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四 中國人的節日 文 / 林語堂

    朱頻不久就明白普通的中國人從不缺少節日。這些節日通常慶祝不斷變化的季節或者拜祭祖先,在古老的中國,這些節日代替了西方世界中的週六休息日。因為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沒有星期的概念,正是這些節日成為中國人擺脫工作,放鬆、休息和娛樂的一個機會。

    因為古老中國的曆法是建立在陰曆基礎上的(只是在共和國開始後,中國才開始使用西方曆法),節日在每一年中都在不同日子中來臨。中國的陰曆年有一個月是29天或30天,因此每月的第15天總是滿月。12個月只有354天,少於陽曆年,所以若於年後需要用一個特別的月來補足。

    古老帝國的天文學家非常明白陽曆年有365天,但是農民的歷書是根據陽曆的。他們總是能為冬至或夏至給出一個合適的日子,「立秋」或「收穫季節的到來」。農民所使用的這些季節性日子基本上與西方的日曆相對應。

    中國人通過陽曆與陰曆年來計算時間,但是節日在過去和現在都是建立在陰曆基礎之上的。

    新年的慶祝發生在每年1月21日到2月19日之間,這可能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除夕之夜是過去一年的所有欠賬被勾銷的日子。慶祝的時間都花在宴席和走訪上了。那些祝福敬獻給祖先、父母和朋友。來年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大了一歲。依照中國的舊俗,一個孩子在出生時就算一歲,過了第一個新年就算2歲。(這是中國人的普遍願望,渴望大些,再大些,到60、70、80歲,盡可能的大些。)一年中的最後10天,灶神應該回到天上匯報一年中每個家庭成員的表現。

    朱頻知道這個節日是在一個新年的前幾天,一次他從學校回家,在廚房發現一個張大嘴巴的灶神。灶神印在一張紅紙上。有人還在他的嘴周圍塗上厚厚的漿糊。朱頻問廚娘圖畫的含義。

    「他是灶神,今天他要回到天廷休假10天,並向玉皇大帝匯報我們一年來所做的事情。」

    「誰在他嘴邊抹上漿糊於什麼呢?」

    「我抹的,現在他不能說話。」她抿著嘴笑了,她看牆上的灶神時,眼睛閃閃發亮,「主人,這樣會讓他去做好事。其他的神仙也很好,但是灶神知道家裡所發生的一切。他知道一年中家庭成員所做的一切。我們不能讓他說話,每家都這樣做。」

    對於大多數的勞動人民來講,新年只有三、四天。但是理論上新年實際上在第一個月的第15日的元宵節結束。這常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巨大的紙龍在街上遊行,人們還放焰火,在夜晚的燈籠展中,每一個家庭都在比誰的燈設計得最獨特和誰的燈最美。

    中國人重要的春節也包括復活節,在中國稱為清明節,即「掃墓日」。在這一天大家都到鄉下去拜祭祖先的墳墓,這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尤其對於家庭中很少有機會到鄉間休閒的婦女來說,更是如此。

    在每一座墓碑之前,通常有一個擺放酒和鮮花等祭祀用品的平台。家庭中的長者跪著誦讀祭文。隨後酒作為祭酒灑在地上,祭文被燒掉以便死者收到它,一些人也燒「紙錢」,折疊的紙錢在中央貼上銀色的錫箔紙,這樣他們的親戚就能在陰間使用。像其他許多民族一樣,中國人是超神靈的民族,紙錢是一種超神靈的表達,填補人們精神的需要。人們不能肯定這些紙錢是不是陰間的通行貨幣,但是人們都喜歡肯定地去這樣想。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事情,因為它你會感到更好。這類似於一個美國人對無名烈士的崇敬之情。沒有人相信烈士會意識到他所得到的榮譽,重要的是他為活著的人帶來了什麼。

    掃墓通常很喧囂,僅僅因為這是一個儀式。一些孤兒寡母或不幸的婦女和生活艱難的女孩也把這種場合當做向死者傾訴煩悶和痛苦的機會。因而這樣的哭訴很真摯也很感人。一位失去丈夫的媳婦,依照中國的風俗,她必須與她丈夫的家庭生活在一起,在掃墓時她會向她丈夫的靈魂哭訴:「我親愛的丈夫啊,如果你沒有離開我,我的命就沒有現在這樣苦啊。」她惡毒的婆婆不喜歡聽到這些,但是她對此也毫無辦法。

    7月7日這天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是一個重要的情人節,一個慶祝浪漫愛情的節日。牛郎和織女是被銀河系分開的兩個星座。傳說牛郎是一個英俊勤勞的男孩,織女是一個沉靜的女孩,擅長針線活,直到有一天他們相遇。那一刻牛郎忘了放牛,而織女的心也從針線上飛了出去。她織的金袍因而沒有完成。玉皇大帝不久發現了其中的原因,盛怒之下,他下令將這對情人拆散,除了一年中的7月7日那天以外永不相見。

    整整一年的日子,男孩與女孩要忍受分離的孤獨與寂寞,他們度日如年,等待他們一年中相會的這一天,等待所有夜晚中的這一個真正屬於愛情的夜晚。喜鵲目睹了這一切,情人們的幽怨深深地打動了它們,於是它們從巢穴中銜來石頭,在銀河上(天堂之河)搭建了一座橋,這樣兩位相親相愛的人能在7月7日那天到來時在鵲橋相會。

    這個節日對婦女和年輕的姑娘們來說尤為特別,在舊時代她們深鎖在閨房裡,提及這個節日她們臉上見不到笑容,因為傳說把她們被壓抑的愛情象徵化了。在古時,未婚的女孩和男孩才慶祝這一節日。穿著裝飾有紅色絲綢的盛裝的男孩女孩來到開闊的地方,如果有一隻喜鵲在頭頂鳴叫,大家就認為這是愛情的好兆頭。有時還專門為女孩舉行在月光下穿針線的比賽。如果她們成功,這也是一個好的兆頭。

    朱頻趕上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鬼節」)純屬偶然,這是一個佛教的節日,通常在7月中旬,是為了那些死在異國他鄉的沒有進行體面下葬的人而進行的祈禱。這些靈魂沒有每年墓前的供品。在盂蘭盆節日中供品擺放在開闊的地方,有時擺放在繁忙的大街的路旁。在一些城市,大街上都在慶祝這一節日,商店的僱員也在這一天休息。

    那個無名的情人墓,在較遠的外城西南角,如今北京人最喜愛去那裡幽會。出於某些原因,這座無名墳墓吸引了許多的文人墨客。據說一個自殺的漂亮女人葬在這裡,她的母親毀掉了她的愛情。由於年代久遠,墓誌銘早已脫落:她的姓名和生活年月無從考證。墓處在一個荒涼的池塘邊,覆蓋著草叢灌木,無人關心,聽之任之。但是在萬靈節許多的人尤其是年輕的戀人帶著他們的。心願來到無名的墓前,向數百年前的無名的甜蜜愛情表達深深的敬意。最有名的是刻在上面的詩句,應該是女孩的戀人寫的,詩句還隱約可見。詩歌的開頭充滿無限的悲傷:世間如悲傷之海,人生幽怨無數。短歌咽絕,圓月殘缺。

    詩歌蘊含著一個巨大的悲劇:很久以前的兩個戀人的悲劇,雖然他們的名字不為人知,但是他們的故事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一些參觀者帶來野炊的籃子在這裡午餐。夕陽倒映在灌木覆蓋的池塘的平靜水面上,烏鴉在空中哀鳴,獻給死者的水果擺放在那裡,紙錢燒起。有時點燃一堆篝火,夜幕降臨,人們坐視篝火,默默的祈禱隨輕煙慢慢飛昇天際。月亮出來了,又一對情侶可能要出現了。灰燼在攪動,火苗還會閃現。戀人們或默然或呢喃,坐在皎潔的月色世界裡,沉浸在美輪美奐的景致之中。在遠處——在鄉間和附近的村莊,或在路旁——相同的火光點亮了黑夜。這是朱頻所見到的最動人和最落寞的景象。

    下一個月就是中秋之月。在中國人心中,這個詞意味著中秋節。幾個星期來,朱頻已吃了太多的月餅。一個他所在會所的阿姨開辦了一個店舖,這裡製作的月餅與在廣州製作的月餅一樣。這些月餅是圓的,中間的餡有忘憂果、綠豆沙或甜票子。月餅有不同的尺寸,最大的直徑有十英吋大,它們在國家的不同級別的考試之後命名。在古時人們期待看誰會獲得那個最大的月餅,一如看在國家考試中誰得第一一樣。

    中秋節是一個重要的聚會和慶祝之日。會所舉行盛大的午宴,正是在午宴上朱頻遇到朱先生,他是國民黨政府中的一位要員。朱先生在英國接受教育,在公眾場合總穿西裝。他是在北京廣東會所中最傑出的一員,但是在聚會中他並沒有被安排坐在最榮耀的座位上。座位按輩份安排,一位七十多歲的舅公坐在最上端,舅公被安排坐在最榮耀的位置上,朱先生則坐在他旁邊。

    朱先生和朱頻一見如故,看到這位年輕學子離鄉背井,朱先生便邀請朱頻去他家坐坐。朱頻說認識他這樣一個傑出的同鄉叔叔感到非常的榮耀。朱先生要離開時,他再一次邀請朱頻。朱頻沒有料到他將看到的是一個在北京最古老富有的家庭之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