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怪味滄桑

中卷 鄉俗 第44節 換種 文 / 郝樹聲

    第44節換種

    元叔這個人在我們寨子裡,算得上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讀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書,積累了一肚子學問。但他卻沒有老學究孫乃社愛好掉書袋子的那種酸腐,也沒有孫乃社喜歡寫詩的那種浪漫。

    元叔是一個很講究實際的人,每隔一個時期,他的腦子裡就會產生一個怪念頭,促使他從實用主義出發,努力鑽研這一個課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用自己創造的獨特學習方式,鑽研過初等代數、幾何、物理、化學,不亞於一個合格初中畢業生的水平;鑽研過玄學,快把孫乃社那一包書讀爛了。除了知道自己眉心裡那一顆紅痣不「主貴」外,對天干地支、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等知識弄得滾瓜爛熟,在相面、占卜和看風水方面頗有心得,只不過礙於出身地主家庭,避免禍從口出而深藏不露。在這一方面,比起後來在祖師頂住持的長老「靜宇」道人來,是一個世外高人。

    最終,元叔走上了鑽研醫學的道路。物理、化學和玄學,這幾種風馬牛不相及的學問,竟然能夠雜交,對於元叔鑽研祖國醫學寶庫很有幫助,使他比我們那裡其他醫生的中西醫基礎功底和理論水平,要深厚得多。他在治病時,常常熟練地運用理化、玄學和醫學理論,對各種疑難雜症,通過望聞問切,得出比別人更加深刻的結論。他對疾病成因判斷得正確,再加上中西醫兼顧,敢於並善於用藥,處方獨特,標本兼治,醫好了許多其他醫生束手無策的病人,從而使他在我們那一帶名聲大振,經常有人上門找他看病。

    元叔的實踐證明,一個有腦筋並肯動腦筋的人,只要朝一定的方向鑽研,就會搞出名堂來。知識其實是一種網狀結構,各學科之間相互交叉滲透,可以啟迪思維,開闊視野,豐富心靈,激發和提高人的參悟能力。元叔好像一粒飽滿的種子,只要水肥條件合適,一定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存在決定意識,環境決定生存;生存需要產生知識追求,知識追求產生學習動力。元叔在其他方面,沒有過多的建樹,最終轉向鑽研醫學,是他這麼一個能人,在當時農村缺醫少藥的情況下,走出的必由之路。

    在本書的上卷裡,我們已經知道,元叔還鑽研過農業應用技術。有一段時間,元叔對搜集農業生產、氣象節令方面的農諺入了迷,積累了滿滿的幾大本子。他對所能搜集到的每條諺語,不僅加上了批注,記載出處和註釋,還舉出具體的例證。他搜集的這些資料在杜思寶看來,比許多正式出版物,內容要翔實得多。可惜,他在這條道路上,沒有走得太遠,讓他與一個農業土專家失之交臂,要不然,他同樣在農業生產技術方面,有所造就的。

    在改革開放前的幾年,貴亭叔日漸衰老,終於幹不了生產隊長了,他主動地向支書劉慶典撂了挑子。貴亭叔向支書舉薦的繼任人,是從部隊轉業的黨員、當著我們第八生產隊保管員的劉慶河。劉慶典覺得劉慶河這個人太聰明,對自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所以不同意貴亭叔的主張。他說:「這事兒,還是叫繼安干吧。繼安這孩子老實,辦事認真,當一個生產隊長是塊好料兒。」順便交代一下,劉繼安與支書劉慶典的門分近一些,劉慶河與貴亭叔的門分近一些。

    貴亭叔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仍然要爭一下。他對劉慶典說,當隊長這活兒太辛苦,繼安這孩子還有點嫩,若不行讓社員們選舉一下?誰知劉慶典比他有眼光,勝算在握,竟然同意讓劉繼安和劉慶河兩個人當候選人,在我們八隊搞一次選舉。

    我們八隊公開選舉生產隊長,可以說是在我們寨子裡開天闢地以來,第一次讓人民當家做主、行使民主權利的創舉。在選舉的那天,因為新鮮,全生產隊男女勞力到會非常整齊。大隊的幾個幹部全部來參加了會議,他們坐在主席台上。在他們的面前,擺了一張八仙桌子,桌子上放了兩隻碗,一隻碗下面壓的紙條寫的是劉繼安,另一隻的是劉慶河。開始選舉時,兩個候選人迴避了,群眾按照要求,每人只准朝一隻碗裡丟一粒豌豆。

    大家丟完豌豆以後,在我們大隊治保主任張群柱的監督下,由兩個社員分別數了碗裡的豌豆。結果,劉繼安比劉慶河多了七粒豌豆,劉繼安當選了。

    劉繼安一上任,首先找元叔討教能夠提高糧食產量的辦法。元叔對這個鄰居侄子,沒有過多的謙虛。他一語驚人地問劉繼安,你知道毛主席為農業立的「八字憲法」不?劉繼安說,知道,不就是「水、肥、土、種、密、保、工、管」嘛。元叔說,你說得很對,據我歷年觀察,毛主席的這個「八字憲法」儘管缺一不可,但種子應該放在第一位。在同等的條件下,只有種子,才是提高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的「牛鼻子」。牽住了這只「牛鼻子」,一定能夠豐產豐收。劉繼安果然聽話,比其他生產隊長分外注意串換良種。在那幾年裡,我們八隊確實比其他生產隊高產得多。群眾認為,選劉繼安當生產隊長算是選對了,並且對種子的增產作用深信不疑。有一次,發旺哥拍著隊長的肩頭說:「繼安,你就是你爹的一顆好種子啊!」

    說實話,自從分田到戶後,政策好,天湊巧,人肯幹,是家家戶戶豐產的基礎條件。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特別是良種的增產作用,更是功不可沒。

    現在我們都知道,湖南的農業科學家袁隆平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他發明的水稻雜交育種技術,震驚世界,解決了地球上第一個人口大國的吃飯問題。國家重獎了他和另外一個發明激光照排系統的「當代畢昇」王選,每人發了五百萬元人民幣的特殊貢獻獎金。而我們這裡的小麥良種專家龔文生已經作古,沒有獲此殊榮。現有個小麥育種專家叫周中甫,享受著國家特殊津貼。由此可見,水稻到底比小麥佔了上風。

    我們這個中原大省,除了紅薯外,是小麥和玉米的主產區。解放以來,許多農業科學家、土專家,為了研製出高產優質的小麥、玉米良種,費盡了畢生精力。在我的這部著作中,從主題的需要出發,有必要為他們大書一筆。為了弄明白一些問題,我把玉米、水稻和小麥的育種技術簡要地作一說明。

    稍微懂得現代生物科學技術的人都知道,科學家們從細胞工程、染色體工程和基因工程這三個方面,開展生物特性的研究和實驗。而基因工程是生物技術的尖端技術,帶有遺傳密碼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是生物學家們最重視的研究對象。要改變生物的性狀,轉基因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轉變基因的途徑很多,有物理的、化學的,也有運用同屬物種間雜交的辦法。雜交是應用最廣的技術,雜交優勢是人們早已接受的道理。馬和驢雜交,生出的騾子,性狀比馬和驢要好得多。不同的人種之間、遠距離同一種人之間、不同血緣關係的人之間,相互交配生出的子女更加健壯和聰明。比如發旺哥和發旺嫂常桂,兩個人長得都一般,不算漂亮,但他們倆生的三個孩子,卻一個比一個漂亮。特別是他們的二女兒劉玉娜,就跟仙女下凡一樣。而且發旺哥的妹妹劉發英,和他大舅哥常有生的孩子也都很好。這顯然不是什麼改了門風,說不定正是暗合了遠緣雜交道理,沾了雜交優勢的光。在我們寨子裡,就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同姓人不能通婚,近親不能結婚,可能也是這個道理。但也有姑舅結親、姨娘結親的,由於親緣關係相近,對他們的孩子進行統計,真的生出過幾個啞巴、傻子,其實就是吃了沒有運用雜交優勢的苦頭。雜交,對於物種延續和壯大來說,是多麼偉大的字眼兒!

    玉米制種的技術已經突破。玉米屬於自花傳粉植物,但它是雌雄同體不同位。雄穗是頂葉,雌穗是玉米棒。在制種時,人們在玉米授粉前,把母本玉米的頂葉(雄穗)摘去,在授粉時,把父本的花粉授在母本的雌穗上,結出的玉米子,就是下一年的雜交玉米種子。這種種子第二年下地後,再自花傳粉時,雖然不再雜交了,但畝產量可以高出許多。令人遺憾的是,這種高產的性狀不可能維持下去,必須年年制種,才能保持雜交優勢。

    袁隆平的最大貢獻,就是很好地解決了水稻的雜交育種技術。

    水稻這種農作物,雖然也是自花傳粉,但它與玉米不同,是雌雄同體又同位,這就比玉米制種技術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在水稻育種中,必須首先選出一種種子,它的特點是不會孕育,叫做「不育系」。和「不育系」進行雜交的另一種種子,與它的親緣相近,但它們產生的種子,仍然具有不育的特性,這一種用作父本的種子,叫做「保持系」。兩種不同品系的種子雜交,不育系生成的種子,仍然是「不育系」,並沒有生成人們需要的雜交種子。與袁隆平同時代的農業科學家們,都已經找到了這兩種品系的種子,他們試圖選出一種親緣較遠的新種子與「不育系」的種子雜交,產生一種性狀優良、能夠孕育的種子,這就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水稻雜交良種。而這種父本植物,叫做「恢復系」。

    一方面要用「不育系」和「保持系」產生大批量的不育系種子,另一方面要用「恢復系」與大批量的不育系稻穗雜交產生水稻良種,就是整個水稻制種技術的關鍵所在。

    最讓科學家們頭疼的是,所有的水稻品種,都沒有能夠讓「不育系」成為可育的雜交良種。袁隆平先生的運氣好,他的努力研究,加上有準備的頭腦,讓他在海南島育種時,從一種野稗子上,找到了「恢復系」,一舉攻破了這項多少人攻不下來的技術難關,從而在世界上第一個培育出了水稻雜交良種,水稻的產量翻番。從這裡,你難道不相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嗎?

    我們這裡的小麥,與水稻近似,也是屬於自花傳粉植物,雄蕊和雌蕊同體同位。研究小麥良種的專家們就沒有袁隆平先生那樣幸運。他們至今還沒有找到一種辦法,像解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問題一樣,探索出小麥雜交育種技術。我是一個愛吃麵食的北方人。我常常想,如果有誰能把小麥雜交育種技術的難關攻破,其貢獻不亞於袁隆平先生,獎給他一千萬元我都擁護。

    在我們這裡,有一句農諺說,產於我們這一帶的農作物,豐收的標誌是,「谷三千,麥露齒,豌豆好收八蓬子」。其實,就小麥而言,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每畝地打上一百多斤就是好收成。因為雖然另有「哭不活的伯,瞎不枯的麥」和「稠谷子稀麥,坑死老伯」這樣的說法,但是,生長期較長的小麥並非是鐵桿莊稼。過去的小麥秸稈長,種得稠了,容易倒伏。往往在抽穗期間,一場風雨過後,麥子從根部連同青青的穗子,臥在地上,搞不好就是顆粒不收。小麥育種專家們,通過多年的研究,重點在小麥秸稈的「矮化」上做文章。他們通過多種方法,包括雜交技術,誘使不同的小麥種子發生基因突變,從中通過粒選、穗選和株選,挑出矮稈品種小麥,然後歷經試驗、推廣,花十幾年工夫,終於達到了目的。從最初的「矮豐三號」到後來的「宛7107」,推出了一代比一代更加優良的小麥品種。

    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優良品種的大普及,帶來了小麥畝產的大提高。要再為孫乃社的詩,狗尾續貂地添上幾句,有可能把單干後糧食增產說得更完備一些:

    ……

    種了幾畝責任田,

    種子換換,肥料換換。

    麥子濃密秸稈矮,

    穗也飽滿,粒也飽滿。

    收打以後進倉庫,

    東屋一圈,西屋一圈。

    ……

    當然,這幾句是加不上去的。孫乃社或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即使意識到了也不會寫,反而會對我加上去的句子嗤之以鼻:「你們這些年輕人,讀的書算白搭了,不知道寫詩不可太實的道理,哪能這麼沒有水平,把種子、農藥、化肥也寫進去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