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一枚袁大頭——民間異術後人的傳奇經歷

第二部 陝北白狄峁 第二十二節 梅竹道人 文 / 飛行電熨斗

    事情,自然是他和師兄梅道人的往事。

    梅道人和竹道人都是孤兒,還在襁褓中就被父母遺棄,是他們師傅下山時偶然發現,抱回來收養在這雲燕嶺上。

    據竹道人講,他們的師父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早年間飽讀詩書,科舉時卻屢試不中,三十多歲了也才是個秀才,媳婦都沒娶上,於是在家鄉人的嘲笑聲下,毅然放棄讀書,來到這深山之頂,潛心研道。

    老秀才別的沒有,各種書籍卻是塞滿了一屋子,而他們倆就是在這種書香環境中長大的。師父痛恨科舉,自然也不會讓他們去讀什麼四書五經,經常下山買來一些道家玄學和武功的書讓他們來讀。

    兩人平日裡沒事兒就鑽研這些,有不懂的地方,拿出來一起分析,就連武功,也是照著書上對練。久而久之,這兩個師兄弟不但道法小有所成,居然也練出了一身絕頂武藝。

    山上的日子是平靜的,梅道人大竹道人整整十五歲,兩人跟著師父度過了清朝滅亡後最亂的那二十年。上世紀二十年代,由於附近山中匪患猖獗,嚴重危害了當地百姓的生活。老秀才見他倆已經學有所成,於是決定讓師兄弟二人下山,想辦法平定一下這方圓百里的匪患。

    連他們師傅都沒想到的是,兩個人只用了三天兩夜的時間,疾行了數百里山路,兜了個大圈。只用兩柄普通的長劍,就連挑了附近山上十一座山寨。一時威震太行王屋兩座大山。

    要知道當時來說,槍已經是很普及的東西了,兩人居然用最原始的冷兵器,就辦了這麼多事兒,可見有多厲害,聽得我直吐舌頭。

    這一出名不打緊,十里八村知道他們的人,紛紛上山來投靠,或是拜師。老秀才左挑右選,篩出來幾個好苗子,其他人都打發下山去了。

    眼看山頂不夠住,於是兩兄弟又帶著弟子們大興土木,硬是花了幾年的功夫,在這建起了一座道觀。

    當然,建道觀也是有目的的。那年頭,只有道觀寺廟尼姑庵,這些出家人的地盤才不會被人惦記,更何況他們哥倆的確學的是道術。

    不過建觀這幾年中,老秀才得病去世了。兩師兄弟為了紀念他,取名一重觀,意思是凡從這裡出來的人,一定要做到表裡如一,坦蕩做人。

    聽到這裡,我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如果打一開始就是一重觀,那就是說,雙重觀從未出現過,那現在腳下這個雙重觀又是打哪來的?

    「呵呵,你是不是想問,這個雙重觀的名字又是哪來的?」竹道人只看了一眼,就瞧出我的心思,於是接道:「莫急~馬上就告訴你!」

    老秀才死後,一時倒也平靜。可幾年過去,兩人門下的徒弟漸漸多起來後,這師兄弟二人卻在人生理念上產生了分歧。

    準確說,是他們對人生各自的追求,逐漸有了不同的看法。

    梅道人年齡較長,可能對事物的看法更實際一些。他認為,如果背負了一身本領,就應該扶危濟困,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是所謂的修業。

    而竹道人則不那麼看,他反而覺得師父當年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躲避亂世,潛心修道,最終用大成教法感化世人。

    其實兩人的最終目的都是好的,全都是為了幫助別人,唯一的不同只是為了達到目標,所採用的方法罷了。

    原本一件小事,但由於兩人教的是同一撥學生,這個今天說要沒事多幫別人,那個轉眼卻說現在要心無雜念地修道,幫別人是學成以後的事情。

    這樣一來可就亂了,下面的徒弟們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於是給師兄學學,又給師弟學學。最終兩人決定:展開一場關於修業還是修道的辯論。而這場辯論是秘密進行的,地點就在雙重觀!

    這個雙重觀到底在哪兒?說明白點,就是他們倆在面對面地入定後,會心意相通,而這心意所在的空間,就是雙重觀。

    「這麼說……我現在是在您的思想裡?」我忍不住打斷竹道人。這也太不可思議了!一個人竟然能跑到另一個人用思想創造的空間中,居然真實感還如此強烈。

    「呵呵,你覺得呢?」竹道人被我打斷後,非但不惱,反而退了一步,朝我攤手道:「你自己感覺感覺。」

    我試著蹦了蹦,又朝身旁的牆上打了一拳。……疼!如此真實的感覺,讓我怎都不能相信,竟是在夢境中。當然,我如果要進入竹道人的思想,肯定是在夢裡,而不會是一邊在這裡面,身體還一邊在外面活蹦亂跳。

    「不……不是說夢裡不會疼麼?」我揉著拳頭,低頭喃喃說道。

    竹道人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繼續走著,說道:「這個和夢又不太一樣,總之呢,我們事後將進來的心法刻在了那枚銅扳指上,用以象徵著我們倆的最高成就。也就是說,誰持有這枚銅扳指,就是我們這一派的領袖。」

    「然後呢?那一場辯論的結果如何?」我想到剛才忍不住打斷了竹道人的敘述,不好意思地提醒道。

    竹道人會心一笑,接著道:「後來嘛~你也看到了,我們在這裡辯論了七天七夜,誰也不能說服誰,於是決定以實力定輸贏。所以,雙重觀就變成了你剛才進來時所看到的模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