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 文 / 周國平自選集
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當我們自以為在思考死亡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所做的事情不是思考,而是別的,例如期望、相信、假設、想像、類比等等。
在泰戈爾的作品中,便有許多這樣的類比。
類比之一:我們的生命是一個蛋,我們暫時寄居的這個世界是蛋的外殼。當我們被這個世界限制住的時候,就如同蛋殼裡的小雞,對於蛋殼外的更自由的生存是完全沒有一個概念的。而死亡,就是我們破殼而出,進入真正自由的境界。
類比之二:我們的現世生命如同束縛在果實裡的種子,死亡則是種子突破果實的束縛而成長為一棵樹。不朽並非堅持我們所熟悉的現有的生命形態,而是一個不斷超越生命特定形態的過程。
類比之三:我們在童年時不能想像成年之後會有全然不同的生活興趣,與此同理,我們不應該以現世生活的慾望為樣本去構想或否定我們的死後生活。
如此等等。
在這些類比中貫穿著一個簡單的邏輯,便是:死後是一個完全的未知數,我們不能根據已知的現世生命狀態去衡量它。這個邏輯是成立的。但是,如果說因為現世生命狀態的終結而斷定死後是虛無,這是武斷,那麼,把死後設想成一種與現世生命狀態恰好相反的自由永恆境界,這同樣是武斷。有什麼理由說死亡是小雞破殼而出、種子變成樹、童年變為成年,而不是一隻雞、一棵樹、一個人的生命的真正結束呢?人生中確實有一些非常特殊的體驗,在我們尚未親身經歷的時候,我們單憑想像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形成一個概念的。但是,我們不能據此斷定死後也屬這種情形,因為至少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就是隨著生命結束,一切體驗也都結束。
類比是迷惑人的。不過,我不反對類比,因為對於死亡的真正思考是不可能的,我們除了用類比或其他詩意的解說來鼓勵自己之外,還能夠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