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38節 文 / 路遙
37
對待息的工作,不僅嚴肅,而且苛求。一種深遠的動力來自對往事的回憶與檢討。時不時想起青少年時期那些支離破碎的生活,那些盲目狂熱情緒支配下的荒唐行為,那些迷離失落的傷感和對未來的涉茫無知。一切都似乎並不遙遠,就發生在昨天。而眼下卻能充滿責任感與使命感,從事一種與千百萬人有關係的工作,這是多麼值得慶幸。因此,必須緊張地抓住生命黃金段落中的一分一秒,而不管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現在我已全然明白,像我這樣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錯一步或錯過一次機會,就可能一錢不值地被黃土埋蓋;要麼,就可能在瞬息萬變的社會浪潮中成為無足輕重的犧牲品。生活拯救了我,就要知恩而報,不辜負它的厚愛。要格外珍視自己的工作和勞動。你一無所有走到今天,為了生活慷概的饋贈,即使在努力中隨時倒下也義無反顧。你沒有繼承誰的罈罈罐罐,迄今為止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勞動所獲。應該為此而欣慰。
為了這所有的一切,每一天走向那個黑暗可怕的「作坊」,都應保持不可變更的狀態:莊嚴的時刻就在今天。
我的難言的淒苦在於基本放棄了常人的生活。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不能陪孩子去公園,連聽一段音樂的時間都被剝奪了,更不要說上劇院或電影院。每逢星期天或節假日。機關院子裡空無一人,在這昏暗的房間裡像被拋棄了似的龜縮在桌前,毫無意識之中,眼睛就不由潮濕起來。
除過勞累,仍然存在一個飢餓問題。沒想到在煤礦沒啥可吃,回到城裡工作還是沒啥可吃。不是城裡沒有吃的——吃的到處都是。主要是沒有時間正點吃飯。生活基本得靠自己料理。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而且常常拖在晚上十點鐘左右(再遲一點夜市就關閉了)。
在西安當年大差市那一大片夜市上,許多賣吃喝的小攤販都認識我。我不止一次吃遍幾乎所有能吃的小攤子,只是人們不知道我是幹什麼的。我想,從外貌上和那種狼吞虎嚥的吃相,他們大概會判斷我是蹬三輪車的師傅。吃這些飯花錢不少,但絕不是一種享受。尤其是衛生,那簡直不能提說,每次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趕緊吞嚥完。時至今日,我從很遠的地方看見夜市,就想嘔吐。
有時候,因為順利或者困難,不知不覺就到了夜間十二點鐘。夜市去不成了,又無處尋覓吃的東西,只好硬著頭皮到沒有入睡的同事家裡要兩個冷饃一根大蔥,湊合著算吃了一頓飯,其狼狽如同我書中流落失魄的王滿銀。
順便說一說,我吃飯從不講究,飲食習慣和一個農民差不多。我喜歡吃故鄉農村的家常便飯,一聽見吃宴會就感到是一種負擔,那些山珍海味如同嚼蠟,還得陪眾人浪費很長時間。對我來說,最好能在半小時以內吃完一頓飯。有時不得不陪外賓和外地客人上宴會,回來後總得設搞點饃或麵條才能填飽肚子。但我也有一些「洋愛好」,比如喝咖啡就是一例,消費觀念是順其自然,完全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從不刻意計算攀比。可以用一百元錢買,一條高級香煙供「關鍵」的幾天抽,也可以用五十元錢買一件仿羊皮夾克穿幾個冬天——當然,從沒有人相信我身上的皮夾克會是假的。
第二部完全結束,我也完全倒下了。身體狀況不是一般地失去彈性,而是彈簧整個地被扯斷。
38
其實在最後的階段,我已經力不從心,抄改稿子時,像個垂危病人半躺在桌面上,斜著身子勉強用筆在寫。幾乎不是用體力工作,而純粹靠一種精神力量在苟延殘喘。
稿子完成的當天,我感到身上再也沒有一點勁了,只有腿、膝蓋還稍微有點力量,於是,就跪在地板上把散亂的稿頁和材料收拾起來。
終於完全倒下了。
身體軟弱得像一攤泥。最痛苦的是每吸進一口氣都特別艱難,要動員身體全部殘存的力量。在任何地方,只要坐一下,就睡著了。有時去門房取報或在院子曬太陽就鼾聲如雷地睡了過去。坐在沙發上一邊喝水一邊打盹,臉被水杯碰開一道血口子。
我不知自己患了什麼病。其實,後來我才知道,如果一個人三天不吃飯一直在火車站扛麻貸,誰都可能得這種病。這是無節制的拚命工作所導致的自然結果。
開始求醫看病。中醫認為是「虛」,聽起來很有道理。虛症要補。於是,人參、蛤蚧、黃芪等等名貴補藥都用上了。
三伏天的西安,氣溫常常在三十五度以上,天熱得像火爐一般,但我還要在工作間插起電爐子熬中藥。身上的汗水像流水一樣。
工作間立刻變成了病房。幾天前,這裡還是一片緊張的工作氣氛,現在,一個人汗流浹背默守在電爐旁為自己熬中藥。病,熱,時不時有失去知覺的徵候。
幾十副藥吃下去,非但不頂事,結果喉嚨腫得連水也嚥不下去。胸腔裡憋了無數的痰卻連一絲也吐不出來。一天二十四小時痛苦得無法入睡,既吸不進去氣,又吐不出來痰,有時折磨得在地上滾來滾去而無一點辦法。
內心產生了某種驚慌。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對極度身體疲勞總是掉以輕心。以前也有過類似的情況,每寫完一個較長的作品,就像害了一場大病;不過,徹底休息一段時間也就恢復了。原想這次也一樣,一兩個月以後,我就可以投入第三部的工作。
現在看來,情況相當不妙。
把的希望都寄托在醫生的身上。過很少去醫院看病,即使重感冒也不常吃藥,主要靠自身的力量抵抗。現在不敢再耍二桿子,全神貫注地熬藥、吃藥,就像全神貫寫作一樣。
過去重視醫藥,現在卻對醫藥產生了一種迷信,不管頂事不頂事,喝下去一碗湯藥,心裡就得到一種安慰;然後閉目楊象吃進去的藥在體內怎樣開始和疾病搏鬥。
但是,藥越吃病越重。
一個更大的疑惑佔據了心間:是否得了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