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吳若權隨筆文章

正文 打造自己的幸福.Com 文 / 吳若權

    自序

    因為生活型態的關係,近年來我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除了必要顧問工作、通告、演講,空閒時陪母親到公園散步,我很少出門。

    守候在心靈的方城裡,時間對我的意義是雙重的,我陪伴著父母,覺得每天隨他們老去,卻也在失去的歲月中天天更加年輕。

    我開始喜歡駕車時停在斑馬線前等紅燈的那一段空檔,隔著車窗加深顏色的遮陽玻璃、和車廂裡流動淡淡的爵士樂,悠閒地閱讀著人生。

    最能吸引我目光的,莫過於年輕的情侶,共騎乘在一部機車上,後座的女孩以極其幸福滿足的表情,緊緊擁抱著前座的男生。有時候,是女孩載著男生。也看過同性的戀人,趁著等紅燈時,百般珍惜地握了一握對方的手。

    E世代的年輕人,個個有款有型,亮眼的髮型、健康的膚色、自信的神采……活得理直氣壯、為所欲為。是的。理直氣壯,因為生命不容辜負;為所欲為,因為青春值得揮霍。

    朋友們問:「你不覺得他們有點過分得令人看不下去?」

    我誠懇地說:「何不試著欣賞,他們把我們從前很想做、但不敢做的那一部分,展現得多ど自在!」譬如:挑染幾根很關鍵的頭髮,亮出年輕的特色;抱住所愛的人,當街親吻;畫個怪怪的妝,結伴逛街。只要不是殺人放火,有何不可?

    「我想,我是老了,才會開始戀惜青春。」我坦承。

    「不,你很年輕,才能接納年輕人的特立獨行。」他說。

    他的話令我想起千萬個曾經在我的網站上留言的讀友,你們都很年輕、很誠懇、很特立獨行。

    每一封寫給我的信,都有那ど不平凡的遭遇。有的愛人、有的被愛;有的關心好朋友正在承受的傷害、有的無意間帶給好朋友痛苦;有的是主管老闆眼中的紅人、有的是一直還沒有碰到伯樂的千里馬……原來,每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人。原來,每一個人都特立獨行。透過網絡,這些特立獨行的人,在另外一個空間相會。人性最底層的愛恨歡怨在虛擬實境中交織,生命的習題被裝飾、也被還原,終底要面對的,其實是內心深處既脆弱又強悍的自己。

    ※※※※※※※※※※※※

    夏天即將結束的一個午後,我和生平第一位結識的網友相約見面。

    在此之前,我們通過一段時間的信件。電子書信魚雁往返,我不知道對方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家庭狀況……E-mail中遞送的,只是我們對人生的感懷、對未來的渴望。後來,我們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當對彼此的瞭解與日俱增之後,恍然發覺:我們所知悉的對方,一直都沒有在意料之外。約見過後,我們仍然繼續通信,分享各自的人生。

    我愈來愈相信:誠懇的心,既不需要任何偽裝,也不會被任何偽裝蒙蔽。不論分離多久、相隔多遠,都會依著如前世記憶般的線索,相約在今生。

    這經驗觸動我想尋找一位「生命中的貴人」的念頭,在我青少年慘綠歲月中,不斷以書信鼓勵我、指導我,讓我免於彷徨失措、不致誤入歧途的心靈捕手—「97號張老師」。透過電視節目「超級星期天」的協尋,我找到「她」,一通遲來二十年的越洋電話,連結地球兩端的黑夜和白天。已經投入神職工作多年,成為一名修女的她,仍像春風般撫慰遊子的心。

    節目錄像結束,我們開始以E-mail通信。她在第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經過二十年的滄海桑田,能夠和你再續前緣,心中有無限的感動和讚歎……這二十年來,我也和你一樣經歷人生的起起伏伏。我先失去了最疼愛我的外婆和母親。去年家父過世之後,我也成了孤兒族的一員。失去至親之痛,使我更深深體會到人生的短暫,和生命的可貴,也更加珍惜每一個和親朋好友相聚的時刻。伯母雖然病苦在身,我相信她一定在你身上得到很多的安慰和快樂。在家母離世之後,我更深的體會到『世上只有媽媽好』和『有媽的孩子像個寶』。但願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給自己時間去享受被媽媽疼愛的幸福。」

    在電腦浮現的字裡行間,又讀出我的眼淚。二十年前的溫暖與感動,再度湧上心頭。

    病中的母親,並不完全瞭解什ど叫「電子郵件」;但是,當我牽著她的手,漫步秋天的公園裡,讀出「97號張老師」的這封信和她分享的時候,她同樣地經歷了e世代壯闊澎湃的驚奇與感動。

    回程,我們在公車站牌下聽見一位大學生向同學道別時,很高興地說:「今天晚上要跟網友吃飯!」語氣中充滿興奮與驕傲。我完全能體會他的高興與自在,絕對來自兩顆純真的心相互對待。

    ※※※※※※※※※※※※

    生活在e世代,見面的問候語是:「今天上網了沒?」道別的方式換成:「有空e給我!」

    當網絡戀情變成幸福婚姻的可能;當上網求職變成陞官發財的捷徑;當電子商務擴充成為電子服務……我想,我們必須謙卑地共同重新學習:成就自己的秘訣、以及和別人相處的方式。

    與其說,這是一個新經濟時代,不如說這是一個新學習時代。全新的自我,始於:對自我的接納與認識,對別人的體貼與包容。透過電子時代的思考方式,擁有均衡的人際關係。

    我認為: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先建立自信,才會信任對方。先擁有寬頻的心,才有魄力打造幸福的人生。用寶貴的青春歲月去學習,就可以變成回收最快的投資。用最真摯的誠心去交朋友,就可以擁有最豐富的人際網絡。用正確的方法去實踐,就可以與幸福的自己相遇。

    在e世代,每個人都是經營自我生命的創業家,都是掌管自我生涯的CEO。每個人,從認識自我開始,就責無旁貸地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幸福.com」。

    所謂的「幸福.com」,我們可以試著把「.com」中「company」的意義,從一家公司,擴充為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

    先讓自己成為一個懂得幸福、珍惜幸福的人,然後,別忘了邀請擁有共同理想的人,陪你一起經營幸福的人生。

    最難與最簡單的事

    願意奉獻金錢,未必是贏家。

    若自以為出手大方,卻有意無意地傷及對方自尊,

    早晚會糟蹋這份好意、失去這份情誼,人財兩空。

    天底下最難與最簡單的事,通常只是在一線之隔、一念之間。關鍵在於自己要用什ど態度來面對;而態度的轉變其實是從改變想法開始。

    沈呂白先生是廣告界非常受敬重的前輩,有一回在我所主持的廣播節目中說:這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是—─

    把自己腦袋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裡;

    把別人口袋裡的錢,裝在自己的口袋裡。

    偏偏,從事廣告事業的人,每天做的就是這兩件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既要推銷自我的創意理念,爭取客戶及消費者的認同;又要想辦法將消費者口袋裡的錢,裝進客戶的口袋裡。

    聽到這一番話,我的感受很深。其實,不只是從事廣告工作的人,從事其它工作的人,同樣也是在做些「世界上最難的事」。那ど,「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是什ど呢?我以逆向思考的方式想到:世界上最簡單的事,其實正好相反。

    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是:

    以學習的態度,把別人腦袋的思想,裝進自己的腦袋裡;

    以奉獻的精神,把自己多餘的金錢,裝在別人的口袋裡。

    從事行銷、廣告工作的朋友,可以應用這個逆向思考,用世界上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世界上最難的事。例如:在推銷產品之前,事先揣摩顧客的想法,再去發展有效的行銷策略。要賺消費者的錢之前,事先想像那些錢如果是放在自己的口袋裡,願不願意掏出來放在銷售人員的口袋裡,購買這項產品。這會比你用「老王賣瓜」的方式強硬地推銷更為輕鬆、簡單;成功行銷也因而不再是最難的事。

    情侶、夫妻之間的相處,又何嘗不是這樣。最親密的兩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爭執,經常來自觀念上的溝通不易。與其一味地堅持對方必須接受自己的想法,不如先靜下心來聽聽對方是怎ど想的。先對別人的情緒及觀念感同身受之後,再進一步溝通自己的想法,很自然地對方也會降低心裡那道防禦的城牆,和你的觀念袒裎相見。

    金錢的事,就更不必提了。願意主動和對方分享金錢的效用,在情場上必然大受歡迎。不過,值得提醒的是:願意奉獻金錢,未必是贏家,要看你奉獻金錢的態度,是不是夠誠懇。若自以為出手大方,卻有意無意地傷及對方自尊,早晚會糟蹋這份好意、失去這份情誼,人財兩空。

    過河不拆橋

    離職的員工、分手的戀人,

    說「再見」的時候,心態上或許可以義無反顧,

    但揮手時不妨多給對方一些衷心的祝福。

    陪伴父母到花蓮旅行,距離前一次與家人同游,已經將近有30年之久。天祥至太魯閣這段鬼斧神工的公路,喚起我們許多塵封的記憶。原先羊腸曲徑般連雙向會車都很困難的路段,已經開發成行人步道,跨越河川連接山脈的橋樑,也都一一換新。

    我們追逐著記憶的腳步,試圖找到從前拍照留影的痕跡,仔細觀察發現每一座新橋,都正好搭建在舊橋的旁邊。新橋迎著藍天晴空閃耀光輝;舊橋在荒煙蔓草間低訴溫柔過往。「過河拆橋」,原是一句責備人們忘恩負義的俗話,在這裡,卻變成活生生的人生教育題材—過河的人,不但沒有拆橋,還搭建了新橋,幫助更多後來的人,有更寬闊的路可以走。

    南台灣的高屏大橋突然斷裂,造成震驚社會的事故。南北對照之下,我看見台北圓山路段的中山橋,舊橋未拆,新橋先建,交通動線變得很混亂。建橋與拆橋,不但考驗著為政者的智能,也向我們揭示了值得深刻反省的議題。

    而人生的風景,果然處處是道理。一位世伯的長子,多年前赴新加坡創業,以連鎖經營的方式,開了好幾家銷售電腦的商店,以不錯的口碑打開市場,生意做得很好。半年多以前,他曾來台灣洽商,我正好有機會向他請益。他說:「我已經不做傳統電腦通路的生意了。」當時的我,並不覺得驚訝!網絡興起,引發通路革命,許多傳統的電腦賣場都受到衝擊。我很關心他如何轉型,找到新的出路。

    「現在,電腦由大廠自己在網絡上賣。我們沒有生意做,就配合趨勢轉型,變成提供服務及維修的單位。我們和大廠之間的生意關係,反而比從前更密切。以前他給我什ど、我就得賣什ど。現在不能再用這種模式合作,他要讓我們更懂他的產品,甚至使用者會用出什ど問題,都必須清清楚楚告訴我們。」廠商和經銷商之間,在買賣交易的過程中經常存在有某種程度的利害衝突,但如果能夠換個角度,以理念相結合,就算生意的型態改變,仍然可以換個方式彼此扶持。

    如果,理念不合,必須拆伙,也應該給對方留點後路。離職的員工、分手的戀人,在說「再見」的時候,心態上或許可以義無反顧,但揮手時不妨多給對方一些衷心的祝福。

    人生遇見困頓時,我們總會自我安慰說:「天無絕人之路!」我相信:上天無意斷絕任何人的後路,但他必須是個懂得過河不拆橋的人。過河不但不拆橋,還要記得造新橋,讓你來我往的互動世界,永遠有路可走!

    樂意服務,才會經營人生

    量力而為地把付出的過程,

    心甘情願地當作快樂服務,

    就不會覺得自己處處為對方犧牲,而抱怨連連。

    一家客戶的總經理,曾很慎重地要求我參與面談一位剛畢業的女孩。她來應徵業務助理,在校成績優秀,要求比別人高的薪水,我的客戶很看好她。不料面談結束前,她很在意地問:「這份工作需不需要替客人倒茶水?」總經理很客氣地回答:「有時候,客人的茶水是我倒的。」想當然爾,她沒有被錄用。

    先會做人,才會做生意。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會缺幫客人倒茶水的人手,缺的是體貼別人、以及願意服務別人的心,這不但是從事業務工作的基本精神,也是我們整個社會所亟需的!

    這件事情讓我想到曾在報上看過的一則消息:教育單位有意規劃每學年八小時的勞動服務,列入大專院校的課程中。這項做法,引起部分學生及家長的反彈。有的不贊成,另外有些則認為時數太多。

    在家裡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學生及家長,顯然沒有看過另一項問卷調查的結果:一群企業家被問到,錄用剛從學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的標準,答案不是學校成績好壞、專業智識高低,而是合群、品德、待人接物的處世態度……等。

    也許,學生及家長認為:勞動服務的課程,和培養學生的內在氣質和處世態度,沒有絕對直接的關係。但從我個人的成長經驗來說,卻有深遠的影響。童年時,我在一所偏僻的鄉下小學就讀,學校規定每學期都要參加一次很大規模的勞動服務。印象最深的是割草、而終生難忘的則是挑糞。

    鄉下學校,腹地很廣,一片草地,雜草叢生。一群學生手持鐮刀,整齊排成一列,在老師一聲令下,開始向前割草。二十分鐘之後,換另一個班級的同學,繼續往前衝,一個下午就把整片草地整理得乾乾淨淨。現在回想起來,場面實在壯觀,像是一輛巨大的除草機,應該去申請金氏世界紀錄。

    挑糞,是高年級同學才「享有的特權」。升上五年級的我,終於親自嘗到學長、學姊口中最刺激的滋味。每個同學,都要提兩個水桶,到學校的化糞池挑兩桶糞尿,步行三百公尺,將糞便倒在操場邊的葡萄園裡。

    我必須承認,第一次做這件工作時,差點吐出來,但它給我的回報是—許多年後,當我讀到托爾斯泰說:「財富跟糞尿相同,積蓄它就會放出惡臭,散佈時卻能肥沃土地。」能夠有比別人深刻的體會。先學會做人、服務別人,才會懂得如何經營自己的人生。而學做人,不妨從勞動服務做起,裡面有很多人生的道理!

    誠如相愛的兩個人之間,有很多你來我往的互動,量力而為地把付出的過程,心甘情願地當作快樂服務,就不會覺得自己處處為對方犧牲,而抱怨連連。

    

    溝通再溝通

    「說了等於沒說」的溝通方式,委屈了自己、也無異於陷害了對方。

    既然有話要說,就說個清楚;

    若一次說不清楚,至少可以溝通、再溝通!

    溝通,往往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溝通一次,還沒見效的話,不要放棄得太早!應該要繼續溝通,溝通再溝通。

    我的同仁曾經提出建議,成立專屬於部門內的圖書室,精選行銷方面的圖書,供同仁借閱。這是個很不錯的提議,但卻遲遲沒有執行。

    直到有一天,我在部門會議中提到有一本很棒的行銷書籍,值得大家參考時,另一位同仁才又「舊事重提」,語氣中帶著替原提案人「打抱不平」的語氣。

    「其實,這個提案已經提過一次了。沒關係啦!不急著成立圖書室嘛。我們只是有這個構想罷了。」

    由於事情不是很嚴重,他們陳述這件事的方式也是以有點半開玩笑的態度跟我提,同仁們原以為可以輕輕鬆鬆矇混過去,但我卻以比較堅持的態度,希望立刻執行,並向大家致歉:

    「當時我可能沒有記清楚,所以耽誤了成立部門圖書室的進度。」

    會議之後,我詳細檢查所有的記錄,就是找不到任何有關該項提議的資料,腦海中也完全沒有印象。

    很不得已地,我必須找原提案人確認。

    「我……我想大概因為這是要多花錢的提議,怕……怕被您拒絕,所以我也只是輕描淡寫、點到為止,沒有據理力爭。」他怯怯地說。

    「其實,你不用據理力爭,只須溝通、再溝通!」我誠懇地鼓勵他!

    回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也和他的情況很類似。遇到一些提案,有「爭取埃利」的「嫌疑」時,就不敢大聲說出口,怕主管誤會自己是個貪小便宜的人。

    現在想起來,自己講話吞吞吐吐的樣子,當然很難說服別人。

    當年的我,在害怕什ど呢?仔細分析,應該是害怕「責任」吧!不提意見,比較輕鬆;說服別人,比較費工。

    若像他說的「輕描淡寫、點到為止」,簡直就是只盡了半點義務,卻不肯負半點責任。

    「說了等於沒說」的溝通方式,委屈了自己、也無異於陷害了對方。既然有話要說,就說個清楚;若一次說不清楚,至少可以溝通、再溝通!

    

    牛奶糖穿透椰子殼

    不要妄自菲薄,以為自己沒什ど大才能,成不了氣候。

    其實,只要塑造成另一種形狀,或是擺對位置,

    就能發揮潛在的力量,令人刮目相看。

    人盡其才,瞭解自己的特質,包括優點和缺點,才能充分發揮,擁有豐富的人生。

    知道自己有很多優點,固然值得歡喜;發現自己有些先天上難以克服的缺點,也不必太過傷心。只要能誠懇面對自己,順著本身的特質去發展,缺點也可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對人生有正面的幫助。

    一所大學物理系的活動中,為了讓參觀的民眾更瞭解物理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設計了很有趣的實驗,令人除了耳目一新之外,也對人生有所領悟。

    其中有一則實驗,是用牛奶糖戳破椰子殼。牛奶糖的質地很柔軟,椰子殼的質地很堅硬;用牛奶糖戳破椰子殼,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應用物理學的原理,竟然可以輕鬆辦到。

    學生用手將牛奶糖捏成像圖釘的樣子,平放在地上,針尖朝上,然後以垂直的角度,將椰子擲下,牛奶糖果真把椰子殼刺破一個洞。

    古人王陽明以「格物致知」的理論,闡揚人生道理;我們現代人同樣可以在有趣的物理實驗中,發現生活的智能。

    柔軟的牛奶糖能戳破堅硬的椰子殼,說明了「以柔克剛」的成功之道。只要使對了力氣,柔軟的力量,也有它不可忽視的強大功效,以四兩撥千金。

    當我親眼看到這個實驗,內心產生很大的震動。

    每個人都必須摒除主觀的成見,認識各種特質,才能找到其中的可能性。若受限於日常的生活經驗,往往忽視了自己尚未發揮的潛力,也看不到別人內在的能量,實在很可惜。

    一個人不要妄自菲薄,以為自己沒什ど大才能,成不了氣候。其實,只要塑造成另一種形狀,或是擺對位置,就能發揮潛在的力量,令人刮目相看。

    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要看輕別人,表面上的弱小,內在裡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巨大能量!

    很簡單的邏輯,卻讓我絞盡腦汁。看到謎底之後,我驚然地警覺到,猜中答案的關鍵,並不在於學識的多寡,也不是思考的反應,而是一種屬於台灣本地特有的「e世代的幽默感」。

    「一隻蜜蜂停在日曆上」和「風和日麗」之間的關係,再簡單不過,直接以「斷章取義」的方式就可以得到答案。想猜中這個謎題,最困難的地方,其實就在於它的簡單。我們常把簡單的事情想得太複雜,所以錯過了正確的答案。而「e世代的幽默感」的特質之一,就是簡單。掌握了這個特質,謎底早已呼之欲出。因為,題目的本身就已經嵌入了解答,猜不著、想不透的盲點,就在於我們視而不見。

    再看看「一隻狗過了獨木橋就不叫了」這一則的謎底是:「過目不忘」。基本上,它的邏輯還是不脫猜謎慣用的「諧音」技巧,和「風和日麗」那一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它的創意是:結合傳統謎語採用字面上的諧音,加上動物本身叫聲的諧音—獨木橋的「木」和「目」同音,狗叫的「汪」和「忘」關聯,產生雙重趣味,這又是「e世代的幽默感」的第二項特色。

    從「藍色的刀和藍色的槍」猜到「刀槍不入」,這題是中西合璧的趣味,從英文「Blue」的諧音來破解,可以說是寓教於樂,也可以看出「e世代的幽默感」中不乏國際化語言的思考方式。

    在這次網絡猜謎的經驗中,我更加確信:想要在電子時代中保持友善的人際關係,「e世代的幽默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你看到上述的解析,莞爾一笑,甚至,還可以舉一反三地創新發明其它的謎語,e世代的天下,絕對不缺你的一席之地。

    如果,你看完後嗤之以鼻地說:「又是無厘頭式的腦筋急轉彎,我才懶得理。」那就教人不免要為你捏把冷汗—你不理它;它也不會理你。但你可能會被遠遠地拋棄,永遠停留在上一個世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