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夢之海

正文 第6章 回收海洋 文 / 劉慈欣

    顏冬加人了海洋回收部,負責對已生產出的導光管進行驗收的工作,這雖不是核心崗位,也使他感到很充實。

    在顏冬到達首都一個月後,人類回收海洋的工程開始了。

    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從全球各大發射基地,有八百枚大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把五萬噸荷載送入地球軌道。然後,從北美的發射基地,二十架航天飛機向太空運送了三百名宇航員。由於沿同一航線頻繁發射,在各基地上空形成了一道長久不散的火箭尾跡,從軌道上看,彷彿是從各大陸向太空牽了幾根蛛絲。

    這批發射,把人類在太空的活動規模提高了一個數量級,但所使用的技術仍是二十一世紀初的,這使人們意識到,在現有的條件下,如果全世界齊心協力孤注一擲幹一件事,會取得怎樣的成就。

    在直播的電視中,顏冬同所有人一起目睹了在第一個冰塊上安裝減速推進系統的過程。

    為了降低難度,首批迫降的冰塊都是不自轉的。三名宇航員降落在這樣一個冰塊上,他們攜帶著如下裝備:一輛形狀如炮彈、能夠在冰塊中鑽進的鑽孔車,三根導光管,一根噴射管,三個折蓋起來的拋物面反射鏡。只有這時才能感覺到冰塊的巨大,他們三人彷彿是降落在一個小小的水晶星球上,在太空中強烈的陽光下,腳下冰的大地似乎深不可測。在黑色的天空上,遠遠近近懸浮著無數個這樣的水晶星球,有些還在自轉著。周圍那些自轉或不自轉的冰塊反射和折射著陽光,在三名宇航員站立的冰面上,不停地進行著令人目眩的光與影的變幻。向遠處看,冰環中的冰塊看去越來越小,密度卻越來越大,漸漸縮成一條緻密的銀帶彎向地球的另一面。距離最近的一個冰塊與他們所在的這塊間距只有三千米,以它的短軸為軸自轉著,在他們眼中這種自轉有一種攝人心魄的氣勢,彷彿三隻小螞蟻看著一幢水晶摩天大樓一次次倒塌下來。這兩個冰塊在一段時間後將會因引力而相撞,結果將使濾光膜破裂,冰塊解體,破碎後的冰塊將很快在陽光下蒸發消失。這種相撞在冰環中已發生了兩次,這也是首先迫降這塊冰的原因。

    操作開始後,一名宇航員啟動了那輛鑽孔車,鑽頭旋轉起來,冰屑呈錐狀向外飛濺,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鑽孔車鑽破了冰面那層看不見的濾光膜,像一枚被擰進去的螺絲一樣鑽進了冰面,在後面留下了一個圓形的鑽洞。隨著鑽洞向冰層深處延伸,在冰層中隱約可以看到一條不斷延長的白線。到達預定深度後,鑽孔車轉向,沿另一個方向駛出冰面,這就形成了另一條鑽洞。最後,向冰塊深處打四條鑽洞,它們相交於冰層深處的一點。接下來,宇航員們把三根導光管插人三個鑽洞,再把一根噴射管插入直徑較大的第四條鑽洞,噴射管的噴口正對著冰塊運行的方向。然後,宇航員用一根細管嚮導光管、噴射管與洞壁之間填充某種速凝液體,使其形成良好的密封。最後,他們張開了拋物面反射鏡。如果說回收海洋的最初階段採用了什麼最新技術的話,那就是這些反射鏡了。它們是納米科技創造的奇跡,在折合起來時只有一立方米大小,但張開後形成一面直徑達五百米的巨型反射鏡。這三面反射鏡,像冰塊上生長的三片銀色的荷葉。宇航員們調整導光管的伸出端,使其受光端頭與反射鏡的焦點重合。

    在冰層深處三條鑽洞的交點,出現了一個明亮的光點,它像一個小太陽,照亮了大冰塊中神話般的奇景:銀色的魚群,隨波浪舞動的海草……這一切在瞬間凍結時都保持著栩栩如生的姿態,甚至連魚嘴中吐出的串串小氣泡都清晰可見。在距此一百多公里的另一個也在回收中的冰塊裡,導光管導入冰層深處的陽光照出了一個

    巨大的黑影,那是一條長達二十多米的藍鯨!這就是人類昔日的海洋。

    蒸汽使冰層深處的光點很快模糊了,在蒸汽散射下,變成了一個白色光球,隨著被融化的冰體積的增加,光球漸漸膨脹。當壓力達到預定值後,噴射管噴嘴上的蓋板被衝開了,一股洶湧的蒸汽流急速噴出;由於沒有阻力,它呈一個尖尖的錐形向遠方擴散,最後在陽光中淡化消失了;還有一部分蒸汽進入了另一個冰塊的陰影,被冷凝成冰晶,彷彿是一大群在陰影中閃閃發光的費火蟲。

    首批一百個冰塊上的減速推進系統啟動了,由於冰塊質量巨大,系統產生的推力相對來說很小,所以它們須運行少則十五天多則一個月的時間,才能使冰塊減速到墜入大氣層的速度。在墜落之前,宇航員們將再次登上冰塊,取回導光管和反射鏡。要全部迫降二十萬個冰塊,這些設備應盡可能重複使用。

    以後對自轉的冰塊的回收操作要複雜許多,推進系統將首先剎住其自轉,再進行減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