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馮驥才隨筆集

正文 永恆的敵人 文 / 馮驥才

    ——古埃及文化隨想

    我面對著雄偉浩瀚、不可思議的金字塔,心裡的問號不是這二百三十萬塊巨石怎樣堆砌上去的,也沒有想到天外來客,而是奇怪這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竟是一座墳墓!

    當代人的生命觀變得似乎豁達了。他們在遺囑中表明,死後要將骨灰揚棄到山川湖海,或者做一次植樹葬,將屬於自己最後的生命物質,變為一叢鮮亮的綠色奉獻給永別的世界。當天文學家的望遠鏡把一個個被神話包裹的星球看得清清楚楚,古遠天國的夢便讓位於世人的現實享受。人們愈來愈把生命看做一個短暫的興滅過程。於是,物質化的享樂主義便成了一種新宗教。與其空空地企望再生,不如盡享此生此世的飲食男女。誰還會巴望死亡的後邊出現奇跡?墳墓僅僅是一個句號而已。人類永遠不會再造一個金字塔吧。

    但是,不論你是一個怎樣堅定的享樂主義者,抑或一個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當你仰望那頂端參與著天空活動的、石山一般的金字塔時,你還是被他們建造的這座人類史上最大的墳墓所震撼——不僅由於那種精神的莊嚴,那種信仰的單純,更重要的是那種神話一般死的概念和對死的無比神聖的態度與方式。

    古埃及把死當做由此生度到來世的橋樑,或是一條神秘的通道。不要責怪古埃及人的幼稚與荒唐,在曠遠的四千五百年前,誰會告訴他們生命真正的含義?再說,誰又能告訴我們四千五百年後,人類將怎樣發現並重新解釋生與死的關係,是不是依舊把它們作為悲劇性的對立?是不是反而會回到古埃及永生的快樂天國中去?

    空氣燃燒時,原來火焰是透明的。我整個身體就在這晃動的火焰裡灼烤,大太陽通過沙漠向我傳達了它的凜然之威;儘管戴著深色墨鏡,強光照耀下的石山沙海依然白得扎眼;我身上背著的礦泉瓶裡的水已經熱得冒泡兒了,奇怪的是,瓶蓋擰得很嚴,怎麼會蒸發掉半瓶?儘管如此,我來意無悔,踩著火燙的沙礫,一步步走進埋葬著數千年前六十四個法老的國王谷。

    鑽進一個個長長的墓道,深入四壁皆畫及象形文字的墓室,才明白古埃及人對死亡的頂禮膜拜和無限崇仰;一切世間夢想都在這裡可聞可見,一切神明都在這裡迷人地出現。人類藝術的最初時期總與理想相伴,而古埃及的理想則更多依存於死亡。古埃及的藝術也無處不與死亡密切相關。他們的藝術不是張揚生的輝煌,而是渲染死的不朽。一時你卻弄不清他們讚美還是恐懼死亡?

    他們相信只要保存遺體的完好,死者便依然如同在世那樣生活,甚至再生。木乃伊防腐技術的成功,便是這種信念使然。沉重的石棺、甬道中防盜的陷阱、假門和迷宮般的結構,都是為遺體——這生命載體完美無缺地永世長存。按照古埃及人的說法,世間的住宅不過是旅店,墳墓才是永久的居室;金字塔的龐大與堅固正是為了把這種奇想變成驚人的現實。至於陪葬的享樂器具和金銀財寶,無非使法老們死後的生活一如在世。那麼這一切到底是為了裝飾著死,還是創造一種人間從未發生過的奇跡——再生和永生?

    即使是遠古人,面對著呼吸停止、身軀僵硬的可怕的屍體,都會感到生死分明。但是在思想方法上,他們還是要極力模糊生死之間的界限。古埃及把法老看做在世的神,混淆了人與神的概念;中國人則在人與神之間別開生面地創造一個仙。仙是半神半人,亦人亦神。在中國人的詞典裡,既有仙人,也有神仙。人是有限的,必死無疑;神是無限的,長生不死。模糊了神與人、生與死的界限,也就逾越死亡,進入永生。

    永生,就是生命之永恆。這是整個人類與生俱來最本能、也最壯麗的嚮往。

    從南美熱帶雨林中瑪雅人建造的平頂金字塔、到中國西安那些匪夷莫思的浩蕩的皇家陵墓、再到邁錫尼豪華絕世的墓室,我們發現人類這樣做從來不只是祭奠亡靈,高唱哀歌,而是透過這死的滅絕向永生發出竭盡全力的呼喚。

    死的反面是生,死的正面也是生。

    遠古人的陵墓都是用石頭造的。石頭堅固,能夠耐久,也象徵永存。然而四千五百年過去了,阿布辛比勒宏偉的神像已被風沙傾覆;尼羅河兩岸大大小小幾乎所有的金字塔,都被竊賊掏空。曾經秘密地深藏在國王谷荒山裡的法老墓,除去倖存的阿蒙墓外,一個個全被盜掘得一無所有。沒有一個木乃伊復活過來,卻有數不盡的木乃伊成為古董販子們手裡發財的王牌。不用說木乃伊終會腐爛,古埃及人決不會想到,到頭來那些建造墳墓的石頭也會朽爛。在毒日當頭的肆虐下,國王谷的石山已經退化成橙黃色的茫茫沙丘;金字塔上的石頭一塊塊往下滾落;斯芬克斯被風化得面目全非,眼看要復原成未雕刻時那塊頑石。如果這些石頭沒有古埃及人的人文痕跡,我們不會知道石頭竟然也熬不過幾千年。這叫我想起中國人的一句成語:海枯石爛。站在今天回過頭去,古埃及人那永生的信念,早已成為人類童年的一廂情願的癡想。

    世界上最古老的神廟——盧克索神廟和卡納克神廟,已經坍塌成一片傾毀的巨石。在盧克索神廟的西牆外,兀自豎立一雙用淡紅色花崗岩雕成的極大的腳,膝蓋以上是齊刷刷的斷痕,巨大的石人已經不見了。他在哪裡,誰人知曉?這樣一個堅不可摧的巨像,究竟什麼力量能擊毀並把它消匿於無?而躺在開羅附近孟斐斯村地上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幾十米的石像,卻獨獨失去雙腳。他那無以倫比的巨腳呢?我盯著拉美西斯二世比一間屋子還大的修長光潔的臉,等待回答。他卻毫無表情,只有一種木訥和茫然,因為他失去的有比這雙腳更致命的東西便是:永恆。

    永恆的敵人是什麼?它並不是摧殘、破壞、寇亂、竊盜、消磨、腐爛、散失和死亡。永恆的敵人是時間。當然,永恆的載體也是時間,可是時間不會無止無休地載運任何事物。時間的來去全是空的。在它的車廂裡,上上下下都是一時的光彩和瞬息的強大。時間不會把任何事物變得永恆不滅,只能把一切都變得愈來愈短暫有限和微不足道。可是古埃及人早早就知道怎樣對抗這有限和短暫了。

    當我再次面對著吉薩大金字塔,我更強烈地被它所震撼。我明白了,這埋葬法老的人類最偉大的建築,並非死亡象徵,乃是生之崇拜,生之渴望,生之欲求。

    金字塔是全人類的最神聖的生命圖騰!

    想到這裡,我們真是充滿了激情。也許現代人過於自信現階段的科學對生命那種單一的物質化的解釋,才導致人們沉溺於浮光掠影般的現實享樂。有時,我們往往不如遠古的人,雖然愚頑,卻憑直覺,直率又固執地表現生命最本能的慾望。一切生命的本質,都是頑強追求存在,以及永存。藝術家終生鍥而不捨的追求,不正是為了他所創造的藝術生命傳之久長嗎?由於人類知道死亡的不可抗拒,才把一切力量都最大極限地集中在死亡上。只有穿過死亡,才能永生。那麼人類所需要的,不僅是能力和智慧,更是燃燒著的精神與無比瑰麗的想像!仰望著金字塔尖頭脫落而光禿禿的頂部,我被深深感動著。古埃及人雖然沒有跨過死亡,沒有使木乃伊再生,但他們的精神已然超越了過去。

    永恆沒有終極,只有它燦爛和轟鳴著的過程。

    正是由於人類一直與自己的局限鬥爭,它才充滿活力和不斷進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