁蓋一死,宋江還只是「代理寨主」,便立馬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甚至可以說,在宋江看來,忠就是義,義就是忠。搭救晁蓋,是忠於友誼;投降朝廷,則是忠於國家。這樣的人,要他在王法之外做點小動作,是可能的;要他「殺去東京,奪了鳥位」,則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歷史上那些靠暴力奪取政權的,都不是什麼講忠孝仁義的人。劉邦置生父和親子的死活於不顧,有什麼「孝」?朱元璋初登大位,便大開殺戒,屠戮功臣,又有什麼「義」?正如林語堂先生在《中國人》(又譯《吾土與吾民》)一書中所說,建立新王朝「需要愛好戰爭和混亂的天才——對費厄潑賴,對學問及儒家倫理都嗤之以鼻,直到自己穩穩地坐在龍位之上,再將儒家的君主主義撿起來,這可是個極有用的東西」。宋江還只是個「草頭王」,就把這東西當寶貝,行嗎?

    所以,孝子也好,義士也好,都當不了造反皇帝。做得成的,都只有把「忠孝節義」四個字束之高閣,至少暫時束之高閣。宋江撇不開這四個字,就不可能「殺去東京,奪了鳥位」。既不肯當皇帝,也不肯當強盜,便只好選擇當「回頭浪子」,招安投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